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轶事

李歌 石舫塔影 2024-01-02

●86青春少年回忆

·

专辑十一


毕业卅年有余,重逢杯盏交错间,两位少年一桩旧事,成为最可口的下酒菜。笑出的眼泪里,是你我恣意飞扬、无拘无束的青春。而今功成名就,美食美酒,车接车送,却依然感叹,原来我们曾经那样年轻过。




李歌,86技物应化。现居广州从事医药研发,喜欢码字跑步越野。












    六月流火,临近毕业,再也不用担心考试,也不用担心就业,更不用再操心国家大事。小艺爬在28楼三楼窗台上,对着人来人往却又空空荡荡的三角地发呆。

    走廊里,传来一串呼喊:“小艺,小艺,小艺......”




    冲过七八间宿舍,小六急不可耐地扎进来:“兄弟,快看,我搞到什么好东西!”

    小六是小艺他弟,不同父母、不同产地的亲兄弟,生日只差两天,经常为农历还是新历谁先过生日打嘴仗。

    两人都读闲得皮痒的文科,一个担忧国际政治风起云涌,一个操心国家经济民生大计,毕业论文一交,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吹牛,天下国家离了他俩好像也照样转。

    好东西是巴掌大的两张证儿,记者证、采编证,一看就是海淀黄村办假证一条街出品。





    小艺都懒得伸手接:“小六,你不至于沦落到卖假证吧?”

    小六急得脸都红了,声音又拔高了8度:“哥,哥,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你看看,农科部,新闻记者证!”

    “真的?”小艺接过来,对着窗户明晃晃的光,前后左右、翻来覆去、近焦远距、反射折射透射,研究了半天,好像自己见过真记者证似的。

    小六忍不住夺回来:“哥,绝对真,部里拿出来的,让我用两天,交篇稿子。”

    两人瞌睡也不瞌了,饭也不吃了,躲着进进出出的室友和探头探脑的眼睛,合计怎么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两证的作用。民以食为天,最大作用当然是吃。小六瞥到桌上饭盆压着的、不知哪天的《经济日报》,一则豆腐干短讯,《顺兴县王各庄科技助农,高甜度沙瓤西瓜早熟受宠》。

    “就它!顺兴!”小六摁住报纸上干硬的饭粒,一摁定音,指明方向。



    小艺不愧是学经济的,扫开饭盆、书、空烟盒、半截烟头、不知谁的汗馊背心,以专业的眼光,俯身桌面,把豆腐干读完。

    “好,就采访这个王书记,来篇专题报道。”

    在没有GPS的年代,小艺翻出一本北京郊县地图小册子,查好市内公交换乘长途公交线路。第二天两人一戒懒觉,穿上仅有的干净T恤长裤,还抹了发蜡,收拾得人模狗样。忍着学三的油饼香,骑车出了南门,当然没忘记把两个证塞包里。

    从城西到城南以南,倒腾半天,半晌才到了王各庄。乡政府只有一位眼神昏暗、嗓门嘹亮的守门大爷:

    “周末,都不上班,书记不在。”

    “啊?”小六看小艺,大眼对小眼,好久不上课,都忘了今天星期几。

    不行,怎么能白跑一趟呢?饿得眼花的小六,咳了一下嗓子。小艺马上心领神会:

    “大爷,您看啊,我们是专程从北京来采访王书记的,这大热的天......”

    边说边拉着胸前的T恤扇风。

    大爷同情地看着两位晒得脸红汗流的北京干部,便开口道:

    “那,您等会儿,我试试给书记打个电话。”



    喝杯茶的工夫,王书记骑着28单车赶来,边下车边喊道:

    “怠慢了,怠慢了,两位记者同志。”

    小艺再次掏出记者证和采编证递过去,介绍起来:

    “我们是农科部的,这位是记者江华同志,我是通讯员,贾艺。”

    书记宽厚的双手握住小六和小艺单薄修长的文人之手,连声说道:

    “欢迎,欢迎,欢迎江记贾记来指导工作。”

    小艺很称职地掏出笔记本和笔,还没等他打开来通讯,书记一把按住:

    “二位领导大老远的来,这马上就饭点了,咱们边吃饭,我边向领导汇报工作。”

    小六忍着饿扁的肚子,对同病相怜的小艺点头示意,转头答应:

    “行,那就听书记安排。”

    移步出乡政府,迈进整条街上装潢最艳俗、最喜庆的农家饭馆。看来书记来的路上就安排好了,早有一桌子凉菜热炒、呲呲冒着气泡的冰啤等着。

    小艺小六在P大吃了四年食堂,最奢侈的就是一个小炒抢着吃,面对满满荡荡一桌猪羊牛鱼,顿觉眼花,继而头晕。宾客谦让落座之际,服务员还在不停地上菜。

    小六小艺相视一笑,心里话都明白:哥(弟),这趟,太TM值了!



    两人克制住展开双臂扑上桌,胡吃海塞的欲望,拿出12分的自控力,一边听书记介绍乡里的西瓜种植规模,亲自跑农科院请专家,引进优良无籽品种,提前播种育苗,改善土壤保证日照,组织专家现场评估糖度等等,一边眼睛筷子追逐着大肘子、酱牛肉、红烧鱼、炸里脊、爆羊肉。

    还好书记考虑周到,大热天的用冰啤代替二锅头,否则两个还未出校门的“名记”只怕会露馅,哪有久经考验的记者不胜酒力的。

    也亏小艺有先见之明,发挥专长强记硬背了宿舍饭桌上那篇短讯,才能在这边饭桌上对书记的汇报应付自如,不时插上点睛之笔。书记越说越兴奋,如逢知音,赞叹不已:

    “贾记不愧是人大新闻出来的,句句真知烁见!”

    两人早在路上约定,要无意中透露毕业于人大新闻专业,以防万一露陷,也不能丢母校、只能丢隔壁的隔壁的脸。

    小六就省嘴得多,架子拿捏得刚刚好,多听少说,点头,嗯嗯,意味深长的微笑,好好,不错不错,一句完整话都不用说。

    吃饱喝足,书记也把话篓子倒空了。小六总结了这顿饭:

    “咱们乡的科技助农做得很到位,极具典型意义,一定要好好写篇专题。小艺,你让编辑部把下期的头版留下。”

    书记大喜,手一挥:

    “来,上西瓜,我们王各庄今年最大,最甜的西瓜王!”

    小六小艺又顺着肚子的边缝,哧溜下几大块西瓜,恨不能像牛一样长出四个胃,都塞满了,带回宿舍躺着慢慢反刍。




    书记和小六商量:“江记,您看,对咱们的科技助农工作还有什么指示?”

    小六被撑得一个字都想不出来,大脑的血液全欢天喜地奔肠胃去狂欢了。他搂着肚子,自然而然地摆出领导范:“小艺,那,你来说两句?”

    小艺也没少吃一口啊,暗叫:亲弟,我也吐不出来啊!不过,小艺满脸谦逊地接话:

    “江记,书记他们的工作做得全面细致,今天我是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助农的成果。我看,咱们就不用画蛇添脚了?”

    小六不得不佩服小艺的机智和巧舌:哥哥,可以啊。

    下午在乡政府会谈,其实就是闲扯。这难不倒两个P大文科才子,天文地理,上下千年,家事国事天下事,游刃有余。把书记、宣传科长、文书,以及后来赶来的乡长一干人,唬得连连称叹:部里领导的水平和眼界,就是不一样!

    喝淡了几轮茉莉花茶,两人也差不多消食了。乡长招呼:“中午我没赶上,晚上这顿我做东,咱们就在乡政府小食堂喝几盅。”

    说是小食堂,光一大盘黑山羊手把肉和酱驴肉,就让小六小艺开了眼,明明中午已经相当满足、昏昏欲睡的食欲,宛如两匹脱缰的野马,又狂奔而出。

    大发,原本计划出来骗一顿算一顿,没想到意外收获,骗一顿还送一顿。



    两人大肉就白酒,才填住嘴,否则担心笑出声来。和乡长书记,再称兄道弟走几轮。

    “来北京,二里河,部委大院,找我,只要提江华,没人,不认识!”小六的舌头都不溜了。

    小艺赶紧按下他的酒杯:亲弟,你可要hold住啊,千万别酒后失言,前功尽弃。接过话来:

    “对对对,大家有机会到北京聚,圈子里没人不知道我们江记的,到时候带你们尝尝部里的招待所,看看比不比得上你们小食堂。”

    乡长也上了头:“贾记,您太抬举了,我们小地方,哪能跟部里比。”

    小艺心道:我也没吃过部里的啊,自然是这小食堂好。

    意犹未尽,不敢耽误,小六小艺担心误了晚班长途,今晚就算酒足饭饱也得流落街头。

    “谢谢盛情款待,今天我们就到此为止,明早还得回部里赶稿子。”小艺护着领导起身。

    “两位领导有车来接吗?”还是书记细心,并未看见乡政府院子里多了陌生车辆。

    小艺脑袋瓜子转得飞快:“江记今天是特意带我体验长途公交,没有安排公车,我们下一个采访专题就是如何实现京郊便民交通。”

    “这个专题好!”乡长一听就激动了,原来他家在城里,三天两头来回跑,一旦没有公车,就得折腾老半天,“为了支持你们这个专题,今天乡里的车送你们回城!小王,快去,把车开过来!”

    小六实在禁不住一掌拍到小艺肩头:“这个专题,是小艺提的,确实好,说到了大家,心坎上!”哥,我得抱着你亲一下,我可真爬不回去了。



    虽然乡里最好的车就是一辆白色北京吉普212, 但比长途公交那是高级了不知多少倍。与乡长书记依依惜别,两人坐上后座。司机小王不知道农科部在哪儿,但知道二里河咋走。

    “行,你先到二里河吧。”小艺发完话,就靠着已经歪歪斜斜的他弟,也眯上了眼。

    等司机叫醒二位,睁眼一看,窗外已经是城里的灯火:“领导,您们住哪儿,我送您们到家吧。”

    小艺连声回绝:“不用了,不用了,大老远的,你赶紧回吧,我们几步路,转弯就到。”

    搀着小六下了车,看吉普的尾灯消失了,小艺喊道:“弟弟,你行不行啊?咱们还得回P大呢。”

    小六早就清醒了。二人跳上末班公交,瘫在最后一排,边回味边笑了一路。

    刚回宿舍灌下一肚子凉水,隔壁的洪哥就晃进来:“你俩一整天没露脸,上哪儿刨食去了?”

    两人相互一望:不能说,不可说。

    于是,只傻乐。“兄弟,你那谱拿得,服!” “哥,还是你厉害!”小六搂着小艺吧唧亲上去。

    洪哥好奇心被钓起来,不过恁凭他把三寸之舌磨成两寸,两人也不松口。

    小六小艺还真没白蹭这两顿,泡图书馆一整天,搞出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报道,兑现承诺把王各庄西瓜推上了大报,虽然不是头版。

    入学三十年大聚,海外归来的洪哥看到还是连体婴儿一样的小六小艺,凑上去孜孜不倦地追问:

    “那天,你俩究竟干啥去了?”




往期回顾 


深切缅怀王学珍书记

叶芝:柯尔庄园的野天鹅

岁月化酒

漂洋过海来看你

圆明园诗记

寻觅灵魂的桃花源

猎人杂记

情在香江

清代翡翠收藏:万珺说玉之三

张伯驹和潘赞化

云南绿春,难忘的支教日子

让你感受到我的爱

美国的乡下人

水调歌头·中秋寄远

怀念我的父亲

唯有时光

一游盖竹洞

父辈

爷爷秦邦宪与上海大学

巴米扬大佛

安娜方看奥运

怎样像行家一样鉴赏翡翠(篇二)

河南,与你风雨同舟

我与翡翠古玉的难解之缘(一)

都是风(蜂)惹的事

美利坚卖房记

春分,到日本各地赏樱

为了信仰:纪念爷爷秦邦宪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环勃朗峰徒步日记

蓝色的青春

风雪征程

孤芳清逸吟梅语

小荷出水婷婷立

迟到的爱,快乐的挑战

一封属于我的情书

石舫塔影新春贺辞

共饮初釜茶,举盏迎新春

鹿鸣苏必利尔湖

你是我掌心的宝

小芳

密歇根湖畔的诗语

南京:1937之殇

古城古屋慢悠悠

奔跑阿甘的路

诗心画意亚平宁

流年里的旧巷

江湖还有查大侠

世间已无金庸笔

创刊号:光阴的故事



   

石舫塔影

《石舫塔影》第164期

编委会:张明东、李歌、周剑峰、姜红

刘旭东(法律顾问 音乐总监)

本期主编:张明东 |  图片提供:李歌

致谢网络图片

2021年12月18日


1、本公众号为展现中文诗词、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歌曲、朗诵、书画、摄影、艺术鉴赏等原创文学艺术作品的自媒体。征稿邮箱:1796363391@qq.com(石舫塔影)。

2、本公众号主要发表北大86级同学及其二代子女的作品。凡作者发往本公众号征稿邮箱的作品,均视为同意并许可本公众号单独发表或汇编刊载使用;除非另有书面约定,本公众号发表的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3、本公众号欢迎以链接方式完整转发;除本公众号特别注明“不得转载”的内容外,如需转载引用作品内容,请与作者联络并取得许可,并请注明转载引用出处。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第一时间看好文◤


石舫塔影微信群”主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