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photo

其他

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拍照,60岁摄影师镜头下的杭州

2017年6月7日,杭州市拱墅区石塘村。村民们离开了村庄,永远告别了这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可是,跟主人一样,狗对村庄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它们不愿离开,依然守卫着自己的家园。《城中村的蜕变》
2021年1月29日
其他

你见过傍晚的重庆吗?

2020年8月8日,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东胜村,人们聚集在游乐场消暑。东胜村距离重庆市中心解放碑约150公里,海拔近1200米,气温凉爽。每到夏天会有大量的重庆市民携老带幼前来避暑度假。
2021年1月21日
其他

他曾是荷赛奖得主,如今用15年时间拍摄重庆

刘:参加2015年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以及两次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培训学习,让我影像风格的定位与转变比较大,通过向多艺术门类的老师同学学习交流,提升了自身的艺术修养。
2021年1月14日
其他

摄影师镜头下的成都郊区:这座城市的巨大变迁使我拿起相机

《翡翠半岛》是我拍摄的第一张郊区的照片。当时由于朋友刚搬了新家,我去他们家玩,打开他家窗帘就看见楼下有一条河,周围都是建筑工地,而远处的天府新区却高楼林立,形成了郊区与都市的强烈反差。
2021年1月7日
其他

从一线记者到摄影艺术家,他拍下了即将消逝的故乡

人生短暂,一切都在变,故乡也在变,特别是近几年,一个月一个样,一百年后东海岛会是怎样的,我不得而知,几年前拍的风景,现在大多已不存在。一切都随时间消逝,包括我自己,最后连仅剩的记忆也消失。
2020年12月30日
其他

山城,雾都,8D城市?摄影师镜头中的网红重庆

柯:是的。对一座城市来说,城市化进程是永远避不开的主题,社会要发展,城市要扩张,生活条件要改善,在这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城市中的景观和居民生活都会发生微妙变化,这些微妙变化会吸引我去按动手中的快门。
2020年12月24日
其他

7年拍摄,3万张底片,重现30年前武汉大学

92年广州美术双年展,我们应邀从武汉坐火车到广州负责记录。中午大家在广州美术学院的校园里休息聊天,栗宪庭(中)刚拿到一台潘太康67的相机咨询我们如何使用,因此有此一张合影。左一为年轻时代的王景春。
2020年9月12日
其他

63岁的城市牧羊人:坚守最后一片草地

巴:是的,因为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但当你来到城市后发现伴随你成长的这些东西在慢慢消失,会不自觉的想去关注它们,或用最擅长的方式记录下眼前的将逝之物,这可能是一种情怀吧。
2020年7月2日
其他

桂林: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拍摄期间,我还淌着齐腰的水回家换了一块电池,然后全身湿透地继续拍,整个过程都无比亢奋,事后想想还是蛮危险的,因为水中会有一些线路漏电。第二天早上水退了,在小区找车,才想起自己的车停在了某个路边。
2020年6月22日
其他

以无厚入有间:影像解剖下的贫困山村档案

亻革(gě)家人位于贵州山区,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连输入法也打不出其名的族群,甚至以为它不存在。亻革家人勤劳、善武,自称射日英雄后羿的传人,家家供奉着弓箭。
2020年6月8日
其他

镜头之下,那些即将消失的古宅:最多可居住300人

珠峰寨谢氏家族后人修缮倒塌的厅堂
2020年5月26日
其他

80后企业家:摄影让我抽离出一个平行世界

另外,疫情期间我也拍了一些照片,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些,这组作品叫《14天》。14天
2020年5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傅拥军:用时间的厚度沉淀乡村影像的密度 | 极光访谈

我准备发起一个“梅林村游”公益活动,计划招募10位摄影师前往梅林体验,自己作为向导,开展以"乡村影像创作"为主题的工作坊教学,让更多的人走进梅林村帮助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5月12日
其他

90后摄影师:行迈靡靡10年,记录下中国的城市化

90后,四川遂宁人,现居西安,事业单位职员。
2020年5月7日
其他

摄影师镜头中的义乌:用影像探寻这座发生巨变的城市

“资深报道摄影师+策展人/编辑”
2020年4月24日
其他

他用镜头记录下四线小城的变迁,有些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为了留下记忆中的小城影像,黄向华拿起相机,沿着城边的一江一河——长江与长河,记录下他心目中那些带有荒芜色彩的景观,殊不知在记录的过程中,照片中的一些景观已悄然消失......
2020年4月16日
其他

拥有328米高的摩天大楼,他拍下“天下第一村”的现状

我的父母曾在供销社工作,九十年代的供销体系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刷下已逐步走向衰落,但作为那个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农村分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巨无霸”,供销大楼仍然保留着很多来自过去的集体气息。
2020年1月18日
其他

13年来,100多万张照片,他拍下“中国制造”不为人知的一面

作为人而存在的劳动者却被当作劳动资料对待,是资本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但资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盈利的本性,打工者在工业区付出的不只是劳动,还有青春、健康、亲情,甚至生命,最终却被资本无情地抛弃。
2020年1月13日
其他

李风:30年后的百万三峡移民

1991年4月巫山大溪巫峡口,当地的村民正在往拖拉机上装刚从河滩上挖的河沙,运到大溪镇上建新房。
2019年8月28日
其他

黄利平:拿起相机,寻访上世纪末的黄河故乡

老家变化很大。一眼望去,广袤的滩区拔地而起的五颜六色的高楼确实把我吓了一跳。几个放学回村的中学生对我讲,这些漂亮的大楼是在建的新社区,他们村很快就会住上楼房啦!言语之间,难掩兴奋之情。
2019年8月26日
其他

蓝天:20年间,这座县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城市的扩张,荣昌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县了,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积不断扩张,曾经在郊区的濑溪河如今已经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一些以往的痕迹也已所剩无几。
2019年8月21日
其他

洪水灾区里的青年男女

“我们不可能真正知道或理解一个人的感受或想法,但我们可以等待那个人发出信号,”Drennan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一首诗叫‘Romanesque
2019年8月14日
其他

他独自前往俄罗斯,拍下了拥有60万人的“战斗阶层”

在顿河左岸的悬崖向西望去。这里距维申斯卡娅镇十几公里,是《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当年经常驻足的地方,©吴承欢
2019年8月8日
其他

乔弟:用影像写一篇小说,探寻10年前的记忆

一帆河是真实存在的,一帆镇却是虚构出来的。摄影师乔弟围绕这条真实流淌着的河流,结合书信、影像、老照片等,重新构建了一篇记忆、真实与虚构相互交织的“影像小说”。
2019年7月31日
其他

她通过摄影,为大坝建设中的十几万受害者发声

Aniceto回忆起1975年因索布拉迪纽大坝工程而从村里搬走的那一天:“最悲伤的事情是看着家庭就这样被分裂。亲戚们哭了,昏倒了,把自己扔进河里,大家因分离而绝望,彼此可能再也不会见面。©Maria
2019年7月23日
其他

于涛:3年时间,一次珠江的影像溯游

常常会听到关于母亲河的种种溢美之词,我们却从未真正亲近过她,甚至有不知道她来自何方,流淌过何地。或许,再过10年,这一切亦将沦为消失的记忆。我想有必要把她真实的容颜记录下来。
2019年7月17日
其他

朱羽弘:用朴素的摄影语言,探寻海岸的情绪与诗意

朱:不是刻意地去捕捉。游乐景观和拍婚纱照是这些地方的景象,同样是当地的生活气息,就像游乐景观在游客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它就已经很美了,仿佛是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静静地享受安静的海浪与时光。
2019年7月10日
其他

中国美院优秀毕业作品专访 | 裴凯红:用影像探索人与水的关系

裴:我们毕业设计的主题是浙江文化研究,我的作品研究的是浙江省的八大水系。最后展出的照片是经过筛选的,因为这几张风格较统一,适合作为一个系列展出。其中钱塘江的照片居多,因为我家就在钱塘江边上。
2019年7月5日
其他

他通过镜头,记录下中国最后一个通车的县城

人们进入这片物资贫瘠、发展受限的“孤岛”必须通过徒步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的方式。在党和国家援藏政策扶持下,墨脱公路已通车,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当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事业也在不断完善中。
2019年6月28日
其他

汪玲:对太湖的一次视觉思考

太湖,是我初来时的梦,既是故乡,也是远方,是我一生渴望释怀的地方。就像一首诗中所言:从前,所有的甜蜜与哀愁,所有的勇敢与脆弱,所有的跋涉与歇息,原来,都是在为了,向着,初来的自己,进发。
2019年6月27日
其他

张弘弢:摄影记者的回乡之路

无数次在火车、班车窗外闪过的北江风景没让我厌倦,反而深深吸引我去亲近。2014年12月,我休了从业以来第一个探亲假,利用这“外来务工人员”特有的福利,做了件心心念念多年的事——溯北江而上回乡。
2019年6月18日
其他

吴晓阳:透过影像,追寻30年前的记忆

摄影师吴晓阳从小出生在清江边。30年前由于梯级开发,清江变成了几个大水库,许多人远走他乡。吴晓阳后悔当初没有用镜头记录下山明水秀的家乡景色,于是30年后的他拿起相机,追寻着30年前的家乡记忆。
2019年6月12日
其他

张晓:这些照片是我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在一次《海岸线》画册的印刷过程中,艺术家张晓发现印刷厂旁的垃圾桶里有许多印刷前拿来测试的“废纸”,于是他突发奇想,便将这些“废纸”捡回去,成为了另一组作品。
2019年6月5日
其他

他们在零下40℃的冰上钓鱼,仅靠一层塑料袋保护自己

伊希姆河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冬季气温低达零下40℃,世代在这里捕鱼的渔民只能冒着生命危险,仅仅靠一层市场上收来的塑料薄膜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严寒的威胁。而这一切,被一位摄影师记录了下来......
2019年5月28日
其他

一个村庄的“殖民影像”

扬·格罗斯的这趟旅程充满了矛盾性。它从一个真实的记录跃迁到一个想象的、虚构的当地社群。这个社群中的人们有很明晰的身份认同,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当地”的。
2019年5月23日
其他

亚马逊的影像朝圣之旅 | Yann Gross

当地的一个传说预言道,某天会出现一条巨蛇,这条蛇将吞下苏鲁族人,摧毁他们的一切。1969年,这条"蛇"来了,它被称为亚马逊公路。之后,传教士们赶来当地布道,鼓励萨满放弃他们祖先的传统仪式。
2019年5月21日
其他

色彩大师眼中的欧洲是怎样的?

受美国摄影师沃克·埃文斯、罗伯特·亚当斯和威廉·埃格尔斯顿的影响,吉里的作品题材取自日常生活。从家乡摩德纳的学习到在欧洲大陆度假的旅程中,吉里遇见了日常视野中易被人们忽视的拍摄对象。
2019年5月15日
其他

李红强:骑行20000公里,跨过20多个省,拍摄长江与黄河

他梦想中的山水失落了,人类肆无忌惮地开采、攫取、破坏、导致了河流的干涸、山体的滑坡、家园的流离、生命的消失。大量的工业、现代化元素的植入,让山水破碎、草木俱朽。于是他举起的相机便多了丝丝的哀伤。
2019年5月9日
其他

两位男性摄影师镜头中的丹麦

大多数难民是从土耳其一路航行,最后到莱斯博斯北部海岸。希腊的小岛离土耳其海岸只有10公里,但要穿越它则要冒着生命危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存下来。
2019年5月3日
其他

陈文:从“前蓄水”到“后三峡”,用影像深描三峡的跌宕惊变

70后,研究馆员,中国文联首届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中青三期)结业。中国能建影像协会副秘书长,湖北省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成员,宜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2019年5月1日
其他

朱宪民:60年来,我的镜头一直没离开过百姓

我觉得在创作的时候也应该把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不是高高在上的大摄影家!怎么去面对你的被摄者是重要的,我要表达的是这些人的欢快愉悦、质朴善良,而不是他们的贫穷愚昧。
2019年4月27日
其他

塑料、泡沫、帆布...... 他用摄影捕捉这些物体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

Brodersen成长于挪威林格,是家族的第12代子孙,他与这个地方有着强烈的联系,这里的海洋元素是他的主题。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是水手,他以前经常划船上学,还曾在大西洋上航行。
2019年4月21日
其他

马祖源:照片里有我人生的过往

马:2010年我阅读了骆丹的《318国道》,第一次接触“在路上”这种形式的摄影,并深深吸引着我。2011年开始拍摄《我的北江西江》,同饮两江水成长的我,更多的是对童年的怀念,照片里有我人生的过往。
2019年4月19日
其他

悬崖、溜索、黑夜…… 陈杰最新的深度影像专题

下寨的13对刘章桥和12岁的妹妹刘章忍也把衣服洗好晾晒,刘章桥是家里四兄妹中的老大,因为爸爸刘福查腿部有残疾,他每天放学回来常帮父母干农活,寄宿后,每周回来一次,他最担心的是爸爸做农活身体吃不消。
2019年4月18日
其他

迈慢:拍摄椒江,同时也是记录自己的心情

迈:一开始等于在拍摄自己的心情,后来拍彩色照片的时候萌生了拍专题的想法,想更多关注一些社会问题。我很喜欢椒江这条江,我觉得它也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沿海地区的样貌。
2019年4月17日
其他

Burtynsky:我希望这些图片能引发人们对生存的思考

来源于Burtynsky前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冰岛的旅程,这里是水文循环发生的关键阶段:山脉,含有冰川和雪。它们是三十多年来第一批景观,Burtynsky专注于原始的荒野,而不是强加人类系统。
2019年4月16日
其他

为了生存,这里的孩子必须学会游泳

哥伦比亚伊苏安德地区的人们以采贝壳为生,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必须学会游泳。近年来,气候变化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居民们必须共同努力,保护好红树林。
2019年4月13日
其他

李好:7年10万张照片,只为了拍摄渔民的困境

李:我会继续用镜头关注大海。现在进行的专题,也是关于海,是拍摄一个渔港,我家乡的渔港。由于鱼类资源的不断减少,捕鱼成本加重,柴油补贴减少,很多渔民面临破产的边缘。我的计划是形成一个系列,大海的系列。
2019年4月5日
其他

陈杰:我希望我记录的每一个故事都能碾碎人心

这是极光视觉创始人之一、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在萤火演讲的视频。从悬崖村搬迁到毕节留守儿童,再到定西最贫困村,每一个地方都有千千万万击碎人心的故事,看陈杰如何为我们讲述。
2019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