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利:中国语言学的进步离不开国家的发展

刘利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1-12-26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2019年7月20日,2019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第十届学术论坛在商务印书馆举行。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全文如下。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


中国语言学的进步离不开国家的发展


文 | 刘利


尊敬的陆俭明先生、刘丹青所长、周洪波总编、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又一次来到一年一度的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联谊会从2010年开始举办,到今年正好是第十年、第十届。所以,今天对于这个联谊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意味着一个阶段的圆满。这十年,联谊会探讨过十个不同的话题,有的话题探讨的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比如2012年的“何谓语言学事实”、2015年的“语言与认同”;有的话题探讨的是语言或语言学与社会的关系,比如2010年的“留学潮与中国语言学”、2014年的“语言教育与社会进步”;有的话题探讨的是语言学发展的历程或局部,比如2011年的“中国的语言学教学:过去、现在和将来”、2016年的“全球华语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2017年的“本土意识,国际眼光——中国语言学的现状与未来”;还有的话题探讨的则是某些亟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比如2013年的“中国周边语言状况”、2018年的“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从这些话题的选择可以看出,我们这个联谊会决不只是“联谊”二字字面意义上的会议。这个会除了联络和团结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之外,还显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那就是通过建立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的对话交流机制,拓宽学术的视野,引领学界的风向,促进中国语言学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


本次会议选择“中国语言学70年”为主题,不仅切合时宜,而且颇有意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中国语言学70年”为题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学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语言学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最好方式。

70年来,共和国的发展一直是中国语言学向前迈进的根本动力,可以说,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从未离开过国家发展这一前提条件。

第一,新中国发展的需要为语言学的进步注入了巨大推力。国家发展需要公民具备足够的文化水平,而文化水平又必须以语文水平作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极高的文盲率,语言文字知识的研究和普及立刻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正是在这一需求下,我们看到了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连续半年在《人民日报》上连载,并成为新中国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的经典之作;看到了“当代仓颉”们创制的《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使其成为中国数千年语言文字发展史中的划时代之作;看到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面世,并成为新中国几代人案头必备、逢疑必查的经典语文工具书。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国家对外交往需求不断加大,语言学界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排头兵,又承担起汉语国际教育的光荣任务。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优秀的对外汉语教材不断涌现,根据汉语教学需要开展的汉语汉字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推进。这些事实都说明,国家的需要赋予了语言学以前所未有的“存在感”,新中国的几代语言学人也没有辜负国家的厚望,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第二,新中国文化的繁荣为语言学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自古以来的语言学发展充分说明了国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学的方法论取向和价值取向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说文解字》以来1800年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一直秉持“小学”传统,以“考据”作为最重要的方法,以“解经”作为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19世纪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之后,“中学”和“西学”的并存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最初形态,仿照西方语言学方法,以提高公民语言学习效率为目标的语言学研究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就语言学而言,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之外,转换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源自西方的语言学流派相继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生根发芽,产出了大量优秀的成果。同时,语言作为多元文化的载体,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深刻关系也得到了语言学的高度关注,社会语言学和以语言规划为代表的语言社会学近年来快速发展,为国家文化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各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沟通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三,新中国的科技进步为语言学的应用搭建了广阔舞台。进入信息时代,能否在计算机中实现输入、存储、输出,成为了决定汉字命运的关键问题。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同信息技术专家一道,攻坚克难,解决了汉字输入法、汉字编码、汉字印刷等一系列难题,从而改变了汉字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在信息时代的命运,可谓居功至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的尖端领域,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等,对语言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正在逐渐转变身份,成为语言学和信息技术“两手抓”的跨界学者,在人工智能的舞台上展现着重要的作用。医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自然科学也与语言学相结合,开拓出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研究空间。可以预见,语言学未来必将在科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和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70年对于人生而言是“古稀”之年,对于一个学科而言,则恰恰是一个足以积累蓬勃发展能量的周期。70年来,中国语言学人与新中国同甘苦、共命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70年的积淀之上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语言学必将与我们的国家一道快速崛起。希望在今天的会议上,各位专家能够就中国语言学70年的历史、成就和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为中国语言学未来的发展注入思想的动力。

预祝联谊会圆满成功!


论坛现场



往期回顾

2019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评审工作已经启动!

商务印书馆2018年度语言学出版基金评选揭晓

李宇明:中国语言研究断想

曲卫国: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70年

黄行:中国民族语文事业七十年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发展的历程

2019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暨第十届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 为中国未来而读——2019阅读行动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8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

语言生活皮书 | 王春辉:中国语言扶贫历程

语言生活皮书 | 田源:汉语音译词走红海外

《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研制报告


辞源

教师工具书

学生工具书

新书

中国辞书学会

佳文摘选

语言天地

书单

博士姐姐小课堂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