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闲话伊朗

wentommy 乡闲 2018-10-31

伊朗这个国家被外界赋予了太多的神秘想象,包括动荡与革命。

99年或是00年,机缘凑巧,在德黑兰小住过一月。

预期中的封闭、肃杀景象并未兑现,这里市井的缤纷繁华,家庭的柴米油盐,与大多数国度或城市并无二致,也许归功于古波斯的底蕴,西亚高原的此间生活,比起急切浮躁的中国大陆来,更显精致沉静。

在这里仍然可以见到世界上最精美的手工地毯,雕琢最精细的银器。

街头友好和善的市民,足球场上嬉笑打闹的孩子,郊外森林中斑驳的夕阳,雪山下滑雪场清冽的空气……世俗的德黑兰,打动我的是它平凡的魅力,而不是想象中的exotic 风情。

稍微有些惊讶的是,那时的伊朗航班,可以在客舱后部抽烟,刀叉是不锈钢的,还可以当纪念品带走。

快20年过去了,我仍会偶尔使用这把伊朗航空的餐刀


后来看过几部包括《麻雀之歌》在内的伊朗电影,从导演到演员,不厌其烦地展示生活的琐碎,没有好莱坞式的华丽剧情,也没有宝莱坞式的夸张炫技,这种不动声色的平民视角,却有一种难言之美,直抵人心。

《麻雀之歌》电影海报

一说伊朗就想到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革命,或者用伊朗民众的激情反抗以浇自个儿胸中块垒,我觉得这样的混搭并不协调。

比如这张飞遍大陆局域网的伊朗女孩照片,背景并非2018新年游行,而是响应一位美国伊朗裔女记者在2014年发起的“让发飞扬”运动,该图较集中出现于网路,是在2015年。

 

有时候,人们只是需要一个符合运动精神的平民英雄当海报人物,比如中国的雷锋。

这位伊朗女孩被选中作为 poster girl ,有幸运也有无奈。

她勇敢地摘下了自己的面纱,却突然被一群早已准备好的“仰慕者”,不由分说地戴上了“自由女神”的光环。

因其姣好的容颜和淡定的表情,其人生片段的此间定格,一定会在未来被赋予不同的时间和背景,被反复引用,或者说是,利用。

所谓借她人酒杯浇自个儿胸中块垒,有时候人们并不太在乎酱香浓香,是纯酿还是勾兑,只要够冲够劲儿,工业酒精都成。

2018年夏,疯传“美国驱逐了5000多名伊朗高官的子女,同时冻结了他们在美的近1500亿美元银行存款”。

这条信息肆虐中文网络,推特中文圈和新浪微博的大V巨V们争相转发,鲜有人去追问真假。

微博红人安校长的帖子

证伪其实非常简单。

如此重大消息,无一国际主流媒体报道。

将权力关进笼子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均为美利坚立国基石,一道行政命令就能将千亿美元充公这样特别共产的事儿如成真,美将不美,国将不国。

这条消息的始作俑者不详,但稍做梳理,还是能管窥其传播路径。


流传最广的这张截图,来自于疑似伊朗裔推友 @HeshmatAlavi 。

Alavi先生的个人介绍是HR&Political Activist。

也就是中文语境下的“明竹人士”、热心公共事务的自由pie知识分子。

跟帖里以“喜大普奔”的情绪为主,也有人对该消息来自“美国财政部长” 史蒂文·姆努钦提出了质疑。


Alavi先生的回应倒也像模像样。

美国财政部并未就此发表(正式)声明,但至少有10家伊朗网站披露了这个信息。


其中第一个网站链接内容已被和谐

Alavi先生言下之意,无非是虽然美方没有公开承认,但阻挡不了来自伊朗的爆料。

至少10家网站?

看来伊朗民间人士对此事的关切还不如华夏进步人士。

除了中文推特圈的热炒,保守估计,这条信息出现在了包括新浪微博、人民网强国论坛、凯迪社区等数千家中国大陆网站或社交平台,亦包括数篇十万加的微信公号文章在朋友圈内的循环转发。

推特伊朗圈,呼吁美国遣返该国权贵子女的运动,倒也颇具规模。


有向白宫请愿的,也有直接AT大统领特朗普的。

一个是敬畏神权的波斯,一个是惯于威权的华夏,总有些群体或个人,在梦境畅游时,念叨的却是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总觉得有点拧巴。

这类理想主义者,也包括了充满革命浪漫色彩的大陆毛派。

奥巴马夫妇在白宫南草坪缅怀伟人


至少从2011年起,“奥巴马提议在白宫南草坪树立一座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巨型青铜塑像”这条“新闻”,就以“美国FXO广播公司”新闻报道的方式不断地在各大论坛、甚至门户网站上出现,很多网友还相信了这个“事实”——“美国参众两院以595票对105票,通过修正案。并且由来自中国的南街村建筑队承建,毛主席雕像在白宫敬立完成。”

 




伊朗最打动我的,还是平静安详。

职业革命家盼望着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对于切·格瓦拉这等人物来说,生活乃至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

选择抗争的民众,大部分还是为了保障自己平安、富足生活的权利,我想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伊朗,并无二致。

人民不会甘于自己的命运总被政客军头所操纵,也会尽力避免被狂热裹挟,成为职业革命家们的炮灰。

这需要相当的勇气,以及智慧。

祝福伊朗,祝福中国。

附图(德黑兰留影)

俯瞰德黑兰


伊朗阿扎迪国家体育场


阿扎迪体育场远景


德黑兰郊外


开车出行


中国某司驻伊朗办事处




END


传媒观察

传媒江湖与浆糊

张记者与火书记

新闻照片的解读艺术

媒体的AB面

京华烟云

“校友”郝鹏程

 洋人漂亮话与民族自尊心

请酌情停止称呼新华社为“国社”

在潘董带领下的自媒体大V们




随笔

双城记

犯冲记

戒谣如戒毒

抱歉,我不会

老年人的“坏”习惯

警惕右倾逃跑主义

食品安全大于天

若有来生不做官

爱国故事与爱国事故

 移民与爱国

阑尾与档案

雷锋与西点

『知无知』前传

闲话《口炮》

闲谈『爹文化』

闲话竞技体育

『小粉红』用词初探

送孙荣成山城之秦城


传奇人物

闲话未未

姐的宽容

生于五十年代

别了,石光荣

哈儿律师任建宇

从厅长到死囚

贾氏敬龙祭

老蛮子的微博人生

小崔的私仇与人民的战争

 

正能量人物

小靓故事

刀笔书生李北方

点子正与他的战友们

鹰帝考

郭松民考

朱继东考

黄安考

西部英雄林社长

左翼文人之“金莲”情结

“谔谔”之士刘上将

鲍迪克钓鱼简史『上』

鲍氏钓鱼简史『续』

蝶恋花·兼答柳嘉衣


平学笔记

文章千古事 最慎数小平

『平学笔记』之修辞考

平侯考


南学笔记

司马南合影哲学考

 纪南事变

南子“三天教授”之旅

庆东教授二三事


英语话题

爱恨英语 

从“看门狗”小议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中英文互译下的复杂中国


朝鲜问题

恩恩推特语录第一弹

恩恩推特语录『第二弹』之畅谈美帝国主义

萨德危机掩盖的朝鲜罪恶

也说《我的战争》

 

过往报道

天津笔记:那些牺牲的19岁

天津笔记:每一道异样的火光都像电击着心脏

 震区记忆

上帝抛弃了那个吃饱饭的人

死于枪下的儿子和死于车祸的母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