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纫秋兰以为佩,它才是真君子。
- 本文长度为 1512 字 21 图,建议阅读 6 分钟 -
- 思考时间 XX 分钟 -
- 可先收藏后阅读,能分享就最好不过了 -
(在后台回复【X月X日】,可获取你的当日植物便签)
都说大多数菊科植物招人嫌,恨不得见到就踩死,免得别人问了却不知道。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因为生活中的很多菊科植物辨认起来还是很简单的。比如有一种菊科植物,不仅很好认,而且身上由内而外释放出来的文化内涵还极其深厚,不好随意踩死,它就是佩兰。
佩兰,何许草也?用“楚辞之祖”屈原所著的《离骚》中那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来引入。大概意思是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前半句中的“芷”,指的是伞形科当归属的白芷,而后半句中的“兰”,指的便是今天的主角——菊科泽兰属的佩兰。此二者均为古代的香草。
或许乍一听佩兰这名字,还以为是什么兰科植物。但事实上,佩兰虽带了个“兰”,但它和我们现在更为熟悉的兰花,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
更何况,根据考证,唐代以前各类文献中所记载的“兰”,大多是佩兰一类的香草。比如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等。而现代意义上的兰花,只是在唐代以后才盗得“兰草”之名,继而摇身一变成为花中君子之一。
因为“芝兰”、“兰芷”这些词语,早就用以比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比如《孔子家语》:“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又如《文子·上德》:“兰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浮江海不为莫乘而沉,君子行道不为莫知而愠”。
此外,像佩兰这类的兰草,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拥有“国香”的美誉。在那个没有香水可用的年代,人们就懂得利用它晒干的茎叶和瘦果等作为香料,放置于衣物之间,这样即能让衣物吸收其草木清香,还能起到很好的驱虫效果。
佩兰, 隶属于菊科泽兰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通常在40-100厘米之间。淡红褐色的根茎横走,而绿色或红紫色的茎干直立,一般红紫色会更多见一点。
其茎干看起来较为粗壮,茎基部的直径可达0.5厘米,分枝很少,仅在茎干顶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全身上下都分布有稀疏的短柔毛,花序分枝及花序梗上则更浓密。
佩兰的叶子很有辨识性,全部叶片两面光滑,无毛无腺点,边缘具有粗齿或不规则的细齿。
特别是中部的叶片。这部分的叶片通常较大,三全裂或三深裂,中间那枚裂片较两边大,形状也多,或呈长椭圆形,或呈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呈倒披针形等。两边的侧生裂片与中裂片形状相同,但较小。
其上部的叶片通常不分裂,形状的变化跟中部叶片相似,有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长椭圆形等。
至于下部的叶片,则以中部为标准,越往下越小,特别是基部的叶片一般在花期会枯萎。
佩兰的花也非常特别。其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干顶部及枝条顶端排列成复伞房花序,花序直径甚至可以达到10厘米,典型的以量取胜。
当花朵尚未开放之时,一个个钟状的紫红色总苞片便包裹着花瓣。这些总苞片外面同样无毛无腺点,顶端稍钝。
它的总苞片一般2-3层,覆瓦状排列,仿佛一个个瓦片似的。最外层的苞片很短,呈卵状披针形,而中内层的苞片渐长,呈长椭圆形。
当花朵渐渐从苞片中脱颖而出后,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色或带微红色的花。一丝一丝、一缕一缕的,看起来像非主流的发型,个人感觉花苞比花更好看。
佩兰的花果期通常在7-11月,作为原产我国的一种植物,其分布非常广,有野生的,也有栽培的。不过现在野生的佩兰比较少见了,大多以栽培为主。
此外,其全株包括花茎叶等,揉之有香味。但这种香味不能以人们现在的定义而论,只能算是有气味,但不难闻。
这股香味,或许蝴蝶更喜欢。而且佩兰对于蝴蝶而言,是一种非常好的蜜源性花朵,只要这块地里有那么一丛佩兰,那么就很大几率能看到边上有不少蝴蝶,正围着细碎的佩兰花翩翩起舞。
对了,佩兰在我国的历史这么悠久,能看、能闻、能用之余,总免不了充当药材。其功效还挺丰富,我就不细讲了。只是有一个功效跟它香草的身份挺搭的,就是治口臭。
讲完。
「往期精彩」
- End -
本文内容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务必事先联系公众号村里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