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秋声:和谷〈人民日报〉版散文集》​/张翼

黄堡书院 黄堡书院
2024-09-24

《秋声:和谷〈人民日报〉版散文集》 和谷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8年1月

夏日“秋声”漫絮说

——读《秋声》

张 翼


有人说过,“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后半句可能要再考证,前半句则一定是准确的,所谓文如其人不过是形式“正确”的泛泛而论,一篇文、一部书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映照着作者的自我形象和主体真我,还是个颇费思量的大问题,《红楼梦》之于曹雪芹的痴和怨,《儒林外史》之于吴敬梓的笑和泪,《创业史》之于柳青的情与真,哪有那么容易单从纸面意蕴中解读出来,若非从字缝里、纸背后、人生中、世风里洞幽察微、深切感知,恐怕所谓读者的二度创作也就成了天马掠空的自我放飞,坊间多有的自构范型、沉溺其中、穿凿附会、如作科幻、“毁人”不倦一类索隐巨著,大体如是。“谁解其中味”呀!读《秋声:和谷〈人民日报〉版散文集》,重读曾经结实于“大地”的《流凌》《美人蕉》《西安道北》《今日南泥湾》《锄头与鼠标》《库布其,绿色琴弦》《卧龙与青龙:吴道子与李商隐》们,就首先要收敛着自己的那点破空解读的冲动,一字一句地先将审美视角散入其中、慢慢氤氲,而后再选择怦然触动、不得不发时,絮叨几句。

犹记得,作家石舒清曾表示,他很难接受这样一种场景:作家或者写手作为一个采访者,回到生养哺育他的村庄,面对他的父老乡亲,以一幅居高临下的姿势,问一些预先设置好“正确答案”的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回头整理成文章发表。这在感觉上会十分别扭,而且对那些土地和村庄的主人、自己的长者和亲朋也缺乏应有的敬意与礼数。而更合适的作为记录者的姿势,应该始终保持一个好听故事的孩子的初心与童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静静倾听、细细观察、用心铭记。当然,石舒清的原话很可能更文艺更深邃些,但大体意思一定是不差的。这篇访谈大概是三五年前偶尔浏览网页时看到的,当时就很受“维度打击”,因为那时候很流行一种书,封面大体是这样一张照片:一个衣着光鲜气质不凡唇红齿白的记者,坐在一众土里土气、满脸沧桑、眼神迷离的老农民中间,当时居然觉得毫无违和感,现在想来,那感觉已经超越了别扭,简直就是十分难受的生理反应了。

看看和谷先生的《田间话絮》,“碎爷”和“五叔”在自顾自地抽着旱烟话油菜说花椒,而自己被晾在了一边,“成了一个插不上话的旁听者”,而之前,作者“敬上一支烟”给五叔时,对方却“板着脸说,我不吃纸烟,好烟烂烟一个味儿,不如我的旱烟锅子。”这样的“镜头”真是让人会心而又释然。不管是多大的知识分子,不管笔头如何灵动娇娆,在都市穿行中如何显赫威风,当回到故乡,就得回复到孙辈、子侄辈的伦理秩序中,循礼而行,敬畏那种在乡土中国传承千年的人间烟火“味儿”。当我们讪讪地陪着自己的爷爷辈走向田野,面对父祖辈关于播种与收获、农时与农事的谈论,除了安静小心地伺候在旁、守候在侧,如同安分守己玩石子、不干扰长者对话的小孩,还能有更贴切妥当的态度吗?唯有如此,才会反过来更有效地确立一个“写字人”在乡土社会中、在“耕读传家”的延续流程中应有的“知书达礼”的责任空间。

而且这种敬畏心和同理心是可以不通过外部教化或言辞规训而得到传递和接续的,在《耕读传家》一文中,就体现着某种照应与传承。那些“眼睛滴溜溜”的邻家小学生,虽然比都市孩子更懂得玉米棒子是从田地里被老祖母的汗水浇灌出来,而并非从超市里长出来的,会“蹑手蹑脚”进入作者抽空蛰居的故园小学堂,“偶尔也溜入书房浏览”,这就足以让原本想办个小书屋的作家“感觉很受安慰”。乡下孩子们的胆怯、懂礼与童稚、好奇,不仅温润了“屋主”的情怀、安慰了作家的期待视野,也同时保留着对一部古老传说、一套古典规矩的礼敬和距离,互不妨害、互不“打破”、彼此呼应,如同整个乡土西部沉默如迷的呼吸,充满着生命尊严的律动和神奇奥秘的生灭。这种恰切而舒适的归园栖居感,着实会在全新的时代语境中让所有人都感到舒适、“放心”。恰如为一切“虚头巴脑”的镜像、物事、领域保存了合法性的维特根斯坦所说,“在不可言说的地方,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照实说,这一版本的翻译太正了,反倒不如“不可言说之事,必将无言以对”来得粗粝有棱。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春耕夏耘,物我同一,生生不息,爹生娘养,羔羊跪乳,皇天后土,天地良心,“天何言哉”?高原行旅,西藏散记,秦岭论语,田间话絮,故园石羊,故土人脉,归园札记,傍晚村景,乡野秋声,耕读传家,仕与文学,渭河流淌……35个春秋的“大地”变迁,尽在夏日“秋声”中。

作者简介:张翼,上世纪八十年代生,宁夏彭阳人,求学于各地,寄居在西安,喜欢写东西。

来源:黄堡书院
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文章阅读:

简净中的时光漫溢——读和谷《独旅》/张翼

看了日本、荷兰、美国、中国的养老院,颠覆了我的认知

《东方帝王谷》撰稿手记/白玉奇

羊肉泡馍/邹冰

为什么上纯文学期刊这样难?

刘成章/安安心

第十届华人榜(华奖)揭晓:袁隆平、贾平凹等十位获奖

我的石头记/李宏伟

铜川市王益区扶持和表彰一批优秀文艺创作者

《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走出陕西 话剧经典两城联动引央视关注点赞

鲁迅这辈子挣了多少钱?
余华原著、张艺谋执导经典电影《活着》完整版

今日西安日报 | 七双布鞋/和谷

2020黄堡书院十四件事

作家和谷2020年作品要目

聆听2021丝路诗人新时代的驼铃声/和谷
三登收获文学榜丨文學陝軍专访弋舟:到世界去
电影文学剧本《石破天惊》和谷/刘平安
咸铜铁路的筑建

“我爱我的家乡”大型融媒体直播 27日12时走进幸福新铜川!

观看“我爱新铜川”网络直播 幸运者可获赠作家和谷签名著作

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的一生

惊回首:陕西文学六十年风云际会,沙场秋点兵

高建群艺术社区:《高建群全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探秘路遥与铜川的不了情

关中书院的来龙去脉

冬夜的风记住了许多事/孙阳

刘成章:石羊进门(外一首)

电视剧《装台》:刁菊花这块混蛋的冰,融化了吗?

重温电视连续剧《铁市长》惊心动魄!

陈忠实:不能忘却的追忆

对生活和爱情充满希望!95岁艺术家黄宗英今晨逝世

祈求人间太平/秦腔版《哈姆雷特》震撼出台!

《装台》火了!刁大顺手机铃声的秦腔曲子是?

陈彦三把火:央视《装台》张艺谋导《主角》新作《喜剧》!

中国作家网:玫瑰,你就一个红/和谷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和谷:归园札记

重磅!孙思邈故乡的三代名中医登上了《中国报告文学》杂志!

纺织姑娘/和谷

张艺谋:一位黄土铸就的秦国人

铜川黄堡百年苏氏唢呐,醉心!

广播剧《路遥》策划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首届“铜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授奖辞、获奖作者获奖感言

首届“铜川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不平凡的路》纪念路遥诞辰71周年

贾浅浅/ 读父亲的信有感

作家反目:从打笔仗到掴耳光

《中国报告文学》2020年12期发表和谷/孙阳《孙思邈故乡的三代名中医》

《长安约读》陕西作家名篇赏析会举行

艺术家岳钰在黄堡书院演讲丝路文化

院里的狗/孙阳

《和谷诗集》出版/节选:一只白鹿在原野上游弋

作家和谷给陕西文学陈列室赠送14卷本《和谷文集》

《金秋》封面人物/金秋娇子:和谷
文学群星榜|诗性和谷
《南凹槐花诗会》入围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
瓷城散记/和谷
贾平凹:陈炉
玉米金黄/和谷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