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大陆丨吴限:信?还是不信?这是一个问题

行摄无限 新三届 2022-09-19

作者简历
儿童时代的作者
吳限,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美国波士顿西蒙斯商学院MBA。 前MTV 亚洲新媒体总裁,前新闻集团 News Corp 常务副总裁(创办星空卫视)。喜爱旅行、摄影和写作。

原题

上帝长啥样?




作者:吴 限


1. 信?不信?


小时候,我们受的是无神论教育。我刚有记忆的时候,红卫兵抄家,砸神像,烧经书,破四旧,除了毛主席像和像章,其他通通拿下。真是烙印深深。等我出国留学工作转了一大圈回来,国内已经是宗教“自由”,到处是收费的庙,高价的香,CEO和尚。人们把宗教当作求神拜佛好办事,跟上帝走走后门的行为了。

2. 上帝究竟长啥样?


走遍世界各地,进过三大宗教的最重要教堂,也进过山野无名小庙,我问自己,上帝究竟长啥样?

是这样吗? 

在以色列拿瑟勒圣母大教堂,我拍下了各国人心目中的圣母像 。

法国圣母像

日本圣母像

美国圣母像

泰国圣母像

希腊圣母像

中国圣母像

圣马利诺圣母像

西班牙的圣母像

意大利艺术家拉菲的圣母

还是这样的?

耶稣基督像 
    
又或者,上帝长成这样?


中国道教的各路神仙


马克思倒是给出了一个聪明的答案:“牛的上帝必然是牛的模样,羊的上帝必然是羊的模样。所以上帝的模样应该是欧洲人的样子。反过来,基督教说上帝照自己的模样造了人,那上帝的模样就同人一样啊。”(申明一下:这段话,我没有严格考证过,不能确定马先生什么时候说的。

上帝那么伟大,他一定不止是地球人类的上帝,他是整个宇宙的上帝,他也有可能长得像外星人。

抑或,他就是一种可以成为任何形式的巨大能量。

3. 宗教的力量

约旦河的洗礼。去约旦河受洗,估计对每个教徒来说都是至高无尚的殊荣。即使不是教徒,去以色列探索圣经的古迹,也一定会想要看看耶稣受洗的约旦河。

作为摄影师,我在做旅行前准备工作时,总会上各种旅行和专业的摄影网站看看前人拍摄过的同一题材和景点,然后试图拍出不一样的作品。有时我很受启发,但这次却有点失望。所有关于受洗的场景,画面都很一般,完全没有感染力。

因为是参团,行程里看洗礼的那天不是周六。我马上和导游商量,能否改周六。因为我知道,周六才是犹太人的安息日。重要的受洗活动应该是放在周六早上。万幸,体贴的金牌导游宛晏也非常理解配合,临时做了完美调整。

我非常幸运,这天阳光灿烂,受洗者没有一个压抑自己的情绪,全是忘我的投入,全情地释放。因此让我拍下不少珍贵的画面:













没下水已经是个个情绪饱满,下水后有人默默祈祷,有人热情的欢呼,有人喜悦地流泪,更有人激动到昏厥抽搐……场面非常震撼!

在耶稣当年洗礼的约旦河。我见证了故“我”已逝,新“我”重生的过程。


我获得了一批不可思议的好照片。更让我看到了宗教的力量!
    
也许,这是天意?


4. 我的天使玛丽


1997年春,我被美国公司外派到北京做首席代表,拓展中国业务。暂居在北京的新世纪饭店。一天酒店前台送来一封从纽约家邮局转来的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信。让我非常惊讶。信封上盖了好几个转投递的章子。大致路线如下:埃塞俄比亚-波士顿家地址-纽约家地址1,地址2-北京。这信居然转了快三年才到我手中,真是太不容易啊!我虽然像只大鸟爱东飞西飞,可我并不认识任何埃塞俄比亚人,也没上那儿旅行过呀。谁会给我写信呢?

拆开一看,一张老朋友的照片掉了出来。


原来是Mary! 中文通常译为玛丽,就是圣母玛丽亚的玛丽。对我而言,Mary可真是圣母一般。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去美国陪读时身无分文,英文又差,差不多就是个“文盲”。从天上掉到地下十八层的感觉至今难忘。Mary是个热带疾病专家。她的先生是大学生物化学教授。俩人都很有成就,也比较富有。我和Mary素昧平生。在国际学生办公室偶遇后,她(免费)花了大量宝贵时间一点一点教会我英语。更重要的是她的鼓励给了我信心和勇气去选择一个全新的信息专业,开始我的美国求学生涯。

Mary对我特别好,知道我的身份不能出外找工作,她就请我为她“校对”她写的医学书稿。其实我对医学一窍不通。她告诉我怎么调整行距,哪里需要回车……我就照办。当年傻傻的我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给的“校对报酬”。多年后我才明白她那是没事找事,让我积攒学费呢。

去美国不到一年,我的汽车被偷。Mary知道后,马上把她出嫁女儿留在家里的汽车送给我。在芝加哥寒冷的冬季,没车还真是不行。她非常怕我有思想负担,坚持说是我帮她的车库腾地方。她好派其他用场。

1989年夏天,我在北大的一个好友小波因为惹上了麻烦,她家人向我告急。Mary连见都没见过小波,二话不说就帮她办理了留学美国研究生院所需要的所有的经济和法律担保。

1993年,他们退休后,卖了房子和家当,连同一生所有积蓄,买了一批医疗设备,搬到了非洲最穷苦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南部叫萨度的穷乡僻壤,自己动手,盖了一个诊所,为当地人免费医疗服务。

以下就是邮局转来的她给我和其它好友写的一封情况报告信。Mary的信写得非常平实,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煽情的描述,只是用问答形式阐述人们最关心的事实要点,却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亲爱的朋友们! 
从前我通常只在圣诞节群发“简报信”,这次是个例外。在迪卡博工作生活了20多年后,盖瑞和我退休了。我们决定出国,搬到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问:搬到哪???只有上帝知道为什么你们要到世界那旮旯去?! (可能每个力争出国的中国人还要加问一句: 这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从世界最富的国家搬到世界最穷的国家去?难道美国人没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说吗?)

:是的,我们去的是埃塞俄比亚,去为两百万身无分文的人们建立一个医疗中心。他们甚至买不起一片治头痛的泰诺。他们的女人死于平平常常的生产孩子,他们的孩子死于小小的麻疹和破伤风。我们是为上帝而去。我们心中有种燃烧的愿望,希望能在有能力工作的15-20年的余生里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假如你对这个项目和我们一样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此信的背面找到详细的相关信息。
 
我们将用我们的储蓄和退休金作为我们这个项目的主要费用和今后在非洲的生活费。我们会买一部越野车和一些高原生活必备品。当地教会学校的学生会帮我们一起动手在那儿建一所房子。我们希望能建立16个门诊所,每个地区一个。用2000美元来装备每一个诊所的最初医药所需。如果当地政府允许的话,我们希望能在16个诊所之间建立无线电通讯设备,这样就可以提供及时地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了。 
 
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你们准备做多长呢?

:现在进行时。我们正在打包,我们家的客厅现在就像个仓库。八月二十四日就是我们启程的日子。我们要飞到阿迪斯阿巴巴,在那儿的语言学校学习5个月。然后我们会向南移动250英里搬到索多城(52,000人口)。由于签证原因,我们今后每两年会回美国来休假一次兼采购补充一批医药和设备。
 
问:那里安全吗?

:安全/也不安全。那里的政府相对稳定。他们刚刚经历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选,一切进展顺利。索多城里的白人还是受到保护的。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地是绝对安全的。夜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得小心土匪,在野外行走得注意非洲鬣狗, 在下面的地方过夜要提防疟疾......无论如何,比芝加哥安全些吧。
 
问:那里的气候和地理状况如何?

:阿迪斯阿巴巴和索多属高原地带,雨季比较冷,华氏40-50度,但全年其他季节较温暖--华氏50-80度。那是一片可耕作的红土高原, 小农庄遍及这个地区的各个角落。
 
问:我们能帮点什么?

:对我们而言,最重要和珍贵的是你们的祈祷!我们乐于收到并答复每一封激励的信。我们希望能建立16个门诊所,每个地区一个。每个诊所的医药设备需要2000美元。未来,当那里的经济发展好了之后,我们希望当地的病人有一天能够自费医疗。目前如果朋友们愿意提供帮助、指导、来做志愿者也很好。能用的新旧医疗设备、医药、捐款都将是对我们和当地人民的帮助。 
 
谢谢你们的支持!
 

玛丽和盖瑞 文德库伊

联合世界传道会

邮政信箱6879

阿迪斯阿巴巴

艾塞俄比亚,非洲

 
Mary的这封通知书很让我惊讶,但也不算太意外。她就是这样一个天使。当年我和她一起去礼拜,每次她都是开一张大支票捐给教会。她工作的时候20%的收入捐出去帮助需要的人,退休后,100% 捐出。 

在我心中,上帝就长着她的样子。 

5. 人皆可佛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佛?” 

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信徒,说道:“这,不可以告诉你,因为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

信徒说:“师父!您的话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诚恳地来向你问道的。”

禅师点点头,说道:“好吧!你既然肯相信,我告诉你:你就是佛啊!”

信徒惊疑地大叫:“我是佛,我怎么不知道呢?”

禅师说:“因为你不敢承担啊!”

“我是佛”,应该是最高和最美的境界!

到自己心中去寻找上帝。

如果人人心中有佛,人皆可佛。

吴限专列
吴限:不靠谱的妈妈
从红色格格到两块钱活动家
吴限:我最穷的时候,
住进世界上最好的房子
学会谈判才理解什么是民主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原载作者公众号行摄无限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自新大陆
张大青:平安夜
吕丁倩:1621年的感恩节
杨劲桦:我的朋友约翰·艾德勒
卫文珂:在美国生孩子
从“老祖母”产房紧急转院
孔捷生:画框外的故事
孔捷生:命运底色与美国调色板
孔捷生:星条旗落下之时
美国铁案,傲慢权力的耻辱之败
孔捷生:追缉国家公敌,
“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50周年
孔捷生:行走的脸谱与熟悉的陌生人

袁岩:美国名校教授是这样炼成的

刘海鸥:澳洲给予了我什么?
几件印象深刻的小事
王瑞:姐姐,她的呵护影响我的一生
陈鸿仪:我在美国创价大学的十八年
陈鸿仪:我在美国认识的犹太人
陈鸿仪:我在美国认识的黑人朋友
陈鸿仪:那些外国朋友们的故事
我的哥哥张益唐,
与家人分离25年失联数载
张益唐:横空出世的
世界数学界"扫地僧"
张益唐:我若在中国,
无法取得这样的学术突破
张益唐和北大数学系78级
张益唐:横空出世的世界数学界"扫地僧"
饶毅:我要向"太监化"的文化习俗宣战
张亚勤:从少年班"神童"到微软副总裁
王中林:"纳米发电机之父"
获爱因斯坦科学奖
华人科学家陈列平与诺奖失之交臂
文小刚获国际理论物理界最高殊荣
周健:他用生命换来的疫苗,
彻底歼灭宫颈癌
张亚勤:心理健康这一课,
少年班"神童"们都落下了
宁铂:从少年班神童到云海法师
阎焱:北大才子37岁激流勇退
张亚勤:从少年班"神童"到微软副总裁
美国大学教授开除中国研究生:
我就不该录取你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界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3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和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