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怒波走世界 | 抵达哥伦比亚咖啡种植园

黄怒波 辛庄课堂 2023-06-15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怒波

走世界


  2013年5月17日的13点30分,我第三次登顶珠峰。下撤时,坐在8750米的第三台阶上俯视这个世界。乱云飞渡,气象万千。被云层遮掩的人间显得既世俗又凶险,又让人依恋。既然终究是个俗人,那么登得再高,也无法进入天堂,只有心怀惆怅的下来,回到人间,重返鸡飞狗跳的日子。

  心有不甘,就想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野惯了,跑疯了,就害怕起平庸和舒适了。突然想到,人间来了一趟,何不到处走走,看看各色各样的人性、各种不同的良心以及在不同的地域纬度过着不同日子的生灵是个什么样子。于是,就决定开始了一场21世纪人类脸谱行动。干什么呢?就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走遍世界,看不同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然后,和中国的相应文化做对比。截至目前,全世界167国家中已经有897处世界文化遗产,218处世界自然遗产,39处双重遗产,53处濒危遗产。这些遗产,是人类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人类存在的证据和理由。于是,从2013年起我已经走过6个国家,记录了86处世界文化遗产,出版了《德国,你如此优雅》《法国,你如此迷人》。现在,奉上尚未出版的《南美,你如此悲怆》,请大家茶余饭后品鉴。



  本想于2023年完成这一宏愿,但因为企业的转型上岸以及疫情,竟被耽搁了。今年起,到2027年,一定要走完这些国家。非常愿意在辛庄课堂这个平台上,跟大家共享我的感受。到2027年以前如果真的走完这些国家并考察了这些世界遗产,那么这在人类的旅游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个宏愿,希望能够实现。

  维迎老师要求我把这个行走的过程及时展现给大家看,希望大家喜欢。


黄怒波

2023年3月17日


抵达哥伦比亚咖啡种植园


地点:咖啡种植园

时间:2013.11.21


  我们吃完饭以后,就往咖啡种植园赶。大概开了有2、3个小时的车吧,我们到了咖啡的种植园区,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咖啡。村庄在山上星星点点的,人不是很密集,路上能看着像我们的云南和新疆一些地方,一匹马拉着一辆车,车上坐着赶车的人,这种景象在公路上也有。

  到了咖啡种植区,看到有专门的旅游区,让我感受到了这有专门接待旅客参观的水平。如果在巴拿马印象不好的话,在这个地方的世界文化遗产印象就太好了。放眼几平方公里的区域,你都见不到垃圾,所有的垃圾筒都标明分类,可以回收的等,什么样的都有。这个区域有个大高坡,我们停下来,被告知要必须换个车,因为我们的面包车是开不上去的,陡。其实走了后面的路就发现,不是说陡的问题,它有很多小车能开上去,主要是景区要求二次换乘。


  二次换乘也给这个地区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因为人们还要掏钱付车费嘛。二次换乘这个车很有意思,是各式各样的上个世纪的咖啡种植庄园的吉普车,美军用的那种吉普,地道的吉普,换乘点就在一个小村子的广场上。这个广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房子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点像西藏,有点像我在德国看到的一些特别有特色的古城、古堡,门框什么的都画着线,也很有意思。房子上放有很多东西,都是竹子做的,因为这个地方生产竹子,是特别有特色的一个小镇。几十辆稀奇古怪、五颜六色的吉普车在那里等着拉游客,一看就很有管理。过来以后就会有一个调度员过来,然后指着哪辆车,那个司机就来了,他们登记好,司机就让我们上车。就是有点像敞篷,有点像在非洲大草原看狮子、猴子的那种车,你开着这个敞篷还可以站起来。我们坐着这个车往上山的咖啡园走。

  路上通过和司机交谈,得知这个车是1953年的,一下把我吓坏了,你想1953年的车现在还在开。这个车是手动挡,一路上的乘坐体验也不错,风景也美。他说这个地区,因为交通不便,这个车每天就是学生们上下学要用的,坐十几二十个人,站在那儿,吊在上面,把学生拉出来;还有农民把一些货物运出来也要用这个车;还有就是拉游客上山。

  沿着山走风景很美,因为是安第斯山脉,有咖啡园种植区,然后有河流,河里有冷水鱼,味道很美,还有各种各样的村庄。一路上还有骑马的,游客也可以骑马上去,但是我说就不骑了,为什么?都在硬地上,马毕竟是畜牲,要是不喜欢你,不高兴,就会把你扔下来,摔坏了,这个旅行就麻烦了。

  我在20年前去甘肃兰州的时候骑过骆驼,在宁夏中卫也骑过,被骆驼摔下来,摔断了几根肋骨。那一路上,肋骨断着,我就那么走,打一个喷嚏就是一个大的灾难,整个脸都煞白,因为透不过气来。所以,我知道那个滋味,从那以后都很害怕,轻易不骑动物。

  20多分钟吧,到了它的一个景点,这个景点管理的还是很有秩序。一路上闻到很多的马粪味,为什么?就是骑马的马圈都在那儿,还有管理马的人也在那儿。拐进一个停车场,有很多的咖啡店和餐馆。我们进到一个大的餐馆里,没有顾客。这个大的餐馆,一半露天的,可以看见山上的各种各样的植物树木,我说先坐下来喝一杯什么吧。这个餐馆的人端来了一杯当地的苦树叶做的茶,但是里边掺了酒,把两种当地的酒倒进去。坐在这里看山很漂亮,山上到处是挺拔的几米高到几十米高的直杆子棕榈树,我感觉很奇怪。这个时候有一个穿戴着地道的当地牛仔打扮的老人来了,介绍说他是我们的导游,来给我们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也请他来喝一杯。我问他,这个树是什么树,他们说这是当地特有的一个树,叫做蜡油棕榈,这个树一长就200年,可以做蜡油。蜡油用来干什么的?做家具,涂在表面上。但这个树生长得很慢,长到200年的时候,它的顶部就开始烂了,树干就开始垮掉了。所以,这个树要不停地种。在当地这是主要的一个经济作物吧,树干也可以用。


  开始我们还听错了,以为一会儿要步行30分钟,就往远山看,要到那个山,到那个房子去,这么去想象的,到也觉得很美。结果这个西部牛仔老人带着我们就开始走,我们做好了远足的准备,但在草地上走了三分钟他就停下来了,一看一片沃土,黑黝黝的沃土,里面放了一些树苗,他就开始比划,最后弄明白了,他们这个旅游项目就是让我们来这儿种一棵蜡油棕苗,表示你把这个地方文化也看了,也给人种树了,当然了,也付钱了。


  他把这个苗在地上挖好坑,用右手抛开,然后再把这个苗放进去,然后把土压实。他让做一个动作,就是从上往下捋,然后再捧起来,再放下去的动作,意思是说小树现在把我的能量给你了,你就好好长吧。完成这个仪式后,他说你以后可以带你的儿子、你的孙子来,都来看这一棵树,它会长200年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是个文化体验,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项目,也有意义,栽树嘛,在哪儿都是受人欢迎的,而且又是给两百年的后人乘凉的一件事,何乐而不为呢?意思就是说我们还是应该很高兴地做这件事嘛。

  种完这个树我们又回到餐馆。到餐馆后下起了小雨,再撑把伞往一个坡下走,看泉水、看溪流,那地方很美。一路上很多的学生,孩子们骑着马,在路上走来走去,我心里就祈祷,千万别掉下来,马过来的时候我也不敢动,怕惊着它。一路走到泉水边的时候,我看着也就是一汪泉水从山上下来。  郑捷、明明、姚老师都很兴奋,但对我来说,你想一想,见得太多了,行了,再不往下走了,在这个最美的地方照张相吧,到此一游,就拿出我的诗来,朗诵了我的诗,这里下着点点的小雨,把诗也打湿了。


  刚才在种植树苗的时候很有意思,到最后一刻蹦出一个活蹦乱跳的蚯蚓。这个蚯蚓也不像在中国的,很粗壮,而且不长,特别活泼,特别有力量的那种,像一条小龙一样的,我一看这个,我说快把它埋回去,害怕把它伤害了。但埋回去我想象着,每一棵小树都有很多的蚯蚓在守卫它,它是它的守护神,反过来作为人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自然的守护神呢?恰恰我们都要破坏它。

  在中国吧,现在大概除了普洱这样的地方还保存原生态的美有4万平方公里,其他的地方基本都被破坏掉了,包括西双版纳,都种的橡胶林这样的东西,实际上把水土都破坏了。橡胶林很吸水的,会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为了贪图了眼下的经济,但是把整个的生态植被毁掉了。

  在这个上面拍完照以后,下起了小雨,就说回来吧,还是吃饭吧。吃饭吃什么?吃它的冷水鱼。我邀请吉普车司机,也邀请这个牛仔老爷爷上来一块吃饭,一个是想谢谢人家,另一个是还想访问。鱼烤得很有意思,有一种涂料的,有一种不涂的,我管这种叫裸烤的。这个鱼就是当地的冷水鱼,送上来以后肉是红色的,有点像三文鱼,我怀疑是不是三文鱼类的一种。在吃饭的时候,我就开始探讨,先问这个司机了,你在这里多少年了?他说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一直在这里干司机,各种活,说这个地方的人都很知足,大家的生活也还是不错的,学生们都必须去上学,生活很平静。

  我后来对本地的导游一个女孩也做了采访。她做了7年导游了,她说来的中国人不多,但是都很友好。姚老师是马来西亚华人,祖籍福建,从来没有回过中国,是很乐观的一个人,普通话讲得很好,也很喜欢中国,热爱中国。她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一直吃素,信佛教,性格很开朗,所以这一天的这么一个采访就很开心地结束了。

  结束以后,我们给了老爷爷5000比索,给了司机5000比索,他们都很高兴,也很感谢,又吃又喝又拿着,大家当然就是愉快的一天了。

  结束后,我们下山去,就地住到一个山村的酒店,这个酒店走得也挺让人害怕的。走了一段公路以后,离开这个公路后,往左一拐是一个自然道路——在森林里面的一条路,心里就有点紧张,想起四个中国人被绑架事件到现在还生死未卜,那么你想,如果他们知道是中国大土豪来,逮走了可以发一大笔财,尤其我在麦德林的时候,《时代报》《世纪报》都大篇幅报道了我,那么在机场又有警察和便衣警察的那么一个威胁手势。我感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可能把我绑了去,当然最怕的还是被游击队绑走了,绑走了还要拿一大笔赎金。我记得他们原来绑了一个哥伦比亚的议员,这个议员还跟他们被绑架的人生了孩子,当然最后也放回来了。那我在那儿不就疯掉了,不过我想如果是我,我会逃掉的,因为毕竟在雨林里生活,在雨林里登山,在山地里生活,胆子也大,也可能我有山地经验能逃出来吧。这么瞎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一道栏杆在面前了,一看是个守卫,他问清我们去哪儿后,就把绳子放下来让我们过去了。


  这个酒店一看挺美的,只有11间客房,在这个草地中间,树木中间,大的露天的搭着棚子的酒吧。酒店没有别的客人,我们坐在那儿,很美,就吃一顿吧。晚饭点的还是鱼,还有点肉,喝一点酒,他们放着音乐,一会儿下起大雨了,就把桌子往中间挪一挪。点着烛光,周边是雨声,到后来雨停了,又是各种不知名的鸟叫声,还有动物的呼唤声,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安第斯之夜。

  房间里面有WiFi,还能上网,收短信,还是不错的。虽然房间是一般,但是在这个地方已经很知足了。尽管只有一个服务员,但是服务态度很好,来帮你搬箱子,早晨负责叫起呀,还是很尽心尽力的。这个酒店说是11间客房,我就怀疑怎么赚钱啊,但说旁边还在盖,我想着他们可能也会想把这个规模再扩大一点。

  虽然我们在这个哥伦比亚的咖啡文化的景区才看了九牛一毛,但也觉得它确实当之无愧地可以做世界唯一一个咖啡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地,还是值得来。但是需要住下来慢慢走,但是前提是你不要害怕游击队,不要害怕绑架你。

  说到这儿的咖啡,实际上应该也是世界上最好之一。

  我们从山上下来以后,又回到我们的换乘点的时候,遇到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咖啡店。这个咖啡店的特点就是他们家有咖啡园,它的咖啡就从自家咖啡园采摘来,加工好,直接卖给游客,说是很有名,不下雨的天气,这个咖啡馆都是满员的。我们去到咖啡馆的时候,就有一个人在那儿服务,点了它的一个特殊的咖啡,要的浓缩的espresso(一种特浓咖啡 ),一喝确实无法形容,和我全世界喝过的咖啡都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虽然我不是喝咖啡的人,但有一种渗透你的心灵的感觉,你就完全的投降了,为一种美味投降了。后来我们就说要买它的咖啡,服务员拿来一个袋子,他专门留了一个小孔,你用手一挤那个孔,咖啡香味就出来了,一闻这种咖啡的苦香味,奇香无比,觉得应该是伊甸园里的咖啡吧,不是人间能拥有的咖啡。我想买两袋,带回北京,给大家都尝尝。

  所以,对哥伦比亚的咖啡景观,又看了风景,又听了故事,又品尝了它。回到了酒店又是一顿的美餐美味,服务也不错,又是很美的一个夜晚。






BOOK






往期精彩文章张维迎:法律不可无视社会规范
辛庄课堂开课两周年:让企业家精神永远闪亮!周濂 :正直的生活有代价,不正直的生活代价更沉重怒波走世界 | 有惊无险辛庄企业家精神大课堂第七期成功举办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