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钩沉丨冯印谱:《大公报》知名报人的骨气与风评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冯印谱,山西万荣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高级记者。曾任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三晋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研究生班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中北大学客座教授。著述颇丰。


原题

一篇杂文,招来《大公报》

原总编辑王芸生之子的辩驳





作者:冯印谱



2000年,我写了一篇杂文《文人的骨气》,发表在3月10日的《杂文报》上。没想到,对鼎鼎大名的《大公报》有点“冒犯”,招来《大公报》原总编辑王芸生的儿子王芝琛的一番辩驳。

《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张季鸾
 
我的杂文《文人的骨气》

1949年前的《大公报》是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过去我们批评它是“小骂大帮忙”,如今有人提出新的观点,值得商讨。总编辑张季鸾是《大公报》三位创始人之一,他的办报指导思想,他的新闻编排业务和社评写作技巧,他大胆启用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经验等等,都是新闻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著名记者王芸生、徐铸成、萧乾、范长江等,几乎都与张季鸾的栽培和使用分不开。徐铸成晚年写过一本《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文人的思想变化轨迹。


张季鸾创办《大公报》之初,就提出了著名的“四不”方针,即“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标榜要把报纸办成“客观公正”的超党派报纸。蒋宋联姻,张季鸾写了《蒋介石之人生观》社评,讥讽批判蒋介石“人生若如美满婚姻,一切皆无意味”谬论。可到了“九.一八”事变后,张收到蒋介石一封请他宣传“缓战”的电报,便受宠若惊,结果报馆挨了爱国者投的一颗炸弹,张也收到一个装着炸弹的邮包。“西安事变”中,张不仅写社评极力美化蒋介石,事后亲到南京慰问蒋,还当面推荐一位刘神仙为蒋治腰伤。之后,张直接参与蒋的政治,徐铸成问他这样做“似乎有损先生的身份”,他回答:“铸成,你把记者的作用看得太轻了,成熟的记者应该是第一等的政治家,美国的总统候选人不是有许多曾做过记者吗!”他还说:“将来胜利后,如我能恢复健康,报馆由你们去办,我还想当驻朝鲜大使呢。


《大公报》版面


恩格斯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自古至今,中国的不少文人总脱离不了崇高与卑下的两重性。他们既有批评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又存在着奴颜婢膝、攀龙附凤的媚态。大诗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但为了被人引荐入朝,他又写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底气不足的文字。大文豪郭沫若以一部《女伸》震动文坛,晚年却编大跃进歌谣,写无聊的应景诗,看领袖的好恶写学术论著,甚至写诗歌颂江青。


1942年,郭沫若写的著名历史剧《屈原》演出时,剧中一段屈原的侍女婵娟痛斥投靠南后、背叛老师的宋玉,原稿是“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觉得后一句台词没劲,饰演婵娟的张瑞芳和其他演员也有同样感觉。饰演钓者的张逸生建议把“你是”改成“你这”,郭老接受后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人无耻就等而下之了,像如今给官员捉笔写著作等待提拔,给大款写传记乞求金钱,捕捉明星的绯闻大肆渲染,将赤裸裸性描写著作放在地下书摊,都为大多数文人所不齿。文人的骨气说到底是一个胆与识的问题,是舍身为国和顾虑为己的问题,又跟政治开明与否息息相关。在政治高压下,像遇罗克、张志新这样的小文人,骨气固然可敬,到头来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文人失去骨气是文人的悲哀,有骨气的文人为社会所不容则是社会的悲哀。


只有政府官员时刻受到社会的监管,政府官员不能用权力来决定文人的命运,文人自会摒弃卑下的一面而追求崇高的一面,文人就不必靠依附他人而靠自己的努力自立于社会,反过来还可以用他们的知识来监督政府和官员,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那时,我们就不需要再奢谈文人骨气的话题了。


万没想到,2000年4月2日,《大公报》原总编辑王芸生的儿子王芝琛,给《杂文报》编辑部写了一封信,对我这篇杂文进行了一番辩驳。

王芸生全家福
                  
王芝琛给《杂文报》的一封信

《杂文报》编辑:您好!


读了贵报第1173期(即2000年3月10日)第二版,冯印谱先生的文章《文人的骨气》一文,有点不同的看法。


冯先生的文章立意很好,并可称得上相当不错。他指出,中国某些文人总脱离不掉“崇高与卑下”的两重性。


但我认为冯先生举错一个例子。他把新记《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张季鸾,作为首当其冲的例子。就冯整篇不长的文字,却在他身上用了近半。就文章所说的张季鸾的“奴颜婢膝、攀龙附凤的媚态”来看,感到冯先生确实是对张了解不详。举的几个例子来看,也只能说“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也。


(一)九.一八事变后,说“张收到蒋介石一封电报,请他宣传‘缓战’结果报馆挨了爱国者一颗炸弹。张还收到了一个装有炸弹的邮包。”


张季鸾是一个无党派的报人,向来独立思考。至于他是否收到蒋的电报,连张的续任王芸生都语焉不详。有些人如徐铸成、曹世瑛都这么说,都无事实根据,皆曰“听人说”。就算是收到过电报,但张当时的主张是“明耻教战,救亡图存。”被后来人称为“冷思维”。目前评论界都有公正的评价。七七事变后,张季鸾及其主持笔政下的《大公报》,坚持抗战,以张的话说:“几枝秃笔,一张烂纸”,“在抗战的大纛之下,努力到底,以尽言论界一兵卒之任务”。


(二)关于“西安事变”。不错,张季鸾是严厉斥责张学良不是“爱国主义”,而是“亡国主义”。王芸生将“西安事变”纳成几句话:“开后门,拆烂污,败战主义”。时过境迁之后,指出张学良不是“千古功臣”,而是“国恨家仇”。仅从当时国际上反映看来,都一致谴责张学良的叛国;就连苏联《真理报》《消息报》都指责张学良,共产国际也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张学良的发动,无论其意图如何,客观上只会有害于中国人民的各种力量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只会助长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而唯独叫好的是日本鬼子。


冯先生尚不知,蒋介石将张学良软禁之后,张季鸾屡次向蒋建议,让张、杨带军抗战。张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也!至于张季鸾推荐一位刘神仙为蒋治腰伤,笔者不知其详,只是听说过;倘若是这样,且不谈蒋在当时统一抗战的地位,就论“人情世故”亦不可称“攀龙附凤的媚态”。


(三)关于张季鸾想当驻朝大使。这可能又是冯先生看徐铸成书中说的。


张季鸾一生不为官,是一位无党派的报人,这已是众人皆知的事。严格说,张季鸾也当过两个月的官。那是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了中华民国。张被于右任推荐,任总统秘书,并曾为孙中山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后来,张两次被捕入狱。一次是袁世凯,另一次是段祺瑞。蒋介石曾多次聘张为高官,张都一律谢绝,更何况一个小小的“驻朝大使”乎?徐铸成的说法,笔者无法判断是否属实。但有一点可看出,张季鸾已见到二次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大阵营必然形成,朝鲜地位之重要,人称为两个对立阵营的“跳板”。至于张向徐铸成所说的这段话时,前面说了些什么,后面又说了些什么,都没有披露。这就很难得出冯先生所下的结论,似乎张不仅想当驻朝大使,还想当总统呢。


这点看法,仅供贵报参考,也供冯先生参考。仅此而已。仍需再言,冯先生文章立意很好,倘若是冯先生对张季鸾立言有误,也不能辱没该文的风采也。尤其最后分析最精彩。


贵报是我最喜读的报刊之一,祝贵报愈办愈好。


祝您们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王芝琛

2000年4月2日


又及:不过有些事难怪冯先生,因在大陆出版界,除了“批判”张季鸾之外,很少有公正介绍张的书;张的文集除台湾外,大陆也没有。


 王芝琛著《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

“一山难容二虎”的答案

王芝琛这封写给《杂文报》编辑部的信,《杂文报》如何回复他的?不得而知;《杂文报》公开刊登这封信没有?不得而知。2002年初,一位朋友电话告我,说书店有一本新书叫《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著者王芝琛,书中收录了我的一篇杂文。出于好奇,我立即购买了一本,确实是一本难得的介绍《大公报》的好书。

据该书介绍,王芝琛先生1937年9月出生于上海,不久随父母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1952年秋赴北京念高中。1955年于北京二十五中(原“育英中学”)毕业,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指挥仪专业。毕业后长期在海军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4年转业至计算机所工作。1991年提前退休,出于个人兴趣,从事大公报史研究。

有意思的是,王芝琛是《大公报》原总编辑王芸生的儿子。我辗转打听到了王芝琛的地址,特意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明我写作这篇杂文的意图,随信寄给他一本我的旧作《记者的故事》,该书中有关于《大公报》以及张季鸾、徐铸成的篇章。很快,我收到王芝琛先生的回信,并寄来他撰写编辑的《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和《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两本大作。我的这篇杂文和王芝琛给杂文报的信,一并收录在《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一书中。

《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一书分为“评论篇”“人物篇”“事件篇”“花絮篇”,介绍了大公报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澄清了一些真相,旁征博引、有理有据,文字朴实活泼,可读性强,书中配发了不少珍贵历史图片,是一本客观了解《大公报》的好书。《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一书,收集了《大公报》刊发的著名社评和“星期论文”,读者可以对当年《大公报》的社评“借斑窥豹”。

王芝琛著《一代报人王芸生》

此后,我还购买了一本王芝琛著的《一代报人王芸生》,他根据翔实资料和王芸生晚年的回忆评说写成,书中汇集大量历史资料图片,全面展现了王芸生与《大公报》荣辱与共的风雨历程。该书看似人物传记,但是写法不呆板老套,围绕一个个历史事件,既叙述事实,又加以论述,读之兴味盎然。

王芝琛先生晚年研究成果颇丰,堪称“大公报研究专家”,惜于2006年病逝。

读王芝琛先生给杂文报的信,读他著的关于《大公报》的书籍,总有一个疑问萦绕脑海:王芸生在回忆中很少提及《大公报》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徐铸成。而读徐铸成关于《大公报》的著作,文中也极少提及王芸生。这是为什么呢?

由方汉奇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一书中,在介绍到《大公报》“记者和作者队伍”时,文字比较“节俭”,但却有一大段这样写道:

徐铸成和范长江都是胡政之发现引进的人才。徐铸成求学时代就有志于新闻工作。1927年底进入国闻社北京分社当抄写员。南京政府北伐胜利之后,北京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是保留了文化中心的优势。徐铸成有见于此,给胡政之写了一个建议,主张顺应变化,增加文化新闻。胡政之接信后立即约这位抄写员长谈,并让徐去跑文化新闻。徐稍有成绩和经验后,胡又让他去外地采访体育新闻、政治新闻。徐不负众望,成绩斐然,其间虽有几次犯规但终因人才难得,而获得胡、张的谅解。终于成为《大公报》香港版、桂林版和上海版的言论负责人。最后徐铸成与王芸生形成一山难容二虎之势,虽然胡政之一再挽留,徐仍决意去职,另闯天下。


此处“一山难容二虎”,可谓点睛之笔,不仅把王、徐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公之于众,也回答了我长期以来的疑问。

以我的看法,王芸生开始是跟张季鸾打笔仗“不打不相识”,后被“伯乐”张季鸾延揽进《大公报》,进报馆后因撰写《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一举成名,抗战爆发后曾上庐山给蒋介石讲中日关系。他较少外出采访,一直跟随张季鸾在报馆从事编辑业务,深受张季鸾之办报思想熏陶。张季鸾病重和病逝后,王芸生接替了《大公报》重庆馆的编务,每日撰写社评,之后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大公报》的第二代总编辑。

徐铸成回忆录

徐铸成进《大公报》后,前期以采写新闻见长,后期主持笔政,曾任《大公报》桂林馆总主笔,应该说是一位全才型的办报人才。新闻史中说他“其间曾有几次犯规”,指的可能是抗战爆发,大公报社在辗转迁移途中,一度将他遣散,为了生计,他在上海与他人筹备创刊《文汇报》一事。《大公报》桂林馆停刊后,徐铸成带领报馆人员撤退到重庆,办过一段《大公报周报》,见王芸生已主持《大公报》重庆馆笔政,颇有“英雄难用武之地”之感,遂毅然告别《大公报》,赴上海继续办他的《文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王芸生在《大公报》无所作为,一边经历政治运动违心地检讨自己“小骂大帮忙”的办报污点,一边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文革”后期,日本首相访华,问及《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的作者,王芸生始获官方重视。徐铸成办《文汇报》曾荣获毛泽东赞许,1957年却被打成新闻界的“右派”,接受劳动改造。“文革”后曾任复旦大学新闻系等高校名誉教授,指导研究生,撰写了《报海旧闻》《报人张季鸾传》等不少回忆录和人物传记,颇受好评。

纵观这两位著名报人,值得新闻后辈学习:一是他们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历经挫折,矢志不移。二是他们的报国之心,一腔热情,以笔为武器,引导社会舆论。三是他们均为办报高手,王芸生接管《大公报》,延续了张季鸾的风格;徐铸成创办《文汇报》,风生水起。四是具有知识分子的传统道德,虽然“一山不容二虎”,各自在回忆中虽没有提及对方,但也没有“文人相轻”,贬损对方。

他们,才是真正的报人!
 

2016年5月17日草于凌空书屋

2020年8月17日改于小店新居

 
1991年作者编著《记者的故事》

冯印谱读本

冯印谱:领袖一句话, 

养猪不是“资本主义尾巴”

38年后,他们从台湾回家!

冯印谱:陈布雷墓前的遐想

冯印谱:奉化溪口探蒋府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媒体前辈

"标题党祖师爷"张友鸾晚年斯文“扫地

贺越明:罗孚与徐复观的隐秘交往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杨大明:悼丁望

"右派"记者朱启平:日本投降的见证者

贺越明:徐铸成门下读研琐忆

彭波:悼一群寻梦人的“老板”

袁晞:我认识的老范和未完成的书稿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张宝林: "徐老大"怕给朋友惹麻烦

张宝林:袁水拍的两封信

陈原: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

吴晔:忆丁聪先生与舒乙的一次合作

丁聪1980年代漫画尺度令人惊讶

方成走了,留下了这些最幽默的画!

华君武:画尽世间百态,讽刺入木三分

张宝林:大保,永远的学长和老兄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甘惜分先生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