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代的 “昭君博物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纯干货,不啰嗦
近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作品“昭君博物馆”荣获德国国家设计奖(GermanDesign Awards)之“卓越建筑设计类别” 特别表彰奖(Special Mention)。这也是昭君博物馆继WAF中国奖年度优秀作品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奖项。
获奖证书
德国国家设计奖是由德国设计协会(German Design Concil)颁发的国际奖项,必须由德国设计委员会推荐的作品才能获得提名,被提名参赛的作品多数为国际设计获奖作品,因此该奖项又被称为“奖中奖”。今年共有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项作品参与角逐。
评审团评语
获奖项目概况
昭君青冢夯土而成,其上曾有木构建筑,“土与木”是昭君青冢的场域特征,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代名词。昭君博物馆位于中国内蒙昭君青冢景区的轴线南端,两个覆斗状的建筑体量形成V形缺口,巧妙地将轴线尽端的昭君青冢影像叠入立面,楔状下沉广场通过标高的升降引发游客与青冢间的视觉变化,这些都使博物馆与历史遗迹间形成了良好的时空对话。建筑运用当代技术重构新的“土木”,外墙采用了仿夯土的特种混凝土挂板,入口棚架与遮阳采用胶合竹材料,传承了中国建筑的精神。
关于选址
昭君博物院景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6公里处,现有场地以青冢为视觉中心,沿中央神道主轴两侧建有原和亲园、匈奴博物馆等建筑。博物馆新馆选址在神道南侧,守住神道两端,与青冢遥相呼应,并且串联整个场地。新馆不单作为旧馆的升级,也起到景区大门的作用。新馆设计为一种谦逊的姿态,进行自我弱化,降低高度、调整虚实以凸显北侧的昭君青冢,青冢与新馆形成和谐的主次关系。同时新馆的外轮廓成为青冢的天然景框。
▲ 中轴线上博物馆与青冢的共生关系
昭君博物馆的选址于昭君青冢轴线的南端,按照我国文保规划的现状,这样的方案选址一般很难实现。但由于青冢地块局促,昭君博物馆又很难在和文物区完全不相干的位置上建造;现状在青冢南延轴线两侧已建有近现代建筑,基本上呈由北向南历史迭代向下的过程,昭君博物馆正好处于近现代历史延续的位置。
▲ 昭君博物馆区位图
▲ 园区总图与园区鸟瞰
博物馆以两个覆斗状体量分列在中轴两侧,两个锥体各自旋转45度,对角以廊桥相连形成对青冢的环抱态势,体现了昭君文化中“和”的精神;建筑的虚实处理形成了新馆与青冢和谐的主次关系,同时新馆的外轮廓成为青冢的天然景框,两个体量间V形的缺口巧妙地将远处青冢的影像嵌入到新馆立面当中,使得在城市道路上也可以窥见青冢的影像,成为穿越时空的时代标志。
▲ 建筑体量生成和昭君青冢的关系
▲ 从青冢延伸而来的轴线(由北向南看)
昭君博物馆是为内蒙古自治区七十年大庆而建设的。由于种种原因,建筑师从接到这个项目到预计完工只有两年,留给设计的时间只有很短的几个月,甚至很多设计问题会在施工过程中解决。于是我们要构筑一个快速建造和搭建的体系,让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搭建和建筑的相对永恒性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这对于建筑师是非常大的挑战。
土木印象
关于形式,设计考虑得并不多,并力求让房子回归一个最为低调或者最为自然的状态。项目的主持建筑师曹晓昕说:昭君博物馆和我以前做的房子,或者说和所谓绝大部分现代建筑有很大差异,看不到太多的手法。我想用材料营造这个空间,所有的建筑语言也都是属于这个材料的语言,与其说是对形式的构想,不如说是对材料的构想。
昭君青冢是由人工积土夯筑而成,据考古推断,其上曾经有木构楼阁建筑。我们当今再建的时候,更愿意用一种新“土木”跟它取得材料上的对话。当然,现在不适合再用夯土,我们用混凝土作为新“土”来构建整栋建筑的表皮,同时采用了胶合竹材料的竹钢作为“木”的对应。
▲ “土”与“木”的结合
混凝土实际上和夯土具有某种相似性,它们都属于冷胶凝性材料,生土在夯土过程中也会加入灰料,产生一些化学变化。昭君博物馆的突破在于抓住了两种材料工艺的相似性,我们也思考用混凝土做“夯土”和真正夯土的差异在哪?由于需要在短期内建造完成,昭君博物馆采用了大量工厂预置的混凝土挂板,板缝干脆没有处理,完全地暴露出来。这暗含着我要表达的技术伦理——这是板而不是真正的夯土。
▲ 仿夯土混凝土挂板——新的“土”
我们在竹钢结构的设计中加入大量的斜杆,受拉和受压的这些斜杆形成一个巨大的雨棚作为景区入口。在当下的工艺和快速建造的前提下,胶合木结构之间不可能再采用榫卯连接,而是采用了角件连接,但是通过对构造的设计,只有一些比较细小的铜拴钉的头暴露在外面。这样的工艺暗示既达到了材料的相似性,又保持了现有材料和传统材料的距离,让它们在“像”与“不像”、“熟悉”和“不熟悉”之间去和青冢取得对话和联系。
▲ 入口处胶合竹材质的宽大雨棚 —— 新的“木”
空间营造
为了让游客更好体验博物馆与历史遗迹的历史对话,博物馆南侧园区入口处设计了巨大的漏斗形下沉广场,通过标高的变化,引导远方的游客进入并穿越建筑,青冢的图像在游客穿越过程形成“窥见-窥不见-消失-显露-全部呈现”的场景感变化,强化了博物馆与两千多年前的昭君青冢的视觉对话。
▲ 入口广场下沉带来与昭君青冢
▲ 南侧主入口视角
入口上方连桥以“正负”三角窗将远处的昭君青冢纳入景框,内外景观交融,人工的展品与历史的遗迹巧妙结合。
▲ 贯穿园区景观轴线的三角框景窗外部
▲ 贯穿园区景观轴线的三角框景窗内部
▲ 昭君主题展馆中庭空间
▲ 负一层平面图
1 游客服务中心 2 咖啡厅 3 门厅 4 中庭 5 临时展厅 5 临时展厅
▲ 一层平面图
1 展厅 2 中庭上空 3 连廊 4 室外平台 5 贵宾室
▲ 二层平面图
1 展厅 2 中庭上空 3 连廊
▲ 剖面图
▲ 展厅空间
室内公共空间采用了“室景”的设计概念,日光下的连续坡道明确了人的参观流线和导向,同时让人在空间内的不同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空间“景像”,恰如中国园林的步移景异。
白色坡道采用钢索悬吊在屋顶的混凝土梁上,产生一种轻巧漂浮的失重感,与博物馆外部仿夯土的敦实的覆斗状体量形成强烈的反差,戏剧性的反差展现出设计的当代性。
▲ 悬浮的室内坡道
大地景观
建筑通过下沉一层降低了整体高度,以一种谦虚的姿态弱化自我,覆斗状倾斜的外墙的混凝土挂板延续到场地铺装上,以三角形为模数连续表皮由草植和仿夯土的混凝土交织组成,建构了起伏不定的微观地形,使建筑与基地融合为整体有机的大地景观,博物馆新的“土木”谦虚地与两千多年前的青冢遗迹一同溶嵌在苍茫大地之上。
▲ 昭君博物馆顶视图
▲ 远眺昭君博物馆
▲ 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
作为文物保护区域内的新建建筑,博物馆设计项目通过审慎的建筑空间处理和创新性材质的运用,实现了与历史遗迹的良好对话,突出了昭君青冢的纪念性主题,重塑并提升了景区中轴的整体空间序列。并以综合性的功能满足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需要,对带动当地旅游和提高地方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工程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大器建筑设计工作室
设计主持 曹晓昕
建筑面积 15092m2
建筑 尚蓉、梁力、宋涛、詹红、范佳
结构 余蕾、李季、董越、刘会军
机电 安岩、车爱晶、李京沙、屠欣、王莉、吴磊
总图 连荔、朱秀丽、张蓉
景观 刘环、刘卓君
智能化 任亚武
业主 内蒙古青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 张广源、孙海霆、吴清山
视频 吴清山
视频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