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学 | 陈建桥:名古屋,那些单纯而美好的岁月

陈建桥 新三届 2021-05-11

作者简历


陈建桥,1957年月生于湖北汉川。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1978年2月就读于华中工学院力学系。1982年10月公派赴日本留学,1988年获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工作。1993年先后在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和鸟取大学工学部任副教授。1999年5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教授。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编著《复合材料力学》等6本著作。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

原题

应力讲座

藏在岁月里的思念




作者:陈建桥



清家先生、北岡先生,1988


名古屋大学图书馆,工学部3号馆在其右侧。医学部在鹤舞校区,是鲁迅恩师“藤野先生”的母校


留学名古屋


冬天渐行渐远,某个时候会忽然发觉,盛开的樱花一下子覆盖了城市的各个角落,白色、红色、粉色……。如鲁迅《藤野先生》中所描绘的那般,“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在日本,樱花的花季是3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樱花从九州开始绽放,一路北上铺开,犹如一条彩色的飘带掠过日本列岛,最后在北海道谢幕。

樱花树的花期不过1~2周,樱花一齐盛开所透出的质朴忠诚、低调协同、整体显现出的娇艳绚丽、以及一夜凋谢带来的虚幻和凄美,让人心动、迷恋和叹惋。置身花的海洋是轻快愉悦的,在温柔平和的氛围中,耳边悄然飘过一个声音:がんばれ(要加油)!


工学部3号馆靠近学校的西北门,里面有机械系、土木系、应用物理系、航空系。作为公派留学生,我于1982年10月加入机械系应用力学讲座(简称“应力讲座”),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于1988年5月回国。出国前,一度被国家教委指派学习情报工学,后申请调到机械类专业。

研究室构成:教授清家先生、副教授北岡先生、助手(助理教授)细野桑和长濑桑、技官(实验室工程师)栗栖桑和御厨桑,学生10余人。我做的课题是有关疲劳表面裂纹行为的断裂力学应用。在技官栗栖桑的指导和帮助下,熟练掌握了试样加工方法:棒材锯断、车加工、研磨、砂纸打磨。做疲劳试验时,需长时间守在试验房里。研究有了初步成果,与导师一起参加各地的学术会议。

留学的几年时间里,每天早上8点多钟第一个到实验室,晚上11点之后离开。骑车回到住所,吃点夜宵,看一会电视。周末一般也在实验室,外出时,到最近的山本地铁站乘车。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落后,十分羡慕日本的新干线,家庭电话普及等。当时,写信是和家人联系的唯一方式。中途回国探亲时先到上海,乘船逆江而上,上午乘船,到第三天下午才能回到武汉。上海到武汉没有直达列车,1986年回国探亲时,从上海坐车出发,深夜2点在长沙转车,在拥挤的车厢过道处站了一晚上。那时就期盼着中国能早一点赶上日本的发达水平。

认真而温和的清家先生


导师清家政一郎先生1960年从东北大学来到名古屋大学机械系,任大久保研究室的副教授,1969年升任教授。第一次见面的感觉是,先生十分认真,态度温和,我希望做材料的疲劳强度,先生指派北冈先生直接指导。有次在二楼先生办公室与他讨论一篇英文论文的修改,逐段逐句,从下午3点一直到晚上7点。1986年我在留学生会馆入住期满,需要搬出来另租住房。研究室师弟家里有栋旧房准备出租,清家先生知道后亲自打电话和房东酒井桑联系沟通,酒井桑同意不要房费借给我住。

1986年,母校华工的黄树槐校长访问名大,名大校长饭岛先生与之会面时,清家先生也被请到会场,我被叫去做翻译。1987年在先生家欢度新年,夫人谈到1985年去北京的经历,当时国内物价低,日元汇率又高,买了许多纪念品和礼物,花的钱比预算少了许多。我希望博士毕业后能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先生帮我联系妥了丰田织机株式会社,我通过了面试,后因其它原因未能实现。

先生在我博士毕业的第二年从名古屋大学退休,之后任大同工业大学副校长、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我回国后,先生关心我的工作生活,大女儿出生后,还特意寄来一套小孩衣服。

再次见到先生是6年之后的1994年夏天,那时我在丰桥技术科学大学任职,在先生家里,一起愉快地回忆在名大留学时的诸多往事。2008年访日时,约着与先生和另一老师见面,一起吃了午饭,都十分高兴。先生于2017年8月去世,清家先生千古!

研究室的送别会,1988

勤勉自信的北岡先生


北岡征一郎先生1971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78年任副教授。北岡先生在各个环节对我进行直接指导,文献查阅、定研究方案、修改文章。到日本后的第一个新年,先生请我和长濑桑去他家做客,他3个孩子中最小的女儿约2岁,一直黏着先生。两个大一点的读小学,对我这个外国人很是好奇。

研究室每年数次聚餐,第一轮(全体成员参加,AA)结束后,先生往往带上我及大嶋君(师弟)和技官御厨桑,去另一家酒吧,喝点日本酒或威士忌,唱卡拉OK,都是先生结账付费。午间休息时与先生下过围棋、打过羽毛球。

应力讲座在3号馆一楼有疲劳试验房,还有个套间房,一边放有显微镜,热处理和试样表面处理装置等,另一边是办公区,北岡先生多数时间在此办公。我的座位在负1层的工作间,研究上遇有问题就去一楼实验室向北岡先生请教。

先生工作起来精力充沛,专注自信,对学生有要求严格和严厉的一面,我内心里对他有一种又敬又怕的感觉。回国前,去他二楼的办公室作最后的道别,不禁眼眶发红。

北岡先生后来任鸟取大学教授,1995年,我作为副教授又有幸在他手下工作了一年。2016年去长崎参加一个会议,之后约着与先生、御厨桑以及大嶋君(任大同工大副校长)在名古屋市中心的日本料理馆见面,这一天,久别重逢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和蔼体贴的栗栖桑


我的座位在3号馆负一楼,和细野桑、栗栖桑在同一房间。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栗栖桑给予我特别热情的帮助和关照,他主动耐心地教给我许多日语的合适的表达,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知识。留学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栗栖桑特意带我去名古屋港,让我看看来自中国的货轮,聊以慰藉我想家的情绪。夏天,栗栖桑在下班后带我去学校附近的餐馆,点我爱吃的鳗鱼饭。栗栖桑也常常问我一些中国的事情,当时他小女儿十多岁,对中国邮票有兴趣,因此国内来信时,信封上的邮票都会取下来交给他。

我博士毕业后过了三年,栗栖桑从名古屋大学退休。93年我时隔5年赴任丰桥科技大学,栗栖桑特意来丰桥与我会面。在日本,见面打招呼都是躹躬,握手的情形很少,那次在丰桥见面时,栗栖桑张开双臂与我拥抱。2008年去日本开会时,约着见了栗栖桑和北岡先生,都非常的开心。午餐后栗栖桑说道,你们都不用(为买单)争了,就允许我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吧。

2010年他住院时发生意外而去世,得知噩耗,我给栗栖桑夫人写信,回忆点滴往事,表达对栗栖桑的怀念和感激、请他来中国看看的计划无法实现的遗憾。栗栖夫人说,读我的信时,她的泪水一直停不下来。2012年访日期间,电话联络上了栗栖夫人,从名古屋站乘电车半小时到了栗栖桑的家,与栗栖桑的家人虽是第一次相见,却感到十分的亲切,在谈及往事时,栗栖家的儿媳妇不禁激动落泪。


热情随和的细野桑


助手细野桑待人热情随和,来访的新老朋友与他交流都不会感到拘束。到日本之后的第一个新年(元旦),去细野桑家里做客,饭后与他家人一起玩扑克牌,之后又送我回学校。细野桑喜欢摄影,研究室聚餐或毕业庆祝时,都是细野桑负责照相。

办公室的隔壁就是机械加工室,有一隔断门相通。加工室里有台洗衣机,有天晚上我洗工作服,临走时忘了关水。第二天上班发现,加工室有很多积水,非常自责之时,细野桑和栗栖桑反过来宽慰我说,正好把地面清洗一下。

他们没批评我,自然是出于对我的特别的关照和爱护,我自已心里却是很过意不去的。同级的新美君,有次离开实验室时忘了关闭设备电源,第二天受到严肃的批评。每当新年到来之际,细野桑就会做腊八粥,大家围着喝一碗,全身心感到温暖。负一楼有一白颜色的猫,每天细野桑一上班,就拿出食物喂给凑上来的“小白”。


遇到语言文化上的问题,栗栖桑和细野桑总是耐心予以解答,有时为了给出满意回答,他们之间还会反复讨论。有天下午未带钥匙去食堂吃晚饭,被锁在实验室外,我坐车到细野桑家借钥匙,他恰巧外出,说第二天早上才回。坐了一会,夫人为我叫了回学校的出租车。每年一到毕业季,细野桑就忙碌着帮助学生们做答辩用的幻灯片,我在硕士以及博士答辩前,相关准备工作都得到细野桑的帮助。后来在丰桥任职期间,去过细野桑家。2008年及以后再去名古屋,几次都联系不上细野桑,住址和电话都变动了,通过其他渠道打听也无结果。

曾经的"应力讲座",我的留学生活从这里开始,研究生涯由此起步。时间过滤掉了当时曾有过的困苦和烦恼,泛黄的照片上,记录着与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那些单纯而美好的岁月……

时光匆匆流过,感恩常怀于心,只是有些思念和问候再也无法送达。


1983年,右起小林桑、新美健志君,石丸明桑、東浦賢君


文图由作者许可本号分享

袁晞:从小事和细节中发现日本
周小六:在日本的苦乐年华
中国人该把日本当做一面镜子
杨莉莉:日本和歌山自驾游
好山好水好地方
东日本大地震10周年祭:
灾区实拍触目惊心
杨莉莉:日本人也一样,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顾晓阳:日本的房东井口大叔
鲁迅兄弟失和,就为了一个日本女人?
杨莉莉:日本北陆避暑游,
纪念所谓“闪婚”30周年
杨莉莉:伊藤印象,
感受日本传统女性的精神力量
李扩建:国民树立“正确地恐慌”意识
日本是怎么对付医闹的?
周初:日本天皇与靖国神社绝缘
马小冈:以邻为壑,日本须自省
日本人怎么倒垃圾?
市政又是怎么管理的?
姚洋:中国创新不必走美国老路,
也可以学学日本和德国
周初:日本新年号的由来
周初:谈谈日本天皇退休的事
日本小职员幸获诺贝尔奖,
沉潜16年再次一鸣惊人
日本人普遍不运动,
为何还全球最长寿?答案仅1个字
童润棣:日本那条"算命街"生意挺红火
童润棣:中国的派出所是日本"带入"的
童润棣:与日本人打交道三十年的印象
王志刚:中国与日本有可能深度合作
日本五星级酒店"打扫卫生"
被全程拍了!真相令人吃惊
日本尖端医学在攻克哪些疑难杂症
马雅:日本能做到,我们做不到
为何日本人寿命最长、心脏最健康
日本"与众不同"照片看完心情有点复杂
日本农业为什么会走在世界农业的前沿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