查看原文
其他

家史 | 谢悦:“标题党祖师爷”张友鸾的后半生

谢悦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谢悦,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六九届北京知青,1978年参加高考,1982年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先后任职中国青年杂志社和管理世界杂志社,编审,2013年退休。


原题

扫街的外祖父





作者:谢悦


 

1990年7月23日那天,忽然,他一反卧床多日的疲萎状态,振作亢奋,判如两人。他那双接近失明的眼睛,似乎看到许多使他高兴非凡的人和事,因而变得明亮起来。他挣扎起床,一面喃喃自语,一面掀髯大笑……老人就这样用笑、用谁也听不懂的语言高高兴兴地同人世告别。

——郑拾风《临终的笑

——送友鸾先生》

 丁聪所绘张友鸾漫画像


(一)


《聂绀弩刑事档案》作者寓真曾有《聂绀弩的两页奇异诗稿》一文,其中说道:到了1966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起来,聂绀弩本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完全放下诗笔了;然而,他一面向别人告警,要求人家烧掉他的诗,一面自己却还在写。真是泰山可移,“诗痴”秉性难改啊!当然,他也采取了更加诡异的方式。


晚年张友鸾


什么样的方式呢?他在八开大小的宣纸块儿上练习小楷书法。写的什么内容呢?写的是毛泽东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等等。但在这些诗句之中,却断断续续夹杂了一些其它文字,写得紊乱不齐,似是随意练习写字。经过仔细观看研究才能发现,把那些错纵零散的文字联缀起来读,就是聂绀弩自己作的诗……现在我们从这奇诡的诗稿中,找出了聂绀弩两首佚诗。这两首诗从内容上看,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初写下的。


伤指微签挑不出,呵创奋帚更挥戈。
无边落木萧萧后,斗大荒场琐琐多。
牛鬼当前横扫荡,柴枪棘手小摩挲。
先天早定清除业,九指畚箕一指螺。
 
慈亲岳母死还埋,家谱续修万死该。
三载退休都写稿,百篇歌颂为贪财。
此真右派枉摘帽,重扣高冠令扫街。
久在人文出版社,苍髯老贼张广才。


这两首诗所指,都应当有具体人具体事,物换星移几十年,当时人物生死两茫然,现在很难说得清楚了。我曾就此诗所言人及事咨询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人,大都惑惑焉。前一首写的是造反派……这也许是指某个人,也许是泛指。……后一首写的是被批斗的对象。……从“退休三年”“写稿”“扫街”和“苍髯”这几点看,和张友鸾有些相像之处。至于张友鸾有无埋葬岳母和续修家谱的事,手边无资料可证,所以不敢妄断。

聂绀弩与张友鸾早年相识,多年共事,友谊甚笃。……如果真的是写张友鸾的话,那就太有意思了,笔调殊异,颇能嚼出一些滋味来。


我可以肯定地说,聂绀弩的这两首佚诗,写的都是我外祖父张友鸾。其时运动初起,外祖父虽已退休,仍被街道专政,在监督之下扫街。我弟弟当时是小学生,也要停课闹革命,便住到外祖父家,每天陪老爷子扫街,只当好玩。街道发的竹扫把棘刺盈握,外祖父动辄被扎,贴了满手橡皮膏,常要我弟弟帮助挑刺。这就是聂诗说的“重扣高冠令扫街”和”伤指微签挑不出”。


时间大约是1966年下半年。外祖父戴罪扫街,自然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此时登门的,只聂绀弩等寥寥数人。我弟弟清楚记得,聂绀弩来访,见面便调侃,他说外祖父指纹九箕一斗,天生扫街的命。外祖父则不无得意地号称自己“横扫一切牛鬼蛇神”(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聂哂道,阁下本人就是牛鬼蛇神,横扫何人?“牛鬼当前横扫荡,柴枪棘手小摩挲。先天早定清除业,九指畚箕一指螺”即言此事,并非如寓真揣测的描写造反派。


“慈亲岳母死还埋”确有其事。我记得外祖父的岳母——也就是我外祖母的母亲,逝于1965年冬。老太太家成分是地主,其时风雨欲来,外祖父以摘帽右派之身为地主成分的岳母择地安葬,以尽人子之道,甘冒天下之大不韪。


至于“家谱续修万死该”,大约并非真的是说修家谱。我外祖父张家的家谱是1994年由北大张岱年教授主持修撰的,其时我外祖父已去世四载,而我也从未听说外祖父替外祖母家修过家谱。


“慈亲岳母死还埋,家谱续修万死该。三载退休都写稿,百篇歌颂为贪财。此真右派枉摘帽,重扣高冠令扫街。久在人文出版社,苍髯老贼张广才。”我对这八句诗的理解是:你厚葬地主岳母,就是给地主家续家谱,罪该万死;你退休三年,在香港报纸写了上百篇歌功颂德的文章,不过为了挣稿费;你这个右派货真价实,罚你扫街也是活该;你久在人文社,就是《琵琶记》里那个好管闲事的白胡子老家伙张广才张大公。


朋友间若非至交,在当时那般险恶的环境下,断不会说得如此明目张胆;而那一代知识分子矻矻于逆境之中,调侃与自嘲中溢出的从容豁达,在此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聂绀弩一向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我外祖父可说是入其青眼者之一。文怀沙就曾对我说:“我在令外公面前是小字辈,他只和聂绀弩舒芜来往,不带我玩儿。”虽是玩笑,却也说明聂张交情非浅。


其实外祖父的性格经历与聂大相径庭,只为人之落拓不羁差可相仿。而这一点也自不尽相同:我外祖父是潇洒寄形,与人无争,聂则恃才傲物,桀骜不驯。二人何以如此投缘,恐怕非后浪所能妄揣,只是“心照神交,唯我与子”的境界,不知要历人世几多风雨几多磨难。


聂绀弩这两首佚诗收入了侯井天集注的《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该书收入的赠给或涉及我外祖父的聂诗共有27 首。外祖父是1953年应聂绀弩之邀从南京到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后来聂张二人均被划为右派。聂赠张诗有“大错邀君朝北阙,半生无冕忽南冠”之句,颇有自责之意。外祖父却道,贯索犯文昌,在劫难逃,与卿何干?


聂绀弩赠张友鸾诗


(二)


外祖父前半生办报成就斐然,尤以版面引人入胜和擅拟新闻标题著称,其所拟标题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抗战期间流行于山城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时人视其为“最有风趣的报人”,后人则以“标题党祖师爷”称之。


人道外祖父情韵连绵妙语如珠,又说他设计标题历来以用心精致著称。妙语如珠我早已见惯不怪,而“用心”者则未必然。我感觉其往往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旁人未及反应,妙语已然应声落地,似乎尚不必用心。


一次人文社同仁都拿了稿费,其中聂绀弩润资稍丰,大家相约去马凯餐厅聚会。聂绀弩走在前面,一脚迈入饭店门槛,回头对身后的外祖父说,今天张老请客。外祖父不假思索,随口笑答,先入为主嘛。聂哈哈大笑,只好买单。


还有一次外祖父生日,约了舒芜去闽江春小酌,恰遇绿原,便邀同往。绿原打听聚会是何名目,外祖父信口答道,此乃生祭。这话若放在今日,——自行百度去吧。


上小学时,有一年暑假外祖父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去动物园玩,在公园门口我说:“热死我也。”妹妹便接一句:“我也热死。”弟弟又接一句:“也热死我。”第四句还能接什么?我们便都驻足,想看外祖父词穷的样子。外祖父词不稍顿,悠然接道:“我~死~也~热。”


外祖父酷好聚客招饮,门上宾朋络绎不绝,张恨水、聂绀弩、舒芜、杨宪益、黄苗子、启功等各路大仙时相往还。有一次我在外祖父的旧物中发现一张不具名的便条,上写“张老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聂绀弩这样的人竟然也是座上客”云云,可见外祖父府上胜友如云。


朋友多了,我辈也跟着沾光。1983年我结婚时,收到外祖父老友陈铭德邓季惺伉俪的贺仪30元,再没想到若干年后,我与他们的公子吴敬琏老师成了同事。30元在当时实属重礼,要知道单位同事送的贺礼,是大家凑钱买的一本几元钱的相册(非是礼轻,时风如此);而我们刊物给总设计师的题字开出的顶格润笔,也不过30元——当然邓办将此款退了回来。


1953年初,外祖父受聂绀弩之邀,从南京到北京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谁知1957年被人拉到新闻座谈会上作了个《是蜜蜂,不是苍蝇》的报告,招来一顶“右派”帽子。


外祖父有个笔名叫“悠然”,是“友鸾”二字的谐音,却也正是其性情的真实写照。纵是打入另册,情致不减,谐趣依然,解颐妙语还如探囊取物,只是多了一分带泪的笑。


有一天,同是“右派”的舒芜在单位西侧的楼梯上与外祖父相遇,旁边没有别人,外祖父朝他微微一笑道:“无言独上西楼。”还有一年我从北大荒回来探亲,去看望外祖父母,闲聊中提起外祖父当年用过的笔名,外祖父笑道,我现在的笔名只有一个:背时张。即便在那样的境况下,他还要借人家贝时璋名字的谐音,幽上自己一默。


邵燕祥曾撰文说,外祖父银髯飘飘,与白石老人有几分相像,但“白石面有愁苦相,友鸾先生虽也历尽坎坷,却总带着睿智而宽容的微笑,正如他在暮年写的名篇《胡子的灾难历程》中所显示的风度:曾经沧海——超越了沧海。”聂绀弩赠外祖父的诗句有云:“包袱三千种,心胸五百年”,都是叹赏外祖父在逆境中的倜傥与旷达。


沈尹默赠张友鸾诗


尹瘦石赠张友鸾画


启功赠张友鸾扇面


杨宪益与张友鸾(右)


外祖父1957年7月22日的日记写道:“闻黄苗子脱产后,每日定量写作,此是劳动态度认真,颇足效法。予决自即日起,日必完成千五百字,自为口号:每天下笔一千五,只许超额不许补。星期只伴儿孙乐,自由自在非为苦。”这就是外祖父被批斗时的心态。


1961年外祖父摘去“右派”帽子,他当即申请提前退休。单位说,如果自愿提前退休,退休费只有70%,外祖父道,60%我也退。这是外祖父的高明之处,他已经嗅出了什么,与其承乏,不如自隐。果然,几年后在干校劳改的楼适夷想起了退休避祸的外祖父,喟然叹道,还是张老头滑头呀。


外祖父一向不治生计,开销亦无节度,反右时工资被降三级,退休又打了折扣,直弄得家徒四壁。好在尚有秃笔一枝,在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开了专栏,笔耕不辍,稿酬以港币计,除去补贴家用,还有些杖头之资。若得润笔稍丰,便出路费将散在各地的儿孙辈召到北京,全家浩浩荡荡去吃四川饭店,然后各奔东西。回到家来,依然家徒四壁,却也依然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


然而1966年运动一来,聂绀弩的诗便不幸而言中:“看尔悠然能遂初”。香港的文章不能再写,本拟付梓的《中国寓言选》也夭折了,预支的稿费早已化入酒肠,还须从工资中逐月扣回。眼看饔飧不继,断粮尚可,无酒怎过?窘迫中翻出徐悲鸿画的八哥一幅,拿到前门的文物店典了50元酒钱,聊解几日“饮酒不得足”的饥荒。


1978年我母亲到四川出差,在一家文物店看到那幅八哥图的复制品,标价已经数千元。回来向我外祖父说,他笑道,当年不卖那画,若被造反派抄走,岂非连50元的酒钱也没有?


五粮液喝不成了,一毛三一两的劣等白干,加上些白糖枸杞,照样喝得有滋有味;牡丹烟抽不起了,两毛三一包的北海,仍然一天两包,自谓“质变量不变”。


1969年除夕,父亲按照单位的要求带领全家吃“忆苦饭”,饭前母亲命我骑车去外祖父母家,看一下二老如何过年。进得家来,桌上杯盘已列,却是有酒无肴。只见外祖父在檐下的煤炉前,兴致勃勃地炮制着一小锅干菜烧肉。这大概是二老过得最为寒酸的一个除夕,身旁再无一个亲人,在那逼仄幽暗的西厢房中,孤零零守着一小锅红烧肉,上演他们的岁末《西厢记》。(外祖父姓张,外祖母姓崔


但外祖父兴致不减,自斟自酌,其乐融融,还要留我与他们一起过年。我是真想留下来,红烧肉再寒酸,也比麸子面窝头强多了。无奈“忆苦饭”的任务必须完成,只得咽着口水悻悻离开。


不唯寒酸的除夕过出了滋味,便是被强令扫街,外祖父也是安之若素,自得其乐。张恨水的公子张伍回忆道,有一次他去看望外祖父,一进胡同,便见外祖父母二老手执扫帚一前一后正在扫街。外祖父看见张伍招呼道,这是最后一筐土,稍候片刻就可回家。张伍欲相帮,外祖父忙摆手制止。原来扫街有人监督,禁止外人插手,我弟弟年纪小,可放一马,即令我外祖母上阵,也须得到街道恩准。张伍见状心内酸楚,外祖父却坦然道,凡事皆有两面,我伏案一生,到了晚年,借此锻炼身体,现在无病无痛,若不劳动,也许早已不在人世了。


外祖父曾在香港报纸辟有“掀髯谈”栏目,掀髯而笑可说是其标志性动作,甚至一直用到告别人世的那一刻。郑拾风的《临终的笑》是这样描写外祖父的仙游的:“1990年7月23日那天,忽然,他一反卧床多日的疲萎状态,振作亢奋,判如两人。他那双接近失明的眼睛,似乎看到许多使他高兴非凡的人和事,因而变得明亮起来。他挣扎起床,一面喃喃自语,一面掀髯大笑……老人就这样用笑、用谁也听不懂的语言高高兴兴地同人世告别。”

 

(三)


外祖父的潇洒倜傥、诙谐幽默尽人皆知。或以为旧时代过来的知识分子,文人积习难除,遇挫则游戏人生甚或犬儒以对。但我后来看了外祖父在1957年“反右”时写的日记,又了解到其心路与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1957年8月里有这样一则日记:“上午到社,人送×××鉴定书来,要我签字。书上盛誉其阶级立场及工作认真云云……此等人,而作此等鉴定,无非逢迎一二人耳,欺人乎?欺天乎?予拒不拟签字,戴××一再相劝,勉签之,不禁一堕泪。近来未尝动此感情,所以然者,自觉有负于社会主义的良心耳。”


具体人际关系我不了解,只知其时外祖父已被当作“右派”批判,但组织处理尚未作出,仍挂古典部小说组长之职,履行名义上的程序,却早无实权。虽迫于压力违心而为,而内心之痛苦自责难以名状。日记不以示人,所记皆真情实感,这其中岂有些许的游戏犬儒?


还有外祖父在1957年9月11日的日记中提到,儿子和儿媳受其牵连被斗,“不知因何如此,是受了我的思想影响么?两人平日发言,见其思想,并不落后;殆以我为‘右派分子’而牵累欤?此真不自殒灭,而祸及孩辈也。为之益增苦痛。”       


再有11月3日的日记记载,外祖父的侄女(其父即著名校注家、报人张友鹤)在北航被划为“右派”,侄女“率其同事三人来,谓已受‘右派分子’处分,在学校内劳动。其意似甚不服。予劝之听组织分配,告以不可因反个人而致情绪上真反党。其似尚能纳予言。独恨予且‘行复自念’,不知将有如何遭遇耳。”


情郁于衷,苦痛难抑,却无片言只字怨天尤人,唯有自责而已。


上世纪60年代初,外祖父编辑和译写了影响颇大的《不怕鬼的故事》。1977年罗瑞卿大将复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亲自指示《解放军报》选登《不怕鬼的故事》篇章,解放军报社李庚辰受托登门拜访外祖父并致问候。其时外祖父尚在另册,沉寂多时,忽沐一缕曙光,居然来自军队,因之激动不已,竟至泪下。我当时在场,这才发现原来外祖父不独嬉笑怒骂,也有真情流露之时。


外祖父平反后,家中渐渐恢复了往日宾客盈门的气象。这天来了位客人,外祖母一见便面露不豫,外祖父却忻忻然若无其事,照例置酒款待。事后方知,此人当年落魄不偶,无以为业,外祖父不忍坐视,请客送礼多方求告,为其在单位谋了份差事。谁知外祖父一打成“右派”,此人便跳出来揭发批判,说外祖父腐蚀拉拢年轻人。外祖母说,这种人竟然还有脸上门。外祖父却道,当年他不揭发,自己的“右派”也跑不掉;如今还肯上门,辄有悔过告罪之意,岂可闭门不纳?


《文汇月刊》的谢蔚明回忆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向外祖父约稿,希望能以切身经历,说说知识分子在运动中是如何屡受折辱以致斯文扫地的。外祖父复信说:“足下嘱写‘斯文扫地’一稿,我是扯了又写,写了又扯,始终不能成篇。对于某些人,常悯其无知,心存回护,着笔实难挥洒,这便索然无味了。”——对于曾经伤害到自己的某些人,外祖父不过报之以淡淡的一句“悯其无知”甚且“心存回护”。


后来外祖父又写一信说:“看了《增刊》,仿佛生旦净末的戏俱全,只是缺少丑角的戏。插科打诨,我还能勉力为之,遂决计……改写《胡子的灾难历程》,藉博读者一笑。”于是便有了那篇著名的《胡子的灾难历程》。


有时我想,难道聂绀弩张友鸾们醉心于苦难中的孤芳自赏,甘愿在生活的苦酒中酿制自己的才华?其实他们与任何人一样,祈望安稳自由舒心的生活,然而是不能也,非不为也。因此纵然他们有再多此类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只希望他们的故事不要重演,司马氏刀光下的魏晋之风不值得钦羡,后浪们永远不必追慕摧折下的苦中作乐,无奈时的长歌当哭,荒唐中的遗世独醒。


只是从他们的故事中,还能收拾出两样东西:人格与人性。人格是骨,人性是血,人无骨血,何以为人?


张友鸾妹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为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的李家桢所绘张友鸾肖像


(四)


小时候我喜欢去外祖父家,但父亲大不情愿,因为外祖父在他眼中是资产阶级。


父亲曾经是南京地下党,1949年以后受组织委派参与接管外祖父办的《南京人报》,顺便接管了报老板的大小姐——就是我母亲。父亲对于自己的老丈人,阶级立场很是坚定分明,从小我们就听他说,你们外公是资产阶级,要和他划清界限。父亲的话总是充满正能量。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父亲一篇很正能量的文章在《中国少年报》上整版刊登,老师让我站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朗读那篇文章。那时的我也被父亲的正能量深深感染和鼓舞着。


然而父亲的真实身份却是——“右派”。大抵我家盛产“右派”,亲属中戴“右派”帽子者共计八人,占到全国“右派”总数的七万分之一。1957年父亲成了外祖父的同道,大家都是“右派”,而“右派”都是资产阶级的。但父亲似乎认为自己依然有别于资产阶级的张友鸾,虽然不会有人认可我父亲是无产阶级的“右派”。


因此我想外祖父厚葬其地主成分的岳母(即我的曾外祖母,我称之为“老祖”),父亲是很不以为然的。外祖父的岳母曾在我家借住过一阵,我这个吃狼奶的孩子,想出各种恶作剧来戏耍捉弄那地主“老祖”,就如《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的后代对待乌尔苏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我父亲所持的这种态度,外祖父心知肚明,却从不曾置一词,但我父母间则为此龃龉迭生。终于有一天母亲领着弟弟负气出走娘家,父亲则带着我和妹妹去中山公园,以示分庭抗礼。那时“九大”刚刚开过,大喇叭里播放着“满怀激情迎九大”的歌曲,父亲在公园的长椅上继续给我们讲与外祖父划清界限的道理。


几个月之后我奔赴北大荒,全家到永定门火车站送行。车站高音喇叭播放的革命歌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母亲说,我们年轻时出发都唱《青年团员之歌》,父亲便道,那是苏修的歌曲。当着那么多同学和送行的家长,父母再次口角,令我极其尴尬。


一年之后,父亲去了湖北咸宁的文化部“五七干校”,被发配到劳改排劳改,却又任他为劳改排长。这职务分明有几分羞辱的意味,父亲则视为改造和赎罪的大好时机,因此拼命表现,不出三年便彻底熬垮了身体。


1973年父亲回北京治病,我也请了探亲假回家探望。这时我不满20岁,看到父亲的状况,言谈中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父亲闻之色变,正式和我谈了一次话。他很严肃地向我指出:你情绪中有一些很不健康的东西,现在你已经成年,怎么可以对“五七干校”和上山下乡这些重大原则问题随便发牢骚?我望着父亲几近脱形的病体,悲从中来,几番欲言还止,唯有垂泪。谈话不欢而散。


而父亲的病势日益沉重,终至不起。祖父母远在南京,此时频繁来探望父亲的,却只有资产阶级的外祖父母。外祖母高度近视加白内障,双目几乎失明,两位古稀老人拄杖相搀,南北驱驰;见了父亲,相对无言,默坐良久,然后起身告辞。不数日,又是一番奔波,又是相对默然。


晚年的张友鸾、崔伯萍夫妇


在一段时间里,这成了固定节目。我因前时的谈话心存芥蒂,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暗自对着父亲发问:现在来看您的,除了您一向反感反对的资产阶级,更有何人?


父亲始终不语,长时间看自己的双手或天花板,我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这天父亲突然亢奋起来,把我们叫到病榻前,讲起了他的历史。令我极为震惊的是,父亲提起当年的“反右”和时下的运动,竟然对某些事和人,表露出与他一贯立场和态度大相径庭的看法。


父亲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有些话彻底颠覆了我对他的认识;我平生第一次听父亲说出来,他一向坚信的某些是非可能恰恰相反。最后父亲说出他心中最放不下的两件事,一是我能不能返城回京,二是外祖父母两位老人的身体……


父亲身体虚弱之极,说了这些,似已耗去全部精力。他仰卧于床,长吁一口气,失神的目光久久盯着天花板,仿佛终于完成一场庄重的仪式,又如卸下一生的累累行囊,准备轻装远行了。


数日后,父亲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6岁。

 

(五)


外祖父一生恂恂儒雅,为人再随和谦恭不过,然而并非人人都懂得桃李相报的道理。当年外祖父扫街时,胡同里有一户人家,不知与我家几世的冤仇,专和外祖父过不去,全家人从大人到孩子,见了外祖父一律以“张老头”呼之。我弟弟陪着外祖父在前边扫街,他家孩子在大人的唆使下,跟在后边丢垃圾,前边扫后边丢,乐此不疲。外祖父却也无言,人家丢过,他便回过头再扫一遍。丢了扫扫了丢,这天我弟弟忍无可忍,跑回家拎了把菜刀要拼命,街道来人将我弟弟教训一顿,说是阶级报复。从此那家人更加的嚣张。


外祖父对我弟弟说,你看见狗子朝你叫,便对它说,狗呀狗呀你不要咬我,这固然不成;而你因此便趴在地上朝狗吠,一般的也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绕开它。


张友鸾1949年前的部分作品


张友鸾1949年后的部分作品


其时我弟弟还是小学生,但这番话对他似乎并不起作用。几年之后,到了运动末期,我弟弟已经长成,想起当年的屈辱,纠集他结交的哥们儿,避开外祖父守在那家门外,只要见到他家的人出来,便是一顿胖揍,直打得那户人家搬离此地。我自然极不赞成弟弟的做法,想必外祖父更不认同。只是对于某些人,一时却也想不出比我弟弟更为一劳永逸的应对之策。


然而遇权力的横行,舍弟那一套便无所施展。外祖父刚平反时,我家隔壁的邻居搬走,我母亲找外祖父单位商量,能否将外祖父母的房子调换到我家隔壁。两个老人年迈多病,需要有人照顾。因为都是文化部系统的房产,不存在产权问题,单位答应得很痛快。


谁想未及搬家,邻屋已来新户。知情人讲,总务科有人利用职权作了手脚。我们不忿,欲讨公道,大闹总务科。怎奈外祖父虽已平反,仍被另眼相看,受些欺凌料也无妨。后经多方交涉,单位将团结湖一处房子给了外祖父。我们仍感不平,本来是为了方便照顾二老,结果反而住得更远。外祖父却以为塞翁失马,平房换了单元楼房;团结湖嘛,自当团结对象来住。况且此房据说原拟分给聂绀弩,聂不住,选了劲松的房子,如今张占聂巢,总算旧缘未尽。


对这类事情外祖父总能心平气和泰然处之,盖由于不讲理的事情经历得太多。他的《胡子的灾难历程》写道:“区区有了几根胡子,因而学步先辈,写作之时,信手拣个‘胡子长’的笔名,在报刊上露过一两次面。灾难来了。‘捉贼捉赃’,引起质问:‘你为什么取这个笔名?’我想不到这会成为问题,只好胡扯回答:‘今人有胡子昂、胡子婴;古人司马迁字子长:我叫胡子长有什么不可以?’这样的回答,不料竟被抓住把柄,大喝一声:‘你这就是用资产阶级、封建人物做榜样!’……接着问题又来了:‘想当初,梅兰芳蓄须明志,为的对抗敌人;你为什么蓄须?明的什么志?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一问真问得好,问得我哑口无言。”


十年探索时一次走在街上,两个戴着红臂箍的后浪,嘻嘻哈哈指着外祖父议论:“这个白胡子老头还活着,真是‘胖子拉屎’。”外祖父不解,向人打听才知此乃北京歇后语:胖子拉屎——没劲,意谓这糟老头活着没劲。


这两个后浪可不知道,就是这活着没劲的糟老头,当年参与组织安徽CY(共青团),与恽代英探讨青年运动,邀郁达夫到北京执教,替邵飘萍编《京报文学周刊》,约请徐志摩写《济慈的夜莺歌》,受李大钊之托办《国民晚报》,接替刘半农主编《世界日报》副刊,联手周作人讨伐张竞生,搅局张作霖和胡汉民:他出道干这些事时,与那两个后浪实在不差几岁年纪。


或者还可以打听一下80年前的新闻检查官,当年办报的张友鸾,可是逆来顺受的角色?


只是烈士暮年,说自由他说,笑自由他笑,古董先生谁似我,时人指笑何须躲罢了。


对于外祖父的人生态度,我常欲效法,却苦于不得门径。《景德传灯录》有云: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大约总须到佛头着粪的境界,庶几可窥其堂奥。


于是时时着意身体力行。且说这日行走街市,身前的女士突然驻足转身,我闪避不及,径直撞将上去。女士方变色,我便赔礼不迭,告诉她凡追尾事故,一律由后车负全责。大家一笑而散。


其实我很清楚,是前车不打蹦灯突然变道的责任。

 

延伸阅读
谢悦:跟着外公玩风趣
张友鸾搅了张作霖胡汉民的局

李其容:胡子舅舅张友鸾
李其容:右派父亲给右派舅舅画的那张画

谢悦:我家曾住赵家楼

谢悦:母亲与陈明老人的黄昏之恋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媒体前辈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杨大明:悼丁望

"右派"记者朱启平:日本投降的见证者

贺越明:徐铸成门下读研琐忆

彭波:悼一群寻梦人的“老板”

袁晞:我认识的老范和未完成的书稿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张宝林: "徐老大"怕给朋友惹麻烦

张宝林:袁水拍的两封信

陈原: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

吴晔:忆丁聪先生与舒乙的一次合作

丁聪1980年代的政治漫画,尺度令人惊讶

方成走了,留下了这些最幽默的画!

华君武漫画:画尽世间百态,讽刺入木三分

张宝林:大保,永远的学长和老兄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甘惜分先生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