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牛津文献书目和个人研究方向:数字时代如何构建研究框架

艺术史的图书馆 艺术史图书馆 2022-07-10

阅读Bibliography系列瓦尔堡的卡片盒子:对Bibliography的创造性使用和建造

    

这是非常实用的一次推送,讲的是如何利用Zotero和Oxford Bibliographies来构建合适的研究框架,并用瓦尔堡的研究举例,属于阅读Bibliography系列第二篇。


 为什么要用Zotero


如何用目录学的方式追踪西方艺术史研究的最新进展,之前在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中就已经详细讲过如何用目录学追踪艺术史的最新进展:书籍编目的工具Zotero,重看一遍之后,觉得条分缕析挺清楚的。值得加一句的是,这种方法用在文艺复兴艺术史这样的被深耕过的领域是非常有用的,原因是具有中国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研究时,往往容易发现他们受自我文化限制而不易进展的问题。其实上次推送的书信,中国古代尺牍的书法层面是一个非常值得作为艺术家的书信提出来的一个八面侧面。


为什么选择Oxford Bibliographies



选择Oxford Bibliographies(点击原文)最大的原因是在页面上可以将条目中提到的所有文献和评注一键导入到Zotero中,比起其它的文献书目要方便的多,也方便没办法接触到原书的学生对文献有大致的印象。


以我个人的使用经验对Oxford Bibliographies做点评价。


Oxford Bibliographies中的条目质量参差不齐,不同的编者不同的风格。有些条目在我看起实在是编得太差。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前段时间读到讨论福柯的文章,很想了解他的著作的情况,尤其原著的整理之类的,第一想到的就是Oxford bibliographies,一搜还真有,有三个条目,分属于三个学科,我就都打开看了一下,好吧,我不知道原来福柯研究已经如此国际化,全都是英语文献,法语的原著和研究文献都没有。我相信这些专家不会是依据英文去做研究的,我也不反对把英文译文包括在内,但好歹让人了解福柯的原著的编纂情况,甚至是在德语、意大利语学界的研究情况。

艺术史方向的主编是Thomas DaCosta Kaufmann 教授。

艺术史方面的条目还算可以,Kaufmann编的史学史条目范围很广,虽然在细节上也有不少瑕疵,但是毕竟整个格局出来了,而且还尽量考虑到了多语的情况。Claudia的瓦尔堡条目则非常好,这当然与她的身份有关,不敢说她的研究做的有多好,但了解瓦尔堡档案的情况,目前在世的学者里可能没有比她好的,虽然我对她的多处评价并不能认可,但这只是个人意见的区别罢了。Claudia的条目缺了一些重要的意大利语的著作,比如Aby Warburg e la cultura italiana: fra sopravvivenze e prospettive di ricerca ,这本是讨论瓦尔堡与意大利的重要文集,里面又包含了大量的一手材料。除此之外,她的结构主要还是以问题为主,其实从瓦尔堡个例来说,他是一个保存了几乎所有资料的艺术史家,因此从原始材料这个角度其实还可以有一个更清晰的结构,似乎WIA有这样的东西。另外Wuttke编的两卷本的Aby M. Warburg-Bibliographie ,这个适合平常用于了解瓦尔堡在某个阶段的活动,从而可以对应档案中的材料。从整体把握研究情况来说,Wuttke编的这个就过于复杂了,无法呈现一个清晰的结构。



顺带说一下其中的瓦萨里条目,相对来说水准一般,最大的问题是这个研究目录受到英语的影响过大,只有在英语世界有所研究的方向才被归入到这个研究目录里来。而事实上,英语世界对瓦萨里的研究解构大于建构,只能反映瓦萨里研究中的一个很小的侧面。


  Oxford Bibliographies 如何导入Zotero


正好通过瓦尔堡这个说下去。我的研究思路就是先将瓦尔堡的文献都放过去,然后按照Cluadia的分类归类,我自己原来的结构也尽量保留,但嫁接到她的结构化的研究目录中,这样就可以看到我在整个研究的哪一块在做,等我这块的文献积累到一定量,阅读逐渐深入时,就可以写文章了。



如上图,在条目右上方点导出按钮,然后在弹出的框中选Zotero,这样就会导出一个ris文件,然后打开这个文件,就会自动导入所有提到的文献和相关的评价。


可点击放大


导入后会看到如上图一样完全没有分类的条目,而且其中一些条目其实信息不是太对。


下一步是根据Claudia的条目中的结构来结构化上面的条目。


可点击放大

这个过程挺费功夫的,尤其是碰到条目信息不对时,只能再查实信息。

最好用的依旧是哈佛的Hollis,具体可以参考zotero那篇文章。


条目错误最多的是一本书中的某章,往往书名和章节名位置互换。这一类的,可以推荐Mainz的http://opac.regesta-imperii.de/lang_de/这个系统,这是少数能够精确抓取章节的Bibliography信息的书目索引系统。


如果专业研究瓦尔堡,这些书中非常重要的特别原始材料性质的最好有个电子版,国内比较方便,扔打印店就行,国外就只能自己搞了。做完后就用Foxtrot做数据库。其实像WIA那个数据,卡片部分是很值得全部存下来搞数据库的,这块研究太少,但实际上可能比瓦尔堡实体图书馆更能反映瓦尔堡的思想。


接下来看一下,如何在一个既有的结构下,发展自己的研究。

可点击放大

上面这张图很好的显示了我做的几方面的工作。


1.    Library是本来结构中的一项,但只有5个条目,这里我将自己知道的相关条目也放了进去,比如Fleckner 1993年的那本星像展览的图录和研究,其中恢复的那个书架本来就是我这个研究的起点,另外还有1934年和1938年所编的瓦尔堡图书馆中的Nachleben方向的藏书目录,这两个文献常年被忽略,我所的书八十年过去了,都还没被裁开。

2.   增加了一些研究方向,比如地图,与意大利的关系、语言等。这些方向都是Claudia没有指出来,而我一直在关注并对原始材料进行处理的几个方向。

3.   增加了平常收集的一些原始材料。

这种方法读材料读的越多,越能意识到哪些方向成果还不多,同时也会对整个结构做出调整。


相关推送:

     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导论:目录学下的数据库阅读

         阿尔甘与法焦洛合著的《艺术史向导》书评( 下)

         作为科学史家的瓦尔堡:A Research Proposal

        瓦尔堡档案馆(WIA)查档攻略

         Gertrud Bing:瓦尔堡的私人图书馆、记忆女神和和语言风格研究的核心人物

             朱青生:我的博士论文选题由随机的方式确定

             朱青生:艺术史方法论讲义

             北大《艺术史方法论》课程的书目和版本(上)

             北大《艺术史方法论》课程的书目和版本(中) 

             艺术史的漫游者:散漫式的阅读和笔记工具—E-ink 阅读器 

             用“艺术”打开艺术:Roberto Longhi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及用“语言”写作中国艺术史 上

          艺术史家的图像和档案管理软件--Tropy

              艺术史家的讲座:潘诺夫斯基1967年在UCLA的《提香和奥维德》的讲座


 扫码关注艺术史图书馆



10、100、4000、2万、30万,这是一系列图书数量的数据,10本著作大约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掌握一个研究主题,100本可以差不多地勾勒出一个研究方向的框架,4000本可以满足一个学者的研究需求和一个私人图书馆的藏书开端,2万本则达到了私人藏书较为完美的状态,30万是一个专门学科的藏书的公共图书馆的量。这个公众号旨在建成一个私人的艺术史图书馆,藏书量在三万左右,主要收集艺术文献(5000)、艺术史学史(15000)以及瓦萨里《大艺术家传》中对各艺术家的注解所需要的基本研究著作(10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