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透哥

其他

python小课?财商教育?是在线教育崛起还是昔日传销复辟?

01自从2010年前后,在线教育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年在线教育行业也是一路狂奔,经历了好几轮的洗牌和迭代了。随着新冠疫情的不期而遇,在线教育这两年更是扶摇直上,越来越成为教育行业里的一种新常态。今天,我们不是要对在线教育进行什么宏观叙事,而是跟大家聊聊我观察到的在线教育行业里的一个小现象,看看它背后的运营套路。一方面为从事在线教育运营的伙伴提供一点启发,另一方面也为普罗大众揭秘一下一些人有时候是怎么“被”学习的?不知道大家在刷朋友圈、刷抖音时,或是在互联网舆论上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2019年的时候,到处热炒全民学python,于是各种python小课铺天盖地;2020年的时候,抖音上时不时就刷出号召你“学理财摆脱死工资”;2021年这才刚开始,目测各路玩家又热炒起了IDP(Individual
2021年2月8日
其他

打工人如何改命翻身赚大钱?

01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赚钱,是每个社会人都绕不开的必修课。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大多数时间就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赚钱。那透透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是怎么赚钱的?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哥们我是骄傲的打工人,当然是靠打工赚钱的。如果是这样,那你和透透哥一样,都是同一个赚钱的模式,同时也基本上属于赚不了大钱的人。这时,你可能迫不及待的想追问:那啥是赚大钱的模式呢?且听透透哥分析一番:往根上说,人们都是靠出售时间赚钱,打工就是你把劳动时间卖给雇主换钱。对时间不同的售卖方式,就带来了不同的赚钱模式,不同的赚钱模式,带来的收益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以来,人们的赚钱模式大体就三种:第一种,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这是大部分工薪阶层,就是你我这些打工人的赚钱模式,拿固定薪资。第二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出售:这是企业家的商业模式,花钱雇人,为自己创造价值。第三种,重复出售同一份时间:比如现在流行的“睡后收入”。就是你付出一次,但收入是持续的、源源不断的,你睡觉时收入也会产生。02然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三种赚钱模式: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第一种赚钱模式,差别只是有的人时间卖得贵,工资高;有的人时间卖得便宜,工资低。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打工,前面我们说了,其实99%的人,靠打工是永远发不了财、赚不了大钱的!你别跟我举例说,你认识王先生和李小姐都是打工的,人家靠上班年入几十万上百万呢!因为人家是那1%的。那为啥剩下99%的人都赚不了啥大钱呢?因为一个人的劳动时间的“单价”,也就是工资高低,取决于他的劳动技能的稀缺性,越稀缺越有竞争力,从而拿到高薪。而这一点,现实中只有1%的尖子、人精才能实现!剩下99%的我们这些普通人,工资单价提不上去,自然就赚不到大钱。03第二种赚钱模式,通过购买他人时间为自己赚钱,能成为老板的人其实是极少数。不过这种模式,还有一个变种:购买别人的时间来置换自己的时间。就是把你生活中的低附加值的事情外包给别人,然后用原本去干低附加值事情的这些时间去干高附加值的事情,从中赚取差价。比如,把打扫屋子擦玻璃这种事花钱叫保洁去干,省出来的时间干诸如学习或是写一篇自媒体文章这些能让经验技能稀缺化和产品化的事。再比如,你原来挤地铁需要一个半小时,期间啥都干不成还不舒服,那你可以换成打滴滴,可能只需半小时。一下就多出1小时的时间可利用,坐车上的时间其实也可以用,如果你能用这些时间去干价格比滴滴车费更贵的事,那你就是赚的。所以啊,有时候你看似又辛苦又勤劳的在节约省钱,其实是在干亏损的买卖啊。04再说第三种赚钱模式,通过优化自己的赚钱模式,把自己的时间重复出售,则相对容易实现。你付出一次,就能得到多次收入,这种模式其实是人人都可学会的。关注过透透哥过往文章的都知道,第三种模式就是要把个人经验技能产品化,利用互联网创造自己的可低成本复制扩散的产品。像透透哥现在写这篇文章,写公众号,就是一种可复制的产,属于第三种赚钱模式,只不过目前只是起步,还没赚到钱,哈哈。不过,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写作就是最好的重复销售自己时间的商业模式,而且是门槛最低、回报最高的商业模式。因为,你不需要强大的资源、背景和人脉积累,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颗想要改变、敢于尝试的心,你就可以开始写作。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为什么说写作是门槛最低、却回报最高的一项投资了。大家可能都见过一个叫“粥左罗”的公众号,粥左罗其实是一个人,是知名新媒体公司内容副总裁,年薪50万。他线上销售新媒体课程,付费额超过1000万;线下服务500强企业,一天课时费近6万。他,其实就是一个典型通过写作改变命运的普通人。他曾经只是一个来自山东农村,不知道怎样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大学期间,他做过家教,卖过明信片,开过淘宝店,当过保安,甚至还干过工地。毕业后,为了留在北京,他搬到五环外,住进680一个月的地下室,在西单卖着500块一件的短袖,底薪只有2300块,连社保都没有。改变这一切的,正是写作。他说:写作是性价比最高的自我投资。人人可学会、人人可受益。05现在,这个靠写作成功逆袭的粥左罗写了一本书,将自己写作的独家秘笈公之于众。这本书的名字叫《学会写作》,现在也是畅销书,透透哥读过之后,很受启发,学会了很多写作的方法论,更加坚定了坚持写作的信心,今天也推荐给想通过写作,慢慢改变自己的赚钱模式的朋友。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讲的关于赚钱的真相,很值得让我们所有的打工人都早日领悟,那么,滑到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转发个朋友圈可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最后,祝大家都早日赚到大钱呀!------end------
2020年10月28日
其他

这年头不会写是要吃亏的!学会这三点,人人都能写起来

01透透哥一再强调,要摆脱单一靠出卖体力赚钱,因为那样随着年龄增大会走下坡路,让我们没有安全感,关键是那样永远赚不了大钱。所以,透透哥主张大家要实现技能经验产品化,而做内容化输出就是产品化的重要路径之一。要知道,现在这个互联网自媒体时代,能写,就会有躺赚的机会呀。经常上头条、微博的人都知道,有个叫胡锡进的人,他是环球时报的总编辑,时不时爱就热点时事发表一番评论,现在粉丝有几百万。有人给算过,胡锡进每篇微头条动辄几百万的浏览量,头条给他的流量广告费一年粗略估计在2000万!比他的工资应该高出了有近百倍的,他一个中高级干部的正式工资收入,撑死大几十万吧。自媒体写作赚钱就这么简单,你只管写有人读东西,有了流量,平台就会给你的内容贴广告,然后你就躺着分广告费,每多一个人看到贴在你内容上的广告,你就多一份收入。关键是,后续每多一人读你的内容,你不必再付出任何更多一份的时间,这可是一次投入、N次收入的买卖。说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可能要说了,人家胡总编专门是握笔杆子的,咱当年中小学作文都写不好,现在不考作文了,更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更别提写出别人喜欢读、能流行的内容了。02其实,这和透透哥当初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但经过了一段探索发现,原来写作是有方法的!只要按前人总结的经验按图索骥,人人都能照猫画虎写起来,写的多了,便能信手拈来,怎么写怎么是了,压根不费啥工夫。当透透哥读了一本叫做《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全球畅销书后,发现真是豁然开朗,按照它的方法实践下来,真的发现是太实用了。《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含概了20条适用于所有人的高效写作原则,告诉你怎么才能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读后让人念念不忘的文章。书中还提供了即时训练的练习题和参考答案,哪怕基础再差的人,只要掌握了方法,利用技巧能很快打通你写作的“任督二脉”,让你在写作的路上一通百通,越走越远。按这本书的方法,真是越写越起劲,简直停不下来,透透哥的公号也决定改变一周更一次的频率,隔个一两天就更新了。《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作者是加拿大布兰登.罗伊尔,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在考试培训机构Kaplan任职主管。期间他潜心研究英文写作,语法和逻辑推理教学,把自己多年的经验集结成书,如《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等经典著作。布兰登.罗伊尔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不但是美国名校入学考试的必备物,也是美国著名考试培训机构Kaplan20年经典读物。
2020年10月21日
其他

脑子没货、文笔不好,写不出来,也能搞自媒体赚钱?

01关注透透哥的伙伴大概都了解,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多次强调,在有限时间周期里,靠出卖劳动力是赚不到大钱的。普通人想赚大钱,得从经营自己入手,借助当前的互联网这个“放大器”,实现职业自主化——简单说就是自己给自己干、自己干自己想干的、把自己当个人有限公司干。我们也多次提到过,将个人技能产品化,是实现职业自主化的重要支柱之一。我们也指出,内容化输出是个人技能产品化的一个重要路径。说白了,就是搞内容创作,可以是文章、图画、图书、课程…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称为一种内容产品。有了产品,就可以低门槛、重复性复制、扩散和售卖,从而让你的一份时间投入获得N倍的回报,这同受雇于人只出卖劳动服务的逻辑大为不同。前者是以一换N,后者只能以一换一。那有很多人跟透透哥反馈说:你说的道理我都认,那么多年入几十万、上百万的自媒体从业者,我身边也都见过。可问题是:人家脑子有货,忒能写,我实在是脑袋空空如也,啥都写不出,还谈啥内容化输出?乍一看,似乎说的也对,不是每个人都能从0到1创作内容的,也不是每个人输出的内容都有市场的,因为我们说过,只有稀缺、优质的内容,
2020年10月12日
其他

做微商,很见不得人吗?

01提起微商,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自从微信普及了之后,微商早已经是众人皆知的存在了,谁朋友圈里还没几个微商呢?根据相关预测,目前中国微商从业者人数已超过5000万。也就是说,在14亿中国人中,每3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从事微商。你现在不妨刷刷你的朋友圈,看看你的圈里有几个微商?但是吧,在大众一般认知里,微商给人的感觉吧,还蛮复杂的,不说厌恶吧,但总有那么点厌烦。难道,微商很见不得人吗?这还得先从微商到底是啥说起。按照标准说法,所谓微商,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和普及之后,企业和个人借助社交软件工具,从事商品的代理和销售等商业活动的一种形式。微商通常会通过微信私人聊天、朋友圈和微信群,广泛而大规模地建立粉丝群,从而进行商品品牌、性能和老客户案例展示,达到推广和销售商品的目的。微商之微,和微信、微博等直接相关,也是指从事营销推广活动主体可以微小化,商业活动从此不再是谁的专属领域,而是人人都可以从商。通俗一点说,微商就是利用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工具卖货。02那人们为啥都争相做卖货微商呢?为了挣钱啊!那你可能又要问了,凭啥微商卖货能挣钱呢?微商卖货和传统赶集摆摊、开店卖货有啥不同之处吗?比他们更挣钱?你还别说,还真是!这还得从货是怎么卖出去形成交易的过程说起。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的商业世界里,商品被生产出来后,被推向各级渠道代理商,然后由最终端的代理商在一个固定的集市进行最终售卖成交,这中间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长度和空间距离。要知道,这中间经历的所有这些时间和距离,本质上都是交易达成所花费的成本。但移动互联网社交工具改变了这一现状,微商实际上是通过微信等工具将渠道搭建和集市销售合二为一了,微信等于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当渠道、人人都可以拉集市的工具。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每个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去对接商品生产者承担商品的代理工作,很方便地拉起一个微信群或是广泛的添加一些目标客户。这就相当于把线下的商品推广和销售搬到了线上,快速地建立了一个虚拟集市,再辅以社交工具方便的线上支付功能以及目前发达的物流技术,改变了大家非得在一个特定的集市,面对面才能成交的历史。也改变了商品通过很多层代理才能最终到终端用户的流程,直接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提升了商品流通和交易效率。换句话说,就是大大节约了交易达成需要的成本。你想想,原来你买的一个商品的最终价格,是包含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和推广传递商品的成本的。也就是说,那些层层的代理渠道以及营销推广人员都是要赚钱的。而微商,把中间很多代理渠道环节给消灭了,也就是这个传递商品环节的钱主要由做微商的来赚,同时也能给终端消费者带来实惠。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原来你买一件化妆品,成本20元,中间总共经历5级渠道,每一级赚20元总共100元,最终你拿到手的化妆品120元。但改用微商售卖,成本20元,中间只有微商一个环节,它赚50元,最终你拿到手的化妆品是70元。从这个例子中,你会发现,做微商比原来做一个环节的渠道代理多赚了30元,最终消费者却用比原来便宜50元的价格,买到了和原来一样的化妆品。除此之外,微商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利用人们的社交信任背书,能更快地促成交易达成。这也是微商兴起和流行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软件的根本原因。关注透透哥以前文章的伙伴都知道,任何交易的达成都是以信任为前提的,信任度越高,交易越容易达成。你社交朋友圈中的人们,不是亲盆就是好友,至少也是曾经发生过各种关系的人,天然地对你有着基础的信任。03大家相互有信任,做微商的能赚钱,买微商货的能省钱,这不是一个互利双赢的美好故事吗?那为啥很多人厌烦微商,或者觉得干微商有些low呢?问题主要出在了人性上。当第一波做微商的人发觉了微商这种模式是如此美好,真的赚到了钱的时候,瞬间引起了周围人的无比艳羡……大家纷纷都表示想做微商赚钱啊!于是,有人打起了歪主意,利用周围群众都想做微商赚钱发财的大好局面,开始把传统层层代理那套又引入到微商里,这样他们就可以做起批发商了,能批量卖,谁还零售啊?这样以来,原来那种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消费者手里的中间环节又开始增多了。我们说过,层层代理,每层代理都要赚钱的,那到最终消费者手里的价格不就又变贵了吗?前面说的微商省去中间成本的优势不就又消失了吗?那如果还要保证到消费者手里比传统渠道卖的便宜,怎么办?当然是卖假货、水货,降低商品成本环节的价格呀。卖假货水货,是微商招致人们厌烦的原因之一。当大家发现批发比零售好,在大家都想赚大钱的人性使然下,微商慢慢就偏离了卖货的主航道,变成了层层拉人头、搞下线的把戏了,货最终也都囤在各级代理手里了。这时候,甚至有没有货都不重要了,反正最终拼的不是卖给多少最终使用的消费者了,拼的是自己拉了多少下线。于是,你会发现微商们的朋友圈,清一色的成了炫富圈,不是微商一姐迪拜自由逛,就是微商二哥喜提保时捷,总之就是用这种终极诱惑,吸引你去做下线。这时候,微商就变味了,像极了传销。有的人反感这种炫一怒删之、屏蔽之,有的人上钩了,没赚到钱还囤了一大批货,微商的口碑也就这样变烂了。微商传销化,是微商招致人们厌烦的原因之二。这么一分析,你会发现,微商并没有啥见不得人的,是人性见不得人啊!是有那么一波人,为了一己之私,活生生把本该美好的微商的名声给祸害的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有点谈微商色变了。04实际上,在透透哥看来,做微商是每个普通个体人人都能从商的大好机遇,是除了透透哥之前提出的“技能经验产品化”之外实现个人职业自主化、赚到大钱的又一重要途径。个中理由以后我们再专文论述如何做微商。实现职业自主化,是本公众号聚焦的核心主旨,来日方长,咱们慢慢来。最后就撂一句话吧:反正,有机会,透透哥一定是要做微商的。因为,本质上,微商是互联互通时代千载难逢的人人从商创富的舞台。当然,是真正的聚焦于卖价值的微商,而非卖假货水货的“骗商”和拉人头的“传销商”。------end------
2020年10月9日
其他

官宣:《社群本质拆解25讲》上线了

【课程简介】本课程针对市面上把社群简单化为微信群、QQ群的肤浅乱象,从社会学和网络技术发展两个视角,对社群的定义和本质进行了厘清,明确指出社群不能与社交软件的群组管理功能划等号,并辨析了社群与各种软件工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商业和生产组织发展变革的趋势,由此揭开了社群及社群经济诞生和发展的背景以及未来必将走向繁荣的趋势和终局,有效回答了“社群为什么越来越重要?”的原因。为后续建立正确的社群运营思维逻辑和策略方法体系,奠定了认知根基、树立了逻辑起点。【课程适用对象】目前从事社群运营陷入流量逻辑困境的人群从事社群运营基础岗位、想进一步精进岗位技能的职场人员转型从事互联网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的大学生、其他岗位人员借助互联网进行自媒体、社群创业的微商、IP达人等其他想透彻理解社群本质、对社群运营感兴趣的人员【课程大纲】【课程学习地址】网易云课堂地址(扫码):更多课程内容及特色介绍,请扫码阅读和观看。------end------
2020年9月14日
其他

不杀熟,还想赚钱是不可能滴~

本文适合对赚钱感兴趣的任何人群,也适合希望了解商业市场运营底层逻辑的人群阅读。全文共计1700字,阅读大约需要
2020年8月12日
其他

穷,就要理直气壮出来“卖”!

ID:NBisNO1)后,回复关键字
2020年7月29日
其他

醒醒!上班是最低效的赚钱方式!

ID:NBisNO1)后,回复关键字
2020年7月24日
其他

2020为啥有人失业有人收入翻倍?是时候聊聊“职业自主化”这个话题了

今天看到几则消息,不免让人有些淡淡的忧桑:1、BOSS直聘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在春招季活跃求职应届学生较去年增加了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22%,而今年应届毕业大学生加上之前未就业的,总计有874万。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明确,开设网店被纳入自主创业的范围,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就是玩游戏的)被当作新职业纳入自由职业的范围。3、尽管实施了诸如把自由职业纳入就业统计、研究生扩招等诸多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仍不容乐观,就业签约率大致在20%—50%上下左右(未经严格考证),一些学校不得不向校友发出求助信,其中不乏好学校。看到这些消息,我们不得不感慨,2020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世界疫病大流行为显著特征的大危机之下,每个人都感受和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和压力,这不是预言,而是正在身边切切实实正在发生的现实。仅透透哥身边,随便掰指头一数,就是一大把遭遇不同困境的例子,而且涵盖不同层级、不同背景经历、不同年龄,下面不妨举上几例:小白,透透哥18年创业公司里带过的一个小兄弟,95年的,18年毕业,浑身都是力气和抱负的年轻精神小伙。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换了3份工作,前两份都是刚干一两个月,项目突然被终止;四月份告诉我,现在的公司也是遭遇困境,所以全员没商量降薪,工资已被打了6折。中郭,是透透哥的研究生同学,和透透哥一样85后,能力超强,先后供职于阿里、美团和京东等大厂做市场解决方案。19年初辞职在家照顾老婆生娃,今年5月准备再入职场,但发现今年招聘需求特别少,好不容易有个面试机会,还是各种挑剔,奋战近3个月还没有拿下一个offer。而且据其称,当年他们在某大厂的一个部门的同事,目前也都处于失业状态了。老王,75后大姐,多年参与创业经历但都不成功,后来在一家文化公司当业务高管,负责大型展会项目。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高校不能开学,聚集性活动更是不能开展,苦撑半年,公司也不愿再养着
2020年7月1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透透哥是谁,透透哥能带给你什么价值?

“透透哥”这个公众号是早在2015年3月份就开通的,算是比较“老”的一批公众号,所以还有“留言”功能。可遗憾的是,这个号并不是什么大号,而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号,截止目前也就300+粉丝,虽然少,但在透透哥眼里,个个都是大恩公!显然,这是一个失败的公众号。是时候复盘一下失败的历程和原因了。从注册开通那一刻起,这个公众号就是一时兴起,没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和定位——为谁写?写什么?能给粉丝带来什么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模糊的。这必然就注定了之后5年的时间里,并没有正经输出过什么内容,都是哪天想起来就草草发点零碎的玩意。所以,得今日之结果,也是情理之中之事。如果我们没有明确“为什么出发”,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多么痛的领悟!到了2019年大约9、10月份,才又捡起来每周坚持输出1篇文章,直到今年春节期间,发表了大约40+原创文章,主题涉及学习方法、个人成长、互联网产品&运营等,目前积累的300+粉丝也就是这一段时间获得的。重新捡起这一段时间,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起色,但时不时就会觉得迷失、不知所措,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想清楚几个基本的问题:1、透透哥你写作的初心是什么?2、透透哥你为谁而写?3、透透哥你能为大家带来什么价值?今天这篇就是要系统地叙述最近对上述几个问题的思考,对这个号正儿八经的做一个定位,好让各位关注的恩公判断和决定,还要不要继续关注下去。第一个问题,透透哥的发心是什么?透透哥公众号是为了分享做个雷锋?是为建立影响力当个大V?我想透透哥的初心可能没有这么高大上,也不能这么高大上。因为我发现在这么高大上的定位下,并不能给透透哥一个持续强劲的动力,很容易导致“松一松”、“放一放”、“凑一凑”的心态,然后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没个啥目标、方向,随性而为,最终耗了自己的精力,也没有给粉丝带来系统性的价值。所以,想来想去,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透透哥,做这个公众号的初心恐怕只能是——赚钱,很实际,也很庸俗。但恐怕没有什么比赚钱更能驱动一个草根出身的普通人能坚持认真去干一件事并把它干好了!所以,初心恐怕不在于庸俗还是高大上,而在于真正能够成为驱动你去干事、干成事的动力。否则,一切高大上的站位都将是虚伪的代名词。然而,赚谁的钱?怎么赚?公众号、自媒体其实都是互联网产品的一种形式,互联网产品的赚钱方式,除了电商直接卖货给用户,公众号赚钱的方式更多是基于自己获取的粉丝量和文章阅读量,去赚广告主的钱。要获得粉丝和阅读量的前提是,能输出高质量的文章,并且能给获得目标粉丝的喜欢和认可。也就是说,透透哥只有服务好粉丝恩公们,才有可能从需要投广告的人那里赚到广告费。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透透哥要为谁写?能带给大家什么价值?为谁而写?写什么?其实这隐含了一个前提是,透透哥能写什么?这取决于透透哥的学识、阅历、输入积累等。仔细盘算下来,透透哥作为全国最高师范学府——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实际上是学教育科班出身的,专注于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更好地学习。也就是说,透透哥对如何学习这件事,有一些专业积淀。另一方面,透透哥毕业进入职场到今天是整整10年,这10年主要从事的是借助互联网进行教育产品的设计和运营,积累了应用互联网生产、营销产品的经验,并且总结形成了三本图书出版,分别是《互联网产品设计》、《互联网产品运营》、《互联网社群运营》。前两部书已经出版近3年,被300+所高校选作教材,其中不乏985、211院校,现在进入第2版改版计划;第三部书正在出版社的出版流程中,估计2020年晚些时候会出版面世。所以,透透哥在互联网运营营销上也有一些实践的积淀。以上两方面,就是透透哥的现有能力圈了,当然,透透哥还在以强劲的学习能力和实践经历,不断将这个能力圈不断向着纵深挖掘。“透透哥能写什么?”也只有从这两方面去寻求答案,恐怕才是最科学、最有力的!接下来,再进一步回答透透哥要为谁写?写什么?透透哥能触达的人群一方面是读过透透哥书的读者,大多数是一些大学生;另一方面就是和透透哥一样的正在职场中奋斗冲刺的草根出身的职场中青年。这就是透透哥要服务的对象了。那透透哥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呢?透透哥的规划是这样的,基于自身的能力圈,本公众号输出的内容主题主要聚焦于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成长、营销和赚钱。成长,关乎个人绝对价值的提升,这是立身之根、发展之本,是每个人行走江湖的金刚钻。营销,乃放大器、氢气球,是把你的绝对价值放大的工具,是打造相对优势的必备手段。赚钱,是成长和营销之果,是否成长、营销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就是赚没赚到钱。成长、营销、赚钱,实际上是一条串起来的立足生存、谋求发展的一个自我增长飞轮。透透哥未来要聚焦输出给大家的主题,就是围绕普通个体如何借助互联网学习成长并放大价值,从而赚到钱。换句话说,就是透透哥要专注于为大家挖掘和分享:如何把你这个人当成一个产品经营,给自己不断赋予价值,然后借助互联网营销放大、推销自己的价值,最终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收益。这就是透透哥公众号自此往后的初心和定位。如果你也在乎成长,你也对营销自己感兴趣,对赚钱有企图,那么,就一起出发吧。透透哥2020年7月3日------end------透透哥(ID:NBisNO1)10+年互联网教育产品策划、市场运营摸爬滚打者,爱讲大道理,常抖大实话,故自诩透透哥。保过研、考过博(弃读),做过编辑、干过教研、管过产品和运营,创过2年业、出过3本书…嗯,还有无限可能待续写。现在致力于探索普通个体如何借助互联网放大能量场、实现个人职业自主化。MORE
2020年7月3日
其他

全球感染破千万:为啥我劝你抗疫居家要多玩完抖音?

“抖音里有颜如玉,抖音里也有黄金屋呀!”根据外文数据网站Worldometer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新数据统计,今天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1000万,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超过50万。这个数据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自从中国武汉最早在2019年12月份发现该病毒至今,差不多半年时间,这个病毒感染了全球超过1000万人,并造成了超过50万人死亡,死亡率基本是5%左右。也就是说,全球平均每天有5万人感染、2500人因此丧生。值得注意的是,这还只是正式统计数字,还有一些感染者和死亡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并未被统计在其中。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上述数据并不是最终结果,而仅仅是在它还在持续蔓延过程中的一个节点的一个“掠影”,我们还丝毫没有看到它有要减缓或是被消灭的迹象或理由。恰恰相反,反倒是在一些基本被控制、闪现着胜利曙光的地方积聚着巨大的反弹压力,正如这个月以来,北京在世界最严控的防控体系下,依然没有阻止新发地的二次疫情爆发,每天新增十几二十个,说多不多,说小却迟迟不见停的迹象。于是正要加速恢复的社会经济运行又慢了下来:企业又A/B倒班了,地铁公交又稀松了,商场空空如也又没啥人了……基于这些事实,众多专家已经表示:“疫情已经大流行并还将流行一段时间,我们要做好与病毒共存的准备”。的确,只要地球村里还有地方在流行,我们就很难在高度流通的世界独善其身呀。如此具有高传染性的病毒如果一时半会不消失与我们共存,那将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有效的疫苗或是特效药出现,我们能够避免受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持社交距离。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是灾难了!不聚集、保持距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你不能去人流攒动的市场消费了,企业也没法把人集中起来生产了,即便生产,没人消费也卖不出去了。然后就是各种倒闭、关门和失业……是的,危机已经真实的在你我身边蔓延,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失业找不到工作了,还有很多勉强有个“业”的,八成都遭遇了薪资打折、停薪待岗什么的……老实说,至少80%的体制外的普通职场人,都已经也应该感受到这个压力了,更要认认真真琢磨一下应对之策了!没有消费,没有生产,没有收入,吃什么呀!细思极恐啊,同志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活活等死吗?显然不能啊,想办法自救啊,同志!按照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次新冠大流行疫情既然是危机,那“危”中应该有“机”才对啊!关键的是,我们要找到这“机”并迅速扑上去啊!既然病毒不容我们接触、聚集,那我们能不能不见面、不接触的情况下,就把活给干了,把生产给搞了?这个…呃…别琢磨了,互联网啊,笨蛋!如果说过去互联网只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要了解和利用的,那在新冠疫情迟迟不走的新常态下,互联网将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工具,因为每个人都要借助它沟通信息、传递价值、达成协作、完成生产。而这恐怕也是危机倒逼之下,未来我们所要适应的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以,同志们,每个人从现在起,不管你是干啥的,做什么行业的,都要开始学习、了解和利用互联网了。但是,互联网浩如烟海,又特么感觉那么高大上,该从哪儿切入学起呢?现在还来得及吗?学点啥门槛最低、见效最快呢?透透哥疫情期间憋了几个月,还真发现了上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短视频。过去几年我们到处可见的互联网+,已经悄然进化到了互联网视频+。互联网视频+,这玩意不简单。据透透哥观察研究,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蕴藏着对每个普通人的巨大红利,它绝不仅仅是个娱乐搞笑的玩意了,而是一个支撑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工具啊。这话说起来就长了,透透哥之前就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玩“抖”笔记|为什么你以为的“网红”成见要改改了?》,感兴趣的可以查看。如果你你觉得看文字麻烦,你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这个视频里,透透哥讲了为什么每个人都要玩短视频,其实这是透透哥的《抖音短视频运营操盘核心技法》课程里的一节。疫情期间,透透哥就一边刷着抖音,一边潜心“研究”了一番抖音短视频运营的那些事,以底层逻辑、上帝视角,对抖音短视频运营的一个个小问题,进行了拆解分析,一不小心搞出了一门课——《抖音短视频运营操盘启示录》,致力于回答以下几个大问题:1、为什么抖音是普通个体崛起的风口?2、利用抖音赚💰变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3、如何正确认识到短视频风口的潜在趋势和机会?4、玩赚抖音短视频的核心法则有哪些?课程是连载形式
2020年6月28日
其他

直播带货与过去的电视购物有何区别?

直播是视频传达的一种方式,是指视频的录制和传播是同步完成的,过去电视上就有“现场直播”的方式,但过去进行一场现场直播非常复杂和昂贵,需要场地布置、设备的部署等等前置条件,只不过到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前置条件直接就浓缩为一部手机了,这样让直播可以随时随地就能发生了。当然,背后还有发展成熟的移动网络、物流供应链、支付等技术的支撑,让直播带货成为了很容易就可以实施的事情。直播带货就是通过直播的方式卖货。直播带货相较于传统的渠道销售和电商零售以及电视购物有明显区别,其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播带货打破了销售的时空限制,降低了产品销售的门槛。过去要卖一个产品,总得运到一个特定的市场吧,要么是线下的一个店铺,要么是线上的一个店铺,运到店铺需要耗费时间和成本,上架到店铺也需要场地费,还需要装修和宣传物料的制作,所以,传统销售总是需要一些专业人员才能开展。直播带货打破了这一点,人人都可以随时打开直播,直接将你的产品介绍给千里之外的人,而且也不用上架到特定店铺,产品在哪里你在哪里介绍产品就可以了。第二,相较于传统的电商卖货,通过直播可以更好地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品相、质地和特性,不像图文那样的静态信息只能获得产品的间接感知,而视频可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感知产品。第三,直播带货可以增加供需双方的信任,一方面直播有利于消费者直接与产品方的互动,深度就产品进行沟通了解;另一方面,直播的实时性,可以避免“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欺骗存在。第四,直播带货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过去一件产品从生产厂家到最终消费者手里,中间要经历层层的渠道代理,每增加一个渠道代理节点,就相当于给产品增加了定价的成本,因为每个代理节点都要把自己的利润加到产品价格里。而直播带货在理论上,可以由产品生产方直接通过直播带货销往最终消费者手里,相当于消除了中间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产品的价格自然就可以降低一些,这对消费者而言是一项很大的实惠。第五,直播带货技术和模式的发展,将会带来一个人人可以做销售的时代,理论上只要一个人连接到互联网,通过直播可以把任何价值实时推介、介绍或是销售给任何有需要的另外一个人,可以预见,这将大大提升价值的配置效率。最后大胆展开一下,直播带货中的货,其实可以更宽泛的理解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才艺、技能等,也就是说直播带“货”不仅是一种商品销售方式,更可能是一种技能、才艺等多元价值展示和交付的方式。直播带“货”,大有可为呀!
2020年5月22日
其他

玩“抖”笔记:"比老罗低"打脸罗永浩直播卖货首秀?

这是透透哥的《玩“抖”笔记》第003篇,不定期更新。4月1日愚人节这天,罗永浩完成了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卖货首秀。透透哥全程观看了这场人气爆棚的直播,据统计这场直播累计吸引4800万人次观看,打赏音浪3600多万,卖货总额超过1.1亿,不愧是中国第一代网红,老罗的网络号召力依然杠杠的。这场直播一结束,各种评论文章和声音迅即炒翻,有炒老罗丢掉了理想主义的,有炒老罗带货业余的,还有炒老罗口误致歉的……最受关注的则是说罗永浩不厚道骗人,卖的货并不是如他所称的那样——前后三个月全网最低价!原因是,他直播还没完全结束之前,人们就发现某电商平台卖的与老罗直播卖的同品类产品价格都比老罗卖的价要低一些,有图为证:透透哥去验证过了,没错,妥妥的比老罗卖的便宜,千真万确!然而,这就说明老罗明目张胆骗人,是个大忽悠吗?透透哥并不这么认为!透透哥倾向于认为:老罗拿到了供应商的最低价是真的!某东平台卖的比老罗便宜也是真的!所以,老罗没有骗人,某东也没有骗人。但,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和本质却值得梳理梳理:第一,老罗直播卖货在前,某东“低过老罗”在后,这是这件事的基本时间顺序。正是因为有了老罗直播卖货的热闹,才会有“低过老罗”的热炒。第二,某东低过老罗的价格并不是供应商让利,而是某东平台自掏腰包补贴用户,从而降价。第三,某东赔钱干这事属于Marketing行为,蹭老罗的热点,故意“打脸”老罗,引起人们更大更广泛的关注和热炒。这属于事件营销,借热点事件造势,一来宣传了自己的平台品牌,二来为该平台引流。证据是平台方自己在商品描述上故意标出“低过老罗”并主动放出消息,而不是由用户自行发觉的价格差异。第四,某东赔本吗?不会的,一来这些费用会被摊为市场营销费用,本来获取新用户就一直在花成本啊,就看怎么花而已;二来它在其他产品上加点价,这些钱还会从因“低过老罗”跑来人身上再赚回来,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啊。综上,拿“低过老罗”来指摘老罗乃至于网红带货只不过是玩套路大忽悠,这就有点站不住脚,因为因果搞反了!“低过老罗”玩的同样是套路,而且,如果没有老罗这一秀,也就没有“低过老罗”这一茬,也就是说老罗直播秀是因,“低过老罗”才是果好吗?!相应的,没有老罗这一秀,也就不会出现“低过老罗”这一茬呀。互联网套路深,理清逻辑很重要啊!最后再说回短视频,老罗都杀入直播带货,再次说明了短视频是风口,是新生产方式、新商业模式甚至是生存生态呀!别犹豫,跟上去!快!快!快!记得关注透透哥抖抖音号,一起在短视频这座矿山上研究如何掘金呀。-----end-----原创维艰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鼓励一下可好?
2020年4月2日
其他

玩“抖”笔记:什么人在玩抖音?哪些人在赚钱?

这是透透哥的《玩“抖”笔记》第002篇,不定期更新。很多人玩抖音会上瘾,主要是因为沉浸其中,各种短平快的视听信息引的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正能量满满……这种瘾主要是一种消磨时间、愉悦自我的瘾。在抖音上,还有一种更大的瘾,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享受到了的瘾,这种瘾是一种被万众拥戴的瘾,更是一种收割他人钞票的瘾。所以,玩抖音的基本就两大类人,一大类是占绝大多数的消遣和消费的人,另一小部分是在抖音上生产内容收割赚钱的人。说白了,前者就是绝大多数的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后者才是抖音的真正大玩家和获利者,这些人的典型代表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李佳琪、李子柒等人。他们都是抖音、短视频时代的大明星、大富人。没有比赚钱、赚大钱更令人上瘾的事了!人人都想赚大钱,人人都想像李佳琪、李子柒一样赚大钱。但我们大多数人,仅仅停留在“想”这一步了,并没有多少人仔细去“研究”过到底成为怎样的人,才能像他们一样赚钱?抖音上那些赚钱的人都有哪些类型?都靠什么赚钱?这里透透哥大致总结一下抖音上赚钱的人的几大类型:第一种,是有才艺的人。能唱歌、跳舞、表演、讲段子……,总之就是靠幽默风趣、赏心悦目供人消遣、博取喝彩的人。第二种,是有知识的人,有某方面的经验知识,比如书读的多、有文化、有阅历、有故事……,总之就是能够满足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认知差。第三种,是有技能的人。有某方面的特长技术和技能,比如会做木工、会编毛衣、擅长办公软件、会剪纸、绘画……,总之就是有一技之长可以教给别人,满足别人提升实用技能的需要。第四种,是有特点的人。就是有某方面的独特之处,比如长的特别、表情特别、动作特别,声音特别,能劈大石、走刀尖……总之就是有奇、特、怪之处,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上述四种人基本就构成了抖音大玩家的基本面,但随着短视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想做大玩家,做那个赚钱的玩家,所以,就又出了一种新的类型,就是利用信息差,教人们怎么用抖音赚钱的人。准确来说,这种新类型其实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的变种,如果说前四种人是抖音这座金矿上的“淘金者”,那第五种人就是“送水者”。由此可见,不管在哪坐矿山上,赚钱的基本都是两大类——挖矿的人+送水做服务的人。抖音也不例外。但不得不说的是,赚大钱的只有这两者中的第一波人哟。所以,要想在抖音上赚钱,前提是先思考:有没有挖矿的“力气”?有没有送水的“渠道”?有没有先行一步的“自觉”?记得关注透透哥抖抖音号,一起在短视频这座矿山上研究如何掘金呀。-----end-----原创维艰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鼓励一下可好?
2020年3月28日
其他

玩“抖”笔记|为什么你以为的“网红”成见要改改了?

这是透透哥《玩“抖”笔记》第001篇,后续会根据实践进展陆续更新。最近几天,透透哥(ID:NbisNo1)开始玩起了抖音短视频,一玩不得了,玩进去发现真是“玄机”多多、“妙趣”横生啊!先说这“妙趣”,这妙趣都有啥呢?首当其冲的就是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评论呀:曾经的同学笑侃:这是要走“网红”路线了呀?!(潜台词是你想红想疯了吧)同门师妹疑惑:师兄,你这是怎么啦?(言下之意,怎么开始玩“抖”丧志啦?)是哦,正常人都会想:你一个北师大研究生(不小心透露了透透哥的学历),痴心妄想地沉沦于抖音做不劳而获、搞笑滑稽、搔首弄姿的网红啦?!无独有偶,前几天曾经的科技产品理想主义创业者老罗——罗永浩也官宣,要进军直播电商了。于是,朋友圈又是一波嘲讽:"老罗来了,直播也要完、要毁了!"“妙趣”基本说完了,接下来我们说说“玄机”。经过近一周的体验体会和观察、判断,透透哥对抖音所代表的短视频、直播隐隐约约有了一种新认识、新感觉,不妨与大家分享分享。首先说最直观的一个感受,那就是:我们对“网红”的成见要改改了!我们曾经以为,网红就是那些能放的开、嬉皮笑脸、搔首弄姿、搞怪耍酷、博人眼球、供大众消遣娱乐的人。总之,没啥营养,人民大众刷“抖音”(当然还有快手等,诸如此类)追网红,也只不过是消磨时间(时髦的说法叫Kill
2020年3月22日
其他

为什么说“直播带货”和“摆地摊”没啥本质区别?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在持续输出《跨越35岁》系列间隙,透透哥突然对直播网红带货有点想法,迫不及待与大家分享,决定今天晚上少睡一小时,插播一下,周末继续更新《跨越35岁》系列的计划不变。前几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一个叫李佳琦的刷屏了,这个李佳琦很牛!他是一个靠直播卖货的网红,能让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随着他一句“哦买噶”就能瞬间争先恐后的“剁手”买货,据说他一天能卖几个亿!于是,一时间,深处水深火热中的吃瓜群众,无不羡慕嫉妒恨的憧憬成为第二个李佳琦,实现逆袭,走上人生巅峰。正好今天下班路上,透透哥(ID:NBisNO1)在刷脉脉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问:直播带货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看待直播网红带货?这不禁引起了透透哥的一点思考,先说思考的结论:直播带货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和摆地摊卖货没啥本质区别。下面说说其中的逻辑和理由:不管直播卖货,还是摆摊卖货,核心都是卖货,完成交易。但凡卖货,都要碰到三个绕不开的问题:第一,交易范围,即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有货,并有机会介绍推销你的货。第二,交易转化,即怎么让听到你介绍的人做出买你货的决定。第三,交易成本,即为了完成最终交易需要付出的代价,比如时间,场地、付款、物流等。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就会会影响或者决定交易效率。交易范围越大、交易转化率越高、交易过程越简单,在单位时间卖出去的货就越多,说明交易效率就高;反之,则效率越低。当然,这三者往往类似一个不可能三角,不太可能同时处于最优,常常是此消彼长,关键看整体上是不是比之前效率更高了。因此,后来所出现的各种卖货模式,都是在围绕着上述三个要素做提升交易效率的事,直播带货也不例外。透透哥(ID:NBisNO1)不妨简单带大家回顾一下:在最开始出现商品交换的时候,就是卖货刚出现的时候,基本都是点对点的交易,就是邻里之间相互卖一卖,这时候范围很小,也没啥转化、成本之说,因为串个门就完成交易了。再后来出现了专门的买卖人,专门靠买卖为生,他们要卖出更多的货,才能有利可图。所以就走街串巷卖,透透哥小时候经常见到有挑着担子来村里卖碗碟、玩具水枪之类的卖货郎。走街串巷实际就是扩大交易范围之举,这无疑提升了交易效率。但这种方式带来了一个成本问题,就是是时间,多串一户就多一份时间,一个人一天也串不了多少户,所以效率也不是特别高。同时也带来了交易转化的问题,卖货的得有本事说服别人买你的货,实际上并不是你串到的人家都买你的货。再往后,出现了集市,把消费者和卖货商集中起来,实现了一对多的卖,这样时间成本降下来了,交易范围也加大了,但多了场地费的成本,交易转化的要求更高了。所以,这时候集市上的摊主会不会吆喝、能不能调动大众围观,对交易转化影响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卖出更多的货,主要的发力点就是扩大交易范围,怎么扩大呢?上手段,用技术工具!所以,你看集市上吆喝的摊贩后来都用上了喇叭,喇叭一扩音,引得四面八方顾客都围拢过来。再后来做大买卖,还得打广告,从报纸、广播、电视一直到互联网,只要出现一个新技术支撑的媒体形态,就会有卖货广告的影子,广告的本质是扩大潜在交易范围。广告让卖货的消息迅速传遍千家万户啊,比起走街串巷那可是一日千里!媒体广告让卖货的范围是成倍扩大了,但也让客户离真实的货和卖货的人越来越远了。这会导致什么呢?范围扩大了,为了完成交易过程,你得考虑货物怎么交到顾客手里的问题,还有钱怎么交给你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你离客户那么远,客户也不能像过去集市上那样摸一摸、扯一扯、闻一闻货,也不能跟你面对面的聊聊你的货甚至是砍砍价,缺少了一种面对面的真实感、生动感。没有真实感,人就容易生疑啊,所以,就出现一个信任度的问题,广告是越来越铺天盖地,但信任感一再走低,这就意味着顾客不会轻易出手买你的货——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交易转化率的直线下降!出现了问题怎么办?还是用技术解决。淘宝搞支付宝,四通一达加京东,搞仓储物流,支付、物流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就带来了一个叫电子商务的新玩意,这玩意让交易范围更大了;通过支付、物流技术解决交易成本的问题,可以说也已经解决的很理想了,交易资金安全有保障,快递顺风次日达。这样,整体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但,电商在交易转化率上,还是比较低,为什么,因为总是感觉隔着一层网,没有面对面的亲切感、真实感、缺信任感!不信任就不会轻易下单掏钱。过去逛集市瞧瞧热闹、听听吆喝,相互之间再相互影响影响,不经意把货买了,我等群众都是乌合之众嘛——就是见不得身边人干个啥,看别人干个啥,自己就也想跟着干一下。但电商在这方面还不太行。不行,不要紧!不行,就是潜力,就是进步的空间啊!于是,当网速快了,直播溜溜的不卡了,机会也就来了!直播带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应声崛起了。从本质上讲,直播带货实际上是在电商卖货模式解决了交易范围、交易成本问题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对交易转化问题的优化。直播等于是在人和实物货越来越远的情况下,给卖主又提供了一种吆喝叫卖,全方位介绍、展示商品的空间和方式。所以,透透哥说它是用新技术对最原始的集市摆摊卖货场景的还原,让买卖双方再次可以近距离互动、砍价、起哄,在这种数以万计的起哄狂欢中不知不觉把手“剁”了,把钱交了把货买了!于是,过去集市上似曾相识的场景又出现了:卖洗脸盆的把盆摔地上再踩几脚,卖菜刀的现场削土豆切苹果…这和李佳奇使劲往嘴上涂东西是一模一样的。就这样,基于互联网的直播卖货,让人们在天各一方的情况下,能再次像在集市上一样,实时体验卖货郎全方位的、声色并茂的给你展示商品的方方面面,这样围观群众们又能真真切切感知你到底卖的是什么货色了,信任度就蹭蹭的起来了。顺道说一句,现在兴起的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种草,本质上也都是利用技术手段全方位介绍商品,打消疑虑,提高信任,从而提高交易转化率。同时,直播平台的交互技术,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海量吃瓜群众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示范影响也加强了,让围观群众们再次当回“乌合之众”成了可能,一看一个直播间其他人都下手了,自己不抢还等啥?再加上卖主用一点限时、限量、限价,抽奖之类的勾魂伎俩,卖的效果就更好了。在直播卖货场景中,物流、支付什么的完全被从卖货郎身上分离出来,由互联网平台承担了,卖货郎的职责就剩一个——使劲浑身解数吆喝、展示,然后再用点技巧激发下单……就这样,在原来电商模式中很好扩大交易范围、控制交易成本的情况下,通过直播这种更为生动的展示方式,把交易转化的问题又提了一个台阶,总的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所以,李佳琪卖几个亿就不奇怪了。所以,你看直播带货和摆地摊真没啥本质区别。那这么说,是不是谁都可以去直播卖货,实现千万营收呢?读懂了透透哥(NBisNO1)费了半天劲讲的这个逻辑,你就知道,这关键是看你的吆喝叫卖以及带情绪带节奏、玩心理的卖的能力啊,跟直播这个形式没半毛关系啊。换句话说,你在地摊上不会卖,也别指望在直播上能大卖。-----end-----原创难呀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鼓励一下可好?
2019年11月6日
其他

成人学习窘境:花了99,学完啥没留,干脆别学了?!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这是透透哥《跨越35岁系列》第2篇,欢迎你持续关注后续系列。01引言上一周,透透哥(ID:NBisNO1)推出了《跨越35岁系列》的总领开篇文,提出了应对当前人们普遍焦虑的中年危机的三大“王牌”,取了个标题党的名字叫《35岁坐拥这三大“王牌”,你还焦虑个P!》(点击标题可查阅)。在该文中,透透哥(ID:NBisNO1)指出:中年危机客观存在!但,我们要的是应对策略、方法和路径,而不是焦虑。进而指出了中年危机的三大陷阱:天花板陷阱。下坡路陷阱。没人雇陷阱。分析了中年危机的三大成因:基于生理的体力下降。基于角色的精力分散。基于负担的期望增加。剖析了中年人的比较优势:基于经验的应变力。基于经济的耐受力。基于经历的责任心。提出了应对中年危机的三张“王牌经验稀缺化。经验产品化。经验泡沫化。详细论述可查阅原文《35岁坐拥这三大“王牌”,你还焦虑个P!》。本来是为大家提供缓解方法、应对策略的,没想到文章推出后,好多朋友反映“看完更焦虑了……”。后来想想也正常,在上述文章中,透透哥(ID:NBisNO1)限于篇幅,只是提出了简单的策略和路径框架,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并没有深入,也已说明,后续会陆续就具体的策略路径阐述具体的操作方法。今天,这一篇透透哥主要开始就经验稀缺化这张“王牌”的第一条实现路径——向内升维,展开论述。向内升维,主要是聚焦于自我建设,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不断将自己的经验推向更高的层次,从而保持高高在上,无人能敌。简单的说,就是要保持饥渴,持续学习精进!stay
2019年11月2日
其他

35岁坐拥这三大“王牌”,你还焦虑个P!【深度长文】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今天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却是透透哥琢磨了一年有余、付出巨大心力之作,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示。更重要的是,这篇只是“跨越35岁”系列总领开篇文,后续透透哥将就此文提出的框架,陆续深度呈现具体的跨越35岁陷阱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所以,这将是一个系列的艰辛探索,但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一起来吧。01引言以前,大多数人,40岁以上,就会面临一个叫“中年危机”的讨厌鬼,据说,现在提前到了35岁。透透哥眼瞅也要迈入35岁的大关了,最近就此思考了不少,这里先给大家划一个重点:中年危机客观存在!但,我们要的是应对策略、方法和路径,而不是焦虑。关于中年危机的话题,在今年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似乎显得更加的流行,令大多数行将中年或已经中年的人焦躁不安,其中很多人也确实正在或已经遭遇了困境。今年夏天的时候,有一部国民第一热播剧叫《小欢喜》,剧中由黄磊饰演的男主角方圆、由海清饰演的女主角童文洁,在家里两个孩子冲刺高考的关键敏感时刻,却双双遭遇职场危机,赋闲在家;身为高干太太的刘静,中年突发癌症,高干副区长季胜利也只能因此退居二线……更扎心的是,45岁的方圆去求助当律所老板的同门师弟,却被告知其不适合在律所干,即便干也只能从助理干起,而刚毕业大学生当助理只要3000块钱……因此,人们关注这部剧的焦点一度偏离“中国高考”这个令全民一言难尽的话题,而是引发了街头巷尾中年人们关于中年危机的集体焦虑。另一组关于35岁危机的刷屏漫画,更是瞬间戳中无数人的痛处,继续让愈发提前的中年危机所带给人们的焦虑感再度蔓延和燃烧。呵,身在职场的人们,人人自危?!或许,你会认为,透透哥今天要继续为大家贩卖焦虑?不!透透哥今天只有一个重点:中年危机客观存在!但,我们要的是应对策略、方法和路径,而不是焦虑。02中年危机的三大陷阱毋庸讳言,中年危机客观存在,而且这无关乎黑心老板、无良商家,抑或是人心不古、世态炎凉,而是关乎几个客观的事实。要应对中年危机,你必须正视中年危机,承认它的存在
2019年10月26日
其他

新商业观察:你玩的社群经济,一出手就错了!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这期,我们换个话题,聚焦新商业时代与你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现象、新理念和新手段。主要谈谈你耳熟能详的社群这个新概念,带你一起探讨,什么是社群,以及社群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或许从中你不仅能拨云见日,还能一不小心成为新商业奇迹的创造者呢。01社群不是微信群群,这个概念在大众中普及开来
2019年10月19日
其他

中西方学习文化“考证”:中国孩子为啥不擅自学?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首先声明,加了引号的考证只能是伪考证,实际上只是一篇即思即想的,十分不精确的、也不负责任的漫谈,或许却也是接近本质的顿悟,谁知道呢?01引言曾经看到一个新闻,说的是上海的某民办小学招生要考家长的逻辑,还要调查父母、爷爷奶奶的背景,被热议为考“基因”。此事由于引起社会舆论热议,有“出身论”之嫌而被相关方面及时制止。然而,抛开社会舆论道义不说,基因这个东西,尤其是文化基因,到底对教育、对学习有没有影响呢?这却是可以成为一个严肃的研究课题的。据称,现代的科学研究初步证明人类种族、个体之间的生物性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这是一个事实,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不同个体的学习差异呢?这让我们不得不猜测,文化基因在这其中可能发挥了作用。这或许正是上海这所民办小学调查学生家庭背景的初衷和逻辑。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定范围内大家都相信并遵守的诸如价值观、公序良俗、行为方式等,这些东西的综合作用便可形成一个“场”,类似于一个软环境——摸不着看不见但却着实存在于周遭并影响着你。成长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个体是否会被打上一个这个文化环境的核心内核——基因,像DNA一样一代一代复制下去?正应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俗语?聚焦到学习这件事上,某种学习文化是否也会一代一代传递并影响学习效果?这一切没有定论,但现实中确有一些现象令人不得不关注,这是一些有关于中西方学习差异的现象。02学习需求差异如果我们忽略个别和局部看总体趋势的话,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中国学习者的需求主流是“纵向提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国的学习者的学习总是有一种向上的诉求,古人读书为“学而优则仕”,现今K12学生学习为中考、高考更好,大学生学习为就业更好。总之,都是为着一种纵向上的跃升。而西方欧美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似乎更多是“横向丰富”。他们的中小学生对于语数外、政史地可能并没有主、副的概念,他们的学习更多地可能是为了拓展视野、丰富见地,让自己有魅力,从而好去把个妹、撩个郎?!而最终的谋生就业或许只是副产品。对比来看,从需求层次上说,中国学习者的需求层次似乎多居于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底部——为生存、求安全;而西方学习者的需求层次更多地居于中上部——赢尊重,展自我。03学习动力差异需求不会凭空而来,一定是受某种动力驱动的。因纵向提升的需要而学习的驱动力毫无疑问是功利,即功利驱动着中国学习者的学习选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写照。当功利成为单一主流驱动因素时,必然引领学习者走出一条狭窄的纵深之路。于是,就有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之风景。因横向丰富的需要而学习的驱动力是兴趣,或者也可以叫好奇心、不满足感,在此种情况下,兴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对未知的好奇是没有边界和方向的。所以,当兴趣成为驱动因素时,必然是一种多元开花的景象。04学习效果差异相对于横向丰富、多元路径发展,纵向提升的道路既窄又难,路窄却挤了很多人,不难才怪呢。这种差异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学习效果的差异,中国的学习者成功者凤毛麟角,成功概率偏低;而西方学习者四向里任意出发探索,成功的标准是多元的,甚至成不成功都是自己说了算,因为A走的方向,BCDEFG……都没去过,怎么去给人家A定义“必须到什么位置才算成功”呢?但中国不同,考进了重点才叫学霸,当了大老板才叫成功,这都是有公认的标准的。这样以来,走在纵向提升道路上的学习者必然是小部分人狂欢,大部分人只落得个唉声叹气和挫败的感觉,然而真的失败了吗?只是因为你所相信和遵循的标准不同而已。所以,其实中西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客观上极有可能是没有差异的,只因评判标准不同而使其有了差异。然而,当挫败感多了,也会慢慢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特性,甚至固化成了类似基因的东西,开始弥漫和代代传递,消磨着学习的意志和动力,于是自我效能感降低了,主动性弱了,放弃率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尽人意了,这最终将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其实,中西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这时候才真正有了差异。05学习习惯差异中西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的差异是最摸得着看得见、常被拿来对比议论的存在。中国学习者总是习惯于被动接受,习惯于听讲、作业,不爱自学、探究。而令人羡慕的西方学习者总是能够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这不光是存在于大中小学课堂的情况,即便在成人学习领域,我们总是能看到西方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的学习产品热火朝天、大获成功者众,而到了中国依葫芦画瓢时总显得差强人意、半死不活,折腾半天到最后,只能无奈以“双师课堂”、“O2O”等概念掩护,慢慢由在线转为混合式学习甚至线下面授学习,去适应学习者被动接受的习惯。上述四个差异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着某种因果、递进的关系,这里就不再考证了。而或许真正需要迫切关注的命题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差异呢?06差异背后的本质中西方学习者在学习需求上的差异为何存在?为什么中国的学习者的路径选择更注重于纵向提升,西方学习者更注重横向丰富?或许有一个背景不可忽略,那就是中西方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物质丰富程度不同。缺吃少穿的环境下,人们自然倾向于纵向提升、快速爬到金字塔尖以求安全、活的长久一些;温饱不是问题了,自然就注重探索未知、发展兴趣愉悦精神了。所以,他们的学习路径选择背后或有社会发展环境影响。而且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华民族生存的环境向来艰险,大河大江时长肆虐、崇山峻岭横亘,自然灾害不断。所以,不断精进提高自身战胜自然的能力,或许是迫于环境而形成的,长期以来流淌在中华民族每一分子血液中的基因。学习动力、学习效果的差异只不过是和需求差异相关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那学习习惯的差异因何而来呢?为什么西方欧美的学习者就善于主动学习,而中国学习者就习惯被动接受呢?或是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的缘故?那我们轰轰烈烈学了几十年西方的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方式为何又成功者寥寥?再深究一步,又是什么让中西方当初选择的理念、方式有所差异?或许是受某种历史传统所影响?追溯历史,在18世纪帝国时代,中华帝国曾经雄踞一方、威震四邻,这是史实。但另一个史实是,西方的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并将其原住民征服占为己有。据考证,新大陆不是中国发现,并不是因为技术落后,因为中国人郑和下西洋比欧洲人早了近百年,规模也比欧洲人大的多,航行的距离也比欧洲人远的多,而且还下了七次,这说明从技术条件上讲中国当时先进的多。但是郑和带的人就是去逛了逛,并未曾想俘个虏、占个地。为什么没有这种想法呢?或许可从文化价值角度找到答案,泱泱中华帝国从君主到臣民当时信奉的是“朕即天下”、“华夏即天下”、“九州即天下”,帝王贵族的眼里的世界也就只有周遭那么大,以为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之间剩下的就是中国,于是当时的祖先们觉得普天之下莫有王所不知的了,实在是没有再去想东想西的动力了,至于臣民们就都养成了唯王命是从的传统。与之相反的是,欧洲人那时却发现并承认自己很无知,所以探索、开拓的欲望空前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就发现了新大陆,然后就上了瘾,一时间全世界攻城略地,圈了一大圈殖民地。其实,也正是从18世纪开始,西方开始渐渐超越了东方的巨龙。这段历史不得不让人猜测,中国学习者的被动或者叫不主动性是不是就是从祖上那里继承的根呢?那问题又来了,18世纪前的几千年的导致中国世界第一的中国人身上的先进文化基因为什么没继承下来,或者是继承下来了就是当前我们所表现的样子,但却恰是他们导致我们在18世纪开始落后了?总之,种种差异似乎都指向一个可能:中西方学习者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诸多差异背后的本质或是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所以,教育的核心实在不能只是把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更不能只关注到教师身上,而是应着重聚焦于学习文化环境的构建?07
2019年10月12日
其他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理论没用?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大约两个星期前,一时兴起,立下flag,定了一个主题叫《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理论没用?》。查证再三、琢磨再三,今儿决定硬着头皮十分不准确的、也不负责任的说说自己的看法,期望抛砖引玉,共同探讨。01
2019年10月7日
其他

教程:《互联网产品设计》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本书系透透哥(本名苏博,笔名苏海海),专门针对从0到1入门学习互联网产品设计的“行业经验、专业基础”双空白的初学者,而创作的一本系统化讲述互联网产品设计理论及方法工具的教程,目前已被200多所高校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发行近10000册。01—内容简介本书共分4篇:理念篇、概念篇、方法篇和实践篇,采用人们学习认知事物的三层架构“理念思想—概念方法—实践过程”展开。首先介绍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基本环境特点、基本理念和思维,然后详细阐述互联网产品的基本定义以及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方法流程,后通过一个互联网产品实例,将前几篇的理念、方法贯穿其中,并引导学习者自行按照本书所学,设计属于自己的互联网产品,从而培养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用户思维等思维习惯。本书适合作为大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大学图书馆“互联网+”普及系列馆藏书籍。02—当当网链接http://product.m.dangdang.com/25221922.html?t=1570064852(长按二维码访问)03—京东链接https://item.jd.com/12302760.html(长按二维码访问)MORE
2019年10月3日
其他

教程:《互联网产品运营教程》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本书系透透哥(本名苏博,笔名苏海海),专门针对从0到1入门学习互联网产品运营的“行业经验、专业基础”双空白的初学者,而创作的一本系统化讲述互联网产品运营理论及方法工具的教程,目前已被200多所高校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发行近10000册。01—内容简介本书根据“互联网
2019年10月3日
其他

国庆爱国教育观察:“满堂灌好不好?”是个假问题!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01引言曾几何时,是个人都可以对中国教育评头论足、喷上几句,人们普遍对中国教育是不满意的,大家最常诟病的莫过于“填鸭式、满堂灌,应试教育不能办……”,诸如此类。于是,哪个教师要被冠以上述这些标签,在素质教育喊破嗓子震破天的今天,那可是要了老命了,不被赶下讲台,也要被戴上“应试教育老腐朽”的帽子的。然而,满堂灌真的有那么落后、不堪,以至于要到了人人喊打的境地?最近,适逢国庆节,透透哥在观察了祖国围绕新中国70周年大庆搞的一系列爱国教育之后发现,这就一场彻头彻尾的“满堂灌”式的教育呀!而且,效果还好的出奇,不论老少男女,大都都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这几日,你是否时不时不由自主地脑子就浮现出、或是嘴里不由得就哼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反正即便透透哥五音不全、艺术细胞为负,但敲着键盘或是走在买菜路上的时候,冷不丁就哼起“我和我的祖国……”,难听至极,可似乎也控制不了,就那样自然的、无怨无悔的哼出来了。这几日,你是否发现,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好多人都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还大喊幸福?这几日,天安门阅兵一上演,你的朋友圈是否瞬间被各种“祖国万岁、祖国威武”、“震撼泪目、这盛世如你所愿”刷屏?看到一个新闻说,十一当天,岳阳一个新郎结婚娶媳妇,迎亲半路停车,先看了半小时阅兵式才去接的新娘……这一场场、一幕幕,哪个不是靠“满堂灌”得来的?你试试让14亿人自主探究探究、小组合作合作,看能达到这百分之一的效果不?由此,透透哥得出一个结论——满堂灌并非过街老鼠,“满堂灌好不好、要不要满堂灌?”是个大大的假问题,只要灌的好、灌的妙,效果照样也能棒棒哒。你真正要关心的是——用啥灌,怎么灌!接下来,透透哥给大家说说国庆这场“满堂灌”教育所带给我们的启示。02内容要硬核先来看看祖国灌给大家的都是啥:原子弹爆炸,从此没人敢轻易对咱动刀动枪,胡逼逼。领土回归,一雪百年丧权辱国之屈辱。神舟飞天,眼看昔日嫦娥故事成今日天宫现实。东风快递大炮仗,半小时飞遍全球无敌手,你说提气不提气。巨浪潜射,二次还击没商量,你说霸气不霸气。凤凰展翅大机场,世界奇迹第七大,你说自豪不自豪。……灌的这般硬核的内容,你说谁能不爱、谁能不嗨?所以,作为一名教者,完全不必拘泥于是不是踏入了“满堂灌”的陷阱,更多要聚焦于自己有什么可灌,你的内容是否丰富、深厚、有底蕴?你若是就是那半斤八两的货,不更新、不升级,数十年如一日的老生常谈,人能爱听你灌才怪,效果能好才奇!你看祖国“灌”的东西,指导思想五年一更新、十年一升级;武器装备40%多,都是新家伙第一次亮相……过去讲,给学生一碗水,你要有一桶水,今天你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汪泉。一桶水是死水,总有被倒完的时候,那时你终将成为学生的天花板;而一汪泉里是源头活水,是持续动态更新填补的新鲜水。要想成为一汪泉,做老师的,必须要一刻不停、持续不断的学习精进,才能有硬核的内容给学生灌。03方法要巧妙凡事要讲个方式方法,切不可生灌、硬灌。看看祖国这次灌的策略、方法,绝对的走心、用心,效果自然不能差:《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一首红色经典歌曲,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这歌的原唱是老一辈的人民艺术家李谷一,经常会出现在一些盛大、庄重的场合唱响。这么老、这么有时代感的歌曲,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真切的经历那个时代,完全是无感的,在电视上看到听到了,都是要瞬间换台的。可是,在这个国庆,这首歌却被互联网上的年轻人们刷屏了,为什么?年轻人不是喜欢“靡靡之音”吗,好,那就让歌唱天后王菲翻唱一版,这一下不得了,一下子就火的不行了,词还是那个词,曲还那个曲,男女老少大街小巷,都是一致的双击666啊,皆大欢喜,欢喜到时不时你就想哼一句。《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也彻底改变了以往主旋律电影宏大的、自上而下的叙事策略,转而从几个普通的人、在世俗眼中不那么成功的小人物的视角,刻画了在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时刻对普通人的影响。顿时,大家感同身受呀,又是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在豆瓣上,09年的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以宏大叙事的方式拍的,没有评分、没有评论,为什么?你懂的;再看《我和我的祖国》,上映一天评论数万条,评论区一片稀里哗啦的感动、感慨和感嗯呀……这带给我们教育者什么启示呢?要想灌的好,是需要受众视角的、以受众为中心的。你灌的方式,是需要与受众建立关联的,人们只会对与自己有直接关联的事,才会投入更多的关注,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同《我和我的祖国》片子中七个片段中那样的普通小学生、出租司机、问题少年,你讲他们的故事,就像在讲我自己的故事一样,怎么能不引起高度共鸣呢?你灌的方式,是需要适应受众的接受水平、喜好方式的。要知道世界不是满地尽是钉子,你只需要拿一把锤子砸砸砸就可以了。在我们党还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就要整顿党八股,要改变学风、文风,摒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所以,才有了“打土豪分田地”这般既投群众所好、又好理解的宣传词;今天,让华语歌后王菲翻唱《我和我的祖国》,也是适应受众喜好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内容上老生常谈不行,在方式上老调重弹也不行。04“堂”不能单一提起满堂灌,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的都是在一个课堂上从头灌到尾的画面,你有没有发现,这只是从时间维度上的描述呀。我们再看看祖国这次爱国教育满堂灌,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电影院、听歌app、快手抖音、朋友圈,再到天安门、各省市县、工厂、学校……处处都是可以用来灌的“堂”啊!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虚拟现实的堂,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场,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场中,一个人不被感染、打动、俘获才怪!所以,你有没有想过,满堂灌之满堂,还可以从空间维度上拓展?谁规定了这堂必须是教室?为什么不能在操场上灌,在马桶上灌,在山川河流的旅途中灌,在虚拟多彩的网络世界里灌……所以,满堂,在空间上就是指全部的堂、全景式的堂。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形态无缝不入的去灌,从而使受众获得全面的认识与理解。这时候你会发现,真正使教育发生作用的,是你从时间和空间上构建的那个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敌的。原创难呀长按关注鼓励一下好不好
2019年10月2日
其他

严打“矮国”分子:关于“国庆节”的几个知识点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正值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大庆之际,穿透哥决定暂且抛下上期预告的“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理论没用”的主题,十分不精确的、也不负责任的说道说道关于国庆的几个知识点。从近日来形形色色的关于国庆的表达中,穿透哥发现很多人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内涵、历史关系等常识似乎并不清晰,到处充斥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认知和表述。作为以看透要说破为追求的穿透哥,深切的感受到这是一个教育问题,如若不加以纠正,就这样以讹传讹,长此以往,爱国盛筵很可能会演化成“矮国”狂欢。所以,有必要,对一些知识点加以重申。01
2019年10月1日
其他

摸不清需求,别瞎出来卖!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在这个商业社会,你有没有那么一刻,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想去卖点啥?毕竟朋友圈那么多人都出来卖——货了……卖,没毛病,但卖啥有学问——你得根据用户需求来。一切商业活动主要是围绕用户需求展开的,尤其是当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商品极大丰富的时候,谁将用户需求把握的好,谁就将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而用户的需求的侧重点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这直接影响着商业活动取向、方式和路径。今天,我给大家十分不精确的、也不负责任的,说道说道,不同时期,用户商业需求的演变。01
2019年9月27日
其他

IT就业培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题目有点大,且当是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问,然后驱动自己慢慢去寻找答案吧,这是我一再说的“输出驱动输入”的道理。接下来,就十分不精确的、也不负责任的,就一些典型事件,谈一谈IT就业培训这20来年的历程吧。北大青鸟:IT就业培训诞生上世纪末的最后1年即1999年,北大青鸟诞生,从事计算机技能培训,针对的对象主要是高中生。这应该算是中国IT就业培训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可以称作IT就业培训的开端吧。当时的大背景是高考录取率低,大量高中生无法上大学而流落到社会上打工(注意是打工,打工在普罗大众的理解中主要指什么意思具体去百度)。所以,北大青鸟就把这部分人召集起来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认证,让这些高中生干上了相对体面的工作(注意是工作)。这个模式之所以是可行的,有三个不可忽略的条件:第一,当时上不了大学的高中生主要是因为大学录取率低,所以是由于竞争落后而落败的。简单的说就是,大学总共招500人,结果一个人考了501名,那就与大学无缘了。这就说明,当时这些高考败北的高中生中,有很多其实学习并不差,高中学业知识基础不差,学习能力也不差。第二,当时计算机网络才刚刚开始兴起和普及,涉及的技术操作技能也并不复杂。这两个条件一综合就是,一些学习能力还不错的人学一些相对并不复杂的技能,结果自然是相当不错的——很多高考落榜的高中生因此摇身一变干上了当时还相对比较新鲜、光鲜的IT工程师,薪资待遇可观,工作环境时髦,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大部分工作就搞定,跟那些流落到工厂、工地打工的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于是,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去参加青鸟的培训,于是青鸟一时间做的风声水起,迅速扩张。当然,仅凭前两个条件,并不能保证青鸟模式的持续,还需要第三个条件,那就是2000年前后,正好是中国计算机网络开始起步发展的阶段,像网易、新浪、搜狐、百度、阿里等知名公司大都从那时开始起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相关的应用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而由于体制内教育课程当时与市场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滞后(其实现在也还是滞后)和脱节,所以出现了人才的供需矛盾,这才是所有就业培训的根本起因,即便是现在依然如此。IT就业培训2.0:青鸟衰落,达内崛起众所周知,后来北大青鸟因为扩展迅速,因步子迈得太大逐渐衰落。一般认为,北大青鸟的衰落是因为其采用了加盟经营而导致教学质量失控,进而导致名誉扫地。青鸟因质量下滑而衰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质量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加盟商的追逐短期利益而不惜损害品牌名誉,我认为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原因是1999年还发生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国家决定逐渐实行大学扩招,这个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举一个例子,笔者2000年初中毕业,往届初中尖子学生大都优先被预选参加小中专考试的,而到了笔者那一届,学校开大会动员大家都去报考高中,然后去考大学,当时老师明确说“现在大学扩招了,到时候两个中就有一个能上大学”,其实老师当时是保守了,我2003年考大学已经是62%的录取率了。而在1998年,高考录取率仅为34%,就是说一大半高中生是上不了大学的,而扩招后的高考录取率逐渐上升,到现在达到80%左右。这意味着现在上不了大学的高中生不是厌学就是实在不是学习的那块料。所以,大学扩招的过程,也就是青鸟生源(单说它针对高中生培训这一业务模式)质量不断下滑的过程,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即便青鸟不采用加盟而是采用直营,严把教学质量关,只要还是面向高中生做培训,也必然走向衰落,因为上不了大学的高中生总量在减少,而且这些上不了大学的高中生本身质量也很糟糕。可以说,青鸟的悲惨命运是一开始就是注定,与之差不多同期的大学扩招政策直接决定了其模式的兴衰周期。开始几年因为有政策滞后,滋润地活了几年,然后形势就急转直下了,损害了品牌,兹事重大。可以说,北大青鸟抓住了当下,但并没在意革命形势的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99年开始扩招,加之96年以后大学生就不再包分配的政策,让革命的新形势在2003年第一届扩招大学生开始毕业后开始逐渐明朗:那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聚焦到IT领域,有一个形势其实一直就没变,那就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地变着花样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的需求持续居高不下。与此同时,高校因扩招导致的教学质量下滑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输出的毕业生无法就业。这时候有一个机构嗅到了一些变化的味道,它就是达内,还是为了解决IT领域人才的供需矛盾进行IT就业培训,与青鸟不同的是,达内把培训对象变换成了大学生。这里不妨做一个简单粗暴的推演,那些就不了业的大学生同样是因为在应聘其他岗位时因竞争落败的,因为那些岗位数是有限额的,就像有500个岗位,刚好你位列第501位,这似乎和99年之前的高考录取是一个逻辑。那么,我们可以猜想这批就业竞争落败的大学生其实和99年前高考落败的那批高中生是相同性质的,他们的高中学业基础还是不错的,学习能力也还是不错的。按这个逻辑下去,按照北大青鸟一开始的成功案例,达内必然也能如同当初青鸟抓住就业矛盾一时间风生水起一样成功并风生水起,对不对?事实其实也验证了这一点,达内现在在IT就业培训领域确实是风生水起。而青鸟当因前面所分析的原因而损害了名声之后,再转向与达内同样的方向时,已经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到2010年前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步入快车道,今天移动互联网,明天VR、人工智能,再加上近年国家互联网+计划、“双创”战略的实施,市场企业对相关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于是,一时间诞生了很多像达内这样的IT就业培训机构,像传智播客、千锋互联、翡翠教育等等,不一而足。把像达内这样针对大学生岗前就业培训的模式,我们可以称作IT就业培训的2.0阶段,也就是当前正在运行的阶段。传智播客:寄望于拉长版培训虽然IT就业培训遍地开花,不亦乐乎。但是,就如同教育培训行业整体发展架构一样,在IT就业培训领域,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独角兽,更多地是小而美式的零散大发展。据说这个领域市场规模已达几百亿甚至上千亿,但即便是风生水起的达内,其IT就业培训的年产值也就10多个亿。教育培训领域整体而言没有独角兽企业,这可能是教育与商业的矛盾所致,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最大化,而商业追求的是通过标准化实现规模化从而利润最大化,而一规模化教育质量就难以保证,质量没保障,规模化就难以为继。这个中的逻辑这里我们暂时略去不谈。然而,不管怎样,IT就业培训作为商业而言,总是要追求不断增长的,怎么办呢?实现商业增长的方式无非就是降成本扩规模,就是以更低的成本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培训。但我们已经说了,这是很难完成的任务,目前教育培训领域还没有哪个企业很好的解决规模和质量的矛盾问题。但凡事总有变式的嘛,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大学生IT就业培训班都在5-6个月,每完成一个培训周期就产生招生和师资成本,这基本上是培训的主要成本构成。这时候,目前在市场上因教学质量积累了良好口碑的传智播客开始琢磨:那假如我搞一个3年、4年周期的产品,客单价由原来的短训班增加为其5-6倍,师资的课时价还是原来的价,但只需要一次招生,节省4次招生的成本。而且这样的话,招一批学生就相当于圈到了2、3年的营收,而原来短训招一批学生也就只圈了半年的营收。显然这种2、3年的长周期产品更具商业诱惑力啊。这其中的诱惑这里就不再掰开了揉碎了地说了,想必一点大家都能明白的事,我不懂商业,可能说的还是不够透彻。于是,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机构纷纷开始尝试推这种长周期的产品了,但是你能让大学生毕业了再花2、3年参加个培训吗?问题是再花2、3年能让人的就业薪资在现在短训的基础上提升5倍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还记得青鸟一开始的培训对象吗?没错,这些机构开始又把目光投向了高中生,让高中生来学一个长周期的课程。怎么才能让其他们来呢?以上一个不一样的大学的名义来。这类机构大多数都是以成立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形式,并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渠道,宣称开办能够高薪就业的大学,既能高薪就业,又能拿学历,堪称完美。IT就业培训的困境但是,这其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考究的:首先,如果这类大学招收的高中生是属于高考淘汰的那20%范围内的,按照我们对青鸟兴衰逻辑的分析,通过四年真的能把这帮又厌学底子又差的人培训成高薪就业的IT应用人才吗?我们看到航空司机、空乘、铁路、工厂蓝领通过军事化等手段是可以由那20%高考落榜的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塑造出来的,IT软件开发呢?其次,如果这类大学招收的是原本能考上一般大学的高中生,那就要分析一个价值投入回报比的问题了,这些人其实有两种路径选择,一个是直接去这类培训机构举办的所谓大学3年之后实现高薪就业,一个是花相同时间上个普通大学,在毕业前夕参加一个培训班实现高薪就业。前者的投入是5个短训班学费,收获是高薪就业;后者的投入是大学学费+1个短训班学费(通常平均而言,大学学费等同于2个短训班的学费),收获是普通大学经历及其价值+高薪就业。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分析中,忽略了培训机构办的这类大学的经历价值,假如它的价值和普通大学是等值的,那投入回报情况就明晰了。当然了,为什么培训机构举办的这类大学的经历价值就不能大于普通大学呢?目前来看,无论从人力资源实力、资本和商业逻辑上,都不太可能有这种情况出现。多数的情况是,培训机构举办的所谓大学大都通过弘扬“苦学、苦练”精神,实现军事化管理,以牺牲学生课外各种活动以及休息、交往时间,来换取超大量的学习时间,从而保障其所承诺的高薪就业的良好效果。而且,这里还需要提出疑问的是,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真的可以与“高薪就业”划等号吗?若如此,可真是教育的悲哀了。最简的提醒一点,教育并不是为了某个时点一时的“高光时刻”,而是要实现终身发展的“后劲”!再次,即便“高薪就业”是高尚的,但从社会大环境的世俗来看,人们对普通大学学历和其他形式的大学学历(如自考、网络教育等,)的认知差异根深蒂固(这里并无歧视的意思,只是陈述事实),这可能也是这类长周期的产品不得不面对的,这可能导致招生环节的难度加大,尽管相较短训班招生次数减少,但难度的增加其实也就代表着成本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因根深蒂固的偏见,导致这类培训式大学输出的大学,并不能获得所谓的“高薪”。所以,IT就业培训试图以培训思路办大学的出路,还远不明朗。仓促的收个尾那么到了今天,IT培训要发展、要增长,该何去何从?个人认为应该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向考虑,从需求侧来说,要洞察更为丰富的需求场景,不仅仅要在促进培训对象某个点上的需求,更要关注其职业生涯全场景和全生命周期的实时需求,再具体的,我也没想好,哈哈。从供给侧来讲,就是顺应大势,任何商业都不能脱离市场大环境,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取向还是消费升级的市场趋势,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品质提升,就是说这时你搞市场经济,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追求品质,要既有品,又有质,靠粗放简单的“三脚猫”功夫是不太现实了。这或许是寻求可以预见的未来出路的大趋势,毕竟流量已死,未来真的可能各行各业,都得靠品质取胜了。当然,除此之外,可能还存在模式创新,就是走出就业培训的窠臼,让自己变成一个新的存在,这就取决于大家的智谋以及天时地利人和了。
2019年9月21日
其他

不破不立

一天,和部门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食堂吃午饭。大家都打了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后,围坐在一张饭桌前,其中一位小姑娘小Q买了一颗咸鸭蛋,在桌上摆弄着……不一会,口中嘟囔道:“我怎么才能让这颗鸭蛋立在桌面上呢,而不是平躺着?”我抬起头看了一眼,笑着支招:“不破不立!”“什么意思?”小Q疑惑。“你看,就是这个意思。”我接过鸭蛋,用力“啪”地摁向桌面,随着鸭蛋顶端的碎裂凹陷,它稳稳的立在了桌子上。大家伙顿时都给逗乐了,打趣道“您好聪明好有道理的样子……”或许大家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很讨巧的插曲而已,但这的确也是一个对我们草根青年颇具意义的哲理——不破不立。在我们饭桌上的故事里,不破不立就是不让鸭蛋破碎就不能使其竖立,更进一步乃是指“旧的不破除,新的就无法建立”的道理。如果说鸭蛋完整无损是一种完满,而让鸭蛋克服地球引力竖立桌面是另一种完满,那么,不破不立启迪我们:新的圆满的取得,需要舍弃旧的圆满。关键在于“取舍”二字,某境某势某刻,你更看重什么,打算取什么,又打算舍什么?只取不舍?那可能只能是痴人做梦、痴心妄想。这是辩证的道理,也是客观的现实、自然的现象——蚕蛹破茧才能成蝶,小鸡破壳才能新生。想要得到五彩斑斓的蝴蝶装点美景、传授花粉,就要舍弃美味可口、营养不菲的蚕蛹。而我们草根青年却常常最容易出现患得患失、保守守旧的情节——我们出身大多贫寒,无权无势,物质不丰,基础不牢,安全感不强,所以,我们下意识里想得到的很多,也同样下意识里天然地要保护好自己仅有的“一亩三分地”不受任何侵害。然而正是因为只守不舍,旧的不舍,新的不来,最终越守越少,草根青年终究守成了草根老年,草根老年造就了草根二代……有舍才有得,这背后的逻辑首先在于:我们的精力和行动总是有限的,当我们过多地行动用在了守成上,那么就只有很少或是没有行动去获取新的更大的成果,至多也就只能落得个“空想”、“张望”的结果了。有舍才有得,这背后的逻辑还在于:即便你精力巨大,但旧有格局常常会是天然对冲新天地新愿景的一股顽固力量,让你被既得利益、既得套路牢牢绑架,丝毫腾挪不得,无法推动新的想法、目标得以落地和达成。这就是为什么非得砸烂一个旧世界,才能创造一个新世界!如果历朝历代的革命者能够很容易地在原有社会环境下创造一个理想的新世界,那就不需要革命,不需要先砸烂旧世界了。但事实是旧世界天生是要防控扼杀杜绝革命的,旧世界因为既得利益天生是与新世界对冲的,所以理想的新世界创建者们只有先通过革命砸烂旧世界才能创建理想的新世界。到这里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感同身受的故事了,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可以称得上是个标准的“学霸”,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学习钻研兴趣浓厚、功底扎实。到了大三,我们院系的学生会主席(我们同宿舍,上下铺)邀请我一起参加学校举办的一项学生科研项目申报活动。幸运的是我们申报成功,并且获得了学校1200元(2005年的1200元对一个草根出身的学生来讲,可是不小的一笔“巨款”啊)的学生科研活动资助金,我俩感觉甚是欢喜。我们的科研项目周期是1年,期间项目的主要成果基本由我完成,研究成果形成的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成功发表,项目周期截止时,我们的项目顺利结项,还获得了当年学校科研竞赛的三等奖。这是故事的基本过程,貌似并无任何波澜能引起大家的兴趣。但我想讲的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细节: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主席是项目主负责人,但他并没有做太多项目研究的实质性工作——即便如此,我也并未因此纠结他并没有实质作研究而获得了荣誉和地位,因为当年那个草根出身的青年更加关注的是项目的资助金——就是前面讲到那笔1200元的“巨款”,由于主席是主负责人,自然也就是直接由主席全权对接管控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的研究并没有花费太多,也就是一些调研打印费用,总计起来也不过就是一二百块钱。于是,项目结束后,我就在盘算着剩下近千元的资助经费当应二一添作五,我俩一人一半作为对自己项目成果的奖励。可是,问题来了,从项目开始到最终结束乃至现在,自始至终主席并未再提说这笔“巨款”如何处理。一段时间里我都在纠结是否要跟主席说道说道这事,那毕竟是一笔额外收入啊!那毕竟主要是因为我的主要劳动而获取的收入啊!主席这样不声不响独享不厚道不公平啊!就因这个,甚是烦恼了一阵呢,一度都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研究兴趣,无心学习了啊!作为一个“学霸”,当发现自己无心学习的时候,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不可小视了,我的精力被牵扯在一点蝇头小利上了,我的世界也成了专注追逐蝇头小利的旧世界了,这个旧世界阻碍着我把目光投向更宽广的新世界,是该好好调整一下了。于是,我就细细分析这件事情:我参加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什么呢?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其他?后来慢慢琢磨过味了,通过参加活动让我亲自实践了一把研究过程怎么实施开展,体验了一把研究论文怎么撰写,让我对研究思考这件事更感兴趣、更有信心了。我想这才是我参加此次项目最应该追求的,而不该局限在追逐蝇头小利的小格局而险至于荒废学业这个大世界。如果我不打破这个小格局,就没法立于大世界。想到这里豁然开朗,最终,我做出了取舍——顺其自然,不再刻意琢磨分成那笔“巨款”的事了,毕竟一开始我们谁也都没有明确说把挣钱定做目标,毕竟学生阶段那还不应作为我的主业。于是,我开始更活跃地作一些调查研究,后来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再后来跟主席的关系一如既往的和谐,在他的引导下我还积极地参与了其他各种各样的诸如竞赛、下乡等活动。再后来即将毕业的时候,我被作为专业唯一候选人推荐免试攻读一所更好的985、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而这个推免资格最终落到我头上,我的那些学术、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在竞争者中起了关键性的壁垒作用。你看,这就一个破除追逐蝇头小利的心魔而获取更大一片天空的美好故事。假如故事不是这样发展,而是我义愤填膺地跟主席理论一番,挣得500大洋,然后与主席心有芥蒂,把自己的心情搞的不美丽,然后自己由着自己的自我封闭,只会读死书、死读书,然后……如今,毫不夸张地说,就因那次的一念之变,决定了我一个草根青年能够踏进京城读书、打拼,和一众北漂大军一起在一片更大的天地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破不立还启迪我们:获取新转折新天地的关键主要的是靠打破旧有格局和思维上的局限性与惯常性。思维是行动的总指挥总枢纽,是司令部里的司令。一个好的司令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思维一变,可能地动山腰,只教天地换新颜。想当年诸葛亮在没有大将在身边的情况下,灵机一动,打破兵来将挡的常规思维,大施空城计,愣是大退司马懿之兵临城下的阵仗,思维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历史上,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利用反常的思维出奇制胜的典型案例。马还是那三匹马,但经田忌打破常规、稍作变换,便由弱转强,由败转胜。还有一个外国老太太的故事:有个老太太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说完每人发三颗糖。孩子们很开心,天天来玩。几天后,每人只给2颗,再后来给1颗,最后就不给了。孩子们生气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老人清静了。——按照惯常的思维,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做法大抵会是这样的逻辑:小孩,我给你一颗糖你不要吵,后来给两颗、三颗……再后来成了无底洞。这般有哲理、有力量的故事,并不是只在历史故事里,当下现实里也是毫无例外的。又要讲一个大学时代的故事了,当年读研究生的大学,学风甚好,同学们个个勤奋、努力,一有时间大家都去教室自习。然而,由于学校位于首都北京3环边上,寸土寸金的地方,校园教室资源稀缺是长期困扰这所大学里勤奋学习的莘莘学子的难题。同学们上自习常常要抢座、占座。占座无非有那么几种常见的方式——请同学帮忙占、用书本、写个纸条……反正是用各种可以占的东西占。为了占座也常常有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为置物占座的方式让人多多少少总会觉得有些霸道,大多数人常常能够“忍气吞声”,但总有一些人愤愤不平想挑战一番。但有一天,一位“高人”在校内论坛分享自己的占座奇招,顿时秒杀校园上下数千人啊。故事是这样的,W同学一次背着书包去教室上自习,当他推开自己常去的那间教室的门时,发现已座无虚席。当他正要退出去其他教室寻找空座的瞬间,他注意到这间教室的讲台上的讲桌空空如也。他突然灵机一动,心想讲桌空着也是空着,自己何不利用起来,坐在讲桌的位子上自习呢?于是,他推开门,径直走向了讲台,并把自己的书本放到了讲桌上。就在此刻,一幕令人不可思议的场景发生了,就在他坐在讲桌座位后,讲台下面自习的同学们便陆陆续续收拾书包离开了。他心里暗自嘀咕“好不容易搞个座,刚落屁股这个教室就又有教学任务用来上课了?”但转念一想,这间教室自己常来,对什么时间有教学安排了然于心,况且他来之前还特意查了一番,这间教室这个时间段是没有被安排教学任务的。想到这里,他恍然大悟:下面的同学莫非把自己当成要上课的教师了,他们也都和自己刚刚想的一样:老师(惯常地认为,上了讲台的就是老师)来了,这间教室有教学任务安排了,所以他们就自觉地离开了。待他回过神的时候,一间偌大的教室里,除了稳坐讲桌的他外已空无一人……这个故事一度在校园上下传为佳话,大家都觉得奇妙无比。但当这个故事传开之后,后来的同学去如法炮制地效仿占座的时候,却都纷纷失灵了。讲这个故事,关键是要解析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其实,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发生,就是体现了打破旧有常规思维的威力。这中间很好地体现了打破常规思维与因循惯性思维两个方面,W同学靠突破常规的方式为占一个座而获得一个教室的座;其他同学因因循常规,所以纷纷起身离开,继续投入他们的抢座大战。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来回答“如何打破思维局限”的问题,打破旧有思维局限,就是从思想上对常规认识的突破,是一种对认识惯性的阻隔与变通。当然,打破常规也并非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必须立足基本的客观基础和规律。我们草根青年,要获取更大的成功、赢取新天地,就要善于跳出小完满换取大完满,关键地是要打破各种落后的、小农的、不合时宜的惯常思维。旧不破,新不立;小不除,大不来。——这便是不破不立的之于我们的真谛!
2017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