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作文如何“情文相生”

《论语》练习35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路遥专练

2020届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陈忠实专练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钱钟书专练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炼——周国平专练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巴金《家》专练
刘禹锡作品精选精练
刘禹锡作品精选精练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阿城专练
从语言入手鉴赏古诗词
高考语文备考阅读题之老舍《四世同堂》主题专练
谦辞敬辞专题训练
高考二轮冲刺之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
高考二轮冲刺之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2)
高考二轮冲刺之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3)
高考二轮冲刺之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4)
高考二轮冲刺之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5)
文言文文意理解和分析题答题技巧
文言文7个容易混淆的虚词
高效运用四类素材,打造最佳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彰显例子的组合魅力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
议论文素材运用与分析说理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周苇风
名家论述杂篇
十一贝子《大家·中国建筑如何免于沦为西方建筑的翻版》
我的四个假想敌——余光中
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
 胡菊人《小说红楼》
议论文素材及论证角度
材料作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例文导写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六种方法和七类陷阱
孙绍振《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世界》
葛晓音《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
创意写作思维训练
高考作文备考指导:如何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和张力
标点符号经典例句分析
丁成际《悌之道》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   詹丹
《红楼梦》中,曹雪芹是如何为人物命名的?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论《红楼梦》中的“四春”
《红楼梦》若干经典问题解析
全国卷近五年高考文化常识类真题汇编
县令和知县,有区别吗?哪一个官职更大?
高考考场作文应急处理十法
人物素材运用:抓特质、求鲜活,借人发声
【名著阅读《红楼梦》考题集锦(含解析)】


高考作文如何“情文相生”

 在近几年高考作文“打击套作”的大背景下,高考作文的“情”显得尤为珍贵。欲使文章有“情”,考生就要善于写实事,讲实话,抒实情,明实理,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同时,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如此,作文便能“情文相生”。


善选感人素材


所谓善选感人素材,就是要求考生善于选择那些充满正能量、能打动人心的素材来充实文章内容,如彰显大爱的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医生、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教师等。


例1:


后来我上了初中,在百度上看到有关汶川大地震的数字,那一刻,我明白了地震的破坏力,也明白了爸爸当年口中、行动中的责任与担当,更明白了正是每一位国民的责任与担当,才让我们的祖国度过了那段“寒冬”。


读高一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乡村中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走街串巷,一户一户地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然后和村民促膝谈心。这次,我很清楚地知道他们是谁—精准扶贫工作队。他们不顾自己的小家,常年驻守农村,和当地的村民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两年后,我看到了许多曾经满脸愁苦的村民脸上开始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再后来,我又看到了许多村民的破瓦房变成了小洋楼,一条条平坦的大道通向诸多美丽乡村。如果没有这些甘于常年驻守乡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队,如果没有他们的责任担当,2020年,我们又怎么能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春天”呢?


例1呈现了汶川大地震与精准扶贫两则素材,并且这两则素材全是充满社会正能量、能打动人心的正面素材,可以使文章从“质地”上充满浓郁的情感。


善于直抒胸臆


所谓直抒胸臆,就是考生要善于转变常规的对素材做客观描述的呈现方式,采取第二人称的方式,对素材特别是人物素材进行边引述边评论的呈现,从而彰显文章的抒情效果。


例2: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混战,杀人盈野,民不聊生,但人们退缩了吗?不!儒者在颠沛流离中寻找王道之始,孔夫子遍访中原,推广仁义之道;兵家在流血漂橹中寻找“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法,孙子写就兵法传奇,止戈为武。你们,用手书写理想,用手创造力量,为自己插上翅膀,在战火弥漫的古代,撑起了时代的脊梁,你们被称为乱世中的国之“重器”,当之无愧!


今天,可曾听到快门按下的“咔嚓”声?这是记者在定格真相。你们有的不顾生命,毅然前往战地忠于职守;有的坚定地深入群众,挖掘真实的生活。你们一点一点地用手记录,用手拍摄,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社会。你们被称为新时代的国之“重器”,当之无愧!


你们,都是中国的勇士、斗士。你们以苦守的姿态,以自信的眼神,以坚毅的面庞,以倔强的精神,以热情的双手拥抱这个世界,撑起了这个世界的脊梁,成为这个世界亘古不变的“重器”。


点评:此例在对孔子、孙子、记者等人物素材的事迹进行高度概括后,又使用第二人称对其进行评价,从而使感情更加直观、饱满。


善于将“我”置于文中


善于将“我”置于文中,就是考生在对素材进行解读时,一定要有“我”在场,以抒发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情感,从而避免生硬的议论,让文章充满极强的自我意识,最终以真情实感打动阅卷老师。


例3:


一个遥远的声音再次响起:“年轻人,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你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你为何不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难道你真想当一个隐士吗?”我猛地一惊,说实在的,其实我也真的不想当一个隐士。


窗外一片蔥绿,花草随风飘摇,显示着勃勃生机。恍惚间,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好大,我应该出去走走,感受一下我们的浙江文化:看看大禹治水处,看看勾践卧薪尝胆处,看看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戒欺、诚信,看看宁波、湖州商人的勤勉、善举……我驻足于青峰碧崖之巅,流连在清渚白沙之滨,聆听着一花一草的倾诉,感受着纯朴的民风,感受着底蕴深厚的浙江文化,我终于顿悟“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真正内涵。


点评:此例将素材与“我”对其的独特感悟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让文中有了“我”,使文章既有“个性”,又有“情感”。


善选生活小素材


所谓善选生活小素材,就是指考生在写作时要善于选择那些自己经历过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如父子情、母女情、手足情、同学情等。这些素材虽说很小,但最易彰显真情,是记叙文选材的首选。


例4:


事实上,我也仅仅和父亲的手掌亲密接触过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脸,第三次是头。父亲用这种特殊的语言引领着我一点点成长。


记得8岁那年,我迷上一套漫画,数次开口索要不成后,便铤而走险—偷。不过,当时的我显然不够熟练—当然后来也再没去偷过,当我把手伸进父亲皮夹的一刹那,我忽然感觉身后有带着热气的鼻息直喷颈部,扭头一看,一张黑脸正怒视着我。那天父亲没说什么,只是用自己的“砖头手”狠狠地拍在了我的手掌上。那一刻,我还是不争气地哭了,因为太痛了!


点评:此例精选父子之间的琐事加以描述,字里行间流淌着儿子对父亲的真挚感情。


善于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是创作文学作品时常用的手法,具体操作是考生在叙事时,要善于借助景物描写,创造意境,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氛围。


例5:


记忆中故乡的三月是花雨纷飞的时节。细细的小雨,朦胧又多情。那雨是诗,那树是笔,描绘着江南独特的诗情画意。淅淅沥沥中,几分耆卿的淡泊,几分东坡的豪放,几分易安的婉约。它清新而不失妩媚,纤小而不失豪劲,就那样细细地诉说,诉说着江南的悠远。


记忆中故乡的山很美,美得如女人头上的青螺。于是,一片山花烂漫间,忽然记起白香山的那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记忆中故乡的水很秀,秀得如碧绿的翡翠。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青年一样风华正茂,如仙人般变幻莫测。山水相映间,飘逸软滑如绸缎般的水诉说着江南不一样的美丽。终辨不得,是水给了山以柔情,还是山赋予水以灵气。于是,一派碧水灵动间,不知不觉忆起了香山居士的那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点评:此例重点描绘了记忆中故乡的三月、记忆中故乡的山、记忆中故乡的水,营造了一幅极具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图。同时,之所以说是记忆中的故乡,是因为现实中的故乡已不再具有这样的诗情画意。考生通过将现实与历史进行对比,巧妙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善于描写细节


在记叙文中,典型而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情文相生”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因为人物细腻的情感一般可以从一些细节上流露出来。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收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


例6:


突然,爷爷停在了一棵树前,苗苗没留意,一下子撞到了爷爷身上,苗苗揉揉脑袋说:“爷爷,您停下来干吗?”


爷爷抚摸着一棵枝干粗壮的树,对苗苗说:“你看这棵树长得多好啊。”苗苗双手叉在胸前,挺直了腰说:“我以后肯定要长得比它高。”爷爷听了苗苗天真而充满童趣的话,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好似树皮上的纹路。爷爷摸着苗苗的头,对他说:“你可别小看这一棵棵树,这林场的作用可大着呢,要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苗苗插嘴说:“爷爷,您都讲了多少遍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应该是苗苗听爷爷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了。爷爷是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之一,看着当年亲手种下的树木如今长得枝繁叶茂,心里自然是高兴。只是年幼的苗苗还不理解,常常问爷爷:“这树怎么会是金山银山呢?您当护林员发的那点钱也不多啊。”爷爷只是笑着摇头,看着窗外的林场,慢慢地说:“这绿水青山,多好啊……”


点评:此例善于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如“抚摸着一棵枝干粗壮的树”“双手叉在胸前”“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笑着摇头”“慢慢地说”。这些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显得更加真挚。


善于边叙述边抒情


所谓善于边叙述边抒情,就是指考生在行文时既不一味记叙,也不单纯抒情,而是记叙中有抒情,抒情中有記叙,把抒情穿插于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中。“叙”是“情”的基础,“情”是“叙”的升华(深化),两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


例7:


当灭掉战国时期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时,你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你实现了秦国几代国君的梦想,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你“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是何等的器量!历史把你定格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你是前所未有的精英之凝聚体—秦始皇。


你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开郡县制之先例;你接受了韩非的主张,开依法治国之先河。你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希望“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在一系列成绩面前,你的气量不知为何却变得越来越小,你不愿意体恤民力,你不愿意爱惜自己的子民,于是你连年穷兵黩武,弄得民不聊生。结果历史便与你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仅仅二世就结束了你亲手缔造的统一帝国。


你不是输给了历史,而是输给了自己的器量,是你狭小的气量让民心尽失,从而把秦朝一步步推向“死亡”的边缘。否则就不会有“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感慨,更不会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悲惨场面。


点评:此例很难分出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因为考生在行文时采取的是典型的“叙中有情,情中有叙”之手法,两者的有机结合,使文章不仅叙事脉络清晰,而且饱含真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