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中建立初步的书目结构:艺术家研究文献的检索和整理

艺术史的图书馆 艺术史图书馆 2023-06-05
集中建立初步的书目结构:艺术家研究文献的检索和整理

艺术史图书馆按:这是书目作为艺术史研究的方法的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从方法上讲,真正将书目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实也是从集聚了一批数量可观、质量较高的条目开始,之后对这批条目的分类、文献收集、阅读笔记撰写、Tag标记等才是长期的研究过程。使用这种方法,与我个人的研究经历相关。我从2015年开始做瓦萨里的研究,研究瓦萨里其实就是研究他写的近两百个艺术家的传记,这时候对这些艺术家的现代学术的掌握就比较重要了。如何利用现代学术研究的成果去注解瓦萨里的《大艺术家传》,德语的译注本是典范。当年我的研究起步也是在他们的基础之上。德语的五十多卷本的译注本可以称得上是对瓦萨里的文本的一次现代学术的重审,而接下来一个时期大有可为的一个方向:凭借各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的五(六)百周年的纪念活动(时间恰好以及现在展览水平的提高),对瓦萨里的各个传记进行翻译、注解和研究。这种单行本成为了新的热点,比如去年Martin Kemp译注的达芬奇传,见达芬奇的年表(Martin Kemp版) 。今年应该也会有学者出专门的瓦萨里的拉菲尔传的译注本,毕竟这种方式一定畅销,又能嵌入自己的学术主张。瓦萨里的传记中译本有刘耀春老师等译的《艺苑名人传》,据我所知有好几个地方准备从意大利语原文重翻一遍。在我看来,更好的方式是在五百周年纪念活动一两年之后,对相应传记做一个凭借最新的学术研究和展览情况的译注本。

这次推送的如何查找艺术家的研究文献,就是顺着上次的Kubikat和Zotero的推送,如何快速地建立一个初始的结构,并集聚一些可快速获取的研究文献。对两百个艺术家建立这样的Zotero结构,也是挺花时间的,适合非常时期蹲在家里搞。有时候,机械工作本身潜藏了很强的创造力,尤其是机械工作在不断被重复时。

书目作为艺术史的方法系列:

一、瓦尔堡的卡片盒子:对Bibliography的创造性使用和建造

二、牛津文献书目和个人研究方向:数字时代如何构建研究框架

三、书目作为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艺术史联合书目检索系统Kubikat

四、数字人文时代的目录学:用Zotero保存Kubikat的检索条目

五、艺术家研究文献的检索和整理


一、专业领域的书目检索系统

这整个工作流的核心是有一个专业领域的书目检索系统,因为我的领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自然就是之前介绍的Kubikat,其他的如艺术史学史的,Kubikat也可以胜任,但要熟悉Kubikat各图书馆的馆藏,20世纪艺术家用Kubikat就不太行了(除了未来主义外),需要另找一个书目检索系统。古希腊罗马艺术也不适合,我不知道是否有专门的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此。专业的检索系统,原则上符合以下几条就好:

  1. 专业方向的图书馆,并一直在扩充收藏,且有本领域最好的专家进行工作;

  2. 图书馆员著录专业期刊的论文和研讨会论文等;

  3. 图书馆检索系统能够跟Reference的软件联合使用。

中国艺术史的书目系统我也并没有见过,我个人的感觉,中国的学术研究跟西方还是挺不同的,专业化程度不是那么高,但同时各专业间的藩蓠也没那么深,在我的想像中,应该是以中古史中心为基础建立专业化的图书检索系统。

二、阅读文献时记录书目的工作流变化

网络时代最方便的是检索,短时间内能集聚大量的文献,最麻烦的是文献管理,下载大量文献之后,很多一直存在硬盘里没有阅读。做艺术史学史最重要的是一手文献:艺术史家著作和档案等。相对而言,文艺复兴艺术史的研究一手的材料该整理的都已经差不多了,档案的查阅是基础的,但不是最核心的,目前最重要的两项:最新科技下的隐藏图像的获得和解读以前的艺术史家的研究。

以前的workflow:

在阅读时逐渐建立一个Zotero的结构,然后碰到相关的著作就用各个目录系统来导入Zotero,逐渐地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其中包括自己下载的图书和扫描的图书,会逐渐地导入进去,然后阅读基本用文石的Max 2。这个方法在去年的书籍编目的工具Zotero中讲得很明白,当时提的也是结构化书目,但主要借的是施若塞尔的书和牛津的书目,相对比较受限,基本上对于你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有用。

现在的workflow:

自从解决了Kubikat和Zotero的联合使用之后,基于我对我们研究所的图书著录的了解,我就不再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导入,而是预先在Zotero里建立了瓦萨里所提到的艺术家文件夹,再通过之前介绍的RIS的方式导入KHI藏的相关文献。阅读时再遇到相关的文献,我只需要检索Zotero的库就好,并将该条文献从Kubikat文件夹中拖到相应的研究分类中,同时会抽时间去图书馆的架子上浏览一下研究情况(目前最好的专著、重要的展览画册、以前的抽印本等)。或者拿一本专著,跟着作者的前言整理一遍研究,因为不用再通过其他途径导入,只需要建立研究分类,拉入相关条目,非常高效。

三、艺术家文献书目整理的具体步骤

以Andrea del Castagno为例,说明一下整个workflow。首先在Zotero里建立Andrea del Castagno的文件夹,再建立三个子文件夹:Wiki , Jstor和Kubikat,Wiki是放百科类的条目,Jstor是预存一批研究文献,Kubikat 是为了平衡各语种和保证材料的齐全。

Wiki百科类文献

意大利语版WIKI :(当然也可以包含英语、德语、法语等),直接点击Zotero的浏览器插件,然后用Safari的阅读模式存成PDF,将PDF拉到导入的条目上就可以了。

Treccani 的词条: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会查到多个词条,一般情况下,Dizionario Biografico Enciclopedia dell' Arte Medievale的词条都是由专家撰写,质量比较高,这些词典也是有纸质版的。Grove Art :也就是34卷的Dictionary of Art 这个很著名,条目质量有好有坏,优势是专家撰写并不时进行更新。

结束部分有外部资源一栏,链接到了大量的博物馆、照片库(如WGA),然而基本上没一个正常能用的,基本都是page not found。但这个方向是非常好的,今后的艺术家百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链接各种数据库、博物馆和图片库,也就是curate网络上的资源,而不是简单地给你知识类。就是英美数据库收费订阅这套模式并不太靠谱,更合适的还是老欧洲这种由国家资助的,所以可以完全免费公开,比如treccani这种,在这个基础框架下做会更有前景一点。Allgemeines Künstlerlexikon - Internationale Künstlerdatenbank - Online

目前最大的艺术史百科全书,这也是德国学者引以为傲的一个成就。

这个数据库需要注意的:

  1. 检索的时候最好用高级检索,用NAME的方式,不要用FULL TEXT,否则结果条目太多。另外,请严格按照姓在前,名在后输入,或者只输入单个名字,输完后请稍等,等系统给出建议后选择合适的。

  2. 条目可以直接用Zotero导入信息,但词条内容最好存成PDF,再放到Zotero条目下。

  3. 毫无排版,请忽视,请重视内容,请背缩写,请重视内容。

  4. 用网页上的 sava as pdf 存下来的pdf效果很差,不如用打印功能保存成pdf。

  5. 这个数据库主流的条目都是免费的,或者说是由一个临时的帐户买给你的。

  6. 德国人编的好处是全是干货,也比较细致,不流行就是德语难再加上干货实在太干,需要学习成本(缩写、基本知识等)。

Jstor

Jstor是最方便的数据库,而且也方便导入,值得注意的是Jstor的艺术史文献是很不全的,英语文献相对收录还成,但最近几年的都没有,需要查纸版,德、意、法的文献少之又少。胜在导入方便,一般会有好几十页,选择直接相关的(基本也就一页)一键就能把条目和PDF直接导入了。

Kubikat

以上这些的好处是基本上各大学都订阅了的数据库,所以基本上都能直接把文献电子版导入Zotero,Kubikat就是保存条目信息,也是后期整理文献的基础。主要在这个基础上,今后阅读时,就会注重对Zotero里的条目进行curate,也就是逐渐对该艺术家的研究进行分类。当某一个艺术家的分类愈加逐渐完成时,可以横向对比其他艺术家的研究,事实上可以看到该艺术家的研究在哪方面比较强,而在哪些方面还比较弱,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这其实是一种利用艺术史学史和目录学(Bibliography)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途径。

以上这些步骤相对都挺耗时间的,但又很机械,适合用来消磨时间。下面是curate这些条目的过程。1. Andrea del Castagno只是阅读时碰到,之前在Santissima Annunziata有幸看到他被藏起来的一幅画,1900年时是由我们研究所组织了对这幅画的发现和讨论(还是根据瓦萨里的记载发现的),所以就去对应的书架上看了一眼,拿了几本看了一下。

Andrea del Castagno 1451 San Giuliano e il Redentore,这幅湿壁画在1692年被另一幅祭坛画给覆盖了

2. 最新的专著是Dunlop 的Andrea del Castagno and the limits of painting,阅读她的前言时,我就根据她介绍的情况进行一手文献、展览和专著等初步的分类。3. 分类后,如果要找相应的电子文献的话,Kubikat上部分文献是链接到相应数据库和公开资源的,可以省很多时间。另外,就是之前推荐的获取艺术史电子资源的方法Internet Archive的书的下载, Archive是真很灵。这套系统的核心是扩展自己的领域,集中大领域内的一批材料,集中作出一个初步结构和集聚初步的材料(百科条目和Jstor),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图像库,在这个基础上,今后你的研究就是先对某个艺术家下面的某一方面进行材料收集,而你在阅读中不断遇到的研究文献就能通过检索在这里找到,这是我认为将书目作为研究方法之后本身所具有的潜力。
这个系列更完,之后还会更阅读Bibliography,主要还是列举一些经典的研究书目。下周应该开始更新Roberto Longhi逝世五十周年纪念系列。


艺术史的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系列:


           零: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导论:目录学下的数据库阅读

           一:如何用目录学追踪艺术史的最新进展:书籍编目的工具Zotero

           二: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二:获取艺术史电子资源的方法

               三: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三:pdf优化工具和OCR工具的选择

               四:艺术史的漫游者:散漫式的阅读和笔记工具—E-ink 阅读器

               五:艺术史的写作:图像的尤利西斯之旅

           六: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六:数据库的索引与检索工具FoxTrot Pro

           七:艺术的判断力之源:随身携带的个人数据库Foxtrot attaché

           八:艺术史研究中原始材料和术语的整理:Marginnote在艺术史研究中的两个实例

           九:Evernote作为艺术史阅读和观看的判断力工具

           十: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十:数据的同步与备份


 扫码关注艺术史图书馆

10、100、4000、2万、30万,这是一系列图书数量的数据,10本著作大约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掌握一个研究主题,100本可以差不多地勾勒出一个研究方向的框架,4000本可以满足一个学者的研究需求和一个私人图书馆的藏书开端,2万本则达到了私人藏书较为完美的状态,30万是一个专门学科的藏书的公共图书馆的量。这个公众号旨在建成一个私人的艺术史图书馆,藏书量在三万左右,主要收集艺术文献(5000)、艺术史学史(15000)以及瓦萨里《大艺术家传》中对各艺术家的注解所需要的基本研究著作(10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