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她一生大多数时候,是无处可逃的,是诗词让她在绝境中安身立命。父亲因战争流离失踪,母亲因病早逝,这种痛苦在少女时期,就在叶嘉莹的内心日夜发酵。九十多岁的叶嘉莹,总是身穿一件烟紫色的长衫出现在讲台上,尽管自己腰腿患病,她还是拒绝了柔软舒适的靠背椅子,坚持要站着讲课。她满头银发梳得整齐,双目炯炯有神,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中气十足,从声音到体态,不由得让人发出一句慨叹:“真美啊。”旁人很难从她的这份平静中,看见过去时代的汹涌往事。从漂泊到归来,尽管活在这世上有过各种创伤,叶嘉莹还是在艰涩的生活、远方的诗词里寻得力量,体面地活着。叶嘉莹的生活清苦,打开冰箱,里面只有几把略发黄的蔬菜与半瓶豆腐乳,在青菜汤的淡味里,她觉出了一生凄凉。
叶嘉莹,是在北平四合院出生的,因来到这世界时是荷花遍布的夏天,父母就为其取小名为“小荷子”。在书香门第的大家族里,她的祖父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叶嘉莹家的大门处有一块黑底金字的横匾,上面写着“进士第”,门前还有两只石头狮子。在她儿时的记忆中,家里有大堆的书,都是父亲从祖父那继承过来的。小时候的叶嘉莹,很少出门,她跟着祖父在家中读诗作诗,读的最熟的是《论语》,她说:“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日不读诗。”
后来,她的别号“迦陵”也是从童年时期与祖父聊诗词中得来——清朝的陈维崧,是中国词人里写得最多的,号迦陵。十三岁之前的叶嘉莹,过着人生为数不多的轻快日子,她对着院子里的树木、月光、落叶作诗,她是在家里由身为教师的姨妈授课。她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学与诗词,在13岁就写下这样的诗句:才华开始在叶嘉莹的身上显露,这已经注定她不平凡一生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在北平郊外卢沟桥,日本军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全面侵华战争。兵员伤亡数百万,千万百姓逃亡内地,老弱转于沟壑,壮者疲于奔命。日本人进城是从前门堂而皇之进来的,彼时的叶嘉莹在读初二,这年暑假“七七事变”,她无比清楚地听到了卢沟桥响起炮火的声音。
她所居住的西长安街,时常会见到日本人的军车呼啸而过,他们在车上唱歌,唱《支那之夜》。在这样的情境下,十三岁的叶嘉莹写下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在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中,叶嘉莹回忆,当年的风雪比现在大,冬天出门上学,她走到巷口拐弯的地方,就会在街上看见冻死、饿死的人。战乱中,长期在上海工作的的父亲断了消息,生死未卜。母亲长久地挂念丈夫,愁思让她得了重病,需要去天津租界找医生治病,可是在手术过程中感染了,不幸在回北平的火车上猝然离世。叶嘉莹戴孝照
那是叶嘉莹最痛苦的时刻,她清楚地记得,母亲棺殓时钉子钉在棺木上的那种声音,她知道悲与喜的差别,也懂了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母亲去世那年,叶嘉莹只有18岁,她很后悔,当初没有陪母亲去天津。“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叶嘉莹开始直面战火纷飞的世界。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叶嘉莹平常在学校里很少与人讲话,她喜欢一个人坐在图书馆或者教室,安静地看书。她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受老师顾随熏陶很大,每次上课都用心记录,希望能把先生所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记载下来,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古诗词。那八本笔记,跟随叶嘉莹漂泊了很多地方,她的财物都可以不要,也要保留好顾随先生的思想。叶嘉莹(右二)与顾随先生及同学合影
叶嘉莹称顾随先生带给她的,是心灵的启发,顾随也对这位学生很是认同,他在看完叶嘉莹的诗词习作后说“作诗是诗,填词是词,简直是天才”。在艰辛的生存环境下,叶嘉莹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她对诗歌有很敏锐的感受。“日月等双箭,生涯未可知。
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
眼底空花梦,天边残照词。
前溪有流水,说与定相思。”
在动荡不安的日日夜夜里,叶嘉莹不知道沦陷的祖国何时能回来,也不知道杳无音信多年的父亲何时能回来。叶嘉莹用诗词自渡,等到父亲回来的那一天,叶嘉莹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学校里教书。那天,她正把自己的自行车抬出去的时候,就看到门前一个熟悉的身影,叶嘉莹仔细一看,是自己阔别已久的父亲。当年,父亲离家的时候,她还在读小学,彼时的她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父女二人相拥泪下,他们都吃了太多别离与生活的苦。
叶嘉莹说自己一生没有谈过恋爱,结婚也不是因为爱情。秀外慧中的叶嘉莹,经常被各大学校邀请前往讲课,有次她遇到了自己中学的老师,彼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即将开启一段悲剧的婚姻。很快,两人见面了,赵钟荪对叶嘉莹一见钟情,聚会结束后,他坚持要骑车送叶嘉莹回家。学无专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就立不住,后来所发生的一切,证明了父亲的判断。1948年,21岁的叶嘉莹南下到上海嫁给了赵钟荪,之后跟随丈夫到了中国台湾。叶嘉莹随身携带的行李特别简单,只有两个皮箱,里面装着顾随老师写给她的笔记,还有几件换洗衣服,她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时,没有想到这一别就几十年都不能回来。
叶嘉莹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她惨遭迫害,随命运拨弄和抛置。在生大女儿时,赵钟荪将妻子放到海军医院的走廊,自己就离开了,叶嘉莹独自一人从天蒙蒙亮坐到了天黑,羊水都流光了。赵钟荪的姐姐赶到,借了一辆吉普车,将叶嘉莹送到了高雄的医院,医生给她打了催生针。叶嘉莹从晚上九点钟一直痛到了第二天下午才生产,后来,回忆起这段难产的经历,她还是面露痛楚:“把我痛得真是要死了!”没多久,丈夫就因“白色恐怖”入狱4年,叶嘉莹也险些被捕,她带着襁褓婴儿被带到警备司令部问话,警察局局长见她可怜,就把她放出来了。“时外子既仍在狱中,余已无家可归,大地茫茫,竟不知托身何所,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无依无靠的叶嘉莹展望前路,如雾里观河,模糊不定,却从未心灰意冷,她绝不向命运低头。叶嘉莹带着女儿,睡在亲戚家的走廊,她白天抱着孩子到树下徘徊,怕吵到人家,晚上等所有人都睡了,她才能在走廊地板上铺上毯子休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叶嘉莹只能硬撑着,终于在次年,她的父亲到了中国台湾,她找到一份在台南私立光华女中教书的工作,才带着女儿换了一个生活环境,搬去父亲所在的台南临时宿舍。“我真正是把什么都放弃了,只能苟延残喘地活着。一个人千辛万苦,历经了多少精神上、物质上的苦难,人只能是活下来就是了,除了活下来以外的事什么都不用说了。”
她白天在中学教书维持生计,晚上就回到家在过道里用煤油炉做饭。叶嘉莹的外甥后来说,不知道舅妈这么有学问,这么厉害,因为每次去她家,都看到她在厨房做家务,以为她只是洗衣做饭的普通妇人。年轻时的叶嘉莹读词
从牢狱出来的丈夫,性情暴戾,没有一丝温情可言,在叶嘉莹生了二女儿后,不管不问,甚至开始对妻子拳打脚踢。叶嘉莹因为常年过度劳累,患上了气喘病,胸口总是隐隐作痛,她白天在几个学校忙碌教书,为了生计来回奔波,早出晚归,回到家还要被丈夫责怨。她知道,全家人还要靠自己养活,再难也不能倒下,叶嘉莹总是在忍耐。
二女儿出生后,赵钟荪到医院一看又是女儿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把妻子叶嘉莹与刚出生的孩子丢在医院。天性隐忍的叶嘉莹,再也无法承受这接踵而来的苦难,她想到自杀。最终将她从深渊拯救的,是王安石的一首诗,《拟寒山拾得》中的那句“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叶嘉莹意识到,在世间所有遭遇,都是因果,她释怀了。1954年,30岁的叶嘉莹到中国台北二女中任教,之后被中国台湾大学聘为教授,并先后受淡江文理学院与辅仁大学的聘请,教授诗词与文选。叶嘉莹的课非常受欢迎,写过《现代文学》的白先勇就是她的学生,他宁愿逃原本的课程,也要到叶先生的课堂听她讲诗选。白先勇听了足足一年,叶嘉莹对他的文学启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华丽是天生的,可能跟她叶赫那拉氏的血液有关系,叶先生一站出来就是个末代贵族”。
1966年,42岁的叶嘉莹远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与哈佛大学任客座教授,她说去加拿大不是自己的选择,去美国也不是,结婚也不是。
“我先生被关了那么多年,幸而放出来了,他离开了海军,没有找到工作。他不想在中国台湾待了,看到我有机会出去,就坚持让我把孩子先带出去,他也就能出去了。”她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妻子,是母亲,要赚钱养家,要照顾一家人。叶嘉莹好学,她查英文生字教书,还拼命找出空余时间去旁听外文系的课,尤其是文学理论课,她总是在图书馆工作到深夜。“深夜,整个图书馆中空无一人,当我从两侧列满书架的黑暗的长长的通路上走过时,有时我竟会有一种静安先生的精魂似乎就徘徊在附近的感觉。”静安先生,是叶嘉莹一直很欣赏的学者王国维。
三年后,叶嘉莹定居温哥华,任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她好像长途跋涉之后,总算可以安顿下来了,叶嘉莹对大女儿说:“等你有了小孩,我就帮你带孩子。”这是叶嘉莹原本想象的暮年生活,命运却从未放过她,这段对话过去没多久,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就因车祸意外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可想而知。她给女儿与女婿料理完后事后,终日在家里以泪洗面,痛苦地写下《哭女诗》十首:叶嘉莹在大女儿的婚礼上
中年丧女的巨大悲痛,也没能让叶嘉莹在旁人面前露出脆弱的一面,她的好友刘秉松回忆,那时在学校碰到叶嘉莹,她也只是红着眼眶,匆匆经过,从不逢人诉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制片人李玉华回忆起,跟拍的日子里,叶嘉莹把导演陈传兴叫到身旁,她就坐在床沿边,诉说衷肠,一字一句地讲当年丈夫是如何欺凌家暴她的。“那时候看她,像个小女孩一样跟导演诉苦,说自己是怎么撑过来的。我听的时候真的是当场眼泪就要掉下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那句“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常常被叶嘉莹拿来在大学课堂上讲。
“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1978年春天的某个日落时分,54岁的叶嘉莹穿过一大片树林,寄了一封到中国的信件。信中,她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后半生回国讲学,叶嘉莹说自己大半生了,很多事情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次回国教书是自己唯一一次主动争取的事情,希望如愿。那个夕阳西下的傍晚,让叶嘉莹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余生的日子,应该如何度过,“唤起了我年华老去的警醒”。人到暮年,她又想起了自己青年时期的恩师顾随先生,“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的心态,过乐观的生活。”叶嘉莹的期盼得到了回复,一年后,开始了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的生活。
她从飞机的窗户往下看,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那是叶嘉莹思念已久的故乡北京,长安街是她童年所在的地方,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年过半百的叶嘉莹回到老家,发现早已物是人非,大门前的狮子被砸了,门上的匾不见了,只有大门还在,门巷依稀犹未改。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的家变成大杂院了,竹子不在了,地上的砖也不见了。每次叶嘉莹往返加拿大与中国,都自费所有开销,讲课也绝不收取任何薪水,她对自己总是节俭,去水果摊买橘子,她总是买最便宜的。在南开大学,叶嘉莹的课非常受欢迎,教室常常是被挤得水泄不通,连阶梯上、窗台上都坐满了人,有人甚至为了听她的课,从别的城市千里迢迢过来。只要是叶嘉莹的课,主楼的门口定要组织纠察队的,学生会往里涌。2018年6月,叶嘉莹将自己的所有积蓄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一年后,她又将自己的稿酬、版税所得,再次向迦陵基金捐款1711万,两次捐款共计3568万,是叶嘉莹先生的毕生积蓄。这是她对诗词的一片真心,“裸捐”三千多万的事情,却让叶嘉莹成为焦点,曾有记者问她为什么不把这么多财产留给儿女。叶嘉莹不想理会,漠然回应:“我本来想和你讲学问,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是没有兴趣的。”她很无奈,也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着社会风气与物欲世界的现状,也会怀念曾经大家求知若渴的校园。对于传统文化的没落,叶嘉莹很焦虑,她持着知其不可而为的心来推动,到处去教诗词。只要是对诗词感兴趣的人,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她都愿意真诚地同对方对话,有家庭主妇、建筑工人,听到她讲课的广播和音频,给她写邮件,她都是回邮件的。2021年2月,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平生经过离乱,她却说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是中国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把光明传下去,所以是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希望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莲子留下来”。2017年,叶嘉莹《朗读者》
2008年,赵钟荪去世,在生命就要走向终结的那一刻,他把手伸向了妻子叶嘉莹。
看着眼前的这个带给自己无数痛楚的男人,叶嘉莹还是接住了那只留有余热的手。叶嘉莹回国讲学,她总是身穿烟灰紫色的长衫,站在讲台上教书。对于她来说,人生不存在退休这回事,她一把年纪了,还是会让学生到自己家中,为他们讲课,她说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间,要多做些事情。活到98岁,诸多荣誉加身,叶嘉莹却说:“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这也是情不自已。”她一直过着独居生活,摔断锁骨后才不得已请了保姆,叶嘉莹吃得很简单,青菜与馒头,晚饭总是多做点,她第二天就自己热一下,当午饭吃。生活上如此节俭的叶嘉莹,穿的衣服也都是几十年前买的,有的破了洞,她就拿针线缝好。
叶嘉莹先生,平日里可爱得很,在拍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时,笑着说:“导演陈先生以为我这是假发,我这可是真头发,最近还少了一些,不过愈发亮了。”晚上洗完头发,她会整齐地给自己的花白头发卷上发卷,次日就可以拥有一头蓬松的银色小卷发。对于美,叶嘉莹有着自己的要求,年轻时一直穿斜襟旗袍,年老之后,她就穿烟灰紫或湖蓝色的长衫,优雅淡然,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叶嘉莹一生大多数时候,是悲苦交加的,是诗词让她在绝境中安身立命。叶嘉莹年轻时,常穿的一件蓝色斜襟旗袍
部分参考资料:
1、《叶嘉莹传》,熊烨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红渠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叶嘉莹口述张候萍撰写,三联书店3、陈传兴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4、20181101国家记忆 《传薪者》诗词留香 叶嘉莹5、叶嘉莹《多面折射的光影:叶嘉莹自选集》6、《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女先生”,但她的力量不止于此》Vista看天下7、《顾随和他的弟子-顾随和他的弟子叶嘉莹》
图片来源:网络、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截图等
屠呦呦丨钟南山丨水庆霞
普洁的故事丨童星的悲剧
网瘾少年丨高考0分丨寻亲新娘
毛不易丨朴树丨李健丨张学友
远去的民谣丨60岁周星驰丨华语乐坛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