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太听话了

青衣仙子 2021-12-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汉嘉女1 Author 徐敏


他后半生陷入创作困境
© 徐敏 | 文

曹禺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曹禺23岁即享有大名,凭借一部《雷雨》,确立了他在戏剧史上的领军地位。一时间前途无量。接下来,他以每两年一部的速度,不断产生新作,令人刮目。
 
曹禺(19101996),天津人。原名万家宝,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父亲万德尊曾是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的秘书。黎元洪下台后,曹禺随父亲返回天津。13岁入读南开中学。16岁在报刊发表连载小说《今宵酒醒何处》。18岁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因不喜欢政治,19岁时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还在南开读书期间,曹禺便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丰富自己的演出实践,他先后排演了多部剧作。
 
1932年,郑秀也考进了清华大学法律系。这一年,曹禺执导了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罪》。剧中有这3个主要人物,曹禺和好友分演两个男主角。女主角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有人推荐法律系一年级女生郑秀,她在贝满女中读书时就演过七八场戏,都很成功。于是,性格活跃、穿着时髦、在清华一枝独秀的郑秀,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这部戏的女主角。
 
郑秀字颖如,祖籍福建,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郑烈是南京最高法院法官,姨父沈璇庆曾在海军部任职。郑秀从小即跟随姨母到北平读书,在贝满女中时,郑秀便是一个活跃分子,爱活动,爱打扮,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1932年,郑秀考入清华大学法律系,因缘际会,经人推荐,被曹禺拉入剧中。
 
剧作后来演出成功,曹禺也在剧外赢得芳心。还在彼此相恋期间,曹禺创作了他的巅峰之作《雷雨》,成为1933年最美丽动人的故事。这年暑假,曹禺请求郑秀不要回家,留在学校陪他写作。每写出一页手稿,曹禺就交给郑秀先读,郑秀再用工整的字体誊写一遍。
 
这后来成了曹禺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在和郑秀恋爱与婚姻存续的19年中,曹禺一共写了6部剧本。
 
1933年,23岁的曹禺创作完成了四幕话剧《雷雨》,这部作品的面世震惊了整个戏剧界,曹禺也因此一举成名。《雷雨》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同年,曹禺大学毕业,先后在保定中学、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书。
 
此后,他平均以每两年一部剧作的速度,创作了《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等影响巨大的话剧剧本,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话剧大师的地位。
 
抗战爆发,曹禺辗转重庆等地,先后完成了剧作《蜕变》(1938)、《北京人》(1940)1942年,他将巴金的《家》改编成戏剧。1946年,他应邀赴美国讲学,次年,回国创作了电影剧本《艳阳天》,并亲自执导拍摄完成。
 
建国初期,曹禺39岁,年轻气盛,充满活力,满怀激情。政治上受到信任,先后担任了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艺术上也正处在成熟期,理当进入高峰状态。他当时踌躇满志,想到过去写了6部戏,以后前途辉煌,至少还可以再写20部。结果大出所料,后半生仅只写了3部,还很不成功。
 
按照当时形势的需要,他必须将笔触从过去转向新时代,歌颂新人物,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努力塑造工农兵的高大形象。
 
为此,他创作了像《明朗的天》、《胆剑篇》和《王昭君》这样的剧本。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也算呕心沥血。但总体反应平平,根本不能同建国前的剧作相提并论。说得尖锐一点,后期的三部剧作,从主体到内容,都是图解政治,为某个政治目的而创作。
 
原本,创作是一项个体意识的活动,是基于个体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然而新时代的创作,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剧作《明朗的天》,是曹禺进入新社会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也是领导交给他的第一个创作任务。为此,他到协合医院体验生活,目睹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过程。原本觉得应该有写的,谁知一动起笔来,才感到异常吃力。这部戏中的党委书记董观山,搁在过去,就是自己说了算,譬如写《雷雨》中的周朴园,自己对人物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写,只须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可以了。但新时代的创作就不同了,提笔写作时,周围意见纷纷,人多嘴杂,这个人让这么写,那个人让那么改。今天这个部门审查,是这个意见,明天换个部门检查,又是那个意见。曹禺谁的意见都得听,结果不知改了多少遍,仍然不能通过,弄得曹禺无所适从,夜不能寐。这样一种创作环境,搁在过去,哪里能产生《雷雨》这样的文学经典。
 
他也曾经想写国务院下属的部长黄敬、钱正英,优秀售货员小谢,单收集几个先进人物的事迹,就记了数十本。大家都催他赶快写,以便迎合潮流,结果他却迟迟不能动笔。因为有太多的框框,和各种文艺理论的限制,弄不好就会棍子、辫子、帽子一起来,让人不敢写也无法写。
 
曾经驾轻就熟的创作规律和艺术个性,被一概痛斥为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他越来越感觉自己不会创作。看到年复一年的政治运动和文艺批判,挨整的文艺人士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曹禺想要回避,他不止一次地对子女说,真想到大学教书,哪个大学都行。
 
有段时间,他对长女万黛说,他怕黑,不敢一个人呆在屋里,管不住想拿刀子捅自己。他说后面有鬼追他,杀他,他要跳楼,从火里冲过去。他说自己对文艺界某个领导怕得要命,他被这个领导当众点名做过检查。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患上了神经官能症,不得不多次入院治疗。
 
文革来临,环境更为险恶,曹禺也不能幸免,被押往街头挂牌示众,拖来运去轮番揪斗,半夜也受审讯,无法正常休息。人不当人,毫无尊严可言,任随别人拉他出去,指着鼻子叫骂、羞辱、恐吓。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交代检查,应付不了的外调材料,直到心力交瘁。
 
等到形势好转,想要重操旧业,才知道早已经不能写,也写不出来了。但他又那么的不甘心,多么希望还像年轻时那样,奋笔疾书,随心驰骋。他要挣脱长期禁锢他的枷锁,但枷锁无处不在,如影随行。创作《雷雨》时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纵是天才,也无可奈何花落去。
 
曹禺应该是明白的,他只是心不甘情不愿。1996年,女儿万黛最后一次去医院看望他,此时的曹禺已经十分虚弱,将不久于人世。父女俩在交谈中,曹禺突然问:“黛黛,你说我还能写东西吗?”女儿没有正面回答他。其实他应该知道答案的,他不过是想给自己一个平衡、一个安慰罢了。
 
他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绝无可能再创辉煌。回顾自己后半生的创作经历,唯有一句深深的叹息:“我太听话了!”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其中有些画面你绝对没见过(增订版)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三次自杀后,他活成了所有人的救赎之神!
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 飞来横祸  |  文化人
尊师 | 他为何选择了太平湖?
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反面教员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  性压抑
1.76亿独生子女面临的困境,已经来临!
奇葩标语,绝不仅仅是笑话
陕北一枝花:102岁的林彪前妻 |乱世姻缘 
忏悔  |  部长们看戏比国务院开会还积极
老成都 | 消失的青春|我对跌倒的“敬畏”
零落成泥碾作尘 | 蝶舞翩翩 | 一代影星
殊途同归她这一生,就没真正醒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