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热点丨综艺节目新主流形态:文化为核,综艺为壳
2019年10月31日,一段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讨论。视频中的几位参赛选手,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审题、思考、立论,完成度之高令人惊叹,比赛现场简直是神仙打架!
从《中国诗词大会》一经开播便迅速刷爆朋友圈,到《朗读者》《国家宝藏》等频频问鼎综艺收视率榜单、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类文化节目在关注度居高不下的同时赢得如潮的好评。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内在创新驱动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但为当下“娱乐至死”的综艺环境注入了绵长厚重的文化属性,也以直抵人心的方式,满足了新时代观众的人文期许和情感诉求,对目前我国的媒介生态失衡现象,亦是一次及时的自我调适。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契机
2017年起,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众多综艺节目中发展迅猛,节目数量开始暴增。沉寂多年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迎来了它蓬勃的春天,而它的“来势凶猛”离不开政策的主导与实时的红利。
1
相关政策的规范与引导
在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环境下,国家的政策与规范主要是对综艺节目的引进模式和泛娱乐化市场乱象加以规范,因此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有着较为明显自上而下的影响。2017 年 7 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要求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制作和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和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
这些政策和规定虽然一定程度上使综艺节目的类型和题材都受到了限制,但也催生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使电视综艺行业进入到新一轮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
2
传统综艺节目导致的视听疲惫
在这个泛娱乐化横行的时代,各大卫视都奉行以流量、收视率为王的宗旨,制造出各种趣味性十足、流量明星驻扎的娱乐节目,长期以来这类节目的内容并未在深度与广度上进行扩展,大部分节目仍旧以引进或者借鉴外国综艺节目的表现形式为主,没有本土节目针对观众需求的创新点,使得部分受众开始产生视听疲惫的感觉。
而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以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容及节目表现形式,令观众耳目一新,恰巧减缓了观众的疲劳感。不仅如此,诸如《朗读者》这类文化综艺节目,还在线下开展朗读活动,通过朗读亭就能进行好书好文的分享,一时之间成为观众互动性最强的综艺节目。
3
文化焦虑现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信息爆发导致的信息难以进行聚焦、难以进行深度探寻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对信息获取的焦虑情绪。不仅如此,国家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近些年的缺失与国家实力的展现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有所感悟,由此导致的“文化焦虑”问题也因此备受关注,因此对文化自信的期望以及文化底蕴的建设也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事情。
而以电视媒介为传播载体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以其知识丰富性,恰好满足了这一社会需求,这也使得观众在收看这一类型的节目以后,不仅能够娱乐身心,还能有所收获,减缓了大众因文化焦虑带来的情绪。
4
文化综艺节目的口碑发酵
在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全民所处的文化焦虑的影响下,文化综艺节目也以其别具一格的节目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获得了中国受众的首肯。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收看节目的观众,都无一例外地对上线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又由于文化类综艺节目多为央视频道所主推,各大卫视也相继推出了符合其地方定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让观众了解本地文化、领略文化精髓。
其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与时代相结合,获得了全民的热议与持续不断的关注,再由纸质媒介以及网络媒介的助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口碑以及影响几乎渗透到各个年龄段,哪怕不收看节目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清楚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存在,从而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节目选择。
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挑战
文化类综艺节目虽然好评不断,但是不论在电视收视率还是在网络播放量上,对比于娱乐类综艺节目的收视率,文化类综艺节目收视率比较差强人意,叫好但不卖座成为这一新型综艺节目的普遍现象。
1
受众群体限制
相比于娱乐类综艺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受众群体有限。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娱乐类综艺节目通过轻松幽默、紧张刺激的节目内容以及邀请流量嘉宾的参与等形式吸引了大批观众,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要。这种类型的节目不需要观众再去思考和反思的东西,其节目宗旨只有一个——放松身心。
但是反观文化类综艺节目,观众在收看节目时,往往处于一种我正在接受知识的状态之中,如果不融入节目主旨“文化”所本身要求思考的环境,很难去理解节目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这自然而然就淘汰了部分教育层次低的观众。而对于受到工作等社会压力的受众而言,往往都希望能够在闲暇时光得到身心的放松,他们也不会过多地融入需要再思考的环境,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受众数量可能远远不及传统娱乐类综艺节目的受众数量。
2
节目内容同质化
文化类综艺节目大多以演播室录制为主,只有极少数的节目是户外形式,反观近几年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大多以真人秀与户外竞技有关,并且形式与内容也多种多样。而文化类综艺节目形式却较为单一,多以演讲、竞技有关,很容易产生一种视听疲劳。而在内容上,文化类综艺节目也由于其主旨的问题,如何让受众能最小负担的观看及参与节目,也是值得去思考和揣摩的。
目前,诗词与文章已经是文化类综艺节目中最主流的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不必扎堆于演播室与诗词、文章,如何对中华文化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再与传媒技术相结合,使文化类综艺节目更亲近于民,从内容与表现形式上求新求变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的当务之急。
3
广告赞助较少
据统计,52%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无冠名广告商赞助,究其原因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其收视率与受众有限,再加上这是一个新型综艺节目类别,这也使得投资商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投资还持有一定观望态度,从而导致文化类综艺节目难以在市场上产生足够的商业价值。虽然其产生的文化价值难以估量,但是这对于一些因缺少资金而导致节目无法精良制作的网络自制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也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推广大部分都是由央视及地方主流卫视承担。
对于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制作人,虽然其本身就能从广告中获得很大的收益,但其收益的来源根本在于其用户流量,制作人很难去评估做文化类综艺节目对自身用户流量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文化类节目对于制作人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功底要求过高,与其浅尝辄止倒不如直接放弃,以免影响媒体本身所建立起来的口碑。所以,如何扶持文化类节目的建设也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结语
众媒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大众开始意识到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加上近年来文化节目发力突出重围,传统文化在电视媒介中的传播效用愈发重要。重新审视社会公众聚焦文化综艺的原因,除了融媒体时代到来的客观大环境,还有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追溯与敬畏。
我们应该看到,文化综艺在电视业的崛起不是一日之功,它们只是在对自身高质量文化知识体量高度保持的同时,加入娱乐信息引力,适度带入热点话题,无形间助推节目的关注度与话题度。
故而,心怀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敬畏和尊重,是文化综艺节目向前发力的最基本点, 以文化为基石的节目内容,不仅在考验节目制作人的功底, 也在考察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因而,在“唯娱乐化”和“娱乐至死”的融媒体时代,文化节目应当带领新媒体做好标榜力量,向更高质量、高层次、更有内涵的节目转型。
参考文献:
[1]杜思杨.浅谈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J].今传媒,2019,27(10):111-114.
如有任何问题,可咨询财新小助手哦
往期精彩推送↓
清华媒介经营与管理MJC | 抓住不甘平凡的那一丝热血战魂,清华也没那么高不可攀
财新热点 | 人民币汇率“破7”,全网都沸腾了,你还没搞明白咋回事呢?
蔡徐坤vs周杰伦,idol大战结束了,你需要知道的知识还有很多
财新热点 | 甲醛、倒塌…风波不断后,自如还能怎么出现在你的考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