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一部多维度论述内蒙古游牧文化变迁历程的学术著述!
“ 本书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和草业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的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研究成果在同类著作中处于前沿水平,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01
—
本书概况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
英文名:National Achievements Librar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作者:邢莉 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页数:725页
定价:118.00元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SBN:9787516121573
作者简介
邢莉,女,蒙古族,祖籍内蒙古喀喇沁旗,现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著有《游牧文化》、《草原文化》、《观音:神圣与世俗》,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等,并撰写有关的论文40余篇。
内容简介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和草业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的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研究成果在同类著作中处于前沿水平,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中关于清代以来至今,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机制、变迁动因、变迁结构、变迁形态的深入阐述,关于游牧民与农耕民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论述等,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目录
前言
上篇第一章 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生态解读一 追逐水草游牧的生活方式(一)移动——牧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二)草原的生态特征与牧人的生态理念
(三)牧人生活的节律与草原生态时间
二 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性符号(一)车、马、帐是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
(二)车、马、帐的整体结构维系了游牧社会
(三)车、马、帐是牧人生存智慧的表征
三 蒙古族游牧文明标志性的精神文化符号(一)蒙古语:游牧文化的镜像
(二)长调:游牧生活的绝唱
(三)史诗:牧人文化精神的表述
(四)长生天:牧人的深层信仰
四 对游牧文化的评估(一)游牧文化的价值
(二)游牧文化的非自足性
第二章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的历史坐标一 明代:游牧文化变迁的肇始期(一)内蒙古区域内形成的汉族板升聚落
(二)农耕文化在土默特一带的兴起
(三)内蒙古区域内部变化的动向
二 清代:游牧文化变迁的转型期(一)农业文化圈、半农半牧文化圈的形成与二元体制的建立
(二)盟旗制度的建立与游牧距离的缩小
(三)喇嘛庙的建构与定居态势的形成
(四)草原城市商贸文化的拓展
三 民国时期:游牧文化变迁的确认期(一)蒙古族内部变革的新思路
(二)内蒙古区域四个文化圈的形成与互动
(三)蒙古族多种生计方式的出现与牧业观念的转变
四 游牧文化的衰微期:定居家庭牧业的产生(一)制度文化变迁的背景
(二)马文化符号的衰微和转型
(三)内蒙古区域的城镇化
第三章 游牧文化变迁的外在动因一 汉族移民与内蒙古人口的增长(一)清代与民国时期农耕民族移民的类型与动因
(二)1949年后向内蒙古地区的移民
二 内蒙古区域的开垦与游牧文化的变迁(一)清代的开垦与清政府的放垦政策(二)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继续开垦(三)1949年后的开垦与新建设三 农进牧退与草原生态环境的退化(一)草原生态问题的提出
(二)草原生态环境的严峻与农业开垦
(三)草原生态状况的严峻与草场的过度使用
第四章 内蒙古区域农耕生计方式与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构建一 内蒙古区域农耕村落文化的形成(一)汉族移民的定居与村落文化的形成
(二)内蒙古人口的增加和密集
(三)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二 蒙古族生计方式的重构——蒙古农民社会的形成(一)游牧民的流动与生计方式的抉择
(二)从蒙古包到定居房屋的变迁
(三)部分蒙古族向农耕生计方式的嬗变
三 蒙古族农业的生活方式——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烟台营子村为个案(一)烟台营子村概况
(二)烟台营子村落生活的农业传统
(三)1947年以后农业的发展
四 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形成与变迁(一)蒙古族内部的迁移和人口的叠加
(二)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形成与蒙汉杂居
(三)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照克图嘎查生计方式描述
第五章 1947年后内蒙古区域游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一 从1947-1980年蒙古族游牧生计方式的变迁(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的互助合作时期
(二)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人民公社化时期
二 从游牧到定居(一)当代牧人生活描述——以锡林郭勒盟乌里雅斯太镇等牧区访谈为实证
(二)当代牧人生活节律描述
(三)当代牧业的社会组织——牧业社区
三 文化转型中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一)目前保护草原的重大举措的实施
(二)牧业生产技术的变迁
(三)牧人商品意识的增强和消费习俗的变迁
(四)牧人保护草场的新生产经营模式
下篇第六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 农牧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冲突(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
(二)农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民族冲突
(三)农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贫富冲突
二 从蒙汉族际婚看蒙汉文化的融合与变迁(一)蒙汉通婚的初期——汉族“随蒙古”的阶段
(二)蒙汉通婚的中期:互相选择的阶段
(三)当代蒙汉通婚:具有规模的阶段
三 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汉化倾向与族群认同(一)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文化特征
(二)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汉化倾向
(三)蒙汉通婚家庭的汉语命名倾向与蒙古族族别选择
第七章 敖包祭祀文化的变迁一 敖包祭祀的神圣性与生态功能(一)牧民对敖包的阐释
(二)敖包祭祀文化的神圣性
二 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2006年5月13日乌审旗敖包祭祀为个案(一)清代以来敖包祭祀文化的变迁
(二)敖包形制的传承与变迁
(三)敖包祭祀仪式的传承与变迁
三 当代敖包祭祀的民间组织与传统的建构——以2008年7月东乌珠穆沁旗白音敖包祭祀为个案(一)白音敖包祭祀与民间组织的建构
(二)敖包祭祀组织的话语权
(三)敖包祭祀与民间权威的表述
(四)文化个体与民间组织的互动
第八章 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一 那达慕是蒙古民族的节日(一)那达慕与“耐亦日”
(二)那达慕节日的文化特质
(三)那达慕节日的时间选择
二 那达慕的传承与建构——以2006年7月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建旗50周年举办的那达慕为个案(一)2006年7月东乌珠穆沁旗旗庆那达慕符号阐释
(二)那达慕传统的新建构
三 那达慕核心符号的传承、衍化与族群认同(一)那达慕在当代的传承
(二)那达慕符号的衍化
第九章 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变迁一 当代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多元形态二 过年习俗文化符号的变迁三 过年习俗中人文精神的传承与族群的文化边界第十章 成吉思汗祭祀仪式的变迁一 祭祀文化空间及祭祀象征物的变迁二 民族国家时期的新建构三 祭祀仪式的传承与族群认同(一)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时间的传承
(二)达尔扈特的传承与变迁
(三)鄂尔多斯祭祀成吉思汗的民间语境
(四)成吉思汗龙年大祭的传承与变迁
第十一章 庙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巴林右旗荟福寺200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大祝愿法会”为个案一 荟福寺庙神圣空间的重新建构(一)历史传统与荟福寺及庙会的建构
(二)民间信仰与荟福寺及庙会的构建
(三)荟福寺及庙会重构的民族国家叙事
(四)荟福寺及荟福寺庙会的重建是僧侣阶层的要求
二 当前荟福寺庙会的民间叙事——以内蒙古巴林右旗200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庙会为个案(一)民众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
(二)对庙会仪式的文化阐释
三 荟福寺庙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结语
主要参考
书目后记
02
—
本书荐文
游牧文化的变迁是如何发生的?
郝时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中国历史中,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社会的互动经久不息。这种互动不仅是游牧与农耕这两个古老行业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所使然,而且为中国“天下统一”历史趋势所推动。在这样一个视野下观察游牧文化的变迁,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且对当代中国草原、畜牧业和承载着游牧文化的少数民族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
公元13世纪,蒙古成为北方草原游牧帝国的继承者,蒙元时代的游牧社会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草原深处出现了辉煌的城市和四通八达的驿路。但传统的民间畜牧业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明朝建立后,失势的蒙古统治阶级退居草原重返游牧生活,长城再度成为农耕与游牧这两个社会的“资源界线”。不过,明朝虽然大规模重建长城,但是农业与畜牧业之间的界线却已经不那么清晰,长城之外的农业社会、定居聚落也开始发展。因此,《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这部著作将明代作为内蒙古地区游牧文化变迁的历史坐标,无疑是准确的判断。
清朝的建立,使长城失去了修筑的初衷。但是,蒙古社会也随着清朝的统治而发生了重大变化,盟旗制度、寺庙经济、商业贸易、半农半牧等因素日益增强,定居化、农业化在内蒙古地区日渐成长,直到清末“新政”和蒙地放垦,内蒙古地区的经济社会结构、人口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融汇也更加紧密。这一过程历经民国,延续至今。对这一历史变迁过程的梳理和研究,以及游牧文化变迁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构成了这部著作史证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一历史叙事,并非简单地勾勒过程,它体现着著作者始终坚持的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思路,并通过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进行解读,突出了文化和生态的观念,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传统的草原游牧生产方式对现代社会而言几乎失去了经济学方面的意义,牧民定居化、牲畜圈养化的现代牧场经营模式正在展现新的前景。相应的是游牧生产方式创造的文化,也正在脱离传统的人—草原—牲畜的共生模式而失去传承发展的依托。
这是如何发生的?这样的问题,不是以近世的草原农业开发、现今的草原矿产开发就能够做出回答的。事实上,即便是完全封闭的社会,也不可能避免环境的变迁(包括人为因素),进而导致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兴衰,置身于汪洋中的复活节岛这样的孤立社会,就是如此。而经历了几千年农耕与游牧全方位互动的历史,北方草原早已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而且游牧业的流动性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基质。
文化的变迁是普遍规律,变迁中包括了衰微、转型、创新和发展。这部著作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游牧文化变迁的着眼点,关注了一系列民间社会的文化因素,展开了民族志的田野视界,阐释了游牧生计方式和生活模式的变迁,与其相关的民俗文化符号诸如语言、民间信仰、节日与祭祀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娶嫁等诸方面也相应地发生了变迁这一连锁式的嬗变历程。这种变迁,包括了持续衰退的原初形态,包括了适应生存的转变过程,包括了固守精神的形式改变,也包括了“发明传统”的文化重构。
中国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社会变迁迅速而广阔,经济发展的触角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势下,传统文化往往其价值未经科学评估就被抛弃,生态环境的代价往往也付出了太多。变迁是必然的逻辑,但是变迁并不意味着对历史基础的轻视和忽略。历史、现实、未来之间不可割裂的过程,正是学者们需要深思熟虑的课题。这两位学者虽然不是历史学家,但是她们的著作却有深厚的历史感,而且她们的思考又处于时代的前沿,生态环境的保护、传统文化的珍重,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或者说整个人类社会,已经成为共同的责任。
——《中华读书报》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老师供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
蒙古史学家杰克·威泽福德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走进海归瓷艺术馆,领略元代瓷器文化!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一部由鄂尔浑文回鹘碑铭探讨回鹘汗国诸领域的学术著述!
《中国-哈萨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简评与纠误
《中国-塔吉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微评与纠误
《蒙古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溯源》: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集大成的蒙古学著作!
《柔然传奇》:揭秘第三个草原王朝与《木兰辞》中神秘的草原游牧民族
《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一部塔吉克人的五千年历史
《哈萨克斯坦简史》:带你走进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一位优秀考古学家的成长往事!
六部中亚史好书:带你揭开中亚的神秘面纱
“丝瓷之路博览”丛书:一套专业且通俗的历史科普读物
迈克尔·普劳丁《蒙古帝国兴起及其遗产》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一部意大利学者笔下的亚平宁半岛丝路简史!
班布尔汗新作《元与世界》
《解元:他们的元朝》:历史迷雾中的元朝争议
《大哉乾元》:一部通俗易懂的元朝史
李致忠《中国出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陈伟明《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周少川《独具气象:元代史学思想与史学成就研究》
李娟娟《元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
“突厥学研究丛书”:《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和《欧亚草原历史研究》
《中国绘画史》:这才是中国人“美的底气”!
《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一部土耳其历史学家笔下的伊斯兰历史观代表作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一部蒙古帝国衰落后 东方三大帝国的宏大比较史!
《两河文明三千年》: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通史著作!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史!《中东的王国和帝国》:一部从以色列王国到波斯帝国的早期中东文明千年史!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蒙古时代下的伊朗绘画艺术!
《乌鲁伯格:撒马尔罕的天文学家》:帖木儿帝国君主乌鲁伯格的学者生涯!
《伊朗五百年》:从萨法维王朝到现当代伊朗
《<经学系传谱>校勘本》新书书讯
《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海路绵延,千年辉映!
《玛雅三千年:隐身的第五大古文明》: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
本号目前建有 历史社科读书交流群,请及时关注公众号,进入临时群,添加群主或管理员并简要说明来意(格式:某一领域(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研究者 / 专业爱好者。例如:蒙古史研究者、世界史爱好者),群主或管理员会邀请您入群。
交流&书讯合作:操作同上,入临时群后请直接添加群主,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