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世界历史》40 西欧北美工业革命
在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很快席卷欧洲和北美大地,这是新兴工业文明的胜利扩张。资本主义从手工工场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和蒸汽时代,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继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十九世纪,在西欧和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国、比利时、德国、俄国和美国等国先后掀起了技术革命的浪潮,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及家庭作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机器的发明和运用开始的,而西欧北美的工业革命则是从引进英国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开始的。
英国为了维持自己的工业垄断地位,曾专门颁布法令:禁止向外国出口机器,也禁止熟练技术工人向国外移民。但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传播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其他国家通过走私把英国先进的机器运出国外,或者派遣经济间谍到英国工厂偷学技术,英国的技术工人也偷偷地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带出境外。
最先传到国外的是英国的纺纱和织布技术,英国纺纱机发明后不到20年的时间,美国、法国、比利时和德国等国家都先后从英国引进珍妮纺纱机,开办了自己的机械纺纱厂。
1. 纺纱机的传播
1787年,美国从英国进口了首批纺纱机。
1790年,美国自己制造的纺纱机开始运转,这在美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要从英国移民塞缪尔·斯莱特制造纺纱机说起。斯莱特是英国德比郡人,年轻时在英国斯特拉特的纺纱厂当学徒,出师后参加过管理,非常熟悉水力纺纱机的构造。
1789年,他乔装在农民混迹于移民之中,在伦敦上船到了美国,他与一家公司合作研制纺纱机,于1790年仿制水力纺纱机成功。同年12月,他制造的纺纱机在罗德艾兰新建的帕特基工厂里开始运转,由此奠定了美国纺织工业的基础,斯莱特因此获得了美国制造业之父的称号。
2. 蒸汽机的传播
英国的蒸汽机也很快传到了欧洲大陆和北美。
大约在1801年,美国纽约的一家锯木厂和费城的一家燃料厂开始使用蒸汽机。
1804年,美国费城的奥利弗·埃文斯研制成功美国式的蒸汽机,此后蒸汽机的传播速度加快。
法国仅在1840至1870年的30年间,蒸汽机的马力数就增加了近10倍。
普鲁士蒸汽机的拥有量从1826年的58台增加到1857年的984台,增加近16倍。
注释①:
奥利弗·埃文斯,一个自学成才的乡下孩子加速了美利坚进入蒸汽时代。
他发明并安装了世界第一条自动生产线,制造了第一辆有轮子并且依靠自身驱动的汽车开上公路,制造了第一台水陆两用汽车,制造了第一条用于工厂生产和蒸汽船航行的高效的高压蒸汽机。
3. 铁路的迅速传播
新型陆上交通工具火车像它所开创的速度一样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英国第一条铁路建成后不到10年的时间,美国、法国和德国都开始修筑自己的铁路。
美国的铁路建设在世界交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美国地域辽阔,十九世纪不断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迅速向西扩张,形成所谓西进运动。开拓西部必须有快速的交通工具与之配合,于是美国开始修建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
1869年,连接东西部海岸的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通车。
在以后十余年的时间,美国又建成了4条贯穿东西的铁路干线,到1880年,美国已有铁路9万多公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的铁路总长度超过20万公里,相当于世界铁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十九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法国和德国也完成了铁路网的建设。
注释②:
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运动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印第安人被迫迁徙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4. 第二次技术革命
十九世纪是人类智慧创造力喷发的时代,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生产力迅猛发展。该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钢铁冶炼、电力、内燃机、合成化工为中心内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欧洲北美国家借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强劲东风,把工业革命引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4.1 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60年代,德国工程师奥托试制成功四冲程内燃机,后来,内燃机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轻便、高效、容易控制的新型动力机,在许多方面取代了蒸汽机。
内燃机被用来推动车辆,从而开创了汽车时代。
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开路先锋。德国工程师威廉海姆·戴姆勒还在1820年就开始进行内燃机的研究。
1883年,他把自己研制成功的汽油发动机装到车上,制成四轮载货汽车。
几乎与此同时,德国的本茨、英国的巴特勒、意大利的贝尔纳、俄国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也发明了内燃机推动的汽车。
十九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广泛用作农业机械的发动机,安装在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农业机械化迅速推进,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
美国人在发明和运用农业机械方面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美国人发明的联合收割机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推广到世界各国。
二十世纪初,内燃机被用作飞机发动机。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和驾驶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飞行者1号飞上天空,实现了人类翱翔蓝天的伟大梦想。
4.2 电动机的发明与应用
在电磁学发展的基础上,德国人西门子于1882年发明直流发电机,后经过不断改进,技术趋于完善,为发电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紧接着电动机应运而生。
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美国建立了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廉价的电力通过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源源不断送往工厂和千家万户。发电站在欧美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电开始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电动机不仅被用来推动车辆,出现了电车,而且广泛用于带动各种机床、电梯、电锯。利用弱电的电话和其它电器也相继发明出来,电灯给黑夜的世界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4.3 规模化炼钢技术的发明
1861年至1865年,法国人皮·马丁和德国人威廉·西门子发明了平炉炼钢法。
1857年,英国人贝赛麦发明了酸性转炉炼钢法,1878年,他的同胞托马斯又发明碱性转炉炼钢法,这些发明解决了规模化炼钢的技术难题。
欧美国家采用新的炼钢技术使钢的生产量突飞猛进,世界钢产量从1870至1879年平均年产172万吨,增加到1910至1914年的6503万吨,40年间增长约37倍。
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浪潮中,美国和德国在采用最新技术成果方面走在前面、后来居上,很快赶上和超过工业上的霸主英国。
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和德国等后起的国家采用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实现了钢铁冶炼的规模化生产,使钢的生产量迅猛增长,美国钢的平均年产量从1870至1879年的38万吨增加到1910年至1914年之间的2657万吨,增加68.9倍;同期,德国年产量从31万吨增加到1479万吨增加46.7倍;而英国仅从66万吨增加到703万吨,只增加了9.65倍,比美德两国慢很多。
4.4 其他领域的技术革新
美国和德国在发展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个新的工业部门——合成化工工业诞生了,化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染料、人造丝、塑料、化肥、药品及基础化工原料。
5. 美国发明家的技术创新
美国人民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而且善于对已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并不断发明新技术。
1792年,伊莱·惠特尼发明扎棉机,实现了棉花脱籽技术的机械化,这项技术很快传到了英国和其他国家。
注释③:
惠特尼发明扎棉机的重要意义:
1》1792年,美国南方产棉200万磅,但由于无法清除棉籽,绝大部分都未能出售。惠特尼设计的机器构造简单但构思精巧效率高,棉花是一种“最适宜于奴隶劳动的一项农产品”……棉花种植的“西进”使美国人口西移,对于西南部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为东北部地区的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王寅《伊莱·惠特尼与他的发明》
2》伊莱·惠特尼对美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大量生产替换零件的概念”,这比他发明轧棉机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发明轧棉机的技术只限于单项产品。对于当时严重缺乏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的美国而言,“标准化”生产理念极大地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钟表、金属器具、缝纫机等多部件产品的制造业主竞相采用惠特尼的方法。他的生产理念满足了美国劳动力严重缺乏、工业急需大发展的严峻形势。新的思想闸门一旦打开,所产生的效果是难以估计的。
1803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发明汽船,从此,汽船航行于在江大河之上,穿越于大洋两岸之间。
在现代通信技术方面,美国发明家有独特地贡献。
塞缪尔莫尔斯
1838年,莫尔斯发明电磁式电报机,并发明了著名的莫尔斯电码。
1875年,亚历山大·贝尔研制成功能够传递声音的机器——磁石电话机。
1895年,意大利人马科尼发明无线电报装置。
这些发明,实现了意义深远的通讯技术革命,它们使地处遥远的人们,能够在瞬间传递信息,这等于拉近了地球地空间距离,为加强全球经济的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工具。
缝纫机的发明是美国对世界服装工业的一大贡献。
1832年至1834年间,沃尔特·亨特研制成功世界最早的缝纫机,以后各种型号的缝纫机相继发明出来,并在1845年建立了最早缝纫机制造厂,开始成批地生产。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缝纫机的广泛运用,使以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缝纫业蓬勃地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美国还发明了制鞋机,使制鞋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
美国在对工厂实行科学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创新,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和机器组装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是生产流程上的最大革新。
泰勒
泰勒发明的管理方法,对每道工序所需的劳动时间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章)
“我们从欧洲北美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几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工业化的进程是非常不平衡的。
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十九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在世界工业品市场上都处于霸主地位。
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后起的美国和德国及时地采用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先进技术,在生产力发展速度方面超过了英国。
在十九世纪最后30年,这两个国家在工业生产总量方面都先后赶上并超过了英国,而英国由于背上了陈旧设备的包袱,没有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相对的落后了,这一历史教训是值得吸取。”
6. 欧洲北美工业革命划时代的意义
欧洲北美的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工业革命打破了经济缓慢发展的状况,使物质财富的生产成十倍、成百倍地增长。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先进的工业文明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了过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摧毁了德国的农奴制,促进了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
工业革命也是废除美国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根本原因。
工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把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社会改造为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社会。
城市工业、商业和其它服务业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结果造成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促成了城市化。
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把工业资产阶级推到了前台,它为了争取政治权利开展了争取社会改革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大陆普遍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最终使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执掌了国家政权。在十九世纪,许多欧美国家及亚洲的日本都进行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工业化促进了国家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的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巩固了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它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改变了各国力量的平衡,使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心从古老的东方转移到欧洲和北美。
强大起来的欧美国家,对外实行殖民扩张,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发展比较晚的国家沦为受奴役、受剥削的境地,工业化代表了世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
纪录片《美丽中国》合集 纪录片《银发汹涌》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合集
纪录片《华为是谁》合集 纪录片《百年巨匠》合集
纪录片《黄帝内经》合集
纪录片《六祖慧能》合集
纪录片《中华文明》合集
纪录片《为了和平》合集
纪录片《台北故宫》合集
纪录片《竹林七贤》合集
纪录片《江南文脉》合集
纪录片《诗画江南》合集
纪录片《中国医生》合集
纪录片《商於古道》合集
纪录片《史说汉字》合集 纪录片《鸟瞰中国》合集
纪录片《问道楼观》合集
纪录片《西泠印社》合集
纪录片《养老中国》合集
纪录片《动物王朝》合集
纪录片《故宫100》合集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合集
蒋勋美学《美的觉醒》合集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非原创作品 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仓央容若 主编:可爱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