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70后优秀作家的代表弋舟

贺嘉钰 黄堡书院
2024-09-24





弋舟论


文/贺嘉钰

  来源:《作品》杂志

埃贡·席勒曾让一枝酸浆长在他的自画像中,那是1912年,四颗饱满艳红的果子之侧,是席勒一贯傲慢又坦白着情绪的目光。植物在他的画中并不常见,而这一株还另有名字,英文叫做Chinese lantern,中国灯笼。八十年后,遥远中国一位男青年进入美术学院,他后来成为小说家为人所知。在他早年的两部长篇里,主人公和整部作品似乎都无限地接近着席勒自画像中那种怪异又安然、恹恹又自爱的气质。

老康的出走与消失,第一次完成了弋舟往后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出离者”形象,特别作为一个“出离的男人”,他几乎成为《怀雨人》中的“潘侯”、《等深》里的“周又坚”、《赖印》中“驯兽师”们的“精神父亲”。这些失序者的出离是弋舟不时回到的叙事原点。因为他始终关心,人是如何脱离或突破了他们的轨道成为“失序者”,而理顺他们的具体处境与选择,便为理解这个时代绘出门径。

说一部作品“怪诞”,多半是因为读者的趣味还处在一个颇为传统的轨道上。《跛足之年》一开始就将挑战某种关于小说叙事的传统审美,破碎与诡异让我们不得不直面存在本身。《跛足之年》的叙事被作家意念中的理想文学概念所切割,一些稍纵即逝的灵光使这部小说漫溢迷乱气质,但它洋溢着年轻的生命动力、喷薄着生猛的颟顸之气,那些未经过多修饰与打磨的文学直觉如生命基因一般被注定,不容修改。从黑格尔到先锋文学,弋舟的文学准备在《跛足之年》里完成了一次小小的火山喷发,那些蔓延开来的岩浆几乎依然为他今天的写作提供温度。

《跛足之年》完成后被作家搁在了一边,十年后方才修订出版。这之间,《蝌蚪》游弋而出。按弋舟的说法,《蝌蚪》几乎就是因着“一篇作文”与“一首诗”,往前游去。褪去了支棱在《跛足之年》里的青春胡茬,《蝌蚪》的叙事技艺更为圆熟,那些粗粝的,时而硌着你一下的不管不顾在逐渐脱落,它以更为聚焦和克制的方式讲述少年郭卡的成长与孤独。郭卡目睹父亲郭有持“持刀”跋扈于“十里店”的暴力,目睹母亲决意的逃离,目睹父亲的情人徐未在被损坏的生活中昂扬求生并终于毁灭,少年郭卡已惯于品尝“十里店”漫山遍野的疯狂与暴戾,当他成人离乡,从“十里店”到“兰城”,在与世俗种种喜悦忧伤遭逢后,在无法走出父亲持刀的影子并鬼使神差将他置于死地后,他终于长成“文明不再困扰我,野蛮不再困扰我;女人不再困扰我,男人不再困扰我”的“雌雄同体”的“蝌蚪”一般的生命存在。作为一部成长小说,《蝌蚪》在讲述少年长成的同时,敞开了个人如何成长为自由人类的可能。

这一“惯于自省的叙事者”或许成为我们理解弋舟小说的另一条门径。但一切写作本质上都是在写作者自己,自我参与度太高,作家的影子太深,一个自觉叙事者的存在是否会成为写作的某种桎梏?弋舟也在突破。从青年人到中年人、老年人,从男人到女人到儿童,弋舟叙事的切入声音日益呈现多种音色,他关心唱法,但更关心的,是唱什么诗。其二,因为叙事者的反思理性,他的小说易见“凝固”瞬间。叙事者时常在故事的推进中摁下暂停键,反观,用思想凝视,使对岸的我们遭遇一个主体凝神的时刻,如看一幅自画像。不同故事中的叙事者发出的声音,完整地构成了“作者”,这就如同画家为自己画像,所有线条、颜色以及力量的处理方式,所有从画面望出来的目光都在告诉这边的我们,他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重要的是那个声音与目光。被呈现出的自我,是作家与画家在处理了世界的庞杂之后,永恒地目睹着这个世界。是他们在注视,注视着我们注视他们。是他们在讲话,以沉默的言语向我们的目光索要答案。在叙事的流动中随手摁停,一个动作定格,凝固,属于这个动作的思想开始舞蹈。弋舟小说中的智性一部分来自于“悬置”,他将生活中的多意瞬间剥离出来,使它们静置半空,处在一个被周身打量的位置上。这些瞬间出离于情节,但几乎不打扰故事的流畅,思想时刻,使故事本身具有了诗的气质。从一个“凝固瞬间”便可见弋舟小说语言的审慎。对表述的讲究,对把玩语言本身的兴趣,使他的文字常常带着一种与自己反复商榷后的坚定,尽管这有时会降低叙事的速度。弋舟的小说有一种在瞬间上盘亘与耽溺的品质,这使得时间本身与感受时间的方式在他的表述中被重新定义,而文学的表达确会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瞬间可以恒长,久远可以转瞬。在弋舟这里,他格外擅长的是对瞬间的挽留,一种在“瞬间”上的踟蹰使文字具有了“致幻”能力,我们因此被赋予新的方式感受时间。时间在小说里不体现为线性流淌,它将从四面八方涌来。这让他的小说常有一种“定格感”,他会故意绕着弯说话,在叙事完成之后,同时完成了风格。弋舟对待文字有一份矜重,这让他的小说常怀一种端庄的美感。这种端庄,大概是他与文字会面时,对自我的一种要求。弋舟常常在讲故事的途中耽搁下来,开始讨论,严肃地讨论一些哲学的,形而上的问题。这种“端庄”以及表述的缠绕对仅对故事情节有热情的读者将是一种考验,但这大概也是他有意为之的拣选,他在讲故事的同时走着一条背离只讲故事的路,这样的作品恰好可以使他与读者相互辨认。

其三,是对“物”的摩挲。弋舟小说时常存在两种“物”,一种能推着故事往前去,另一种并非显在,却是思想的琥珀。《随园》中有白骨,但作为亘古提示的是雪山;《所有的故事》中有锦鲤,而女孩怀抱的玻璃鱼缸更接近人之脆弱;《夏蜂》中有蜂群,但可乐瓶由“安慰剂”的装载变为“漂浮”的虚空,它同时成为男孩与母亲依存关系的表达,更不必说《碎瓷》中的碎瓷、《跛足之年》的抽屉作为故事与情感的结晶而存在,甚至一种幢幢老旧的“俄式”房子,让我们看到暗处的庞大权力制度在最后为年轻人摆平问题时徒然出现,但它们在年轻人的求助后又反被他们摧毁(《怀雨人》中“雨人”出逃、《年轻人》中“逗号”跳楼),权力的无能与失效让我们看到貌似“坚不可摧”的脆弱与伪饰。而所有对“物”的体贴中,最动人的,在我看来是《蝌蚪》中郭有持背包里“地图”。在狙击手将绑架人质的郭有持击毙后,郭卡从一只背包重新认识他的父亲:“郭有持的那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被警方发还给了我。里面果然有些内容。分别是:一套内衣,洗漱用具,一只轻轻一拨就转动不已的滚轴,一副圆坨坨的茶色石头镜,七八千块钱。动身之际,它的里面应当还塞着一把菜刀和一支蛇头虎尾的土枪。这些都不足以令人惊讶,它们各有来历与渊源,不过是往昔岁月的佐证。令我惊讶的是,包里还有一幅折叠起来的世界地图,地球在上面像一个屁股般的被分为两半。这幅地图令我失神。如果这行囊中的其他物品勾连着郭有持的过往,那么,这幅地图,却昭示着郭有持的未来了。这把老镰刀,他随身带着一幅世界地图,这就让背起行囊的他一下子显得辽阔悠远。他在憧憬什么?在遥望什么?憧憬与遥望,将把他穿着登山鞋的脚带往何方?”

这一背包的“物”就是死者留下的最后打量世界的目光。一个以暴力与世界对话的人因为这一张地图,突然现出此前从未有过的无害甚至温柔,但正因这一张地图,指向未来的可能与时间被彻底而具体地取消了,它带来的幻灭感将比死亡的抵达更为沉重。这样的存在之“物”在弋舟小说中几乎可以被不知疲倦地罗列下来,“物”如锚一样固定住漂浮的情感船只。它们就是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莱娜”蛋糕,与记忆有关,又重塑记忆,甚至重新定义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弋舟对物的处理没有单纯停留在对隐喻的把玩上,“物”在具体语境中成为“障碍物”或“保护物”,人与某种具体物那种幽魅的联系成为人与外在总体关系的一种投射。对瞬间的耽溺、对“物”的迷恋都出自“虚构的热情”,作家还曾借马领之口说:“我总有着杜撰的热情,我对虚构的事物很迷恋。”从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上,我们大约可感这热情的温度。《谁是拉飞驰》、《空调上的婴儿》、《赖印》是一个家庭的三次人生,三种讲法,气息迥然,但彼此交错又独立的文本不约而同地都在讲述“无名”之人的故事。他们被称为“少年”,“女人”和“驯兽师”,作家没有为他们取下名字,“无名化”处理的另一端却是对“名字”,对名字之后身份的执着。无名之辈比比皆是,他们,甚至我们,究竟是谁?那些被大大小小的事情毁坏的人们,也成为自己灾难的同谋。作家使人类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辨识自我,以确认“我”与世界的联系。《谁是拉飞驰》里少年在逃跑的途中不断追问“谁是拉飞驰”,那个他以为自己杀死的街头混混,最后反将他置于死地;《空调上的婴儿》中,女人在失去丈夫与儿子后,生活落入晦冥之色:“这个工作女人从十八岁做起。过去的二十七年她日复一日地如此饲养着鹤群:将窝头掰成小块。将肉末、熟鸡蛋、青绿饲料洗净切碎。每天喂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加添加剂。玉米粒随时投饲。淡水鲫鱼一天喂一次。笼内要常备饮水,每天换两次。冬季增加一些花生。中间间隔着她自己的婚姻和生育。”这一段表述所蕴带的平静张力真是让人动容。在处理任何一种关系时,要面对的首先是自己。但当一个婴儿出现在高楼的空调上,“把自己的一条命摆在了世界的眼前”时,她具体地感到一个生命的行将消失与世界的关系,似乎才觉出“母亲”的身份是她回应世界、牵记于世界的理由,“地铁菩萨”、“中途天使”,甚至一个“空调上的婴儿”,这些存在让我们看到生活被拯救的可能,他们,甚至我们因此拥有某种安心穿越晦冥的定力和从容。

《赖印》讲述了驯兽师随马戏团前往兰城,他的狮子于途中暴毙。他未曾为狮子取下一个合适的名字,直到多年后在兰城大学的自然陈列馆里认出它的标本,已成花匠的驯兽师于夜晚潜入陈列馆,在狮子的卡片上写下:赖印。这个名字独属于狮子,也独属于他。“晨风中,驯兽师感到一身轻松。自从他被马戏团遗弃在旷野的那个夜晚,他就失去了一切行囊。如今他是一个连名字都放弃了的人。他不惧就这样无以名之地走下去,就这样被‘喎喎喎’地呼喝着去颠沛流离。”人类的眼睛将无视那些他们不知道名字的事物,“命名”意味着与某一人(物)建立关系,唯一的、有着确定指向的关系。当无名之人有了“命名”的冲动,他们在确认一种独属关系的同时也在确认自我,这是对孤独的克服,这一份确认与克服也将使他们的晦冥世界明净清晰起来。“无名”之人还存在于《安静的先生》和《缓刑》中。“安静的先生”和“漂亮的小女孩”两个形象为中国当代短篇带来了两个独异存在,文本中凡指涉两位,无一不用这两个最准确又最模糊的表述。他们是谁,随故事走一遭我们已然熟稔,他们是谁,故事落停结局远未抵达他们的面容已经隐约不可辨识。“安静的先生”久经风浪后退休,“将自己置身异乡,不过是为了回到日常的安静,给自己以往亏欠了的岁月做些人间的补偿。”,他在南方的冬季与一位老先生以书结缘,“获得了自己迄今最为安静的一段时光”,第一次完美的南徙坚定了他“去做一只候鸟的心”,而第二年追随白居易的江西之行却状况迭出,隐匿身份而与“江面融为一体的画面完结了”,他必将暴露于现实,安静要被喧哗击碎,人将无处可逃。但“安静的先生”要逃去哪里?当往日与初心在扣留他的派出所办公室忽然击中他时,他终得“巨大的安静”的抚慰。

一个人无处可逃,又于逼仄处“逢生”,在弋舟的小说中,《安静的先生》罕见地安排了暮年之人得到明亮解脱,而《缓刑》则是我以为弋舟写过的最残酷小说。一个不足八岁的“漂亮的小女孩”在机场与行将离异又起争执的父母走失,她无意于逃走,却将自己放逐到世界边缘最黑暗的角落,杀机四伏,我们不知道她即将领受解救,抑或戕害。但显然,我们于“漂亮的小女孩”的一步步“脱轨”与“失序”中看到了现代社会的某种失控,人类何尝不是在偌大的现代化机场丢失方向与位置的可怜儿童,然后,卖弄聪明般地呼救,却不知会招致什么,不知如何已将自己置于深渊。“窗外是黑色的夜空,跑道上的信号灯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她影子的轮廓映在玻璃上,身后的影子叠加在上面;有一队乘客正从摆渡车上下来,没有谁命令他们,但他们却自觉地走出了某种秩序,在一道车灯的照射下,宛如一队正在服着缓刑的囚徒。”《缓刑》的底子是寓言,它让我们看到无处不在的风险,人该如何自救?如何逃离?又能逃去哪里?生活旁逸斜出的部分将伸向生命里最为黑暗的一种可能,这部短篇对人类作茧自缚的绝望与“黄雀在后”的黑暗做出了深刻的剪影式书写。在与“无名”之人平行的另一条路上,走着“刘晓东”之辈。《等深》《而黑暗已至》《所有路的尽头》组成的《刘晓东》三部曲是弋舟迄今被讨论最为充分的文本 ,与以上“无名化”处理不同,作家这一次用三部中篇共同人物的名字为时代添上一个注脚,他响亮地念出一个名字:“刘晓东”。刘晓东是谁?

“天下雾霾,我们置身其间,但我宁愿相信,万千隐没于雾霾之中的沉默者,他们在自救救人。我甚至可以看到他们中的某一个,披荆斩棘,正渐渐向我走来,渐渐地,他的身影显现,一步一步地,次第分明起来:他是中年男人,知识分子,教授,画家,他是自我诊断的抑郁症患者,他失声,他酗酒,他有罪,他从今天起,以几乎令人心碎的憔悴首先开始自我的审判。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刘晓东。” 复述故事总是徒劳,因为要将文学的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要知道刘晓东经历、看到、反省了什么,只能去文本里走一遭。然后,我们将发现,刘晓东于故事本身是若即若离的,一个“疏离”自我与外界的病人因某种“正义”的驱使拥有了“介入”的热情,他的“介入”与少年周翔、少女徐果、少时同学邢志平有关,他是叙事者,是旁观者,是核心事件的局外人,更重要的,作为主体的他,还是一个“病人”,但对于“病”的呈现,作家并非刻意悲观,他写出了那就是人类生命本然的状态。也许正因这样的身份,“刘晓东”能更为整全和深刻地理解他的处境、他们的处境以及这个时代。三个故事中“行动”的是周翔、徐果与邢志平,刘晓东只是偶然交集进他们的生命,而这三次交集:寻找、帮助与陪伴,让作家集中地处理了当代中国诸般社会经验;金钱与权力逻辑、价值观沦丧、信仰迷失、婚姻解体……《刘晓东》三部曲如挽歌,但它意非唱衰某个时代,后撤一步看,三个故事均可解读为以“中年情绪”体味“少年气质”,那些油腻、朽坏与罪恶因为“少年行动”,因为“少年之心”的存在显出疲沓与不堪,而罪恶也有了某种得以清洗的可能。“刘晓东”本人,因目睹而自省,他将渡过到大河的对岸去,将正视他的病,将去小酒馆喝一杯,将远行,将告别。告别什么?至少作家在三个故事结尾留给我们一种“告别”的情绪,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影”:“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刘晓东”或者弋舟,以“彷徨于无地者”的踟蹰与决意,向一个时代致意,向一个时代告别,告别,特别是与自我告别的故事,弋舟在往后还将反复讲起。他在2019年写出的《核桃树下金银花》,一场温情伤感的青春之爱也可读作与自我影子的永远告别。故事结尾,我们将听见一个时代呼啸而去的风声,这个时代,可以只属于某个具体的人。是告别,却又是回来,那种对回到一个什么地方的愿望,集中处理的是两个主题:出离与归复。如果说弋舟的小说结尾有一个去处,那个点常常是“空茫”。“……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没有谁要求一个写作者必须看见他的时代,但作家对人类的深情恐怕就是人间冷暖于文字中复活时,它们将被什么样的目光注视。生活在城中村的青年如何过活?快递员穿梭于大街小巷将遭遇什么?独居老人怎样捱过孤独?八十年代在校园呼风唤雨的诗人如今何在?车祸、强拆、猫的走失、知识分子的不堪、甚至汶川大地震……作家从未力求向某种光亮、明丽、正确的状态靠近,他不知厌倦地托出一个又一个病人,也托出他们所置身的巨大病灶。弋舟具体地写这个时代,写这个时代的具体符号,但显然,他没有亦步亦趋地描摹一个即成世界,他还想跑过现实的藩篱,抵达那些仍未被认出的真实。弋舟小说里有一个可辨的“兰城”,它直指作者生活多年的“兰州”,但“兰城”似乎拥有中国大部分二三线北方城市的面貌,作家也无意于过多着墨这座城市的风貌,是的,他在取消,那些发生在“兰城”的故事,在中国大地数个“兰城”同时发生着。弋舟小说中的人物气质,几乎诚恳地兑现了现实托付给他们的重量。除过《势不可挡》是一篇幻想指向的小说,弋舟几乎所有中短篇作品都是现实主义这棵大树上的果子。但是,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又显然不同于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他所寻找和力图把握的,是现实精神气质,是呈现这个时代的“心灵现实”。一个故事能多大程度上解释这个时代?对时代的理解,作家的取材与讲述是否天然正义?诚然,一个以书写时代为志趣的作家也并非在所有表达中都内设时代指向,特别当他还“是一个相信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和启示的人”,他更为关心的,恐怕是对于人类永恒困境的探知与描述。用作品抵达当代人的困境极为困难,这个“困境”超越地域种族,属于作为人类某一时段共同体的“当代人”。我们置身其中,几乎对于准确叫出困境的名字都没有把握,我们对于当下、对于日复一日的日常、对于科技、进步与文明,真的具有反思能力吗?弋舟在写作中试图完成这样的抵达,并找到反观的方式。“蓝”与“灰”是两种意义空间极为敞开的颜色,我试图以这两种颜色所内蕴的生命状态与气质类型比附弋舟的写作。蓝色安宁、克制、踟蹰、茫然,像青春莫名的悲伤,灰色凝滞、含混、暧昧、虚无,具有汇入一切的冲动,一切颜色都可因灰色的进入更远离也更接近它本身。在弋舟的文本中,“蓝色叙事”靠近他早年写作所处理的“不触底的幻灭感”,人物形象以青年为主,他们有着静谧的疯狂,正经历从热情走向幻灭,惯于用极端的逃逸甚至死亡来完成某种征服;“灰色叙事”多以中年、老年人为故事主体,这个框架下处理的问题似乎更靠近黑色的死亡,但又不仅于此,他们的生命状态与遭际更复杂,人暴露于存在真相,领受彷徨于无地的幻灭,幻灭之后,死亡也并非出路,如何进入更驳杂的生活将真正成为生命命题。从《跛足之年》、《蝌蚪》等长篇向中短篇的转向,总体上可视为从“蓝色叙事”往“灰色叙事”上倾斜,作家在更精微的装置上观察人性的色谱。《金枝夫人》《年轻人》《雪人为什么融化》《凡心已炽》《碎瓷》《怀雨人》等中短篇都位列“蓝色叙事”的阵营,故事中人物共有的恹恹气息,像惊惧之后的后遗症,甚或一种保护机制。血被放掉了,但新生活无从指望,“恹恹”是被放了血的难再心动,那些蓝色的年轻人,还没有长大,却已然苍老。《等深》《而黑夜已至》《所有路的尽头》《随园》《出警》《但求杯水》《会游泳的溺水者》等属于“灰色叙事”这一边,它们的命题关于对孤独的克服,关于绝境之后如何面对生活,关于如何救人与人如何自救,关于追问是什么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微茫地崩塌,是什么在无声的崩塌后徒劳地立起。但显然,弋舟的写作抵抗着以某种逻辑一以贯之地阐释,我们也很难用具体一点标示这种过渡的完成,如果一定挑一个坐标出来,似乎《刘晓东》更为合适,因为它所拥有的思想密度,因为自《刘晓东》以后,弋舟在一个更为阔大的精神空间里铺展思想的可能。在《刘晓东》中,作家具体地复活了八十年代,他刻画的诗人形象暗示着他对八十年代的复杂态度。我们看到,那种几乎被历史表述抽象化、概念化、线条化的过程,在小说的虚构中得以被耐心地擦拭,那个时代的光泽在人与人的故事里,在他们各自复杂幽微的心境中被呈现。如此说来,小说也有可能接近更为整全的历史真实,至少是心灵真实。

“灰色叙事”的一次极致表达,当属《势不可挡》,它由先锋探索、逻辑合理与人文关怀完美织就,它叩问:文明将载着人类抵达何处?《势不可挡》目前还是一部被忽略,被低估的小说,弋舟以逻辑真实创造了荒谬世界,让我们看到人类以他们创造的文明如何反噬自身。但人类被技术与文明反噬并非讨论的重点,作家创造出一个人类大踏步后撤反成正义的荒蛮景象,让人不寒而栗。人类文明与思想的退化也许会导向对物质至上的倾倒,但《势不可挡》颠覆了这一逻辑,文明的进化将导向对落后的追逐,人类被自己创造的文明所奴役而求取于堕落,落后、无知成为奢侈,引人类向往一种反向的生活。这一部幻想小说构造了如此容易让人滑入的陷阱,它讽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让我们看到人类作为种群的脆弱。如果用一个词汇来概括这个故事,只能是“四列纵队”。这是一个于作家有着特殊意义指向的词汇,在弋舟二十余年的写作中,他时不时就要调遣它的出没。但它决不是一个过场的形式,在弋舟文本语境中,它有来处。“语出爱因斯坦,当年读到深以为然,直接塑造世界观。” “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地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轻视。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单单一根脊髓就可以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作家对文明的反思于此尽现。写作就是作家用思想世界兑现这个现实世界,同时,所呈现也是周遭世界在如何倒逼他,凝视他。如果为“灰色叙事”寻找唯一动力,那就是孤独,是对孤独的辨析与克服。人要冲破孤独,像一个拳手,面对无物之阵,与空茫搏斗。这也是弋舟为自己设置的难度。他一再执着于讲述的实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处理了年轻人的茫然、中年人的恹恹之后,作家多次书写老年人的孤独,老无所依与无名悲怆。在关心“空巢”老人的另一边,弋舟还钟情某种“无用的忧伤”,这“无用的忧伤”往往落实在某个“胖子”的身上。作家看笔下的“胖子”总有一种复杂的体谅眼光,他将两种看似不合拍的存在一再捏合,就像《核桃树下金银花》中的“我”与女孩,因为体量的超乎寻常,一种盛世孤独的模样隐约现出。写作中短篇的难度,是要在有限时空里创造出“百感交集”的瞬间。这些瞬间堆叠的阴影,回头看,可能只是一种况味,甚至沉默。但如果只将写作的旨归归在体贴世事人情可能就小了,小说还能承担什么?要如何去体会文学的真正用意?打开一个文本有多难,克服难度有如答出生活本身这道题目就有多喜悦。以虚构回应现实,但小说能提供解决方案吗?也许小说不期于为现实提供解决方案。小说的解决方案是让孤独中的人类不至于绝望。叙事里敞开了世相种种,同人物一起穿越那些无物之阵,或许会穿越我们自己人生的困境。我们活着,但不一定真正地懂得活着,小说会让我们就进尘世。那些“百感交集”之瞬所以动人,因常有“乡愁”气味。“在写作中确认故乡”的说法到阿多诺那里,变得更为具体,他说,“写作之于作者,犹如布置房间。正如他在家里把纸、书、铅笔、文件乱七八糟地从一个房间拖到另一个房间那样,他在自己的思想中也会制造同样的杂乱。它们是他的家具,他深坐其中,有时心满意足,有时心烦意乱。他深情地抚摸它们,把它们折腾到精疲力尽,搅乱它们,重新摆置它们,毁坏它们。”这种与每个字较劲的状态大约就是弋舟写作的常态:“从第一个字开始就是瓶颈,这种状态一直要到画下最后一个句号。整个状态就是持续地克服,无所谓姿势好不好看,过去才是关键。” 写作的内在况味是什么?是持续地克服,是穿越滞重,而后,轻盈。写小说,倒真的可以看作作家白日做梦。写小说可为作家提供一次逃逸生活的冒险,借由小说,我们也将更加接近生活,特别是那些含混的部分。它如琥珀,含住永恒中的一个瞬间。写作让记忆中的千军万马呼啸而过终得安宁,写作一定是在应和作家心中情不自禁的部分。在被文字打动、冒犯甚至伤害后回望自己的来路,也许会和解。我曾试图用“鲸跃”这一意象靠近诗歌中那些突然降落的重要时刻。语言携带意象一路安然潜行,平静得甚至有些匮乏,但不为我们所见的力量正在安宁之下涌动,它将跃起,给目睹者一次不期的精神震动。在弋舟的短篇中,那些靠近着结局的意外飞升正类似于“鲸跃”时刻,它们要克服自身巨大的沉重而完成短暂飞离,在可以倒数的瞬间里,获得另一种目睹世界的姿势。那一种叙事从来没有俯就,它体贴,带着沉重的真挚,是对生活完成认知后的一种理性抒情。“我静静地望着电视屏幕。舞台上此刻在放飞鸽子。于是,我真的看到群鸟从四面八方飞来,冲破屏幕,布满了我的房间。它们扇动着紫色的羽翼,犹如紫色的大海在无垠的远方与地平线融为一体。”《丁酉故事集》的封面上有一群飞鸟,它们自《会游泳的溺水者》中飞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在结局邀请了现代主义风格,诞生出一群飞鸟想来荒谬,但小说的“鲸跃”恰于此完成。如何于生活中获得反观自己与世界的视角,唯有退后,或者飞升,到一个离地的高度,亦如鲸跃。弋舟获鲁迅文学奖的《出警》有这样一处细节,无关故事的走向,却让我觉得,它从容地解释了读文学作品、读小说这件事的微妙本身:“本来小吕是要求睡上铺的,他觉得下铺是我应该享受的待遇。但我还是坚持睡了上铺。我觉得在那样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高度躺着,人像是躺在了另外的一个维度里。这能让我有种无从说明的平静之感。”从我暂住的小岛往曼哈顿去,可以坐缆车,过东河,挨着Ed Koch Queensboro大桥随缆车升起,便能日常地获得一次三五分钟的“出离”。被外力抬升,离开地面,于半空短暂地目睹一座辉煌城市的晨昏,掠过楼宇和夜晚时漂浮在纽约的灯火,车流人流匆促地从脚下漫漶而开。眼前流丽确是生活吗?似乎是,又并非。生活还是那个,但出离时刻目之所及为同一个生活提示了另一种读法:短暂时间里,一种关于存在的整全面貌因为目睹位置的变动,隐约诞生。这感觉新鲜,也似曾相识,从河一端划半圆落在曼岛的弧线如一个明亮手势,过河的人们被托举在十几平米封闭空间里的几分钟,很像一次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飞离又复归的短暂旅程,宛如阅读,特别是读那些诞生于日常世俗,又决意奔着某种精神性指望而去的作品,一些被抬升、被明亮擦拭、被赋予整全视界的瞬间,将抵达我们。作为一个“宛如”爱好者,这个词在弋舟的表述中类似一个从空中反手捞起什么的姿势。它的后面,几乎总跟着一个温柔转折。关于读小说这件事,我们确实该为某种抵达心怀感激,即便似乎什么也没有做,却也“给我们平庸的生活窃取到了一场振奋人心的逃逸”,宛如日常里一桩小小奇迹。到头来,美,是讲不清楚的,讲清了,也就不是美了。关于弋舟的小说,大概也如此吧。来源:作品杂志

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文章阅读:

作家协会的来龙去脉

浴火重生耀州瓷

韩少功:人情超级大国的结局

铜川的姚筱舟是《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

季羡林:那提心吊胆的一年

大师们的简陋书房

珍惜拥有,珍惜相聚时光

如果方言消失了

著名作家笔下的“过年”

80年代人的生猛,是现在年轻人不敢想象的!

铜川邱晨,央视地名大会横扫群雄

走,逛会走!一起感受铜川集市上浓浓的年味儿

当年交公粮的那些农民已经老了

阎连科:回家

王蓬:我的第一本书

焦波:我没让爹娘见最后一面

作家和谷《皇朝背影》序 西安出版社2021年1月版

盘点中国“文二代”:职业很多元 作品须过硬

六集历史文献纪录片《红色神府》暖春预告 和谷撰稿/东狮影视出品

趁热——魂牵梦绕孟姜塬之二/郭玉田

人民日报 | 和谷:花土沟

川淮手记 | 唐楷的精神与我们的期翼

底层读者拔高了《平凡的世界》?以每年300万册的销量递增

匪性难改卢占魁/刘平安

《名家笔下的柴达木》出版发行

苏东坡游历临潼华清池,留下了四首诗和一首词《华清引》

李国平:由严家炎和柳青的一场争论说起

从西北大学走出的作家群体

唐朝的“背影”与说史的操守——读和谷文史散文《唐朝背影》/张翼

小说得有种粘人的况味——读和谷长篇小说《谷雨》/张翼

博古藏今的喻德江陶瓷博物馆

肖云儒:西京搬家史

柳宗悦(日本)/民艺之美

叶广芩:作为陕军一员我充满骄傲和自豪

读《秋声:和谷〈人民日报〉版散文集》/张翼

简净中的时光漫溢——读和谷《独旅》/张翼

看了日本、荷兰、美国、中国的养老院,颠覆了我的认知

为什么上纯文学期刊这样难?

铜川市王益区扶持和表彰一批优秀文艺创作者

鲁迅这辈子挣了多少钱?
余华原著、张艺谋执导经典电影《活着》完整版

今日西安日报 | 七双布鞋/和谷

2020黄堡书院十四件事

作家和谷2020年作品要目

聆听2021丝路诗人新时代的驼铃声/和谷
三登收获文学榜丨文學陝軍专访弋舟:到世界去
电影文学剧本《石破天惊》和谷/刘平安

“我爱我的家乡”大型融媒体直播 27日12时走进幸福新铜川!

惊回首:陕西文学六十年风云际会,沙场秋点兵

探秘路遥与铜川的不了情

重温电视连续剧《铁市长》惊心动魄!

陈忠实:不能忘却的追忆

陈彦三把火:央视《装台》张艺谋导《主角》新作《喜剧》!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和谷:归园札记

纺织姑娘/和谷

作家和谷给陕西文学陈列室赠送14卷本《和谷文集》

《金秋》封面人物/金秋娇子:和谷
文学群星榜|诗性和谷
《南凹槐花诗会》入围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
瓷城散记/和谷
贾平凹:陈炉
玉米金黄/和谷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