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6月23日,由嘉兴赶回北京已是午夜,为的是不耽误第二天的研讨会。24日,在北大镜春园,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第五次开放时代工作坊在这里举行。会议日程,就直接上照片了。会议共分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为报告环节,有11个报告;第四小节有一个小时的讨论。非常荣幸在一个月之前,我收到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长江学者,北大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老师的邀请。邱泽奇教授师从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领域辛勤耕耘已超过30年,桃李天下、著作等身。最近10余年,他对互联网与社会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观点。2016年与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老师,一道推动“信息社会50人论坛北大讲堂”活动(参见《读懂未来:信息社会北大讲堂》,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年)。非常遗憾的是,24日的研讨会,邱老师出差了,未能亲耳聆听他对这个主题的见解。工作坊的主题是“技术与社会”,不过讨论的“技术焦点”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一天的会下来,突出的感受有三点:1、智能科技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已经急剧深化。与会老师从多个层面、多个学科探讨这一波智能科技的影响,包括类脑智能、智能与思维、人性的演变、复杂性思想、自组织理论等,很多议题触及对人、对智能、对思维的重新理解;也有老师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深入剖析智能科技的哲学含义。2、传统思维方式面临巨大挑战,是与会老师普遍的共识。比如“不确定性”问题,好几位老师都提到需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中“确定性”的偏好。我对这一观点深感欣慰,这也是我近几年在不同场合发表演讲的一个主旨。此外,哈佛燕京学社黄万盛教授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哲学支撑,以面对急剧改变的未来;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认为,自然人类已不可避免地向技术主导的类人文明演进,技术统治正压倒政治统治;社科院哲学所赵汀阳研究员指出,超级AI自主意识的觉醒,可能产生高于人的智能存在。3、思考技术与未来,需要更高的视野。中科院自动化所曾毅研究员提醒,需要关心的不止是智能机器对人的影响,也要关心人对智能机器的影响;原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杜链老师指出,亟待建立未来思维的价值评价系统;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呼吁从个体幸福、人类存续的角度关注人类命运的问题;哈佛燕京学社黄万盛教授认为,分布式计算、算法能力、自我生长的AI等,会带来巨大的观念变革,他特别提醒对区块链应给予极大的关注。正式的会议报告汇集,有待主办方后续的编辑整理。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听会笔记和理解,对若干老师的发言做一素描式的整理,以飨读者。相关内容未经各位老师审阅,如有误传责任在我。需要说明的是,个别老师的发言未能及时笔记,只好略去,期待更完整、更准确的文本早期与大家见面。1、中科院自动化所曾毅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类脑智能研究——从认知建模到智能演化。曾老师的团队通过对微米尺度大鼠脑建立全脑神经网络计算模型,获得了很好的成果。有两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结构决定认知”,另一个是大鼠脑模型中存在的前向连接、反馈连接所构成的局部环路。环路的作用不只是记忆功能,还有过滤功能。通过研究,曾老师认为有望构建协同数百项认知功能的AI引擎,并对智能机器的自我认知开展深入的研究。2、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深度学习之后人工智能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陈教授将智能问题划分为三个层次:现实层、数据层和知识层。陈教授简要回顾了AI的发展历程和机器人的演变过程,特别分析了Alph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