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必恒 | 2021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高校篇

郭必恒 艺术教育杂志 2023-09-29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艺术教育》




艺教视界




2021年,我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困难,各行各业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高校艺术教育领域也呼应了这一基本国情。这一年,无论是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师资引进,还是硬件设施投入和校园艺术氛围营造等,均较几年前大有起色。如果说,艺术教育也必然要经由一个量变积累进而发生质变过程的话,那么可以说,在21世纪的20年代已然可见到高校艺术教育“良性质变”的一些迹象。与此同时,高校艺术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定位不明确、发展不均衡和学科融合度不足等,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将主要从热点现象、主要问题和政策解读等方面对2021年的高校艺术教育展开综述和剖析,以期助力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


一、热点现象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在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的背景下,近些年我国高校普遍加大了对于艺术教育的投入,主要表现在课程资源拓展和硬件设施建设两个方向上。有投入方能有产出,与高校艺术教育条件改善相适应的是,该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诸如艺术类课程开设更趋多样化、艺术师资得到快速补充、艺术学科建设颇有起色等。

首先,在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在教育行政机关的大力推动下,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美育的政策要求,并由教育部加以细化为实操性的规程,这使国内高校逐渐领会和明确了自身的任务。其中,起到很大作用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这些政策文件使高校意识到艺术教育是提高审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初步理解了行动路线图,即普通高校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有必要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并应全面推动学生广泛参与多种艺术实践。这是一个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在开齐、开足国家和教育部文件所要求的艺术课程方面,各高校均能加以落实。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奋进,当前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各高校没有按要求开设艺术课程的问题,而是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问题。就高校艺术教育中的艺术类课程开设而言,可谓向上迈进了一个大台阶,完成了阶段性的发展任务。微观分析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可见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艺术鉴赏类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影视鉴赏、国画鉴赏等,此类课程兼顾艺术知识和作品赏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修得学分,故而广受欢迎。但其主要问题是部分高校由于师资配备不足,以纯线上的网络教学替代了线下教学,使课程学习流于表面形式。二是艺术史论或理论性课程,包括艺术美学、艺术导论、艺术原理、中国古典音乐、欧洲绘画、中国陶瓷史等,此类课程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往往结合各校的学科实际开设。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因设有中国书法系,具有相关师资储备,因此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就突出了书法教育的特点,不仅有书法鉴赏,而且有中国书法史、篆刻基础等。三是艺术实践类课程,包括合唱、剪纸、民歌、服装、民族舞蹈等注重沉浸性体验的技巧性课程,此类课程一般均面向已有一定基础或兴趣十分强烈的学生,因其实践性强和个性化突出,通常都是小班教学,受众面不是很广,但育人效果非常明显。

其次,在艺术师资的引进方面积极有为。提供高质量艺术教育的关键在师资配备。高水平的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艺术的知觉、感悟与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体验力与领悟力,并将其转化为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最终落实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和宗旨。我国各高校的艺术师资一度十分紧缺,达不到教育部要求的师生比,开设基本课程都存在严重困难。近年来,这一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特别是高水平的大学,由于其自身的学校声誉和人才待遇,在引进艺术师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师资改善十分显著。从高校目前的艺术类师资来源分析,其主要的实现渠道有三个层面:一是学校艺术教育中心(或美育中心)的师资,此类师资都是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专职人员,开设的课程面向对象广,课堂容量大,部分高校里艺术教育中心的教师还兼职从事学校艺术课程的管理工作。二是艺术学院或人文学院中艺术系科的师资,此类师资为专业性强的艺术教师,他们通常都是专兼结合,既在各自的学院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又兼负艺术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三是来自校外的兼课教师。在国内高校多年学生扩招的情况下,一些高校来不及通过正常的招聘渠道补充师资,会临时从其他高校或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士做任课教师,当然这也会造成很大问题,即教师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培养长期且稳定的骨干力量。

第三,在艺术教育学科化方面有可喜的突进。无论是高校的专业艺术教育,还是公共艺术教育,如果期望取得佳绩并将其持续推进,学科化是必由之路。就高校专业艺术教育而言,学科化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多言的,因为如果没有学科作为支撑,不仅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即便是本科层次的教育都会难以为继。而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艺术类学科目录是明确和有章可循的,学界的各种评估和评定也是按照学科目录安排的,专业艺术教育照章推进,显得很是平顺,否则寸步难行。专业艺术教育的学科化争议极小,但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却并非如此。公共艺术教育容易被归入普及化的、低层次的艺术教育,所以出现“对付”或“临时抱佛脚”的不良现象,即应付了事,不强调业务素质,缺乏实践经验,不重视投入精力钻研教育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因此会造成课堂效果较差、学生凑学分的恶性循环。当前,由于高校面临急迫的发展任务,各学科都亟待引进师资,因此,高校在招聘教师上十分谨慎,这也客观上推动了高校引进艺术师资时考虑到艺术教育学科化发展的长远目标,而不像过去那样纯粹是为了解决公共艺术教育一时之急。近年来,高校设立艺术类院系热情高涨,理工类高校喜欢设立设计学院,人文类高校喜欢设立艺术学院,设立这些学院既能解决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短缺问题,也能培育和发展自身的艺术学科,增加高校的学科厚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客观上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学科化,也切实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

正如上文提到的,在高校艺术教育总量已基本达标的情况下,更加突显出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缺乏顶层设计、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硬件设施需要改善等,归纳起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艺术教育的顶层设计问题。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高校来说,艺术教育的哪些课程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应该必修?哪些课程应该选修?等等,应有全盘的思考和设计,而不是因人设岗,或者只停留于满足教育部文件规定的最低要求。缺乏顶层设计会导致课程结构单一,难以构建艺术鉴赏、艺术实践、艺术史论三位一体的完备的课程体系。同时,如果仅根据教师的专长来设定教学内容,则会使课程设置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缺乏联系。当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只看重艺术欣赏能力的教育,让学生停留在对艺术浅显的欣赏层面,无法满足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需求;有的学校以参加艺术社团活动替代公共艺术课程,导致学生缺乏艺术基础知识和对艺术的基本理解;也有一些高校只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要求,等等。如此,则艺术教育均沦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根本达不到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育目标。

其次,艺术教育优质资源匮乏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对艺术学习的需求深度在不断增加,而目前课程教学的供给尚未能完全满足,特别是那些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入门实践指导的课程,早已“一课难求”。当前,公共艺术课程在设置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因人开课”的现象,而且在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中并没有考虑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区分,又导致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没有相应专业基础的学生因难度太大而只能望而却步。与此同时,大课堂的公共艺术课,教师只传授基本知识,学生数量庞大,又得不到专业性的指导和帮助,也会导致学习兴趣一落千丈。这样一来,在高校中那些广受好评的优质艺术课程资源就会成为学生抢夺的对象。特别是一些入门相对容易又有名师指导的艺术课程,诸如陶笛、古琴、国画、书法等,经常出现开始选课不到10分钟课程就被抢满的状况。

最后,艺术教育的学科融合问题。为实现美育的大目标,高校艺术教育须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推进教学、实践和文化建设之间的融合,构建学科之间协同配合的育人机制。目前,高校通行的做法是按照分科教学的办法来安排课程,片面强调特定课程的专业性,缺乏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融汇。其实,学科融合既是推进大美育的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趋势。应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从而创造出更多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不仅是艺术学科内部的交叉能创造出诸如影视音乐一类的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的课程,艺术与非艺术类学科之间的交叉,也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课程。


三、相关政策解读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在2015年至2020年之间经历了一个小高潮,这一发展阶段的起点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这表明了从国家层面推进大美育的意志。教育部随即又提出了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细化要求,在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加强美育工作的热潮。到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突显国家对于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也明确2021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是“强化贯彻落实,不断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1]

可以说,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已逐步进入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意味着艺术教育不会停留于简单开设几门艺术课程的程度,而是关注到艺术教育的总体设计,并将其落实到各个育人环节之中。高质量的发展突出强调艺术教育的“三位一体”建构,所谓的“三位”包括“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涵盖了艺术教育的知识性、体验性和技巧性等层面;所谓的“一体”则是大美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艺术教育并非等同于艺术知识习得,它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艺术感悟与艺术实践,应至少覆盖基础知识和理论、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三个方面。过分注重或局限于其中一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通过对艺术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建立起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经典为目标的,包含史论类、鉴赏类、实践类艺术课程的一个体系。与此同时,还可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美育资源,推进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融合,推进艺术课程与文化建设之间的融合。

为了使美育贯穿在高校育人的各个方面,落实在各个环节,就须使美育评价指标与高校的评估和评比挂钩。因此,下一步教育部有意“把美育工作与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育工作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如能实现,无疑会极大地促进服务于美育大目标的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步向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17/tongzhi/202105/t20210513_531266.html,2021-04-21.
作者简介:郭必恒(1970-),男,博士,内蒙古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史、艺术文化、艺术教育。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2年10月刊||微信编辑:Mona|









AM 新媒体矩阵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李世涛 | 戏剧与文学在山顶的一次相遇——评话剧《主角》
张昭卿 陈淞 | 从戏剧影视作品看中国跨越式发展变迁
胡一峰 | 彩调剧《新刘三姐》:赋予经典文化符号新时代内涵梁玖 | 自信繁荣的中国艺术学学科
郭春方  徐嘉仪 | 设计·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节点
彭吉象 | 新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目标尹少淳  张雪婷 | 美术课程拓展为艺术课程之我见宋瑾 | 新编高中艺术教材解读
胡知凡:艺术新课标开启美育新征程
甄巍:坚持以美育人   强化素养导向
杜宏斌:突出核心素养  发挥美育功能
张璐:新课标重在体现美育落地实践
王琦:凸显综合艺术  促进学科融合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