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时代

其他

「星起点」助你起飞:50万资金扶持+行业专家辅导!

生物医药研究者们,请注意!「星起点」创新大赛再次启动招募啦!在创新药的早期研究中,你们需要什么?资金支持?专家辅导?一流实验设施?研发服务?这里全都有!快来找我们,一起推动创新药的未来!我们关注的领域提交的项目应为代谢病、纤维化、慢性炎症提供解决方案,或发展创新技术平台以解决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我们特别关注的技术领域包括:o
4月23日 上午 7:02
其他

挽救创新药,不能拖了

当向海外卖管线、卖身,成为唯一救命稻草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4月3日,丹麦药企Genmab以18亿美元并购ADC-Biotech普方生物,从乐观层面解读,这意味着ADC赛道的高景气度,而中国生物科技产业自研进步、创新前置,已成为全球ADC创新发源地。但随即悲从中来。一边是创新药产业链出海先锋CXO,被脱钩步步紧逼,一边是生物科技核心资产被外资密集收割。自去年12月以来,4家生物技术公司被海外药企并购,此前阿斯利康以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诺华全资收购信瑞诺医药,NuvationBio收购葆元医药。买家来自海外很正常,无一买家来自国内却不正常。当前创新药面临两大矛盾:一级市场VC/PE能否体面退出?Biotech研发成本能否通过卖药收回?需要避免激励机制扭曲、创新资源配置无效,来自海外的BD或并购不应当是唯一的曙光。资料来源:医药魔方数据库,Wind,Genmab官网,华创证券自顾不暇国内创新药生态系统还不完整,无法自行新陈代谢。创新药九死一生有数据验证,2004-2016年通过纳斯达克IPO上市的的316家Biotech,存活能超过10年的公司仅36家,占比11.4%。退出的主要通道是并购,退市、破产仅占极低比例,中国也将复制这种路径。但猜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局。迄今,并购买家全部来自海外,国内大药企都无力抄底。恒瑞医药截至2023Q3现金储备176亿元,石药集团2023Q4现金储备138亿元,最有钱的是中国生物制药,2023Q4现金储备211亿元。为应对国内集中采购及医保谈判的控费压力、核心产品可能竞争恶化的内卷压力,维持可持续的研发强度,现阶段还没有余力抄底国内优质Biotech。以上3家BigPharma,2023年研发支出分别为60亿元左右、48亿元、44亿元。Genmab现金储备为42亿美元(约300亿人民币),现金奶牛CD38单抗Darzalex(达雷妥尤单抗)2023年全球销售额97.4
4月10日 下午 12:53
其他

同天,3城发布创新药利好政策:北京这份征求意见稿为何需要特别关注?

4月,春回大地,中国创新药的寒冬是否过去?一个月前,一条以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为题目的发改委文件疑似泄露,二级市场望风而动,医药相关板块当日翻红。就在前天,珠海、广州黄浦区、北京三地发布与生物医药相关文件或征求意见稿,标题都包括“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字眼。一方面这与两会所提及的“新质生产力”契合;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此前政策的阶段性小范围兑现。广州、珠海两地意见征求稿充分“撒钱”,如“广州文件”中,对研究机构、临床机构、原研药企、CDMO、医疗机构等都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甚至对能够取得FDA新药临床试验许可及上市批准的药品,提供了单独的一次性补助。征求意见稿,只给三天时间由于北京市的政治地缘性特殊,常被视作是全国性政策落地的先行区。本次《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无论在联合制定部门数量、政策定调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规格。另外,作为全国医疗机构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北京是全国“疑难杂症”患者求医问药的集散地,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消费地,文件中所提及的医药支付相关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全国创新药产业的利好风声。本次公开征集意见时间为2024年4月7日至2024年4月9日,只有3天,也就是到今天(4月9日)截止,窗口期极短,颇为特别,足见需求之迫切。更值得欣喜的是,文件精神契合此前的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整篇文件归纳下来,能完整梳理出“企业投融资→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药品定价→医药支付→临床应用”的完整环节,着实称得上是全产业链,干货满满。某种程度上也与此前泄露的发改委文件内容似乎有承接关系,如该文件能够切实落地,可能为北京乃至全国创新药带来重大利好。文件中的多条意见切中要害,直击创新药产业痛点,字字珠玑,但篇幅所限,我们挑临床试验、市场准入等部分,聊一聊值得关注的那些重点。(文件全文请见参考资料)临床试验:审批加速、伦理互认北京目前有不少于60家三甲医院,其中23家医院在全国排名前100以内,可开展临床试验的临床机构数量庞大。通常来说,伦理互认通常需要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共享的信息平台、明确的互认条件、以及监管机构的支持和指导。2020年北京市成立医学伦理审查互认联盟,对伦理互认进行统一管理,2023年10月31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已制定并发布《北京市深化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有关工作的若干措施》,将北京市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工作机制的实施范围从63家互认联盟成员扩展至全北京市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北京市深化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有关工作的若干措施》节选本次意见稿再次提及临床互认能够在北京市范围内施行伦理互认,可对创新药企提供极大帮助。目前中国的临床默许制度是以60天为界,也就是说,如果60天内,申请临床试验的机构没有获得明确的赞同或反对意见,则视为准许。理论上如果药物临床试验审批时限实现从60日压缩至30日,那么临床默许也将会提升至30日为界,效率翻倍。另外,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缩减至60日,时限大幅收窄,为药企提供更多便利。紧随先例,取消医疗机构用药数量限制2023年9月与12月,广东省、上海市两地先后在《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中提及,取消公立医疗机构用药数量限制,并应当在医保药品木留发布后的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进一步畅通国谈药品进医院的渠道。相关描述在本文件中亦有表述,可见取消医疗机构用药数量限制是大势所趋。在此前药品集采、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三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500种药品“的要求曾是2019年以前国家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的指标之一。但医疗机构药品数量限制制度可能已经与目前的医疗用药环境不太契合,既阻碍了医保药品进院的最后一公里,也由于“谁能入院”的议价权,侧面成为“医疗腐败”的温床。毫无疑问,取消限制可以增强创新药市场准入,并有利于创新药在医保支付体系中得到更公正、合理的待遇。支付端减压,创新药能用敢用在支付端,文件继续延续了2022年7月北京市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简单来说,就是对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但费用较高、尚未被充分纳入现有DRG分组体系的新药、新技术施行单独核算。在北京国谈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涉及的诊疗项目,不受医疗机构总额预算指标限制。DRG分组将病例的具体情况分成若干组,理论上这些患者对医疗资源的消耗是差不多的,所以可以为每组建立相同的付费标准,对这一组中的病例打包支付。因此医疗机构如果治疗病人的实际花费超过支付标准,那就亏了。但DRG分组往往滞后于技术进步:刚上市新药的临床应用案例太少,没有办法准确纳入现有的分组体系;或由于市场价格昂贵,远超现行DRG支付标准所能覆盖的范围。文件指出,将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费用不计入DRG病组单独支付,打开了创新药的支付空间。这种开放在医疗机构的预算测算与指标要求上亦有体现,实际上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院的诊疗指标压力。如果说解决入院问题是打通“最后一公里”,那么让医院科室敢给患者用创新药,不受指标考核,算是打通“最后一米”。结语创新药无疑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及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两会”之后,各地区纷纷对扶持医药产业进行试点,释放利好消息,中央支持政策也将逐渐落地,相信距离中国创新药事业的回春,也已经不远了。参考资料: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征求意见稿):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s%3A%2F%2Fwww.beijing.gov.cn%2Fhudong%2Fgfxwjzj%2Fzjxx%2F202404%2FP020240407551149157918.docx&wdOrigin=BROWSELINK划重点!广东拟取消医疗机构药品品规数量限制广州开发区管委会
4月9日 下午 5:13
其他

癌症疫苗最新动态:3年后仍存在免疫反应!

万英镑的研发资金。参考资料1.各公司官网2.Groundbreaking'
4月8日 下午 4:46
其他

刷新认知!一款ADC的后劲儿能有多大

ADC,除了经常被拉出来比较的罗氏TDM-1,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也早在2021年就获NMPA批准上市。除此之外,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及石药集团等一众国内企业研发的HER2
4月7日 下午 6:04
其他

131亿美元!强生收购又一家心血管器械巨头,3年300亿美元收购,打算重当器械一哥?

又一场百亿美元收购案2024年4月5日,强生宣布以每股335美元的价格收购Shockwave的所有流通股,相当于以131亿美元收购该公司。Shockwave拥有目前唯一商用的血管内碎石术(IVL)技术,用于治疗钙化外周动脉疾病和钙化冠状动脉疾病。此外,由于Shockwave于去年年初以1亿美元价格收购了Neovasc
4月6日 下午 2:23
其他

中美关系能否扑灭ADC投资热潮?

2024年第一季度刚过,几家欢喜几家忧?一方面,国内三家药企被接连并购(信瑞诺、葆元医药、普方生物),相关投资方获得丰硕回报,大喜;另一方面,受地缘政治影响,国内不少CXO二级市场低迷,药明康德仍在就《BIOSECURE法案》“莫须有的安全威胁”据理力争,疑云密布。行业媒体BioSpace于4月3日以《随着中美两国R&D关系的变化,中国ADC投资热潮面临疑问》为题,分析了中美两国市场繁荣与政治阻力的关联性,并解释了为何投资将可以继续?图片来源于:BioSpace官网下文笔者将对其编译,与读者们一起讨论地缘政治能否/又会如何影响如今火热的立得马模式LIDMA(license
4月4日 上午 11:51
其他

打破临床科研壁垒,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家创新药企出了本书……

分钟“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我深知生物统计在试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对于广大医学工作者来说,统计学的应用在医学研究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
4月2日 上午 7:21
其他

9款药物折戟NASH/MASH领域

回首往昔,2023年算是NASH(后更名为MASH)治疗领域黎明前夕的最后一抹暗夜。这一年,Intercept做出了最终决定,宣告终止奥贝胆酸用于NASH领域的开发。历经十数载的坎坷探索,奥贝胆酸在NASH战场上几经挫折、屡败屡战的研发历程至此画上了句号。令人唏嘘的结果背后,映射的是业界对MASH治疗挑战的困顿挣扎。而奥贝胆酸的无奈退出,不过是整个MASH新药研发领域的一个缩影。2024年的今天,Madrigal的Resmetirom如破晓之光,脱颖而出。多数人都在高歌Resmetirom独占鳌头,抢占了价值百亿美元的庞大市场的同时,也在期望未来MASH治疗领域的繁荣。
3月22日 下午 6:11
其他

明晚7:30!FDA批准首款NASH/MASH新药,中国药企如何分享这个百亿美元大蛋糕?| 2024年肝病新药联盟特别直播

1长按扫码可预约观看直播!2024年3月14日,在万众瞩目和期待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终于如期批准了首款NASH/MASH新药!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我们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这不仅为众多NASH患者带来了希望与光明,也标志着对抗一个严峻医疗挑战的全新开始。MASH,这一长期被视为沉默的健康危机,由于其逐渐危害肝脏健康而逐渐受到公众的关注。在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MASH不仅对个体的生命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然而,随着FDA批准的首款MASH新药的问世,我们迎来了对抗这一疾病的新纪元,同时也开启了医药研发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我们即将举办的直播活动中。来自肝病新药联盟的多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将齐聚一堂,深入探讨这款新药对患者、医疗界和新药研发行业和企业的深远影响,共同展望MASH治疗的未来,探讨这一突破性进展将为肝病及慢病治疗领域带来怎样的变革。在此,我们诚邀您加入我们的活动,共同见证这一行业里程碑大事的历史性意义,探索这个百亿美元赛道如何开启全人类的飞驰人生,中国药企又如何把握机遇,龙腾虎跃。直播日期:2024年3月22日(星期五)直播时间:19:30-21:00直播平台:药时代直播间直播形式:无PPT演讲,嘉宾们全程讨论长按扫码
3月21日 下午 6:25
其他

ADC药物开发策略、临床研究挑战以及中美CMC要求差异分析 | 药时代直播间

长按扫码可预约观看直播!抗体偶联药物(ADC)是发展最快的抗癌药物之一。由于ADC具有无与伦比的疗效和特异性,目前许多前景看好的ADC产品都取得了成功,使ADC近年来受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ADC药物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免疫疗法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连接子于稳定性和裂解上的技术突破,并使递送有效载荷具有更多的选择性。ADC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分子,需要仔细设计各个环节,包括ADC本身"三重"成分对早期临床开发的额外考虑,
3月16日 下午 1:36
其他

里程碑!FDA批准首款代谢性脂肪性肝炎(NASH/MASH)新药上市!

https://www.fiercepharma.com/pharma/fda-approves-first-mash-drug-madrigal-breasts-tape-resmetirom7.
3月15日 上午 5:59
其他

430亿美元收购后,辉瑞重塑抗肿瘤版图

“ADC巨头”,辉瑞很喜欢这样的定位。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后,辉瑞一举囊括了三款上市ADC产品Adcetris(针对CD30靶点)、Padcev(针对Nectin-4靶点)以及Tivdak(针对组织因子靶点),超过十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疗法以及逾百项相关专利。据辉瑞乐观预测,到2030年,Seagen有望为其贡献高达100亿美元的年度额外收入。为实现这一目标,辉瑞特别设立了新的肿瘤学部门,整合双方的肿瘤业务资源及专业人才力量。2023年,Seagen旗下三款上市ADC的销售总额为27.44亿美元(Adcetris
3月14日 下午 5:1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BCMA ADC复活!退市后「群狼环伺」,归来前「一团乱麻」

Blenrep确实是一个创纪录的药物,各方面皆是。这款药物跌宕起伏的奥德赛从加速获批开始,至今未有停搁笔的痕迹。从确证性试验未达到主要终点,十天时间光速退市,创造有史以来加速批准药物退市速度之最。但GSK终究没有停止Blenrep的开发,在历经狼狈的一年后重获新生——在连续两项Ⅲ期临床试验中,通过药物联用获得了明确获益,或将重新投放美国市场,并成为GSK未来展望中的重要一环。但在Blenrep缺席的两年内,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3月13日 下午 3:59
其他

全球首款​端粒酶抑制剂能否获批?为什么这场ODAC会议值得关注

Carrel所定论的“细胞永生学说”。而这种在正常二倍体细胞中观察到的繁殖界限,则被称为“Hayflick
3月12日 下午 6:58
其他

默克终止BTK抑制剂开发!啃不动“自免”的骨头,肝损伤风险谁来验证……

血液瘤王者,自免碰壁相同的靶点因为赛道的差异,可能造就完全不同的命运。对于血液瘤领域的王牌治疗药物BTK抑制剂而言特别如此。尽管很早之前学界就已阐明BTK在自免疾病的致病通路中可能存在重要作用,但进入成药阶段,BTK抑制剂在自免领域的推进举步维艰。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血液瘤赛道之一,根据智慧芽情报库数据,全球有46款BTK抑制剂进入临床阶段,竞争热烈。但BTK抑制剂在B细胞相关恶性血液肿瘤中的成功,似乎难以复制到自免疾病领域中。德国默克的Evobrutinib曾是BTK抑制剂在自免领域闯荡的领头羊。但去年年末,默克宣布研究性BTK抑制剂Evobrutinib在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
3月11日 下午 5:55
其他

Ferring首席科学家杨翼博士:肥胖症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大咖云集,干货满满,一场盛会如约而至!超15亿美元!吉利德权益锁定三特异性抗体肿瘤药当年利拉鲁肽没做到的,让司美格鲁肽实现了?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可能出现大变化!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3月10日 上午 9:46
其他

礼来D药推迟上市,FDA的B面

2024年3月8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周五。先是礼来备受瞩目的AD新药Donanemab被FDA推迟上市,并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以讨论该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时间未定(可能需要再等几个月),礼来股价跌了2.31%;再是Amylyx的已上市ALS新药AMX0035三期临床失败,Amylyx股价大跌82.29%,后续该司将与FDA沟通,包括可以出现的自愿撤市。创新药的研发之路,多像是潘多拉魔盒的开启,在“诅咒”中寻找“渺茫的希望”。而作为魔盒开启者——“必然科学公正”的监管机构,FDA极力平衡着天平两端,“患者长期利益”与“患者短期利益”。“激进”后“保守”的监管风格Donanemab(D药)的审批之路,并非首次受挫。2023年初加速审批未果后,既定去年年底的上市计划也拖至今年,如今又在临门一脚之际“杀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FDA如此“保守”之举与饱受争议的“Aducanumab”(A药)的获批产生了强烈对比。要知道,D药一直被业内认为是继仑卡奈单抗(L药)之后最有希望上市的一款AD药物,获批不说轻而易举,也只是时间问题。如今,FDA再阻D药主要心存两点疑虑:(1)安全性。本次获批是基于大型三期临床TRAILBLAZER-ALZ
3月9日 下午 10:25
其他

下一代GLP-1类药物早期临床数据读出,直接推动诺和诺德成为6000亿美元市值药企!

市值超越特斯拉!得益于在投资者日活动上披露的一系列利好消息,诺和诺德股价一度大涨逾10%,收盘涨8.95%,市值达6056.76亿美元。时隔不到两个月,诺和诺德市值再增一千亿美元,紧跟礼来成为全球第二个突破六千亿美元市值的药企。图片来源:富途牛牛会上围绕GLP-1靶点布局,诺和诺德透露了多款在研产品的重要信息:1.
3月8日 下午 6:28
其他

【完整会议日程】 大咖云集,干货满满,一场盛会如约而至!

Carcinoma上海复旦大学化学学士,美国纽约石溪州立大学化学博士。现任无锡诺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曾被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历任美国默克制药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
3月8日 下午 6:28
其他

美中数据跨境新政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及应对

本文结合生物医药企业数据应用场景,简述《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士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行政命令》可能造成的影响,并立足中国数据跨境传输监管政策新发展,为生物医药企业把握中美两国数据监管政策、提前部署合规风险应对措施提出建议。作者丨葛永彬
3月8日 下午 6:28
其他

超15亿美元!吉利德权益锁定三特异性抗体肿瘤药

超15亿美元!吉利德强化多抗布局2024年3月6日,吉利德宣布与Merus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多款靶向新型肿瘤相关抗原(TAA)的三特异性抗体。根据协议,Merus需将选定的两个项目推行至目标阶段,并可选择性开展第三个项目。吉利德将负责选定项目的额外研究、开发和商业化活动,即权益锁定。一旦行权,Merus将获得56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25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潜在交易金额超15亿美元。此次合作,是吉利德继Tentarix之后的又一次多抗布局。两笔交易主体均为多个临床前项目,Tentarix则将获得6600万美元的股权融资。有趣的是,Merus官网公示的管线中均为双抗产品,具体包括EGFR×LGR5、HER2×HER3、EGFR×c-MET、CD137×PD-L1、PD-1×CD3、LAG3×PD-1、TGFBr2×PD-1,7个不重复靶点组合。其中,CD137×PD-L1双抗MCLA-145权益于2022年1月被Incyte退回,但Incyte仍保留该项目未来商业化分红。2016年,Incyte与Merus就11个双特异性抗体达成合作。Incyte将支付1.2亿美元的预付款,并购买Merus8000万美元的普通股。此外,Merus还与礼来、先声药业、贝达药业等药企均有合作。先声药业获得三款双特异性抗体的中国权益,贝达药业获得MCLA-129(EGFR×c-MET)的中国权益。虽然Merus的研发管线多停留在1/2期,但由于MCLA-158、MCLA-128等核心资产临床进展顺利,二级市场近期表现良好。Merus股价(NASDAQ:MRUS)数据来源:雪球截止2024年3月7日,Merus的股价较去年同比增长152.7%,报48.72美元/股,市值为28.2亿美元。吉利德为何加注多抗?近年来,吉利德通过HCV治愈性药物索非布韦(Sofosbuvir)、HIV系列产品Biktarvy(必妥维)等重磅炸弹成功跻身pharma后大举转型,欲通过M&A进入肿瘤领域。170亿美元收购Kite,获得Yescarta、Tecartus等CAR-T细胞疗法;210美元收购Immunomedics获得Trop-2
3月7日 下午 8:16
其他

当年利拉鲁肽没做到的,让司美格鲁肽实现了?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可能出现大变化!

去年司美格鲁肽再次打出王炸,GLP-1RA究竟还有多好的底牌没有出?2023年10月,探究司美格鲁肽慢性肾病治疗获益的Ⅲ期临床试验FLOW已基于独立的数据监督委员会(DMC)的建议提前终止了临床试验,其结论认为中期分析的结果已满足预先设定的特定疗效标准。换句话说,就是“疗效太好”了,没必要接着做了。当时诺和诺德宣布FLOW研究的详细结果将会在2024年上半年公布,现在这个时间点终于到了。2024年3月5日,诺和诺德公布了FLOW研究的主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司美格鲁肽组患者的肾脏疾病进展以及心血管和肾脏死亡风险降低了24%,达到了优效性终点。此外,该研究在确证性次要终点方面也达到了优效性标准。需要强调的是,本次试验纳入的是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CKD)的患者,并非糖尿病肾病(DKD),即患者的肾脏疾病并非由糖尿病直接引起。降糖+肾脏保护(+心血管保护),这一套适应症组合居然如此熟悉?孤独的SGLT-2i高血糖是诱发CKD的高危要素,理论上对血糖进行管理这一行动本身,就存在潜在的肾脏保护效果。但大多数降糖药物并没有得出明确的肾脏获益,在GLP-1RA之前,只有SGLT-2抑制剂(SGLT-2i),也就是格列净类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明确的肾脏保护效果,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均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肾病患者,且无关是否患有糖尿病。这里需要简单提及一下SGLT-2i的降糖机理:SGLT-2是一种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上表达的转运蛋白,可以重吸收滤过的葡萄糖,阻止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抑制SGLT-2后,患者尿糖增加,但血糖降低,从而实现血糖调控作用。在早期研究中,研究人员非但不认可SGLT-2i存在保护肾脏的效果,反而害担心尿糖增加以及药物肾代谢可能会导致额外的肾脏负担,实际上也确有临床检测报告证实SGLT-2i可能会造成急性肾损伤(AKI)。但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所得出的最终结果却与预想完全相反!SGLT-2i可以带来明确的肾脏获益,降低AKI的发生率,并延缓慢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下降。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SGLT-2i能够改善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降低肾小球内的压力,并减少了肾小管的负荷和氧气消耗(亦有其他协同机制存在)。以上直接保护机制很大程度上独立于血糖改善本身,因此SGLT-2i可用于血糖正常的慢性肾病患者。而大约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慢性肾病(无论DKD或CKD),由于SGLT-2i可以兼顾肾病与2型糖尿病,一直是此类患者的治疗首选,再加上具有口服的剂型优势,地位很难被之前的GLP-1RA撼动。此外,SGLT-2i也具有心血管获益,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与住院率;而就在不久之前,司美格鲁肽的SELECT研究亦证明司美格鲁肽也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遗憾终于补足根据诺和诺德医学资讯给出的信息,GLP-1RA的肾脏直接保护机制既建立在抑制高糖状态下的肾内炎症及氧化应激之上,也存在调节肾脏电解质平衡,促进尿钠排泄;以及改善肾脏线粒体功能,调节能量代谢等。理论如此,但现实有些残酷。其他GLP-1RA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均尝试过挑战肾病领域,但在司美格鲁肽之前均遭遇过或大或小的失败。以利拉鲁肽为例,LEADER研究已证实GLP-1RA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已经可以降低肾脏事件达22%,但血清肌酐水平持续倍增和终末期肾病(使用肾脏替代疗法)的风险与安慰剂组没有显著差异,是比较遗憾的。Liraglutide
3月6日 下午 5:06
其他

3月8日线上直播映恩生物首届研发日,DS-8201背后的传奇人物将出席

“2024映恩生物首届研发日”聚焦下一代ADC技术浪潮与临床开发,探讨映恩生物临床策略与新技术平台布局,映恩生物科学委员会主席,前阿斯利康高级副总裁,前第一三共执行副总裁兼肿瘤研发全球负责人Antoine
3月6日 下午 5:06
其他

失意之后,这款MASH药物愈挫愈勇...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Akero
3月5日 下午 6:37
其他

百亿美元市场剧变!RSV疫苗或引起严重自免疾病?

RSV疫苗约138万例),每100万剂辉瑞RSV疫苗接种后出现25.1例
3月4日 下午 4:41
其他

药王易位,10款药物突破100亿美元,成为超级重磅炸弹,竟然都发生在这一年!

寻找儿科罕见病创新药资产寒冬很冷,我们在这里同行!
3月3日 下午 2:59
其他

从强生出走的Biotech做不好商业化,Biotech夹缝求生实录

Idorsia走不完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对于Idorsia是一个幸运年。1月10日,旗下失眠治疗药物Daridorexant(奈莫雷生,先声药业拥有其大中华区权益)获批上市;1月20日,其ETA(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Clazosentan(克拉生坦)在日本获批上市。虽然开年大吉,但两款迈入商业化的产品销售额就像一盆泼在Idorsia头上的冰水,使其从头凉到脚。根据Idorsia2023半年报,截止2023年6月30日,克拉生坦在美、德、意大利和瑞士的净销售额为1180万瑞士法郎;奈莫雷生净销售额为3240万瑞士法郎。此外,由于克拉生坦一项3期临床试验(REACT研究)的失败,可能导致Idorsia痛失美国/欧盟的主要市场,此前预计该地区的无风险销售额可达到
3月1日 下午 6:11
其他

药时代BD-需求 | 寻找儿科罕见病创新药资产

秉承着“聚焦新药研发,荟萃行业精华。分享交流合作,共筑健康天下”的宗旨,药时代一直努力捕捉医药圈发生的各种新闻动态,也致力于为新药研发的英雄们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协助做新药的英雄们做好药。今天是2月最后一天,也是国际罕见病日(Rare
2月29日 下午 6:32
其他

股价大涨270%!涨的是所有GLP-1“弯道超车”的机会

3图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GLP-1创造股市奇迹。连续两天,两家GLP-1概念股股价成倍数增长,先是Viking
2月29日 下午 6:32
其他

药时代路演第6期 | 北京桦冠生物一箭多星ADC平台路演

长按扫码获取直播详情ADC药物市场空间增长潜力巨大。全球ADC药物市场增长强劲,目前已获批15款ADC药物。据统计,2019年全球销售额为28亿美元,2021年已突破50亿美元。鉴于目大多数ADC药物是后线疗法加之一些创新性ADC药物获批不久,市场还在逐渐培育中,预计全球的ADC药物市场将维持高增长率。根据乐普生物招股说明书的披露,预计全球的ADC药物市场2024年及2030年将分别达104亿美元及207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6%,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0%;中国ADC的市场直至2020年才出现,由于ADC技术的不断突破,研发管线的不断扩容,针对的适应症也不断扩大,中国ADC治疗市场高速增长,预计于2024年及2030年将分别达人民币74亿元及人民币292亿元的规模,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8%。长按扫码获取直播详情01项目亮点(1)桦冠生物领先的ADC技术,创新性解决了前代ADC的各类关键缺陷。(2)一举三得的解决了高DAR值和抗体完整性的矛盾、兼顾了毒素的安全性和疗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定点定量偶联。(3)桦冠利用水溶性连接臂和艾日布林毒素,搭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箭多星”ADC技术平台,并开发了2条ADC管线。……长按扫码获取直播详情02本期嘉宾赵海波
2月28日 下午 6:08
其他

14.6亿美元!诺和诺德又有新交易

“反应停”事件是世界医药史上最著名的药源性事件,人们多是因为海豹畸形儿和FDA审评员弗朗西丝记住了当时仓惶退市的沙利度胺,也推动了全球药物警戒的发展。1997年,沙利度胺重回历史舞台并在美上市,批准用于麻风结节性红斑;2006年,再获FDA批准联合地塞米松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基于沙利度胺,Celgene(新基)先后又推出了类似物来那度胺与泊马度胺。2013年,研究人员阐明了沙利度胺类似物作为分子胶降解剂的作用机制,而沙利度胺等分子胶降解剂是在FDA批准后回顾性发现的,目前上市的分子胶产品仅有上述三款。虽然这三款产品的开发基于偶然,但新基这种通过已知找已知的方式,无疑证明了系统筛选分子胶候选药的可及性。同时,也点燃了后继者的研发热情……2月26日,诺和诺德与Neomorph达成多靶点合作,以发现用于心脏代谢和罕见疾病的新型分子胶降解剂,潜在交易总额为14.6亿美元。这笔交易如果发生在其他TOP10的MNC身上,只能算乏味可陈,但对于“保守”的诺和诺德而言,确实不易。要知道,在市值跻身欧洲市值之王,司美格鲁肽大卖之际,诺和诺德也只在INV-202这种高度匹配的资产上花个10亿美元左右。另有收购亨利的KBP-5074未纳入分析范围(数据来源:空之客)结合既往交易,此次与Neomorph合作多是与2025年的战略规划有关。2022年,诺和诺德将生物制药事业部更名为罕见病事业部,将其原有的血友病和生长障碍业务进一步拓展。反观Neomorph,成立于2020年,同年完成1.09亿美元A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其创始人团队人均学术大咖。其中,公司现任总裁兼CEO,Phil
2月27日 下午 6:57
其他

想要加速审批上市的药物退市分几步?高管被捕、试验失败、自愿撤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反对……

在专家咨询委员会给出负面结果后的第17个月,美国FDA终于决定让一款2021年通过加速批准上市的药物撤出美国市场。在经历了上市不到一年就自愿撤市、专家咨询委员会近乎全票反对、首席科学家因泄露内幕消息被捕、就撤市反复上诉等多场闹剧之后,Oncopeptides与其核心产品Pepaxto终于在FDA最新的“加速退出”程序下告别美国市场。即便如此,自FDA
2月26日 下午 6:14
其他

传奇Carvykti获批二线适应症在即!

研究的临床数据,以讨论两个案例中更新的生存期读数。根据CARTITUDE-4此前披露,在尝试过一到三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与标准治疗相比,Carvykti
2月25日 下午 4:30
其他

Claudin 18.2:被FDA拒批的“第一”和来势汹汹的竞争者们

ASKB589联合CAPOX及PD-1抑制剂治疗,肿瘤客观缓解率(ORR)为80.0%,疾病控制率(DCR)为100%。信达生物的IBI343是全球首款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Claudin18.2
2月24日 下午 12:12
其他

由AI进行投资,Biotech融资的第一道槛

6图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AI在生物医药领域走到了哪里?上游投资。2024年2月22日,生科风投公司ORI
2月23日 下午 6:31
其他

7000亿产值从哪来? 上海与生物医药如何“双向选择”

高质量发展捷报频传,上海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有哪些重点活动和亮点?如何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场发布会详解2.
2月21日 下午 4:28
其他

阿斯利康的下个目标,能否实现?

ADC(Dato-DXd)的BLA获FDA
2月20日 下午 6:42
其他

6年1.8万名受试者参与的10亿美元豪赌:失败了也值得尊敬

“好胆固醇”并非越高越好!我国HDL-C水平与脑卒中关系呈U型|HDL-C|风险|脑卒中|研究|心血管|-健康界颠覆认知!升高
2月19日 下午 6:04
其他

争夺药王宝座之外,火辣滚烫的GLP-1还有哪些宏伟目标和看点?诺和诺德、辉瑞、礼来、阿斯利康、安进谁将笑到最后?

ACHIEVE-1,针对二型糖尿病。ACHIEVE系列目前拥有2项临床试验,另一项针对超重
2月18日 下午 5:08
其他

为什么说这一疗法获批上市,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1979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Rosenberg教授发现,当肿瘤组织细胞在TCGF(IL-2)环境中培养时,其中的淋巴细胞会在增殖的同时杀死癌细胞。这些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被命名为TIL细胞,基于TIL的疗法全称为"Tumor-Infiltrating
2月17日 下午 7:31
其他

上海生物医药三十年:从荒村走向药谷

何以缔造传奇30年前,当中关村灯火通明之时,张江还是一片樵村渔浦。药谷的诞生不是理所当然,需要历史的机遇、时代的助推,更重要的是无数人心力的凝结。1983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欲通过发展高新技术,抢占21世纪战略制高点。为应对局势,中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它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863”计划。在“863”计划中,生物技术位居首位。“863”计划的推进需要大批高新技术人才支援,而当时科研机构与大学最富集的中关村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急先锋。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众多人才投身于下海浪潮,造就了我国第一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因此中关村也汇聚了中国最早一批医药产业人才。80年代初的中关村图片来源:新华社时至今日,中国生物医药版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被戏称“草比人高、狗比人多”的荒野中窜出了高楼大厦,铺就了18条以古今中外科学家命名的道路,培育出生物医药年产值超600亿元的“张江药谷”。短短三十载,上海是如何在天时、地利、人和皆无的荒野中缔造传奇?张江的“豪赌”1995年,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的赵启正陪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参观浦东。基辛格在刚刚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东方明珠上俯视上海时,冒出一句:“你们浦东最宝贵的不是摩天大楼,不是高科技工厂。”赵启正赶忙追问道:“那什么最宝贵?”基辛格望向塔吊林立的黄浦江东岸回答道:“是你们的信用!”基辛格所称的“信用”,是浦东建设的基石。浦东的重要外资企业、张江药谷的奠基者之一——罗氏制药,能够成功入驻张江,与一个承诺密不可分。赵启正与基辛格会面图片来源:伴公汀时间退回到1993年,当时为了响应中央号召,赵启正始终希望能够在上海浦东打造一个医药产业集群,而如果想要实现这一愿景,就必须要有一个领头羊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正有意向落地上海的罗氏制药,是当时全球第三大药企,它的落地极有可能鼓励其他外资药企和配套周边产业发展。将罗氏制药引入浦东,乃至落地张江的重担交给了刚刚接任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即张江集团的前身)总经理一职不久的吴承璘肩上。1993年9月,吴承璘正面对的是一个极其棘手的局面:当时的张江仍是一片农田,水、电、通讯一无所有,而且就在2个月前,张江公司由于前期开发铺设面过大导致资金断裂,此前的1亿元启动资金已经消耗殆尽,存量资金最多只能维持公司两个月运转,连工资发放都成了问题。张江旧景图片来源:伴公汀情急之下吴承璘向市政府发去急信,在多方协调助力下,张江公司以2平方公里待开发土地作为质押,换取了2亿元资金解决燃眉之急,张江开发工程再次运转起来。与此同时,在刚刚建成的办公室中,吴承璘见到了威廉·凯乐。威廉·凯乐是罗氏制药(香港)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受瑞士总部派遣,前来考察罗氏在上海建厂的可能性。张江远不是彼时罗氏建厂的首选,在浦西的几个可能地址考察一轮后,威廉·凯乐才越过黄浦江底下的老跨江隧道,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浦东张江。当吴承璘带着疲惫的威廉·凯乐在张江的乡路上行走,指向面前那一大片农田时,威廉·凯乐表现得非常困惑不解。当望向农田时,威廉·凯乐难以想象这里将会成为罗氏制药的新园区。他恐怕也难以想到,自己将成为见证这片乡野“平地起高楼”的第一亲历人,并与脚下这片土地结下一生的不解之缘。当然,在场的张江公司员工们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老外将会获得“白玉兰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做出的贡献,并成为全世界第二位拥有上海市政府签发的“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在张江的田间地头,吴承璘不但向威廉·凯乐承诺一定会在半年内落实建厂地块的水电等基础设施,还向威廉·凯乐描绘了一张极具诱惑力的张江未来蓝图:“杨浦大桥已经建成,内环线也已开工,浦东机场列上建设日程,区位交通以后不会再是问题;后面我们还要修高尔夫球场、修地铁线、修公寓、修……”威廉·凯乐在多年之后仍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曾感慨:“吴先生热情地告诉我,这里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规划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实在太大了,在当时要理解并接受它,着实需要一番丰富的想象力”。尽管在上海市政府的热情推荐,以及曾与罗氏有过合作关系的中国药企伙伴的撮合之下,威廉·凯乐对张江的未来发展有了较为明确的信心,但罗氏制药的副董事长来到张江后,依然对如此荒凉的场景深感担忧。他严肃地问威廉·凯乐:“你真认为这里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谨慎的罗氏最终选定在张江建厂,但也仅签署了意向书,只有在六个月内看到张江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三通一平”完成后,才会进行后续合同签署并打款。留给张江的时间,只有六个月。曾经鸡鸣狗吠的荒野,变成了挖掘机与压路机轰鸣的战场。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通一平”,上海市的力量向张江汇集,攻坚克难。市公用事业局长、上海电力局长亲自来到张江开现场办公会,解决供水和供电问题;张江公司的领导班子在一线带领全体员工与时间赛跑。在上海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张江公司上下戮力同心,仅半年时间,龙东大道就已经全线贯通,罗氏项目建设地块完全实现“三通一平”,某种程度上说,张江也是从此时开始,拥有了承载中国乃至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骨架。罗氏制药落户张江,楔下了”张江药谷“建设的第一枚钉子。1994年1月7日,赵启正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提出了“在浦东张江建设‘药谷’”的目标,“张江药谷”初出茅庐。1994年5月,罗氏项目正式签约奠基,“张江药谷”从理想走向现实。罗氏签约仪式现场图片来源:张江发布创新沃土,厚积薄发罗氏制药也确实没有辜负张江乃至上海的期待。罗氏的入驻很快产生了示范集聚效应,吸引了奈科明、史克必成、麒麟鲲鹏等大批跨国药企进驻张江。张江成为我国首个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药谷”真的变成了药谷。医药产业是一个有完整上下游产业链的复杂行业,跨国药企的入驻催生张江药谷周边乃至整个上海诞生产业集群。进入新世纪,药企开始倾向于将原料药生产、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等基础环节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CRO,创新药研发中的企业分工合作模式愈发明显。CRO产业模式的诞生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时间完美重合,因此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中国自主的创新药研发产业中第一块被推动的多米诺骨牌。2000年,四位青年科学家来到上海,团队的领头人当时年仅33岁。他们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租借了650平米空间,用于建设实验室。原先,这批青年科学家也想要继续创新药研发的传统路线,但此时中国的创新药产业尚不明朗,国内甚至连合适的实验设备都没有,并且动辄上亿的资金投入,显然不是他们能够承担的。于是这家公司敏锐地决定转型,利用自己原先的技术优势承接其他药企的研发任务,开启了本土CRO的先河。在这个650平的实验室中,诞生了现在全球CRO领军企业药明康德,当时的团队领导者,正是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华领医药董事长陈力依然记得他第一次与药明康德直接接触时的经历,“2001年,我作为美中药物协会(SAPA)主席,带领药协代表团来张江高科技园区参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参观药明康德,公司在外高桥的一间厂房里,外面很不起眼,可进去后发现,清一色的美式现代装备,快赶上我在罗氏美国研发中心的药物化学实验室了。除硬件外,李革还建立了计算机药物设计平台……”药明康德的故事只是当时上海生物医药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先后睿智化学、美迪西、桑迪亚等一大批CRO涌现,这些CRO至今仍然在业界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产业地位,是中国创新药诞生的背后功臣。李革归国创立药明康德也是上世纪末海外游子归国史诗中的一个音符,张江药谷顺应时代潮流,承载了众多在海外留学工作多年的高新技术人才的光荣与梦想。他们往往具有跨国企业的工作背景,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坚实的学术能力。原中国罗氏研发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现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原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总裁、现和铂医药CEO王劲松;原GSK高级副总裁和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现天境生物创始人臧敬五等人,都是千禧年前后归国。目前依然有无数至今仍在生物医药行业工作奋斗的人才共同选择在那个热血年代与张江药谷结缘,为中国在新世纪上海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出了磅礴力量。CRO与跨国药企的落地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水平,并收纳了海量的人才储备,为近十年中国创新药的井喷式增长积蓄力量。张江药谷能够实现自主创新的跃步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1996年,上海市、科技部、中科院三方合作合作确立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确立了张江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园区。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张江”战略,举全市之力推动张江发展,随着“一所六中心”等相关平台的建设,张江形成了初步的生态,完善了生物医药产业对“技术、人才、资金”条件的配套。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浦东。而立之年的张江已抵达收获期,在这片生物制药的热土上,已经实现了国内首个PD-1、首个细胞治疗药物、首个冠脉药物支架、首个新冠病毒蛋白晶体结构解析等等中国第一……截止至2023年5月,张江的药物管线总数超过1300个,其中在研药物管线超过1200款,1类新药总数占一半,国际临床双报占比近1/3,凸显国际化、高质量创新特征。从“0”到“1”的中国创新药,与张江药谷的脉搏同步,中国创新药在曾经的旷野中,萌发、破土、茁壮成长。区域协同,上海责任在“张江药谷”的示范引领下,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向长三角地区辐射,以上海张江药谷为启动点,“上海-苏州”为轴心,其他长三角城市紧密联合,形成了全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集群地域。这种极具地理选择性的分布,背后反映的逻辑是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聚集型与高端人才密集型特点。根据国家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苏州工业园区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综合实力最强,常年位居榜单前三,属于第一梯队。其中,北京中关村作为建国之后甚至是中国本土工业革命以来的高校聚集与研发机构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创新活力与成果转化能力;而上海张江从荒村建起新城,是唯一真正从零开始的生物医药集群。张江药谷不止为追随者留下完整的创新药企孵化模式,也在输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随着产业集群的拓展,张江药谷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生物医药产业的细分赛道逐渐扎实,产业环节更加复杂,医药企业“分工化”要求愈发强烈,张江药谷已经难以满足生物医药产业的需求变迁。同时张江药谷土地承载能力有限,高度密集的大型药企也对人才、市场产生了虹吸效应。2007年,张江管理委会副主任、张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曾就张江的情况做过一个比喻:“(张江)这片森林里,狮子和老虎多了起来,小白兔和绵羊很容易被吃掉。”张江药谷时刻需要求变。张江药谷为了缓解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压力,推出了VIC模式、并建立张江孵化平台,为园区内的初创公司提供全方位帮助。同时也是为适应产业演变,解决用地紧缺”和“产业化”需求的矛盾,上海构建了以张江为引领的“1+5+X”产业空间格局。“1”即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5”则为五大产业制造区,不同的区域定位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也能回拢高端制造业,防止产业空心化。“X”包括G60生物医药基地、青浦生命科技园、普陀环同济医学院生命健康产业总部基地等,形成“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联动发展格局。上海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傅大煦认为,“X”代表特色的生物园区,像嘉定医疗器械产业园,周边可以配套形成很多产业,只要能做出特色,都可以在上海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在张江之外的上海生物园区中,也在不断发生着罗氏与张江式的故事。在莘庄工业区,一辆辆工程机械车正紧张忙碌着。全球制药巨头莫德纳在中国首个药厂“美德纳中国研发生产总部”项目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这一占地270亩,总投资36亿元的标杆性外资项目,创下了目前全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资额的最高纪录。从2023年7月5日莫德纳与上海市经信委、闵行区政府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10月8日土地摘牌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战略签约到拿地开工,仅用3个多月,再一次刷新了重点项目落地的上海速度。全球竞合——打造世界级生物产业高地2023年,来自上海的中国药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三笔“自主出海”——如今的中国药企已能在全球产业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医药市场中大展拳脚。10月29日,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获FDA批准上市的中国抗PD-1单抗;11月8日,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获得FDA批准上市,呋喹替尼是上海通过MAH试点上市的第一个一类创新药,也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抗结直肠癌新药;11月21日,亿帆医药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获得FDA批准上市,是中国境内首款同时在中国、美国获批的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产品。上海药企的腾飞离不开中国生物医药人的共同奋斗,也与上海为优化生物医药产业作出的持续努力强相关。2018年,和黄医药研发的呋喹替尼在国内获批上市时,和记黄埔医药执行副总裁吴振平曾表示,“现在新药开发的门槛降低了,甚至可以说,只要有一支笔、一个想法、一笔资金,就能成立医药公司。”他描绘的是上海中小创新药企落地的新局面,为了中小型初创创新药药企,上海一直致力于以企业为出发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自2018年起,上海已连续优化了6轮营商环境,承诺”五好五不缺”,即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不缺资源。2023年中国制药界的产业接连发生多个“大事件”,创新药成规模出海,取得了傲人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共达成59笔授权交易,出海由“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中国创新药出海的百舸争流,不乏中国的中小型创新药企,或者说Biotech的身影。他们正在成为撬动全球医药产业变革的支点。2023年9月28日午间,细雨蒙蒙,张江药谷园区内人头攒动,身披雨衣的人们正在见证历史性一刻——罗氏在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加速器正式投入使用。罗氏中国加速器是其在全球部署的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将贴身为中国本土的初创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转化加速。这对罗氏集团的全球布局而言意义重大,董事会主席施万带领领导团队出席了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落成典礼。由于疫情原因,罗氏集团的董事会成员已阔别中国多年,本次观礼是罗氏集团董事团队访华行程中的核心一站。典礼的最终环节,罗氏中国的领导团队邀请罗氏董事长一行用朱笔为舞狮点睛,被点睛的“狮子”们眨巴着眼睛,跳下台去。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落成典礼三十年,来自瑞士的罗氏与张江诞生的药谷碰撞交融,当年随罗氏来到中国的“老外”们,已经成为了中国通。负责罗氏入驻项目的威廉·凯乐在2003年从罗氏中国总经理的任上退休后,也加入张江药谷,担任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型跨国药企以身入局,主动在中国寻找生物技术合作伙伴,探寻潜在合作机会的已经不止罗氏一家。在罗氏之前,张江药谷及周边园区中,强生、礼来、勃林格殷格翰或自建或与中国本土加速器共建,已经成立并投入联合创新实验室多年,在中国建设创新加速器已经成为跨国药企孵化有潜力的中国药企,与中国药企展开合作,扩充研发实力的标准方案。
2月12日 下午 12:56
其他

十年间风云变幻!2014~2024全球制药企业TOP10排行榜

药时代编者按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2024年已经十年了!十年间,全球制药企业市值TOP10排行榜风云变幻,座次发生了大幅度改变。欢迎欣赏药时代视频团队制作的短视频!竖屏、横屏版本都有!~今天是除夕,药时代小伙伴儿们祝您:新春快乐
2月9日 下午 1:19
其他

礼来2023财报:除了替尔泊肽,收购支出大增是另一看点!

一半是替尔泊肽,另一半是阿贝西利2024年2月6日,礼来公布其2023年财报。财报提到,礼来2023年全年营收为341.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Q4营收为94亿美元,环比增长28%。在礼来的一众产品中,替尔泊肽(tirzepatide)无疑是礼来2023年最有看点的产品。Mouniaro(tirzepatide降糖版,于2022年5月被FDA批准上市)和Zepbound(tirzepatide减重版,于2023年11月被FDA批准上市)两款产品在2023年的总营收达到了53.39亿美元,超出了礼来最初40亿美元的预期。其中,Mounjaro
2月7日 下午 5:07
其他

165亿美元!2024年至今最大的一笔收购!诺和诺德大股东收购CDMO巨头Catalent背后的逻辑

产能瓶颈诺和诺德2023年报公布后,股价再度拉升5%,成功跻身5000亿美元俱乐部,成为继LVMH之后第二家获此成就的欧洲公司。截止日前,诺和诺德以5269.81亿的市值坐上了欧洲市值之王的宝座,甚至超过了丹麦2022年的GDP(约合4002亿美元),可谓是“富可敌国”。而这一切主要得益于诺和诺德的两大业务板块,糖尿病业务(2023,+29%)与减重业务(2023,+154%)的高速增长。以核心系列产品司美格鲁肽为例,2023年Ozempic(注射降糖版)销售额138.89亿美元,同比增长66%;Rybelsus(口服降糖版)27.20亿美元,同比增长66%;Wegovy(减重版)销售额45.48亿美元,同比增长407%,合计销售额达211.57亿美元,而新晋药王Keytruda的销售额为250亿美元。上市仅6年的司美格鲁肽快速放量,在如今胰岛素降价,利拉鲁肽系列产品(降糖版Victoza、减重版Saxenda)销售额下滑之际,撑起诺和诺德总营收的半壁江山。但众所周知的是,司美格鲁肽的放量并非完全取决于供需关系,而是受限于产能。是:司美格鲁肽卖了92亿美元?还是:只有9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能卖……竞速开始诺和诺德自知受限于“产能瓶颈”,2023年11月,诺和诺德宣布在丹麦老家投资420亿丹麦克朗(约合60亿美元),用在原料药(API)到包装的整条全球价值链中创造额外产能,以满足包括GLP-1产品的超额需求。据悉,目前Wegovy中含有的API均在丹麦工厂生产;灌装工作已委托给两家CDMO公司,康泰伦特(Catalent)与Thermo
2月6日 下午 8:01
其他

药王风云录:修美乐之后,司美格鲁肽之前……

药王的“天崩”开局迈尔斯·怀特在1998年就任雅培CEO时,他必须要面对一个极其尴尬的现状:这家以“草药提取”起家的百年药企的药品收入已不达全年总营收20%,整家公司出现药品管线荒。好在天赐良机,同期德国化学产品巨头巴斯夫打算放弃其药品业务,想要寻求一个合适的买家。迈尔斯·怀特与雅培在审查了巴斯夫药品业务子公司诺尔制药后,发现整家药企只有一款代号为D2E7的在研药物实际值得购入。即便如此,传言礼来、辉瑞等药企巨头也都有收购意向。最终,2000年,雅培宣布以69亿美元拿下诺尔制药,成为收购局的最后赢家。D2E7的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修美乐”。修美乐在并购两年之后上市,为雅培乃至后续拆分出的艾伯维带来丰厚的受益,于2010年销售额正式超越前任药王——辉瑞的立普妥,缔造一代传奇。但传奇终有落幕之时,受专利到期后仿制药冲击,以及更新一代自免药物上市的影响,此消彼长,蝉联13年“药王”后于2023年被默沙东的Keytruda超越(Keytruda后文称K药)。即便考虑因新冠疫情造成的疫苗销售额短时间涨落,Keytruda也在2023年超过了辉瑞与BioNtech联合开发的新冠疫苗的年度销售额,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售冠军。相比之下,新一代药王K药的登场颇有些黑色幽默。与修美乐的开局类似,这款PD-1抑制性抗体由一家荷兰小药企Organon偶然发现,在经历了两次并购后,由默沙东斥资411亿美元并购先灵葆雅,作为本次并购的附属品取得了这个“低价值”管线,K药的研发工作曾被一度中止,甚至险些被以白菜价卖出。好在BMS的Opdivo(Opdivo后称O药)得出了临床积极结果,让默沙东重新审视这个同靶点“弃子”的潜在可能性。然而,K药的王座恐怕难以端坐,尽管销售额一路迅速上扬,但一位更具潜力的挑战者已准备好跃上擂台。“OK”大战K药的成王之路多有艰辛,有默沙东的努力,也有一些运气成分在。K药在挺过险些夭折的第一劫之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先后获批上市,同靶点同适应症的O药的狂风暴雨。为了能够在全球最大医药市场美国抢滩登陆,K药的黑色素瘤临床一期规模超千人,凭借过硬的一期临床数据率先上市,在美国市场抢占先机。但在其他市场和适应症扩展中,K药的起跑并不理想,在“OK”大战的头几年始终被稳压一头,O药当时有近20个临床进入三期阶段,K药则只有10个左右,并且大部分进度还要落后于O药。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这一年O药的销售额仍然是K药的近2倍,但在最关键的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上,O药居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失败。同样是搏命,O药并没有K药的好运,为了尽可能扩大适应人群,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CheckMate
2月5日 下午 6:24
其他

Biotech复苏的信号越来越多了!祝愿龙年里中国药企快速跟进,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这是一个需要全行业、企业和每一位同药思考的问题。祝愿中国药企把握时机,快速跟进,龙年里龙行龘龘,前程朤朤!参考资料:预言:全球biotech龙年复苏!中国企业和华人精英功不可没!Biotech
2月4日 下午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