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伴读 | 文学主题 】当我写下这行字,我也写下永恒

郝景芳 童行学院 2019-11-30


后台时常收到小龄家长们的留言,询问相关的课程推荐,这门《童行100本书单伴读课》再适合不过了。


本课程由郝景芳领衔,与童行教研团队遍历市面近万本儿童绘本,联络各领域专家学者,精选100本好书作为3-6岁孩子在家启蒙的绘本教材。


同时,贴心为家长编制“可以学、可以做”的极简科学、哲思锦囊。课程探索5大哲思话题、25个探索主题,精读100本书、探讨200个好问题、提供200个锦囊,为家长的在家启蒙赋能。


今天我们开始探索第三辑【我如何看世界】的第三个主题【文学】。


📮方便大家查找和系统的学习,我们将所有已更新做了一个合辑,您可以点击菜单栏【育儿干货】——【书单伴读】获取所有课程。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推孩子识字、背诗、学语文的时候,其实很多人回答不出为什么让孩子学这些。


尽管每天随大流,都相信学语文重要,但成年人本身并不懂文字的意义。成年人热衷于看短视频、发表情包,相信语音识别技术颠覆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解释,他必须学习读书写字?如果我们说读书重要,孩子说“看短视频不是一样好”,我们该如何回答?如果我们说写字重要,孩子说“发表情包和语音不就够了吗”,我们该如何回答?


成年人自己不读书、不写字,没有思考过文字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敦促孩子去识字和阅读,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那么文字的重要意义在哪里呢?

 

很多年前我写一个小说,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的生命可以复制,复制出来的还是不是原来那个人?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思考到“书”的本质。其实一本书的本质不在于书的印刷。两个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我们都认为是《西游记》,不管是哪个出版社出品、哪种封面、简装或精装、纸质版还是电子版,我们都相信是《西游记》。书的本质是内容。


于是我想:人也是一样吗?如果把你的基因复制很多份,生成很多个体,进入不同人生,那还是同一个人吗?其实,从双胞胎的经验看,基因一样的个体,并不是同一个人,而是有独立的人生。由此推论,你和你的克隆人很可能也是很多独立的个体。




那么书和人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为什么同样内容的书,是同一本书,而基因相同的人,像双胞胎,就是各自不同的人呢?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人与字的区别。一个真正的人,就像任何一个具体的物体,都是“仅此一份”的。你用陶土捏杯子,每一个杯子都是一个新杯子。你用水彩画画,每一张画都是一幅新画。基因相同的人,会活出完全不同的人生。这就是尘世中的个体。


然而字属于什么领域呢?字属于概念和符号的领域。


个体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概念是可复制的。你做的粘土杯子虽然每个都不一样,但都是“杯子”,这个概念是共通的、可复制的。


由此再进一步推导:符号是可复制的。复制一个符号,即便字体改变了,写得不一样了,但是符号本身传达的意思仍然是保留的。不管你用什么工具,什么字体写出“+”这个符号,它所传递的意思都是一样的。符号有一种穿越外观的永恒性。


这说起来似乎太抽象了,但恰恰是抽象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生命和事物都迅速腐朽,文字和符号才恒久流传。

 

文字和数字是抽象符号。因此注定是不好学的,也注定是最需要学的。小孩子刚上学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理解抽象的符号。看文字永远不像看图像那么容易。


那为什么我们要让孩子在小的时候,花大量时间精力学习文字和数字这些符号呢?这是因为,只有在符号的世界里,人的智慧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都知道,古老文明中心恰好都是古老文字的发源地。中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全世界其他地方成千上万部落方国,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也没有独立发展出高级文明源头。这里面是巧合吗?一定不是。是高级复杂文明催生了文字的诞生,还是文字的诞生本来就是高级复杂文明的催化剂,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唯有文字国度,才有璀璨文化。因为人世间的所有智慧凝结,都是以符号的抽象性为基本形式的。


再换一个功利且戏谑的角度:看图像所有人都会,阅读符号就是少数人精通的技能了。唯有稀缺才值钱,人和人的收入差别,就看你能看懂哪个层次的抽象符号。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们都需要让孩子在一个图像时代,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


文字永远不只是表面的方块,文字里有美、有爱、有希望。唯有有心人才懂。


 

主题展开

 

有关文字,可以向几个方向展开。首先是文字的起源,其次是文字的运用,最后是文学与创作。我们希望让孩子不仅仅认识文字,更能了解文字的前世今生、出现意义,以及体会文字中蕴含的看不见的美感。


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能遇见文字。在绘本中、在街道上、在手机里、在幼儿园里,小孩子生活在一个被文字包围的世界,给父母一个很好的机会与孩子聊聊文字。走在街上,等车等飞机的间歇,在家里看书的温馨时光里,父母都可以跟孩子闲聊:你知道文字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你觉得如果文字全都消失了会怎么样?你觉得词语有美和丑吗?这些思考会让孩子对于“识字”产生一种好奇,让他们由兴趣推动学习语文。


这个主题的展开可以分如下几个维度:


01

文字的历史

文字是怎么诞生的?最早是谁发明了文字?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字?如果没有文字,生活会怎样?人们用什么记录文字?后来的文字怎样演变?中西方文字有什么区别?


02

文字的运用

文字是怎样构成词语?词语是怎样构成句子?句子是怎样构成文章?文字里的画面是什么?文字里的情感是什么?词语搭配组合的方法是什么?词语分多少种类型?


03

文学的创作

诗歌是什么?故事是什么?诗歌和故事是怎样写出来的?最有名的诗人和故事家都有哪些?怎样才是好诗歌和好故事?

 

绘本推荐

 

在这样的知识框架下,我们为文学主题精心选择了四本有趣的绘本,各有特色,又各有侧重。



其中:


小龄组(3-4岁)绘本为:

[中] 明天出版社《记事情》

[法]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字工厂》


大龄组(5-6岁)绘本为:

[意] 中译出版社《吃字的鲸鱼》

[法] 重庆出版社《天啊,这本书没有名字》


小龄组


《记事情》

这是一本讲述人类记录方法演变的书,生动演绎了几千年来的记事方式和文字发展的历史。


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岩画、甲骨、竹简,到造纸术的发明,再到现代的相机、录音笔、电脑……人们为了满足“记事情”的需求,不断创新,寻找和发明新的记录工具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也演变出了符号,发明了文字。


正是有了这些文字和记录工具的不断发展,使得文明成为可以积累习得和历久不绝的有形物质。这本书通过简洁、幽默的方式和活泼有趣的绘图,让孩子们从故事中了解文字与记事的演化,并从中学习到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文字工厂》

这是一本表现文字与情感的书。


这本书里讲述了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如果他们想说话,就必须先购买文字,把文字吞下去,才能在适当的时机说出那些话。


一个叫菲雷的小男孩,想要向美丽的西贝儿表示心意,所以他需要一些字,但是他没有钱。当语言成了需要很多钱购买的商品,穷人要如何表达爱意?虽然菲雷买不起“我爱你”这些字,但是他的微笑、充满爱意和真诚的表达,比恰当的语言文字还要珍贵。


这本书让孩子们体会到,表达的真正内涵不只是文字,更重要的是肢体语言和情感,真情实意胜过千言万语。


 

大龄组

 

《吃字的鲸鱼》

大海里有一只吃文字的鲸鱼,把乘着小船在海上创作诗篇的诗人抛向大海的文字吃掉,然后将它们拆分、重组,编成精彩的故事,说给海底的小伙伴们听。


可是后来,诗人不再来,鲸鱼很是伤心迷惘。海里所有的朋友聚在一起,把鲸鱼之前讲给它们的故事里的文字编成心的故事讲给鲸鱼听。


《吃字的鲸鱼》用细腻的笔触和温暖梦幻的画面,为孩子们展示了文字构成词语,再构成句子的场景,用一个温馨诗意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有限的文字如何发挥出无限永恒的魅力,体会到分享、友情的力量。


 

《天啊,这本书没有名字!》


还没打开书,我们就已经被书名深深吸引,《天啊,这本书没有名字!》用看似无厘头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故事的创作、一本书的制作过程。


前三本书都是在讲文字,文字的历史、文字的运用、文字的情感,那么,文字怎么变成文学作品?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故事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一个好故事包括哪些要素?怎样才能讲一个好故事?这本书用有趣的方式回答了这些问题,而且引导孩子们去参与其中,自己回答这些问题。


作者用互动性的创作方式,使故事里的角色、作者、读者都融入其中,成为这个故事的一部分。涂鸦的线条、丰富的色块在视觉上能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共鸣,天马行空的叙述方式,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思考,甚至能够参与其中进行创作,仿佛进入故事的时空中。


 

让我们从这几本绘本出发,带孩子一起领略文字背后的神奇。


童行tips


1 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回答,不要强迫孩子非要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当孩子对某一问题失去兴趣,也不要强迫孩子再回到问题上来。这些问题本身也不是一次能“解决”的,而是在多次的阅读中慢慢“消化”的。当然,如果你有其它的视角,也可以尝试着与孩子探讨。


2 孩子可能不会跟着我们的设想提问和回答,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在同孩子问答的过程中,我们要表现出的是对他的提问和猜想的重视,对他勇于表达的赞许,对他探索的支持。


3 在跟孩子的问答过程中,我们也会被问到很多“我不知道”的问题,这也很正常,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在这种时候,勇于对孩子承认“我不知道”,再同他一起查阅资料、询问专家,也是开放的求知态度。




12

郝景芳

第 74 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得主

作家、经济学家、两个孩子的妈妈

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学院创始人

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2017年财富杂志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领袖



这是童行亲子伴读课程的第50篇智慧分享。

让我们一起把大大的世界送给小小的人儿~


本文插图来自合作插画师LOST7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理念

不易的生活,致2018

在通识阅读中,寻找人生意义

打开眼界一定要周游世界?我更相信这100本书的力量

为什么通识教育是帮助孩子直面未来的教育?

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学校,两大困难我们帮你面对


伴读

【第一辑伴读集锦丨我是谁】从自己出发,去了解世界

【第二辑伴读集锦丨我在哪里】用16本绘本,种下探索宇宙的小小种子

【伴读丨看见主题】你看见彩虹的声音了吗?你看见爱了吗?

【伴读 | 看见 第1课】《自己的颜色》做真实的自己

【伴读 | 看见 第2课】《神奇的色彩女王》学习更好的情绪表达

【伴读 | 看见 第3课】《动物眼中的世界》

【伴读 | 看见 第4课】《味儿》学习更好的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伴读 | 听见主题 】你听的,和你听见的,相距有多遥远?

【伴读 | 听见 第1课】《森林大交响乐》珍爱大自然,也是珍爱自己

【伴读 | 听见 第2课】《大家来听音乐会》开启音乐启蒙之门

【伴读 | 听见 第3课】《好安静的声音》学习“倾听”他人,表达自己

【伴读 | 听见 第4课】《公园里的声音》学习尊重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已更新亲子伴读课程查找方式:

点击菜单栏【育儿干货】——【书单伴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