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10篇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年上海高考真题(附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选登



高考精品讲义集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上海2021年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卷

上海2021长宁区高三二模试卷

2021届高三二模作文题汇总(16区全)

上海市2021浦东新区语文二模 ( 含答案)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选择题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论述类文本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人物传记类古文阅读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游记、书序类文言文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作文题目汇编

2021届上海初三二模古文汇编


2021上海高三二模默写题汇编(16区全)

2021上海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16区全)

2021上海高三二模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汇编(16区全)

2021上海高三二模文言文书序、游记类阅读汇编(16区全)

上海市2021届高三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高三二模作文黄浦范文《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2021高三二模作文浦东新区范文《论年轻人的价值追求》

2021上海高三二模静安区作文范文《偏见与科学》

2021上海高三二模宝山区作文《学“会”“爱”》范文

2021上海高三二模作文奉贤区范文《没见过与不存在》

2021上海高三二模作文金山区《看别人生活与生活给别人看》范文

2021上海高三二模黄浦区作文范文《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2021上海高三二模嘉定区作文范文《英雄主义》

202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论证过程分析(学生版)

2021上海高三二模作文杨浦区《“量”的追求》范文

2021上海高三二模虹口区作文范文《真实与否》

2021上海高三二模松江区作文范文《利他与利己》

2021上海高三二模崇明区作文范文《没答案与全是答案》

2021上海高三二模作文徐汇区范文《理解与共识》

2021上海高三二模普陀区作文《多想想与想太多》范文

2021上海高三二模作文青浦区范文《眼见与心想》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一类文10篇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10篇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心中无惧,何须预测

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我们都只是这个广袤的星空中转瞬即逝的一闪。从人类开始有自我意识起,我们就在不停对未来的生活进行预测,《荷马史诗》中的命运女神,《圣经》中的先知约翰,都象征着自古以来人类对“预知命运”所怀揣的憧憬。从早期略显愚昧的占卜,到现今由大量数据支撑的天气预报等等,究其本源,都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本能的恐惧。我们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下个日出之后又会遇到怎样的苦难?因为我们太过渺小,随时可能被命运的洪流吞没,所以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地揣度天意,试图在无穷的不确定性中抓住一丝确定性、必然性、不变性。

那么,我们能否找到那激流中的锚索?我们能否克服那种与生俱来的恐惧?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向外寻求更多、更准的预测并不能带给我们安宁和平静,唯有向内寻求“猝然临之而不惊”的内心,才能看到并坚守住不变的“道”。

生活中的预测实在太多,令人眼花缭乱。乐于接受预测的人将形形色色的预测当作生活的准则、风向标。炒股前先看股市预测,出门前必须过目黄历,相亲前一定要查星座运势……他们以理性和科学探查世界规律的学者不一样,他们实际上只是自我判断力不够强大而依托于他人之结论的人罢了。何况,苏子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未来真的能被几个参量确定?即使我们能窥见一二,是拘泥于生命的无常?还是感叹命运的不可抗?显然这些都不是接受、相信预测所能解决的。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坦然面对起伏,以不变应万变,又何须预测想必“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的“可楼”主人高攀龙是不会因为他人的预测而改变自我的;显然高歌“物与我皆无尽”的苏轼在赤壁之下是无所谓明晚的月亮之阴晴圆缺的;又“逍遥乎寝卧其下”的庄子自然是将一切外在的即将发生的结果一心“齐之”的,将生活一切的可能性坦然接纳的。这些崇高的“定”经历了千百年的“不定”后岿然不动,在今天依旧鸣响。

诚然,理性的科学的预测推动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对天气、自然灾害的预测正在切实地保护人们的生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未来的预测是人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接近真理的途径之一。但是,倘若我们过度依赖外界各种各样的预测而过活,终将丧失存在的意义;假如人类在理性的尽头发明了预测未来的时光机器,我想,我是不屑于在它之中寻找我的命运所在的。在荧光闪闪的水晶球里看到的,将只是一片荒芜。

 

点评

文章开篇呈现了“预测”现象的普遍性,并揭示了人类预测现象的实质是对自身渺小与天地浩大的忧虑与恐惧。以李白的文章《春夜宴桃李园序》开篇,气势恢弘,境界阔大。作者继而论述了“预测”的局限性,并提出以强大的内心来面对未来的不可预测与生活的变不居,文章的第四段集中呈现了高攀龙、苏轼、庄子等拥有“定力”的人,而且都是以假设未来的方式论述古人事例,非常巧妙。结尾又回到现实,反思了工具理性支配下的现代人可能面临的精神荒芜,形象生动又意味深长。总之,本文例证丰富而恰当,论证思路清晰流畅,观点集中有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

 

 

预测人生?

“预测”看似遥远,实则穿插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不可分离。预测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从东方的灼烧龟甲到西方塔罗牌,从古时的占卜到现代的大数据技术,这些无不都是预测的一种。

古时在决定国家大事之前,往往需要人来占卜吉凶。占卜正是一种原始的预测方式。要注意的是,预测并非预言。预言是感性的,直觉的,而预测则是理性范畴的,通过对现有状况和材料的分析得到结论。古时占卜通过对龟甲的裂痕走向、灼烧时发出的声音推测神的指令,继而得出吉凶之兆。当今世界的人们,也依靠着市场分析和天气预报等预测思考着今后的计划。

预测,不可避免会有差错。天气预报暴雨的预测准确率只有约25%,对于风云变幻的股市分析准确率更低。更不用说古时本来就没什么科学依据的占卜所得到的预测,准确的率最多和丢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差不多。然而人们却依然愿意相信此类预测。

预测的诞生源于人性的脆弱。正是因为害怕承担未来不可承受的后果,所以才出现了预测——为了尽可能排除风险,并安抚自己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心理。生活是一片混沌,不可能被准确预测,但是人们依然需要预测,哪怕只有不到一半的准确率。一方面是对于未来的理性分析、提前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带有一丝自欺欺人的感觉,对于走在生活这独木桥上的心灵的安慰。

如果人们足够强大,能够承担一切后果,那么就不会预测的需要。战争失败的悲惨代价使得帝王慎重考虑,到了自身或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前瞻领域,只能借助神的力量,请求占卜术为自己做下决定。现在的人们不也如此?不知如何行动之时,通过各种渠道的分析,运用大数据,希望得到未来的预测,以使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有合理性。

预测虽然追求科学性,但现实的变数是很大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张大网一个奇迹。对于生活的预测更是不可能准确。现实生活不一定存在像俄狄浦斯王一样注定的命运,汉朝开国帝王刘邦也常常疑惑自己究竟为何当上了国君。正如人们预测独生子女的一代人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很多人现身说法打破了这样刻板的看法。自己的生活自己来过,如果内心足够强大,对于自身能力有充足的认识,那么,对于预测完全可以不以为

当然,无论预测怎样,这都不是我们现在惰怠的理由。以自己不会有辉煌未来为借口而懈怠的人是懦夫,以自己家里有权有势前途无量而不努力的人更是混蛋。预测可以借鉴,但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只有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未来深不可测,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成为颠覆预测的契机。

预测,因人性的复杂和脆弱而生但这不应成为我们前进脚步的羁绊。无论预测如何,我们都应努力,向着最好的明天发展。

 

点评

本文用了较大的篇幅揭示了人类需要预测的实际原因,包括排除风险、减少未知、寻求慰藉等。继而作者又论述了预测的局限性,并提出要用自身的努力创更好的未来,甚至可以颠覆预测。既然人类预测是为了获得更美好的生活,那么作者就用生活来给予回答——“只有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句话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文章不依赖事例材料的堆砌,而是借重理性和逻辑的分析,对概念的界定和辨析非常透彻和深入。

 

 

百般态度,万般境界

生活因未知而美好因未知而有无限可能,有万般境界。

面对未知,选择不以为意、淡然一笑的人可以说是人生的主宰者。有人说过“有的人从来不寻找,凡到手的,都是他要的。”说来颇有一种“破执者得之”的感觉,但又不止于此。对待种种预测,能看作一缕清风,其实是真看清了生活。生活的本质是难以预测的,正是因为未知,去迎接去应变去经历这些才算是切切实实地不白白走这一遭。而显然能真正直面生活本质的人很少,所以我们说梭罗是不可复制的,想要“在我死去的时候不会发现我不曾生活过”,这种坦荡无论是在清心寡欲的过去还是物质充盈的现在都是罕见的。有多少人说着不在乎实则是在预测后选择逃避,掩耳盗铃。真正的不以为实则难矣,毕竟豁然而自由的心态往往是看清繁杂后的通达。

当然,接受预测也并非就是一个“俗”字。面对变数,想要将不确定为确定,让事物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是人的本能,就像面对恐惧自保的本能一样。况且,就如司马相如在谏书中写到“明者远见于未萌”,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能生于“忧患”预测风云进而利用世间的规律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更甚者,能够接受预测并挑战未来则不失为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渴望恢复周礼,外人的嘲笑与质疑,现世的礼崩乐坏,种种冲击让其发出“知我者其天乎”的感叹然而他仍无时无刻不坚守着复周礼的使命与责任。显然他很清楚地预测见了事情的结果,仁政非当世之利器,没有天下大合的背景周礼不过是象牙塔。但他的行动准则已然超越了预测的结果而是从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挑战预测,改变看似不可能的未知,让心中的未来成为以后的现实。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这种人生选择或是文化品格也的确成越来越多后辈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屈原与文天祥便清楚看见了朝代趋下的无望,却依旧“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冷静地看透了世人的愚昧与时代的悲哀,预测到了那灰暗的“未来”,却依然要做一个狂人声嘶力竭地呐喊;曼德拉饱受摧残却依旧坚持致力于种族平等。预测未知改变未知创造未来,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

就如周国平所说的那般做一个“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的人吧,既要坦然地面对看似百分百的“未来”,也请勇敢地作金石之声,挑战预测而创造未来。

 

点评

本文从两个层面来思考“预测”的意义,一是对预测持淡定坦然的态度,直面生活本质,享受通达自由的人生;二是通过预测把握人生,甚至挑战预测的结果而创未来,这两重意义之间构成了递进的关系。“预测”这一作文题的关键是要指向现实与未来,可以说本文的审题立意抓住了材料的核心。

现实生活千姿百态,又千变万化,所以本文标题“百般态度,万般境界”正是对不同生活状态与人生境界的最好回应。然而,看似“百般”“万般”,实则文章有明显的侧重点,即作者着力论述挑战预测创未来这个层面,充分体现了时代青年的满腔热血和无所畏惧。文章情理兼备,有气势、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接受预测,拥抱变数

预测,预先推测,是站在现在,看向未来是立足已知,探求未知。在我看来,预测的目的,无非是让人有所准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总是被用来提醒人们,面对未知的未来,你要思虑周全,全副武装以尽可能使未来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细细想来,此言不假。举例来说,直到拿到试卷的一刹那,众考生才知晓今年高考题的“庐山真面目”。但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高三学子们先是根据考纲“预测”到了考试题型,再是根据往届考题和经验“预测”到了大致默写范围和答题思路。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大到升学、求职,小到出门带不带伞,哪样离得开这些有条理、有依据的预测?对于这样的预测,自然而然地,人们乐于接受。否则,轻则淋成落汤鸡,重则错失良机,必然会后悔。

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预测终究只是以已知看未知,总会出现预测与现实的偏差,甚至反转。尤其是在一些人生重大决定上,切不可将预测看得过重。能够承受预测之外的事,甚至比乐于接受预测更加重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在“六次巧合”中与特蕾莎这个“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相爱,猝不及防中由生命之“轻”走向生命之“重”。他预测到了吗?没有。《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笔下的克里斯特兰德在被作画的激情点燃之前,作为一个拘谨的中产阶级,他预测到自己会走上一条几乎与之前的生命割裂的道路吗?没有。黑塞笔下的悉达多,在成为苦行僧前,预测到自己有一天会放弃身份和家庭,踽踽独行吗?没有。

对于生命中那些突然击中你的热情,不要被它惊得失了分寸,更不能因它与预测相悖便抗拒、逃避。人可以乐于接受预测,但绝不能够受限于预测。无论预测有多科学,它终究只是一种较大的可能性,而人的未来是自由的。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丰满、充实、有趣,正在于它的变化和随机。若是一切按部就班,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激情和创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召唤,接受它,不代表冒冒失失一头扎进激情里。克里斯特兰德临出走前清楚地预测到自己会在巴黎潦倒,预测到妻儿会恨他,预测到他的孤独和世界的不理解。他做好了准备。没有智者会毫无准备地摸黑走向未来。不管走向何方,都应该乐于接受预测,甚至积极预测。

乐于接受预测,也不惧拥抱变数,想来才是迎接未知的上上策。

 

点评

本文对于“预测”的态度公允持中。作者认为预测的作用在于有备无患,这符合我们一般的认知,非常中肯。继而作者又着力论述预测的局限性,以经典文学作品中人物无法预测自身命运来强调预测与现实可能存在的偏差与反转,符合生活的常态。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希望人们乐于接受预测,又不受限于预测,从而获得自由的人生,这是我们面对预测比较合宜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作者又笔锋一转,指出世界的意义正在于不可预测性,人类的激情和创造力正诞生于此,使本文的立意站在高点,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充满热情又保持清醒,这正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说“预测”

预测,即预先推测。作为一项人类活动,预测有着久远的历史,几乎可以说预测与人类社会伴随共生,共同发展。面对种类繁多的“预测”,人们迥异的态度实则也以小见大地反映了他们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看法。

在预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手段和方法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基于这种差异性,我想预测可以简单分类为原始朴素的“占卜式”预测和科学预见。

原始朴素的预测方式并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它却是人类情感态度的绝佳体现。生于浩瀚宇宙,苍茫天地之间,人类面对着太多的未知,未知进而引导出对未来的恐惧,抑或是对生命的好奇。远古先民们不知向何处求索答案,于是便有了“钻龟祝蓍”,有了这种懵懂的预测。抚摸刻有卜辞的甲骨,就仿佛穿越这千年的时光,我们借着历史的线索,得以与数千年以前的人休戚与共,感知他们的苦乐悲愁,也读到了这预测中蕴含的莫大的生命温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朴素的对于预测未来的渴望,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甚至带着探索人生奥秘的哲学情思。

而现代的预测,更多的是指科学预见。刨除了原始的预测中包含的大量情感因子,科学预见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对于事物内部矛盾的深入研究,对于事物之间联系的广泛考察,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科学的预测对人类的实践行为有着普遍的指导作用。科学的预测是规避风险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就如我国在1975年曾首次成功预报海地震,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疑是科学预测实践意义的绝佳体现。并且,科学预测帮助我们高屋建瓴、立足全局地把控事物的发展,拥有更阔大的视野和胸怀。譬如我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就应当是基于对国内市场发展方向和全球化趋势的科学把握和研判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今看来,的确对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和加速融入世界市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科学的预测为人们事半功倍地达成理想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预测既伴随人类社会而产生发展,就时时接受着人们的目光审视和价值判断。热爱预测者对之深信不疑,厌恶预测者对之弃若敝屣。对预测的迥异态度,实则反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差异。乐于接受预测,或许意味着保守和循规蹈矩,但同样包含着理性与冷静的性格特征;对预测不以为,或许显得跳脱不羁,但同样也彰显了乐于开拓勇于冒险的人生态度。说得更形而上学一点,对于预测的不同态度,牵涉了哲学的思考,世界是否有恒常的运行规律,人生是否穷通前定,这关乎我们对于世界本源的信念。

然而,当我们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地再谈“预测”,应当将预测摆到人生中一个恰当的位置——预测只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辅助工具,而非人类命运的把控者,只有人类,唯有人类,才是人类未来的掌舵人。殷商的妇好既骁勇善战,又精通占卜,每每出征,必先卜吉凶。然而若真到生死存亡的关键之役,卜辞不利便不出征了吗?剑柄握在人手中,人心之所向,方是剑锋所向。而今天我们也可以预见“逆全球化”思潮的上升趋势,难道各国便又闭关自守互不往来了吗?绝非如此。预测的“吉”给人以信心和激励,而预测的“凶”同样催人奋进,促使我们以人类宝贵的迎难而上的勇气,扬起我们高贵的头颅,说我们敬畏命运,却从不屈服于命运。

或许“预测”从古至今就带着一种既含情脉脉又悲壮凄凉的风格。它是人类对世界好奇的窥探,亦是人类美好希冀的结晶;彰显人类理性的同时,又表白了执着固执的愚騃(马矣)——即便知道明天的样子,今的生命依旧奋斗奔忙,未曾一刻失却鲜明和炽热。

 

点评

本文的论证从分析“预测”的内涵开始作者认为,原始的预测是先人对于未知的奥秘的探索和对命运的敬畏,现代的科学预测则已经成了趋利避害的有效工具,虽然两者都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无论哪一种“预测”,都有其消极的一面那么,如果我们要真正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可取的态度就是把预测只是看作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把它当作自己命运的把控者。作为一篇议论文,在论证时,逻辑的严密十分重要我们常常说文章“思路清晰”,其实是说这篇文章的逻辑是合理的,严密的本文的成功,与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作为工具的“预测”

生活充满变数,而我们喜欢稳定,有效的预测是许多人求之不得并乐于接受的。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预测并不值得相信。无疑,盲目接受和不以为的态度多少都有些问题,但这两种态度,其实都源于我们对预测的定位不清。预先推测,本质上是人类的行为,它只是人们在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时所利用的工具,仅此而已。

基于科学的预测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现实生活是多变的,对气候的预测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农业布局、防灾预案乃至城市规划对市场的预测则关乎金融决策乃至国计民生……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往往离不开预先推测。从前,农民看天吃饭,而在全球化日益成熟的今天,购物、餐饮、签署合同、货物交易……一个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受自然社会环境千丝万缕的影响,可以说,我们各方面的生活越来越依赖预测,加之,预测很好地迎合了我们喜欢稳定而安全的自然心理,许多人便不知不觉地将预测放极高的地位,将其作为处事的指南。

然而,当我们将预测摆在很高的地位,甚至有些盲目地去接受它时,它却往往会被蒙上一层灰尘——卫星云图、专家分析,常常换不来准确的天气预报;地质理论推导、精密仪器测量,却只能在地震发生前几秒钟作出预测;在电台报纸网络上侃侃而谈的股市分析师,看似有凭有据的预测事后显得一文不值……难怪有人会对预测不以为,他们或许本来是乐于接受预测的,但当人们屡屡发现那些原先十分信任的科学预测其实并不那么可靠时,这样的信任便难以为继,虽然,我们或许会用一句“信则有,不信则无”为自己求得些许的心理安慰。

其实这哪里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呢?当我们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预测都抱着盲目接受的态度时,我们已经悄悄走向失望的边缘。预测既不是神明的指示,亦不是不二的法则,预测充其量只是人类基于科学对未来作出合理推测的行为。而科学在不断进步发展,因而对未来的各种预测也永远有着无穷的未知和无尽的不成熟。对天气的错误预测,不是预测这个行为的错,而是科学技术的限制使得人类还难以作出及时而又合理的判断,地震的难以预料也同样如此。至于不少人打着金融分析师之类的旗号到处蒙骗,这种预测中间又掺杂了人类的利欲和私心,那么这样的预测就更加值得警惕了。

因此,即使是最纯正、最科学的预测,也只不过是人类追求对未来最大程度的契合而作出的努力罢了,有了预测,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可以对未来作好充足的物质和心理准备;但有了它,不代表我们就能一帆风顺,无忧无虑地生活。它永远只是我们追求更好的未来生活的工具,而任何工具都很不幸地具有局限性。如果我们让这样的局限性反过来束缚了我们,失望、困惑、抵触,会导致我们对一切预测不以为

生活充满变数,我们会渴望,能有一条尽善尽美的大道,有一只绝对准确的“水晶球”,有一位来自将来的先知,告诉我们未来,指引我们行动。在这时,花样繁多的“预测”就可能乘虚而入,占据了我们心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但预测终究只是人类自己作出的,也终究只是具有局限性的工具。面对充满变数的生活,预测帮助我们趋利避害,但最终,我们还是要靠自己的判断和自我的原则,去作出抉择,去坚强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

 

点评

作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必须有鲜明的论点和严密的论证在本文中,作者的论点很明确,就是文章的标题:预测只是一种工具。既然是一种工具,它就具有实用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文章很好地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证。在本文的论证过程中,作者首先将文中的“预测”,界定为一种“科学的”预测,而不是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测,这样的分析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很有帮助,因为即便是这样的预测,也只能是一种工具,那么,预测作为一种工具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就更加显而易见了,而预测的局限性正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强调的。当然,作为一篇需要读者接受自己观点的议论文,在语言准确的把握上还是可以作进一步努力的。

 

谶纬应验时

远古时代就有请天问卦、谶纬之说,科学发展至今日回头再看,请神固然是封建迷信的余骸,但现代人仍然习惯于事先预测,只不过工具由巫术、龟骨和卜辞转为计算、逻辑和大数据。

不以为者有之。命运在特定的时候就是老虎机上时间地点人物的随意对接:冰山漂过航道,瞭望人打了瞌睡,无心之举,未料之事,所有预测——轮船的航线,乘客的旅途,在一系列碰巧之下统统不了数。没人能对世上的一切通晓通达,做出的预测也就因此片面而主观,这让预测的必要性成为了一个问号。

“天气预报从来不准。”我们总这么说。但当我们出门之际,又总会点开手机上的天气图标,看着那个小太阳的符号心想:今天不用带伞。

事情总是这样:即便质疑着预测,我们仍依赖于预测。数据推演未能实现时我们气急败坏,无心之言应了谶纬时我们又心有戚戚,预测时准时不准可古话说防患于未然,《谁动了我的奶酪》中说我们要随时做好变化的准备,加之现在我们的确拥有前人无可比拟的技术能让预测最大限度的准确,总而言之,大多时候人们对预测总是欣然接受

动机容易理解,谁也不会愿意面对空茫茫一片的下一刻,尚且能抓在手里的总要把握好。但长期的预测变量太多,实非常人能轻易完成,而短期预测的逻辑链短平快又易于接受,且总能很快被验证真伪,自然就成为了预测的主体。

但预测之所以是预测,而不是什么真正的“预见未来”,是因为它总建立在经验和过去的数据上,由“务实”这一目的出发,而人类的意愿、幻想之类,绝不会干扰预测本身的内容。预测成立的前提是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行为逻辑总是与前人无异——也即,任何一种全新事物出现前,它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预测里。

当我们对未来的期待由一个又一个的短期预测堆砌起来时,其实是限制了对未来的可能性的规划。过度依赖于预测的人不会为没有出现过的可能性做出努力,而偏偏新格局的开创又常常是漫长迂回的过程——即便曾有人想到过为之努力,当短期预测一次次落空时,又有多少人能不放弃呢?预测固然是人类求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但总囿于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之上的安全地带,又何以寻求更好的生活?

所以即便谶纬应验时,也许也该想想,总是成真的预测究竟代表着自己的运筹帷幄,还是代表着生活已经陷入了一个无趣的套路里呢?

 

点评

从作文题对于“预测”的两种态度来看,本文作者显然是倾向于后一种,即对于“预测”的不以为意。如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呢?作者的切入点把握得还是比较好的。在文中,作者对人们依赖“预测”的依据进行了分析,为什么人们离不开“预测”呢?首先是一种习惯,因为“预测”从古至今,向来有之。二是生活充满了未知,所以许多人寄希望于别人的“预测”。三是“预测”有时候确实会应验。那么,这三条依据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作者认为,“预测”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之上,依赖“预测”其实是限制了未来无穷的可能性,从而会使自己的生活陷入一个无趣的套路之中,所以,依赖“预测”是站不住脚的既然如此,对于“预测”的不以为,就成为了一种很明智的态度。当然,文中有些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厘清,比如,占卜和逻辑、大数据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莫让预测限制你的未来

人们对于未来总是有着不同的向往,从几千年前的古人开始用甲骨占卜预测未来到现如今人们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的预测。随着近年来科幻电影的大火,预测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时下人们对预测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乐于接受预测的同时,也别忘了,预测有时会限制个人的发展。

恰当的预测确实能使自己及时调整状态,但很多时候,预测却会大大否定未来的无限可能,甚至让人有一种“命已注定”的消极心态。

当预测的结果是好的,人们欣然接受,感觉不错,当预测结果与想获得的结果相互矛盾的时候,人们可能就会设法避免继续走下,也许那些本来努力一下能达成的事情也变得没有可能了。

科学史上,就有太多的预测。1842年,哲学奥古斯特认为永远无法测量恒星的内部结构,他的预测是有根据的“恒星距离地球实在是太远了。”但19世纪初,用来分析恒星成分的太阳光谱就被发现了。如果当时的科学家们都被这种有根据的预测给吓退,而不去做相关的研究,那么这类的发现就都不存在了,更不用说科学进步了。

因奥运会彩排摔倒成高位瘫痪的刘岩被医生告知“此后再也不能从事舞蹈一类的活动”后,又一次在轮椅上跳着生命的舞蹈。她没有听从命运的“安排”,又一次舞起来了,正是她对于预测的不以为,才使她再次燃起了生命的烈火。这种不以为,是一种追求未来的乐观心态,是一种不服命运的韧性。

如果因为所谓的预测,而否定了未来的可能,那么生来似乎便是注定的,人生也将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人生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的不可预知性。

如今,很多人因为来自外界的预测“你这个想法是不可行的”,而放弃了自己的创意,让未来少了一种可能也正是少这一种可能,成为了他们与那些有成就的人的差距。这些预测确实是有根据的,但是却限制了未来。

如果对于每一个预测都欣然接受,那么当下的意义又有何用?怕不是消极度日了吧。莫让预测限制你的无限可能,用坚强的内心和坚韧的精神去勇敢探索未来,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点评

当一篇文章的论点确立之后,接下来就是要用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论点在议论文中,选择什么样的论据,对于文章的成败,也是十分重要的。所谓论据,一类是具体的论据,比如本文中关于太阳光谱被发现的事实和舞蹈演员刘岩的事例,还有一类是概括性的论据,比如本文中关于“很多人”的看法的剖析在选择论据的时候,要注意论据本身的典型性以及和文章论点的关系,论据选择得好,本身也能起到很好的说服作用。本文的论据选用得较好,有力地支撑了“不要让预测限制你的未来”的中心论点。

 

 

“我是未来的日子”

面对预测,我想我大约会是那个“不以为意”的人。

季节交替,天气预报不准,于是人们纷纷埋怨气象台;股市专家判断失误,跟风的股民遂破口大骂;功德箱里的百元大钞和“神树”枝杈上飘荡的许愿条未能化腐朽为神奇,“信徒们”便从此将“信仰”视若敝屣……在我看来,这些痴迷于预测的人们,很少反省自身是否过度依赖预测。

以股市为例:普通股民时刻关注专家们对股市的预测,股神巴菲特却坦言自己不愿相信股市动向的前瞻。如果一个人痴迷于相信利益走向的预测,恐怕还是自身贪念作祟。一旦欲望之火燃尽理性之光,就难以看到事情的真相。每年根据专家指导购买股票的,倾家荡产者有之,跳楼轻生者有之,家破人亡者亦有之。由此可见,在利益方面盲目选择相信预测,不过是一种看似轻松的活法而已。这是我“不以为”的理由之一。

《左传》有言:“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如今,占卜已成迷信。生活中,当人们心存疑惑的时候,所需要的不只是在形式上将占卜变为预测,首先还是需要明白:预测未必能解答生活中的疑惑。变化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生活的常态。

王阳明一朝中举之时,春风得意马蹄疾,想必没有预测到自己几日后便要被贬官外调;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定居之时,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恐怕也预测不到上天会在几年后无情地带走年轻的荷西……不凡的他们尚且躲不过生活的“意外”,更遑论我们平常人。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是难以预测的,将未来与希望空空寄托在几句预言之上,是无济于事的。

也许有人会说,人们之所以容易相信预测,往往是由于对人生缺乏十足的把握。然而,退一步说,有谁能真的对自己的人生有十足的把握呢?伟人与凡人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差异只是在于对未知的态度罢了:是求神拜佛,是追随偶像,还是独立坦然地面对一切?

究其根本,态度的差异背后其实是人生的视野与格局不同。在人生路上以预测来取代面对,折射出的是精神上的苍白无力。面对命运的劫难,偏居一隅的王阳明凭着自己的才能,将小小龙场治理得井井有条,最终也实现了人生价值;三毛失去了视若生命的荷西,却靠着自己的坚强与毅力,使荷西“复活”于纸端,为时人所钦佩。面对充满变数的生活,我们应当学会赋予自己面对变数的勇气、毅力与能力,像王阳明,像三毛,像无数坦然面对并最终大放异彩的人们一样,让一切不可预测的意外变成自己淬火的最后一道工序。

我想起《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结尾:圣者克里斯朵夫在逆流中走了整整一夜,终于渡过了那条河,他问肩上的孩子:“孩子,你究竟是谁?你为何这样沉重?”孩子答道:“我是未来的日子。”

未来沉重而不可卜,我对此深以为然。而我所能做的,只有肩负着这沉重的未来,砥砺前行。

 

点评

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一句充满诗意的话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这是有一定风险的但好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就鲜明地点出了自己对于“预测”的态度:不以为,接着,马上进入了对于自己观点的论证。在论证观点时,作者从人生出发,认为人们对于“预测”的态度,实际上反映的是对于人生的视野和格局,从现象出发,但着力于对本质的探究,这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对于论据的处理,作者也做得较好,不仅有引用,还有对论据的深入分析,这就使论据更好地起到了支持论点的作用。

 

顽石随笔

诗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寄去作奇传?”

我只是一块顽石,机缘巧合,幻化入世,如今当这世间的旁观者,许多年了。我在红尘中的故事很长,且让我从头道来。

说来荒唐,在我含玉降生的大观园中,我竟是唯一的男性。幼时的记忆有些许模糊了,印象较深的是时常陪同姐妹们去庙中求签。她们有人虔诚地接受那一纸模棱两可的对未知的预测,有人则将不以为显露于脸,甚是有趣。倏忽千年,从前不解预测为何物,如今历经世事后才悟出它对生命的意义——绝非非黑即白的答案,更像一种对生命真实现象的理解与包容。

何出此言?想那日,于可卿房中梦入太虚幻境,好奇使然,翻开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簿,当时只觉这些话似可解却又不可解,恰如庙中签。你也知道,对于女子,我向来是“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脱离尘世后这些隐喻自是要探个究竟的。诚如警幻仙姑所言,这些带有预测色彩的判词,的的确确在她们性格上有着微妙的印证,才导致了个人命运的不同。因此预测决非无中生有,甚至有时起到了警示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看遍世事,我却认为预测虽起警示作用,人们却大可不必拘泥或是过度在意预测的结局。其一,因为生活充满变数,人生不到某些关头是不会领悟的,没有亲身经历所谈的领悟多半是虚的。比如“菱花空对雪澌澌”,在英莲三岁时她的命运便被预测,可是时机未到,当局者迷。

其二,人生不是由单一的结果所组成,相反,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所谓变数,则是这种状态的量变到质变。这其中的因果得失,岂是一句简简单单的预测能轻易带过的?倘若人身上的所有因果点滴都可卜可解,那黛玉……谁又能解她惆怅却轻盈的气质呢?

单从一个凡人的角度来讲,我想我对黛玉是有一种“痴”的。生命里所执迷的东西,没有办法解释的爱,就是“痴”。是一种所有不利的可变现的预测所无法抑制的情感。在如今出于超脱红尘的状态下,我依然觉得人生没有这个“痴”,便是无情,便是虚度。有一些人迷信预测,舍弃了很多本该为其痴狂的人或事,的确每一步都精打细算走那条最安全的路,等到春残花渐落,一切成空的时候才怅然若失。预测使人清醒,太过清醒反而落入了命运的圈套。

回看那一生荒唐、荒谬、错综复杂的喜乐忧愁,爱恨情仇,虽剪不断、理还乱,但要鉴其好坏,还真的很难确定。因为只有经历了红尘间的所有爱恨,一切成空之时才会大彻大悟。所以,生活的变数,不是用来费尽心机去预测从而避免的,而是用来享受的。

不知那些年轻的生命是否还像那时的姐妹们一样,乐于预卜未知。倘若真是如此,只希望那些预测对他们只是点到为止的提醒,而不是阻止他们用力感受这个世界才好啊

 

【点评】

这位考生可谓是把《红楼梦》读得烂熟于心了,竟能化身为宝玉来完成这篇以“预测”为话题的作文。这一巧思,不仅角度新颖,而且显示出了作者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文章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抓住小说中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命运册的情节,来阐发自己对“预测”的看法。一方面肯定预测的作用,另一方面主张人们大可不必拘泥或是过度在意预测的结局。其支撑自己观点的两点理由也很充分,而且始终不忘说话人的角色身份,常以《红楼梦》中人为谈资。末尾更总结自己的一生,指出生活的变数不是用来费尽心机去预测从而避免的,而是用来享受的。整篇作文思维灵动而不散乱,是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