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庐哲学

其他

马克斯·韦伯诞辰|“韦伯是这个时代中最彻底地了解挣扎之意义的人”

原编者按: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韦伯在其中对早期现代西方以营利为天职的“资本主义精神”及其潜在的新教禁欲主义伦理渊源做了匠心独具的妙笔钩沉。透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经典作品,如何发掘它的内在鲜活之处?在后现代话语弥漫于知识领域的今天,回溯经典社会学思想对于我们有何意义?如何理解韦伯与马克思之间思想上的联系与殊异?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放春于1999年发表的处女作《韦伯、现代性与历史的反讽》。李放春教授以多年的研究与教学积淀,细密导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社科名著。他的新著《理性的反讽: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预计本月上市,敬请期待。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理性的反讽: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李放春
2024年4月21日
其他

塑造 21 世纪哲学的4本哲学好书

的采访对象,他因支持功利主义和关注应用伦理学而闻名。他在动物权利、有效利他主义以及安乐死可能的功利主义理由等方面的立场赢得了广泛关注,经常表现为赞扬与批评并存。他在
2024年3月25日
其他

为什么许多学生看起来“既抑郁又快乐”?

原编者按:这是一本“令人不安”的小书。一部面向当下的反思性著作。马克·费舍
2024年3月20日
其他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四位意识到自己完全错了的哲学家

世纪法国的一名天主教神父。他是一位安静、可靠、不起眼的牧师,在他的教区服务了四十多年,毫无怨言。他死后,人们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本
2024年3月18日
人权

妇女节 | 15位改变了世界的女思想家

编者按:今天是国际妇女节。在谈到哲学时,我们往往会想起那些关于理性、观念和本质的宏大话语,以及那些站在话语背后高谈阔论的男性哲学家形象。女性似乎被遮蔽了,被淹没了,以至于甚至有周国平这样的学者堂而皇之地发表一些“女性不适合搞哲学”的谬论。但实际上,从希帕蒂亚到波伏娃,即便在最黑暗的时期,女性也从不惮于思想、言说和写作。下文是小编搜集的15位女思想家简论及其名言,希望她们的话语能在2024激励到你。更希望的是,我们之后不必仅仅在妇女节,才提到女性思想、和女性思想家的名字。原文地址:https://www.thegoodtrade.com/features/female-philosophers/https://ethics.org.au/seven-female-philosophers-you-should-know-about/文章翻译由王抗完成。译文仅供学术交流,请勿作其它用途。1.亚历山大的希帕蒂亚
2024年3月8日
其他

可能是你的第一款哲学桌游:《本体论证明》,启动!

元宵节刚过,大家有的或许刚刚结束寒假,正不情不愿地面对开学,有的工作党(比如本人)可能已经生无可恋地上了一周班,春节七天乐熬走的那点“班气”重又归来。无论如何,这是一年全新的开始,我们又回到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开始新一轮的忙碌。面对重逢的旧友,新识的同事/同学,什么能最快地拉近我们彼此间的距离呢?什么最能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呢?那当然是一款烧脑与欢乐并存,美学与乐趣齐飞的桌游啦!还记得吗,过年期间我们曾经发布了一条名为“一枚哲学系的桌游小白勇闯桌游圈之后……”的预告推送一枚哲学系的桌游小白勇闯桌游圈之后……,提醒大伙儿思庐的第一款原创哲学桌游即将上线。而现在,经过我和同事们的加班加点和不懈努力,它终于要以众筹预售的形式和大家见面啦!那么,这款名为《本体论证明》的桌游究竟有何魔力?它又如何将桌游与哲学完美融合?让我们一探究竟!怎么样,看了以上介绍,你有没有心动呢?在推文发布时,思庐研发的这款《本体论证明》已在小鹅通开启了众筹,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大力支持我们哦!如果众筹达到核定金额,我们还会给予额外升级卡牌质量、增加神谕卡扩展包、赠送牌套/牌架等等一系列福利政策,心动不如行动!无论是亲友聚会还是哲学系团建,《本体论证明》都将成为您的不二之选!快点击推文下方阅读原文,到小鹅通支持我们吧~温馨提示1.本次上线为产品预售,非现货。2.预售开启后一定时间内(约30天)可享早鸟价,早鸟结束后为预售价。预售结束后将恢复原价。2.若预售达到一定数量,将解锁更高级的制作材质、卡牌扩展包、周边产品等,敬请期待。另外,我们还会在今晚7:00的视频号直播中带着新鲜出炉的样品开启试玩环节,有想近距离了解这款游戏的朋友不要错过哦。未来,在《本体论证明》正式发售前,我们还有可能惊喜亮相线下桌游节,或招募内测玩家,也请期待我们之后在线上线下的相关活动!有意向参加预售、或对我们的桌游感兴趣的朋友,可扫码加入玩家交流群:👇可能是你的第一款哲学桌游,今天上线。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本体论证明》,启动!文章撰写:王抗排版:初尧审核:王抗爆文推荐思庐原创哲学主题桌游《本体论证明》袭来!从柏拉图、笛卡尔到福柯,选择你的神谕卡!扫码即可立享早鸟价哦,快叫上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玩桌游吧!(扫码即可立享早鸟折扣)觉得此篇好文有启发,点个“在看”点击阅读原文,速速购入思庐哲历!
2024年2月27日
其他

一枚哲学系的桌游小白勇闯桌游圈之后……

大家好,我是王抗。今天是大年初八,有工作党或许已经开始上班了,春节假期的气息正在慢慢淡去。而趁着假期的尾巴,我们想跟大伙儿宣布个事:思庐自己开发的第一款原创桌游,即将在2月27号和大家见面!下面,是我作为一名哲学系的桌游小白想跟大伙儿分享的开发者故事。2023年8月,又是一个枯燥的上班日。在工位上采编文章时,我还惦记着昨天晚上没打完的那把密教模拟器。哎,这构思,哎,这文案,哎这谜一般的哲学气息……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我也能做出这样一款游戏就好了。突然,我的余光撇到了屏幕上文件夹的名字:思庐哲学-活动/文创策划。诶,对啊?我自己不能做一款好玩又哲学的游戏吗?作为纯文科生,独立做电子游戏对我来说或许有点大可不必,但其他形式,或许可以考虑!我想起节假日自己和朋友们泡在桌游吧,一打就是一整天的那些日子,做一款哲学桌游的想法应运而生。在燃起这个念头的当天,我就拟好了调查问卷,取得了老板的同意,立刻着手开始调研。在工位上以“调研项目”为由玩了一个又一个游戏(包括但不限于我最爱的《密教模拟器》、《杀戮尖塔》、《王牌与冒险》、《文字规则怪谈》、《星际拓荒》、《展翅翱翔》、《沉船之谜》等等等等)之后,我总算确定了开发的方向:1.要有梗,能一眼看出哲学元素,和那些擦边作品不一样。为此,作品的背景必须与哲学相关。那些曾经在书本上陪伴过我们的哲学家,最好也能活生生地出现在游戏中,伴随我们成长或战斗。2.要热闹,不能太过晦涩自闭圈地自萌。虽然说哲学的本质是孤独的,但我们既然做一款桌游,总还是能想着有更多人可以接触到它,享受游戏的乐趣。3.也是最重要的:要好玩。秉持着以上三条原则,我开始了漫长的头脑风暴+孤独研发之旅。期间,非常感谢我的朋友@汤姆@小马@阿蘑在思路、可玩性和创意上对我的启发和建议。曾做出了一个Demo,是个以精神分析、克苏鲁、谈话交互为主的多人游戏《谈话疗法》,缝合了许多我喜欢的游戏机制和元素,但是后来因为工作量太大、玩法太复杂而稍稍搁置。再后来,就有了即将和大伙见面的这款游戏——《本体论证明》。游戏中,各位玩家将轮流扮演上帝,其余非上帝玩家则是嗷嗷待哺(?)的哲学家。哲学家们要向古代和近代的先贤们那样,继承阿奎那、安瑟伦和笛卡尔等人的意志,猜测上帝的心思,打光手中根本的【元素牌】和神秘的【真理牌】,最终获得胜利!【以下是设计师在春节前肝出来的样稿,给设计师点烟】2月27号,我们的游戏将上线摩点和小鹅通,开启众筹!届时,我们将发布游戏的完整说明;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体论证明》这款游戏,我们还将直播开箱试玩,感兴趣的观众朋友们快点击下方直播预约吧!文章撰写:王抗排版:初尧审核:王抗历年哲学春晚推送lini【绝密:2024龙年哲学春晚节目单流出!思庐给您拜年啦!】【2023年哲学春晚节目单曝光,哲学界给您拜年啦!】【2020哲学春晚节目单曝光,哲学界给您拜年啦!】【2019年哲学春晚节目单曝光,哲学界给您拜年啦!】继2023年durée「绵延」
2024年2月17日
其他

绝密:2024龙年哲学春晚节目单流出!思庐给您拜年啦!

临近春节,思庐总部为何夜夜灯火通明?假期将至,为何思庐创始人说怿仍旧日日脱发,夜不能寐?据目击者称,最近常有一群穿古希腊披挂、19世纪德国马甲、20世纪古着背心的外国人来来往往进出于思庐总部。经过长时间的卧底埋伏,小编终于发现了这背后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居然是来参加2024哲学春晚的!在思庐创始人说怿于办公室打盹的间隙,小编偷偷从其桌上拿到了一份哲学春晚的节目单,扫描出来供大伙儿一同参看。(大伙儿记得点赞、转发、收藏;之后不必提我:“事成拂袖去,深藏功与名”)BGM,起!部分彩排路透图&视频放出
2024年2月7日
其他

陈嘉映:教育和洗脑的区别在哪?

“洗脑”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概念,在今天的网络言论环境中,面对许多社会事件或观点,它也成为了一项十分常见的指控。然而,洗脑真的那么简单吗?本文是陈嘉映教授于北京师范大学演讲的一篇讲稿,原题为《教育和洗脑》。究竟什么是洗脑?同样可能“强行灌输”,洗脑和教育的区别在哪?除了“虚假”、“强行灌输”以及“为自身利益服务”,洗脑还有什么特点?“我们应当慎言洗脑,因为轻易判定洗脑往往意味着放弃深入的理解与思考,而这与教育初衷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如果你也在思考“洗脑”之说,这篇文章一定有所启发。电影《浪潮》(2008)剧照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教育和洗脑。我怎么敢在一所专门培养尖端教育人才的著名大学谈教育呢?不敢。我只是对照洗脑谈谈教育和洗脑的几点区别。我们会想,教育是教育,洗脑是洗脑,把教育混同于洗脑肯定是不对的。的确不对,不过,两者到底区别何在,也不是那么容易想清楚,讲清楚。厘清两者之间的区别,近世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常听人反对灌输,认为有洗脑之嫌,在传统社会,该教给学生些什么东西,分歧较少,因此,灌输不灌输就不是那么突出的问题,而现在,多元价值、多元文化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个人的自由选择得到推崇。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过去的统治者宣扬的那一套意识形态也有洗脑的成分,但只到了最近百十年,一个政权才开发出如此强大的洗脑机器。所以说,教育和洗脑之间的张力,今天格外凸显。让我们从洗脑说起。“洗脑”这个说法大家都熟悉,每个人都可以列举很多例子,从纳粹德国说到传销,从商家的宣传说到不同的政治主张,怒斥那些施行洗脑的坏蛋,嘲笑那些被洗脑的人,抨击可以很过瘾,大家听得也开心。不过,抨击嘲笑太容易了,倒可能妨碍我们思考。我今天想说的是,洗脑的问题有点儿复杂,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先不忙把这个那个说成洗脑。01►
2024年1月28日
其他

哲人有云:世界是一个巨大的____(内附海量梗图)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看上去光鲜亮丽,其实到处都是临时工在死顶。当这句话成为网络热梗,也就意味着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祛魅”了,不再有原先光鲜亮丽的滤镜,而是处处充满着荒谬与不自洽。随着年岁渐长,我们终于进入了成人世界的洞口,才发现一切并没有童年时在外界保护下所看到的那样安稳。好吧,不过说起“看穿世界的本质”,哲学家们或许早就在洞中等我们了。那么,除了“草台班子”之外,世界还可能是一个巨大的什么呢?电影《年会不能停》剧照01
2024年1月25日
其他

我看故我在:七部哲学家力推的哲学电影

前排提醒:本文含金量十足,推荐人都是实打实的哲学专业学者(最后还有我们的老熟人),推荐的片目也不是诸如《黑客帝国》这种每次盘点“高智商电影”就必被拿出来鞭尸的陈年旧作,而是一些国际上可能颇具盛名、国内却鲜有人知的小众佳作。快来跟着哲学家们一探究竟吧!文章翻译由王抗完成。译文仅供学术交流,请勿作其它用途。1朱利安·巴吉尼推荐《游客》(又名:《不可抗力》)——我们如何才能做正确的事?如果你生活在1939年的德国,你会帮助保护犹太人,还是配合对他们的系统性灭绝?如果
2024年1月23日
其他

齐泽克评农民工读海德格尔|中国的奇迹

移走你的布尔丹之驴中国的奇迹2021年11月,农民工陈直的故事成为了中国网络上的热点。他大二辍学,在照相机厂做了10年薪资微薄的机器修理工,穿着蓝色无尘服,眼睛裸露在流水线上工作。工作之余,在每天
2024年1月17日
其他

无内鬼,用哲学meme回顾2023

2023年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这是三年疫情管制放开后的第一年,是我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第一年,也是我进入思庐,与各位读者朋友朝夕相伴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见证了“思庐锐评”、“思庐哲译”等全新版块的上线,一起吐槽过哲学系,对韩炳哲热唱唱反调,深度剖析李佳琦,可以说是共同经历了无数喜悦、快乐、期待、悲伤或疯狂的时刻。这信息如此驳杂,以至于当老板逼着我赶出这期思庐的年度回顾的时候,我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么,不如就从meme开始吧,用我最喜欢的梗图打开思庐·哲学的2023,既是思庐的、也是哲学的,是我的和你们的2023。01学者们罗翔推荐的10本经典
2023年12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盘点!2023哲学界五大(抽象)出圈名场面

随着2023渐入尾声,2024也即将到来,在这里,思庐先跟各位读者朋友、哲学同好说一句“新年快乐”!在这将要过去的一年里,哲学圈(juan)有哪些大事发生?有哪些思想关键词值得铭记,又有哪些出圈名场面让哲学人以千奇百怪的姿态来到大众面前?让我们跟随小编的盘点,一起回顾一下吧!05刀郎《罗刹海市》碰瓷维特根斯坦2023年7月,刀郎这个在内地乐坛曾红极一时,又已沉寂许久的名字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伴着歌手刀郎一同冲上热搜的,还有他的新专辑《山歌寥哉》和其主打单曲《罗刹海市》。《罗刹海市》的歌词灵感来源于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罗刹海市》,该小说讲述了一个虚无飘渺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完全是一个颠倒过来的世界。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作者巧借醉乡以指桑骂槐,旁敲侧击,而刀郎也正是借着这股讽刺的劲头,抨击当代乐坛中的种种虚荣、伪善、颠倒黑白的现象。因为刀郎以前和那英等乐坛前辈的宿怨,加之彼时好声音黑幕、李玟去世等风波的影响,《罗刹海市》中的“马户”、“又鸡”突然间变得十分具体,也让这首歌的热度节节攀升。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歌词在最后突然来了两句“西边的欧钢有老板,生儿维特根斯坦”,这五个字的西方人名突然出现在中国古代背景的讽刺歌曲里,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从上下文来看,这里的维特根斯坦没有起到任何实在的支撑作用,把它换成“康德”、“黑格尔”也完全没啥问题。初步猜测,这里的“欧钢老板”和“维特根斯坦”单纯是为了押韵,再就是听起来神秘。不过也确实,作为20世纪最神秘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名字说出来确实逼格满满。就这样,通过刀郎的善意碰瓷,维特根斯坦又小火了一把,也算是好事一桩。刀郎:“那马户又鸟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维特根斯坦:“我不道啊。”出圈指数:3颗星抽象指数:3颗星04“当马克思遇上孔夫子”10月,湖南卫视的一档栏目让马克思和孔子来了个同台表演,引发全网热议。节目中,满脸大胡子的马克思说自己“早就是个中国人了”,又变着法地说自己的想法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观念非常之吻合,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样的节目效果自然遭到了网友的群嘲,因为就算不谈更具体的文本分析,但凡上过中学历史课和政治课的人都知道,孔子本人的儒家思想虽有其重要之处,但其源泉在于“克己复礼”,孔子他老人家是一个会对着“八佾舞于庭”怒斥“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猛男,不是畅想全世界人民大和谐的仁慈圣母。而马克思最重要的分析就是对阶级和历史阶段的剖析,可以说完全站在了孔子之立场的对立面。这么两个水火不容的思想伟人站在一起没打起来,而是你好我好天下大同地侃侃而谈,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特色了。墨子:我兼爱啊,老马你找错人了!康德:你们老说什么人类尊严,老孔你糊涂啊,这得找我啊!客观地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是不行,但是不能像这样生搬硬套,要进入文本和历史的深处去比较,才能得出合理的结果,所谓扬弃。改编不是乱编,比较不是吹比,忽略思想家的历史背景和文本细节去强行关公战秦琼,只能是博君一笑。出圈指数:3颗星抽象指数:4颗星03哲学硕士送外卖来了来了,每年一度的“哲学无用论”名场面它来了!继一两年前的“农民工翻译海德格尔”后,今年3月,一则“哲学硕士送外卖”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再次引爆了大众对于“哲学能做什么”这一话题的广泛讨论。在视频中自述找不到工作的陈涛,是四川大学2011届哲学硕士。坦率地说,他不是没有过稳定乃至光鲜的工作:他曾做过五六年的文化记者,先后在《中国新闻周刊》和《南方周末》工作过。而离开新闻业后,陈涛也尝试过公关、新媒体、互联网等相关工作。在2022年创业失败后,快38岁的他在北京当起了外卖员。视频中,他甚至自嘲地说,“超过了35岁,连去青城山做道士都没人要”。哲学硕士、大龄求职,从学术界、新闻界的明日之星变为了挣扎求生的外卖员,再加上疫情结束后凋敝的就业现状,种种要素叠加,很难不让人怀疑和反思哲学之为学科安身立命的可能性。巧合的是,今年年末在小红书上,也有类似的热帖,“哲学生太好找工作了”,点开一看是做家政清洁。该怎么评价呢?哲学生该如何面对类似的时代焦虑呢?或许我们只能不争气地再次引用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起飞。”“大哥你玩儿哲学,你玩儿它有啥用啊!”出圈指数:4颗星抽象指数:3颗星02如来以下是小编被不可名状之克苏鲁附魔后的言论,与小编本人无关:中国人认为宇宙万法的那个源头🤔,它是什么🧐,如如😋,对吧,所以这个词叫如来,我经常说如来😍,这个词有秘密,如来,如来了吗?🤨如来嘛😎,他真来了吗?如来☝🏻️🤓,到底来没如来,如来😆,为什么说如来,他真的来了吗?😫如来,你看看,来没来?如来。🤗出圈指数:如出。出了吗?如出。出了吗?如出。出了吗?如出。抽象指数:如抽。抽了吗?如抽。抽了吗?如抽。抽了吗?如抽。01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应试教育造就了一支无产阶层大军

本文选自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人们常常会持有一项错误的观点:教育能够使人大大改变。这种观点坚持认为,教育会万无一失地改造民众,甚至于把他们变成平等的人。这种观点被人们不断地重复,当它被重复得足够多时,就足以让它最终成为最牢固的民主信条。以至于今天要想击败这种观念,就像过去击败教会一样困难。然而我们要说的是,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甚至在某些时候,只要进行不良引导,教育的坏处还会大于好处。统计学家在这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佐证,根据他们的观点,犯罪随着教育,至少是某种教育的普及而增加,社会的一些最坏的敌人,也是在学校获奖者名单上有案可查的人。根据一本著作显示,目前受过教育的罪犯和文盲罪犯的比率是3:1,在50年的时间里,人口中的犯罪比例从每10万居民227人上升到了552人,增长了整整1.3倍之多。这一点在法国体现得尤为显著,因为法国的年轻人犯罪率大幅度攀升,而人尽皆知的是,法国为了这些年轻人,已经用免费义务制教育取代了交费制。而那些成为社会敌人的社会主义者,往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危险状况,都是因为这种教育制度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心理学基础上面,这种基础认为,智力是通过一心学好教科书来提高的,只要一个人的成绩足够好,那么他的智力就会获得稳步提高。由于接受了这种观点,人们便尽可能强化许多手册中的知识。从小学直到离开大学,一个年轻人只能死记硬背书本,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意识从来派不上用场。受教育对于他来说就是背书和服从。于是,许多孩子在学校里开始对着一篇篇语法和纲要努力,做到准确重复,出色模仿,直到变成学舌的鹦鹉为止,这种教育的惟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如果这种应试教育仅仅是无用,人们还可以对孩子们示以同情,这些虽然没有在小学里从事必要的学习,但好歹还被教会了一些科劳泰尔后裔的族谱、纽斯特里亚和奥斯特拉西亚之间的冲突或动物分类之类的知识。然而,这种制度造成的危险要远比这严重得多,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它使服从它的人强烈地厌恶自己的生活状态,极想逃之夭夭。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工人不想再做工人,农民不想再当农民,而大多数中产阶级,除了吃国家职员这碗饭以外,不想让他们的儿子从事任何别的职业。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让人为生活做好准备,而是只打算让他们从事政府的职业,在这样的行当里想要取得成功,根本不需要无需任何必要的自我定向,或表现出哪怕一点个人的主动性。说到底,应试教育制度在社会等级的最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这个群体对自己的命运忿忿不平,随时都想起来造反。而在最高层,它又培养出一群轻浮的权贵阶级,他们既多疑又轻信,对国家抱着迷信般的信任,把它视同天道,却又时时不忘对它表示敌意,总是把自己的过错推给政府,离开了当局的干涉,他们便一事无成。尽管国家用教科书制造出这么多有文凭的人,然而它只能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于是只好让另一些人无事可做。因此,它只能把饭碗留给先来的,剩下的没有得到职位的人便全都成了国家的敌人。从社会金字塔的最高层到最低层,从最卑贱的小秘书到教授和警察局长,有大量炫耀着文凭的人在围攻各种政府部门的职位。商人想找到一个代替他处理殖民地生意的人难上加难,可是成千上万的人却在谋求最平庸的官差。只在塞纳一地,就有几千名男女教师失业,这些人全都蔑视农田或工厂,只想从国家那儿讨生计,而被选中的人数却是有限的,因此肯定有大量心怀不满的人。他们随时会参与任何革命,不管它的头领是谁,也不管它有什么目标。可以说,掌握一些派不上用场的知识,是让人造反的不二法门。我们了解了引发群众运动的五大导火索,然而对于教育因素,我们还应当额外说上几句题外话。很明显,法国在教育制度上犯了不小的错误,它进行的唯一价值就是,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添加了数以万计的懒汉、寄生虫和不安定因素。放眼全世界,犯下此种错误的民族还大有存在。显然,迷途知返为时已晚。只有经验,这位民众最好的老师,最终会揭示出我们的错误。只有经验能够证明,必须废除我们那些可恶的教科书和可悲的考试,代之以勤劳的教育,让我们的年轻人回到田野和工厂,回到他们今天不惜任何代价逃避的辛勤开拓事业。我们必须再一次重申,向人灌输大量肤浅的知识,不出差错地背诵大量教科书,是绝对不可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而这些优良品质,偏偏是不能从死啃书本中得来的,教科书和字典固然可以充当有用的参考工具,但长久把它们放在脑子里却没有任何用处。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孩子们接受到有益的教育,让它帮助孩子们获得正确的观念呢?要知道,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年轻人每天从工厂、矿山、法庭、书房、建筑工地和医院获得大量的感官印象;他得亲眼看到各种工具、材料和操作;他得与顾客、工作者和劳动者在一起,不管他们干得是好是坏,也不管他们是赚是赔。只有采用这种方式,孩子们才能对那些从眼睛、耳朵、双手甚至味觉中得到的各种细节,有些微不足道的理解。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些细节,默默地推敲,在心中逐渐成形,并且或迟或早会产生出一些提示,让他们着手新的组合、简化、创意、改进或发明。而我们的年轻人,却恰恰在最能出成果的年纪,被剥夺了所有这些宝贵的接触、所有这些不可缺少的学习因素,因为有七八年的时间他一直被关在学校里,切断了一切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对于世间的人和事,对于控制这些人和事的各种办法,不可能得到鲜明而准确的理解。毫不客气地说,在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人在几年里把他们的时间和努力浪费掉了,而且可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几年。他们中间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是为了考试而活着,然后被残酷地淘汰掉。另外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成功地得到了某种学历、证书或一纸文凭在规定的某一天,坐在一把椅子上,面对一个答辩团,在连续两小时的时间里,怀着对科学家团体,即一切人类知识的活清单的敬畏,他们要做到正确或是绝对正确。然后,甚至用不了一个月,他们便不再是这样。他们不可能再通过考试。他们脑子里那些过多的、过于沉重的所学不断流失,且没有新东西补充进去。他们的精神活力衰退了,他们继续成长的能力枯竭了,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出现了,然而他也是个筋疲力尽的人。他成家立业,落入生活的俗套,而只要落入这种俗套,他就会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职业中,工作也许还算本份,但仅此而已。这就是平庸的生活,收益和风险不成比例的生活。在教育青年人的方面,英国人与美国人明显做得更好。英国并没有我们那样多的专业学校。他们的教育并不是建立在啃书本上,而是建立在专业课程上。比如说,英国人的工程师并不是在学校学出来的,而是在车间里训练出来的。这种办法表明,每个人都能达到他的智力允许他达到的水平。如果他是个平庸的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能力,他可以成为工人或领班,如果天资不俗的话,他便会成为工程师。与个人前程全取决他在19岁时一次几小时考试的做法相比,这种办法更民主,对社会的好处也更多。在医院、矿山和工厂,在建筑师或律师的办公室里,那些十分年轻便开始学业的学生们,按部就班地经历他们的学徒期,在投入实际工作之前,他们也有机会接受一些一般性的教育过程,因此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框架,可以把他们迅速观察到的东西储存进去,而且他能够利用自己在空闲时间得到的各种各样的技能,逐渐把自己充实成为一个全面而健康的人。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并且与学生的才能相适应,发展方向也符合他未来的任务和特定工作的要求,因为这些工作就是他今后要从事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英国和美国的年轻人很快便处在能够尽量发挥自己能力的位置上。他不但成了一个有用的工作者,甚至具备自我创业的能力;他不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而且变成了一部发动机。我们不妨看一下笛福的小说主人公鲁宾逊,尽管他只是一个文学形象,却反映了英国教育的成功,当鲁宾逊流落于荒岛上时,他发挥了自己的全部能力,像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那样,白手创立了一番事业,而这正和英美两国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而在制度与此相反的法国,一代又一代人越来越向中国看齐,由此造成的人力浪费还能够接受,然而这种教育制度与实践生活不断脱节的趋势却令人着实难忍。如果从考试、学历、证书和文凭的角度看,坐在学校板凳上啃理论和教科书的时间是有点长得过头了,而且负担过重。即使是采用的方法也糟糕透顶,以至于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违反自然的、与社会对立的制度。为此,我们不妨看一下我们的教育制度都做了些什么。过多地延长实际的学徒期、培养懒汉的寄宿制度、过多的人为的训练和填鸭式教学、繁重的功课、对今后的时代完全没有考虑、对人的职业缺乏安排、对年轻人很快就要投身其中的现实世界装聋作哑、不考虑学生如何适应社会、不考虑人类为保护自己而必须从事的斗争、不教给学生如何保持坚强意志……反过来呢?所有必要的准备、所有最重要的学习、那些丰富的常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凡是该赋予年轻人的东西,我们的学校一样也没有教。这样看起来,我们的教育不但远远没有让他们获得生存能力的素质,反而破坏了他们的这种素质。正因为该准备的没有准备,才使得我们的年轻人一旦走入社会,进入他的活动领域,就开始遭遇一系列的痛苦与挫折,由此给他造成的创痛久久不能痊愈,有时甚至失去生活能力。可以说,这样的教育制度,对年轻人的精神和道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存在着难于恢复的可能,在年轻人的心目中,那种在学校中形成的幻想与美梦,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彻底地破灭了,这种强烈的欺骗感、强烈的失望感,是一个心理素质不完备的青年人绝对难以承受的。也许有人会认为,以上对于教育制度的批判,已经严重脱离了群体心理学的主题。然而可曾有人想过,那些今日正在群体中酝酿,明日就会出现的各种想法和信念,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产生的土壤又究竟是怎样的呢?当我们了解了现实之后,就更有理由知道,那些被恶化的群众头脑,究竟是如何由当前的制度培养出来的,冷漠而中立的群众是如何变成了一支心怀不满的大军,随时打算听从一切乌托邦分子和能言善辩者的暗示。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一点,还任由我们的学校培养一批批狂热的暴徒、无知的民众,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的民族走向衰败铺平道路的,必将是我们的学校。本文出处: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文章采编:雪球排版:初尧审核:王抗爆文推荐继2023年durée「绵延」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苏格拉底长得丑却人人爱?至圣先哲的情史揭秘 | 硬核哲人06

年,苏格拉底和阿尔西比亚德斯一起参加了波提达亚战役(译注:The
2023年12月23日
其他

哲学专业的所有结局

王哪有那么好当?)成就值:正无穷别人的哲学都是解释世界,而俺们真正的哲学在于改变世界!不说了,先把施特劳斯的书复读一百遍再说。宇宙万法的那个源头,它真的来了吗?如来。来了吗?如来。来了吗?如来。10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你以为的文弱书生柏拉图,其实是个肌肉猛男? | 硬核哲人05

在《当代体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空手道练习者比足球运动员更加自立和自控。Lamarre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海德格尔的情书

原编者按:1915年,埃尔福丽德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按照学制,她在时年26岁的私人讲师马丁·海德格尔那里修习一门哲学课程,学习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在一次课后,她和海德格尔进行了交谈。下述二则信正是写于这一时期,在信中海德格尔用热切的言辞表达了对埃尔福丽德的爱慕,也和她分享了自己对哲学、对人生的冷静思考等等。本文摘自《海德格尔与妻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11页。弗莱堡,1915年12月9日亲爱的佩特里小姐:今天清晨和您交谈的时候,我注意到,您的眼神变得沉思、严肃而忧郁。工作使我很着急,而我也不得不令您痛苦和不安。不,您不能忘记,我是多么心怀感激地深深信任着您,那种美妙的沉思的时刻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休憩。还有很多很多——我心怀激动地感觉到,我的思绪如何在您专注的灵魂中继续飘荡——它就像一个神圣的仪式,自此在我的书房中——而您那质朴的谢意——上帝啊,这一切都是那么深深地发自内心——让我对这短暂的时光久久难忘。今天我知道了,我们两个一定都想到了那本《女圣徒和她的愚人》,如果我们为彼此带来了不安,就是那种在面对话语时无能为力的不安。我请求您,亲爱的佩特里小姐,不要为我担心,也绝对不要用毫无道理的诘责来折磨自己。如果我稍稍有些劳累过度的话,很快也会恢复过来,因为我现在可以很快乐了。这是阳光下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我不需要说什么理由,我希望您一定要来——“小心肝”。衷心地问候您。您的心怀感激的马丁·海德格尔弗莱堡,1915年12月13日来吧,小心肝,在我的心中尽享深深的宁静,我想永远凝望你那童话般的眼睛,向你表示感谢——小心肝,你——在你的身上我总能经历新的奇迹——你是我的——我要承受着这无法承受的幸福,我的双手足够神圣,颤抖着握住你的双手。愿我那被一切怀疑的暴雨冲刷过的灵魂有幸能成为永远装载着你的爱的小匣子。巨大的幸福将我按在地上——最终,哲学的天性还能全方位地去感受这份无与伦比的幸福。哲学家看到一切事情的终极,体验一切存在的本原(alles
2023年12月9日
其他

大哲学家们都留哪种发型?你的哲学发型是什么?一部哲学家发型简史 | 硬核哲人04

“我听到一首歌,它告诉我要读主的书,我将在其中发现许多良善,为了彼得,我应该剪掉我这头可怕的鬃毛!”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齐泽克等学术明星是如何诞生的?因揭露学术圈八卦,剑桥博士论文被撤稿

Baert,也是研究公共知识分子社会学领域的权威人物。Baert教授曾经深入研究过萨特这位法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并与许多年轻学者合作,积极推动这个领域的研究。其中,他与布里斯托大学的Mary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美化剥削者:法国知识分子是如何掠食年轻女孩,并以此为荣的?

改变斯普林戈拉和库什内的著作及其引发的讨论在法国造成了重大的文化转变。马茨涅夫的三家出版商都放弃了他,曾经的支持者也疏远了马茨涅夫和杜哈梅尔,波西米亚知识分子的任性沉默现在对他们不利。法国反抗性的
2023年12月1日
被用户删除
社会

齐泽克:当下意识形态的功能是让我们不再向前,失去希望

然后,我还挺喜欢这个幻想,想象一下轰炸一个国家让它绿色就让它变得满是植物,地上没有垃圾。同样这种结构——事物本身就是它自己制造的灾难的解药——这在今天的意识形态地貌中随处可见。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哲学影评 | 《涉过愤怒的海》:“大尺度”不过是保守主义爹味的遮羞布

本文有大量剧透。11月25日,由曹保平导演、黄渤、周迅等人主演的剧情片《涉过愤怒的海》在大陆上映。外有以拍犯罪片、悬疑片闻名的著名导演曹保平保驾护航,内有黄渤、周迅等一众观众认可的实力派演员扛旗,再加上本片“因大尺度而被积压数年”的无形buff,本片在上映时的造势可谓达到了国内剧情片的巅峰。但热闹过后,观众的反馈则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而我本人也正是出于对电影群里大家就此片展开的热议才买票去看了这部片子。看完之后,我只能说很遗憾,我坚定地站在差评那一端。而且,这一差评并非简单的“不好看”,而是一种被欺骗、被玩弄,乃至被羞辱后泛起的由衷的恶心,尽管近年来国产文艺片的“剧情诈骗”已似乎成为某种业内传统,但《涉过愤怒的海》(简称《怒海》,下同)尤其如此。最重要的是,本片从前期宣发到后期口碑都力推的“大尺度”——画面的大尺度,包含直接的性、暴力、血腥场面,挑战院线电影的极限;内容的大尺度,讲述真实犯罪、邪恶和人性阴暗面——并没有为电影本身的剧情推进和思想挖掘添砖加瓦,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盖在电影所宣传的陈腐意识形态之上一块肉红色的遮羞布。这一次,审查不再是借口,“曹保平电影出品”也不再是百试百灵的金字招牌。脱离了思想的必要性和美学上的追求,所谓拳拳到肉、真实见血的大尺度血腥情色场面,最终也必将沦为一种低级趣味的展现、一场闹剧、一次对B级片的拙劣模仿。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仍然有必要交代剧情的大致经过,并回应一些网络上常见的对此片的评论话术。剧情其实很简单,船长老金的女儿去日本留学,某日离奇死亡。老金赶到日本,得知女儿在与多人发生关系后身中17刀流血过多而死,最大的嫌疑人则是女儿当时在日本关系亲密的男友李苗苗。得知女儿死讯,老金拿起尖刀,毅然踏上了独自复仇的道路。在追踪李苗苗的路上,事件的真相层层反转,把老金引向了更大的谜团。全片一共有三条剧情线索,女儿丽娜的日本生活线(丽娜的心理状态,如何与李苗苗结识、离奇死亡的真相如何)、父亲老金的复仇线(李苗苗藏身何处,老金的显白愤怒、作为船长的家庭与生活状态)、李苗苗的逃亡线(李苗苗的家庭状况,母亲景岚作为“天龙人”的想法和手段,父亲李磊的隐秘愤怒),三条线以交叉闪回的形式不停交织,共同构成了整套叙事。影片最后,当作恶多端的李苗苗终于落入老金之手,他才从日本赶来的刑警处得到丽娜死亡的真相:并非被李苗苗杀害,而是被强奸后遭李苗苗荡妇羞辱,为自证清白和爱意而自戕,失血过多而死。这时,影片的基调也就从“丽娜如何死”转到了“丽娜为什么死”,从李苗苗对其的恶劣对待转到了丽娜自身因老金的疏远、冷漠而产生的痛苦,从“真实犯罪”转到了“原生家庭批判”上,这点与曹保平前作《狗十三》的立意异曲同工。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种叫人啼笑皆非的转变恰好是很多人夸赞此片的立足点。一种影评声音是,“本片之所以让人难以代入,是因为全片包括愤怒的老金在内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正面角色,大家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疯狂与罪恶,互相交织角力,看得不适说明观影境界还停留在最朴素的正义观上”;另一种影评声音是“没有经历过原生家庭痛苦的人当然看不懂这部片子的深刻之处,无法共情自然也就难以欣赏”。对此,我的评价是,这部电影的问题并不在于它太疯、太过火了,而恰恰在于它的疯太局限、太被东亚的道德语境所束缚了,如此保守的疯癫,也自然引起的是观众对惩恶扬善的朴素追求,而非基于疯癫自身的欣赏和反思。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之前热播的《狂飙》,多少人为剧中大反派高启强的起起落落而揪心,这无疑证明了观众并不是不懂得欣赏人性的复杂乃至阴暗面,只是这种欣赏必须建立在对立场的诠释而非立场本身之上。至于所谓原生家庭的论调更是无稽之谈,且不论以观众自身经历来决定共情能力是如何荒谬的逻辑,单就影片中对原生家庭痛苦的呈现而言,也是十分浅薄且空洞的。观众并非不懂原生家庭之痛,只是当电影中的呈现甚至没有影院里东亚观众们所经历过的童年更残酷时,随之而来的自戕戏码也自然成为了一出为了虐女而虐女的闹剧。归根到底,《怒海》的问题,不在于疯或激进,而在于迂腐和保守。下面,我将从李苗苗和金丽娜这两个核心人物出发来论述这种保守。哦对了,至于为什么不讨论由黄渤饰演的老金(小娜父亲)和由周迅饰演的景岚(李苗苗母亲),是因为这两人看似咖位最大、担纲主演,但纵观全片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对整个事件的发生几乎没起到任何推动作用,自始至终都在剧情核心命题的外围、逻辑的外围、真相的外围打转,更不要提最后两人都没有完成原定的目标,属于终极白忙活一场。要理解这部电影为什么不能成立,还是得从两位年轻人的视角入手。01李苗苗:恶魔主义?巨婴主义!首先要讨论的是李苗苗。作为全电影最“疯”的人物,又是丽娜身亡事件最直接的凶嫌,李苗苗这个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基本处于一个人人喊打的状态。他在情感上放荡不羁、对丽娜始乱终弃,极尽羞辱之能事,可以说正是他的残酷言行导致了丽娜的死亡(电影中是自戕,原著小说中是李苗苗杀人)。在生活中,他坏事做尽,不仅用有毒物质戏弄流浪汉,报复室友把他的宠物龟拿来煮汤,更是对家人重拳出击:奶奶生重病致使他无法去日本玩,他就“无意中”撞掉呼吸机管,导致奶奶离世;父母闹离婚,他就去池塘炸青蛙,炸得满身尸块;觉得妹妹分走了自己的宠爱,就故意让妹妹跌落蹦床残疾瘫痪,还在妹妹生日时寄去有毒的娃娃玩具,让妹妹的病雪上加霜。而在丽娜遇害后,面对追杀而来的老金,他也丝毫没有悔过的意思,在京都地铁、在漫展现场,一边cosplay《死神》中的乌尔奇奥拉,一边和老金不亦乐乎地玩着猫鼠游戏。更不要提他还是个家境优渥的富不知道多少代天龙人,出事了还能有自己的安全屋、武器,更可以动用家里的关系直接开润。若不是老金借天时地利(台风登陆带来的龙卷气旋),他或许真能逃脱法网,润到国外继续逍遥自在。影片中的李苗苗说实话,光是复述以上内容,我就能想象出这个人物该有多么遭人厌恶:有影评说,这是妥妥的反社会人格,也有人说这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典型体现,导演曹保平也在某次路演时坦言,生活中遇到李苗苗这样的人,还是有多远跑多远得好。然而,无论是从台词还是运镜,我们都不难发现,导演在塑造李苗苗时,并不想让他如现在呈现的一样扁平,而是试图通过种种细节使他的恶复杂化,进而起到一种反思效果:导演增添了人物弧光,在磕坏同学门牙后,面对找上门来讨说法的丽娜等人,他毫不犹豫地给了自己一拳,打下两颗门牙来“以牙还牙”;导演增添了二次元大反派经典嘴炮,在漫展顶楼与老金对峙时,看着已经跌落房顶摇摇欲坠的老金,李苗苗一边解开老金搀扶的栏杆绳结,一边喃喃自语:“好人并不总是对的。如果好人做了坏事,那不就成了坏人吗?”但是,以上种种尝试在叙事逻辑上均告无效,平白无故添加的日式青春片运镜和台词只会让观众更加觉得李苗苗是在“发癫”,巴不得他尽快伏诛。这一尝试为何失效?是李苗苗的恶太过极端以至于无法“洗白”吗?横向对比同类型、同风格的电影(尤其是日本电影),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如何表现恶、如何表现深渊经验一直以来都是现代性文艺热衷的话题。李苗苗之罪,不在于其邪恶的极端性(仅考虑电影的话,他的所作所为,除开对家人的报复,至多也就是个恶意伤人的程度),而在于他的邪恶被深深地缠绕在现存的道德语境中,缺乏超越性的维度。换言之,他的恶不够根本,也就难以构成影片中极力搬演的复杂性。以其他日本电影为例,园子温的《冰冷热带鱼》同样描绘了一个邪恶至极的水族馆老板,他和自己的妻子残杀合作伙伴,挫骨扬灰,玩弄男主的妻子,可以说毫无人性可言。但水族馆老板的恶是为了引出原本窝囊男主内心中的兽性,随着一步步被拖下水,习得杀戮和淫乱的技能,男主逐渐开始对原先深信不疑的东亚道德准则产生怀疑,认识到它们的虚假,进而迸发出内心深处的恶魔本能,妄图成为尼采意义上的“超人”,进行精神上的弑父,对水族馆老板亦痛下杀手。在《冰冷热带鱼》的语境中,随机播撒的混沌恶是一颗引爆社会症结的种子,而恶的代言人,残酷的水族馆老板虽然也有妻子、也有产业,但这些都是为了他的混沌恶服务的,本质上还是一种象征和抽象。《冰冷热带鱼》中的水族馆举凡优秀地表现了根本恶或深渊经验的电影,恶之代言人往往具备以下两种特点的一种:要么对自身立场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并能够用颠倒黑白的逻辑论证己方观点,甚至以嘴炮短时间内震慑或洗脑正派主角,典型的例子如《仙剑奇侠传》电视剧的拜月教主或邪剑仙;要么就是混沌到底、疯狂到底的乐子人,行事毫无信仰的逻辑,为了纯粹的毁灭而毁灭,典型的例子如《X圣治》中的犯人、诺兰执导《蝙蝠侠》中的小丑等。唯有在以上两种诠释的基础上,影视作品中的恶行(背叛、杀人、淫掠)才能发挥其形而上功能:对现存社会道德体系的颠覆,揭露道德叙事的伪善、压抑和死亡本质,进而通过宣泄的形式(如杀戮、剥削等极端耗费)对其进行升华,其矛头无论是指向官僚资本与旧式封建媾和的现代日本,还是指向日益失去活力的欧美晚期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核心要旨都是一致的。然而,回到李苗苗这个人物身上,我们会发现,他不具备以上两种邪恶的特质的任意一种,其恶行也自然变得愚蠢、苍白、浅薄,乃至成为观众口中的发癫。纵观李苗苗的种种恶行,几乎都是出于纯粹的自私,要么是报复他人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要么是病态般地索要关注,还有一些就是单纯地释放恶意,这种行为逻辑基本上让他与一个有信念感、能自圆其说的反派无缘。更尴尬的是,李苗苗的坏过于“具体”,从而无法被凝练为一个反社会、反道德的象征符号。《蝙蝠侠》里的小丑办事,不可能需要有钱有权的父母来善后;李苗苗对路人、同学、家人乃至恋人施暴,最后却毫无担当地四处逃窜,躲在安全屋苟且度日,等母亲动用关系打点好出国路线后,又悠哉悠哉地继续参加漫展,享受新一轮的恶作剧。除此之外,李苗苗在剧情推进中的角色也颇为尴尬。《怒海》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老金的视角展开、以“为女复仇”为主线索的,这已是一种极具东亚色彩的一种叙事模板,再加上黄渤那一口带有浓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警察机关不断作为公权力出现,作为恶之化身的李苗苗很容易便被放置在一个单纯的“伤天害理”的杀人凶手的位置上。当少女无辜惨死,父亲舍命追凶时,最大的凶嫌却仍凭借家庭资源试图脱罪,此种道德叙事无疑窒息了其中“根本恶”的形而上学含义,而转变为了单纯的正邪之争;李苗苗这一人物的复杂性自然也就荡然无存,成为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小丑。我曾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这部电影表现了某种“恶魔主义”,即以超越世俗道德的残酷美学荡涤精神的一种美学主张,但仅就李苗苗这一人物来说,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种“巨婴主义”,外在展现的唯美和内在精神的超越都无法从他的言行中看出半分。被称为“恶魔主义者”的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为什么李苗苗的角色如此重要?这要从导演的剧作野心谈起。有评论说,曹保平从不满足于仅仅拍摄一个父亲复仇成功的爽片,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故事推进,我们会发现,当李苗苗落入老金之手后,便陷入了长久的失踪,导演并没有直观地拍摄老金同态复仇的桥段;更重要的是,远渡重洋的日本警探带来了丽娜之死的最新消息,是自杀而非他杀。这样一来,李苗苗身上最直接的罪恶被抹去,而剧作的重点也就顺势回归到了老金与丽娜的父女关系上。可以看到的是,曹保平试图在这里完成某种“中和”,或曰“复杂化人性”的尝试,让看似邪恶者淡化邪恶,让看似正当者(老金)承担罪责。可当李苗苗的恶如此扁平、直白、流于表面,当他被宣布不再是杀人凶手时,观众只是会感到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助:难道真就这么便宜了这个混蛋吗?当李苗苗坐着船划回岸边时,我身边竟然有观众开始叫骂,足见此设计的失败。而在这场失衡的正邪对立中,当作为邪恶一方的李苗苗被宣布无罪,影片焦点滑向亲子关系时,无人会感到信服,这场戏瞬间成为了某种“洗白”、一种“受害者有罪论”。李苗苗的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便可看到的那种养尊处优、颐指气使的富家子弟和浸润帮派文化、素质低下的小混混之疯的集合体,更不要说在此之上导演还涂抹了二次元文化、cos文化来试图为其恶增添合理性,这种涂抹除了体现导演本人严重的群体刻板印象之外毫无用处,而李苗苗这一人物最终也只能具备最浅表的叙事功能而难以承担形而上的复杂职能,以此为支点,整部剧作唯有倒塌这一种命运。当日式青春片勾兑进中式现实主义犯罪题材时,迎来的是一场盛大的消化不良。02金丽娜:用虐女来反父权?别搞笑了!接下来我们来聊金丽娜,片中最大的受害者小娜。出人意料的是,很多观众对小娜的厌恶甚至比对李苗苗的厌恶更甚,评论区经常能看到“一对颠公颠婆,赶紧锁死”的说法。如果说李苗苗人物塑造的失败只是将本片降格为了脸谱化的追凶故事或正邪之争的话,那么小娜这个人物的垮掉则无异于直接宣布本片的核心命题——原生家庭批判,或一些影评所说的“反父权”——根本难以成立。女仆店打工的小娜小娜为何而死?我们原先以为,是与其纠缠不清的李苗苗杀害了她。后来,电影告诉我们,是因为李苗苗放火烧了一起cos的小伙伴,两伙人产生矛盾,小娜为了讨李苗苗欢心,让双方重归于好,就独自去找了那群cos的朋友,没成想在KTV包房内遭到性侵。事毕,小娜遭到李苗苗的荡妇羞辱——“你就是喜欢和别人乱搞”——为了向李苗苗道歉,也为了表达爱,小娜用刀子捅向自己,17次,最后挣扎着爬进衣柜,孤独地死去。最后,老金翻看小娜的社交平台(某陌),发现小娜一直生活在家庭不幸福、父母不爱自己的阴影中,随后感到无限自责和内疚。导演似乎是想通过这一情节铺垫告诉我们,是原生家庭的痛苦导致了小娜最终的悲剧;而父亲老金疯狂的复仇之旅,也被盖棺论定式地判决为“并非出于对小娜的爱,而是出于对自己名声/生活被毁的愤怒”,由此试图通向某些评论所指的“反父权之路”。更有人生动地比喻说,小娜刺向自己的刀,是由老金挥动的。然而,观众对这些情节、这个归因统统不买账,更愿意认为是小娜自作自受。而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反应,因为从小娜之死牵扯到原生家庭批判的逻辑链条实在是过于一厢情愿、混乱和自我矛盾了,压根没有成立的可能。首先,说小娜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幸才走上自毁之路,就影片的描绘来看,不符合东亚观众的普遍经验。由于小娜在影片伊始便遭杀害,我们便很难对其生活状态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只有在一次次的闪回中零星地展开了解。的确,她小时候父母离异,父亲是个大大咧咧、感情粗糙的赶船汉子,不懂得如何关心女儿,也经常因为业务疏远对女儿的照顾。但是,就以上内容而言,我想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有过与之相似甚至比这更为悲惨的身世或原生家庭处境。换言之,这在东亚太普遍了,普遍得甚至难以成为一个新闻,普遍得不可能让我们做出如此极端的自戕行为;东亚典型原生家庭的折磨或许会让我们“发疯”,但那更多是一种隐秘的自我压抑,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虚无感,而非影片中刻板印象的“日式病娇”。更何况,片中女主还有余豁去日本留学,搞cosplay,这在很多东亚观众看来,已经是一种无上的幸运了——能够自由地出国留学(“想留学啊?学费自己想办法”),选择继续念书而非被迫进入工作(“赶紧考公,还想接着读书?读什么书!”),有自己独立且不受干涉的兴趣爱好(“早跟你说不要弄这么不三不四的东西,那些奇装异服我都给扔了,下次不许再买!”),甚至有爱自己的人,还不止一个(不许早恋,但是时间一到必须立刻结婚生三胎)——拥有得如此之多,却依然轻易地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观众自然也就很难共情其痛苦,而是厌恶其矫情。毕竟,在擅长吃苦的东亚人眼中,小娜还远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其次,小娜的自戕不符合其一以贯之的行为逻辑。在影片最后,导演似乎想通过小娜说“爱不存在”的桥段来使得观众选择性失忆,以合理化其自戕行为。然而,倘若我们稍微回忆一下,便可发现,在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里,小娜对于外界伤害的反应都是具有攻击性的。她或许的确被伤害过,但也丝毫不畏惧伤害别人。被李苗苗始乱终弃后,她故意和李苗苗的室友上床,并得意地向他炫耀说“这是我男朋友”;在得知便利店店长心中有白月光后,她直接从耳朵上扯下带血的耳环,写下绝情的文字扬长而去。在这些行为中,我们会发现,小娜固然不畏惧甚至是乐于自我伤害、自我轻贱,但这些自残行为的本质都是一种攻击,一种对爱的无理索求,是彰显自身的主体性而不是消灭它。作为这样的病娇,在面对李苗苗的荡妇羞辱时,小娜居然荒唐地刺了自己十七刀来自证清白,“这样可以原谅吗”,这无疑和之前的行为逻辑有着极大出入。要病娇,就应该病娇到底,我们就算不要求小娜像《日在校园》(School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清华文科女博士决定改行当占星师,是个人的悲哀还是学术的悲哀?

作者:樱雪,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旅行爱好者,ISFJ。清华博士,不继续攻克学术难关改行占星师。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荒诞?疑惑?还是尊重?图为该新闻清华历史学博士毕业,为什么入行占星师?如若只是停留在标题层面看,“清华博士转行当占星师”确实带着几分迷惑色彩。但如若跳出“后真相”迷思,耐心了解这位被误读的博士,也许偏见和刻板印象就能被“尊重且理解”的话语取代。“清华博士,找不到工作,还抑郁。”顶尖学府的顶尖学位,多么光鲜的社会身份,然而,她患上了严重的双相情感性障碍,人们看不见。图为主人公玛丽安自述读博的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来气,专业的心理咨询费用又太昂贵。“解药在哪里?”机缘巧合下,她认识了一个占星师朋友。图为主人公玛丽安自述“好像天空都更蓝了。”接触占星之后,女博士很快收获了情绪价值和金钱受益。临近毕业,一个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产生了……她问自己在清华的博导:毕业了,可以不干本专业的活吗?搞玄学可以吗?幸运的是,其研究“福柯学说”的导师对挑战传统认知已经熟悉了。“看清自己,正视自己,放飞自己。”他告诉玛丽安。至此,我们应该能在玛丽安的自述中找到答案:在现实压力和未来出路的张力撕扯下,她转向内心。在传统意义上的“上进”之外,她选择对热爱进行追求。当然,即使这位女博士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但其转行改做占星师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理由:面包。“有需求就有市场。”把历史学到博士学位,你不一定找得到合适的工作;你想在情绪价值上做文章,那遍地都是市场。现实的确如此:「育儿式养宠」主打的是情感陪伴「高科技护肤」主打颜值上的自信「精致OOTD」主打自我取悦……年轻人的钱包日益收紧,社会压力也积攒着,被解读为“精致穷”的他们显然已经将消费驱动力从”性价比”转为“心价比”了。图为“2022十大解压新业态”总结选择转行去占卜有现象背书,也不缺理论支撑。玛丽安金融专业的高学历男朋友凭借对经济形势的了解,敏锐判断道:“在经济下行的周期里,有少数行业是逆周期的。(占星学)这行就是如此。”正如玛丽安所言,得不到自我认知的年轻人“有很多困惑和迷茫,他们需要去处理情绪,去处理对未来的恐惧与焦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选择当占星师的玛丽安只是遵从了内心的选择,而只是恰好,她正好是“清华博士”而已。博士毕业不做科研,就是浪费学历和资源?“清华博士,为什么不去大学当老师?”这是玛丽安陷入的争议中占据主流的话语。无独有偶,在知乎上,一则热帖同样引发众议:“读完博士不搞学术是不是很可惜?”图为该帖是否要放弃大学教职或科研机构,是每一个博士都权衡过的人生考题。毕竟,博士顺利毕业、进入高校成为“青椒”似乎是大多数博士情理之中的人生道路。热搜上,#高校教师996##大批高校青椒“自曝”收入##北航一青椒讨薪##活在高校系统边缘##被高校困住的人#这些词条俨然揭露出了“青椒”群体的困境。另一个平台上,“高校青椒自留地”小组被其组员自嘲为“高校食物链最底层”的发疯交流平台。“学历——成果——薪资”是该小组讨论的核心逻辑,网友@荷河用“围城”来总结青椒的职业困境:“归根结底,城里城外的人对对方的生活都自以为了解。”图为青椒们讨论最集中的十个话题“博士毕业只能做学术吗?”问题的答案在“高校青椒自留地”小组似乎是否定的。而现实也提供了有力佐证:与20年前相比,博士毕业后不仅能去高校和科研院所,机关单位与企业公司也成为选择。20年前,博士“物以稀为贵”,这些人才基本都直接“对口”输送到了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等科学研究岗位;而随着博士扩招,今天的博士毕业人数已经远超科研岗位供给数量。在“僧多粥少”的现实下,进入科研单位附属机构、事业单位科研岗位从事“轻科研”不失为一种选择。毕竟,实力雄厚的名企们所提供的丰厚报酬不香嘛?既然博士可以从事“轻科研”,那可以做和科研无关的工作吗?在玛丽安事件,大部分声音是不理解和反对的。“博士毕业不继续科研,就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个人精力!”图为网友评论他们将博士毕业与做科研直接划上了等号。可是,退一步讲,只要每一个博士在就读时满足学术成果产出要求就没有理由强行为其扣上浪费资源的帽子。换个维度,是什么引发了对“博士毕业不做学术”的批判?可能是对培养博士意义的狭隘定义,也可能是对职业价值的片面判断。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大概率具备优于常人的抗压能力、学习能力、逻辑能力......而这些,其实是任何行业的通用能力。无论是成为青椒还是当产品经理,无论考公务员还是做占星师。他们为社会都创造高价值,又谈何资源浪费呢?并非每一个博士都必须按照科研工作者的“模板”去批量生产。让博士们各自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位置,而不是一味谈“内卷”、谈资源浪费,或许彼此的焦虑感都会消减几分。清华博士做占星师这事儿合理吗?博士毕业一定得做科研吗?玛丽安的话或许能给我们启发:“今天阳光灿烂,那我们是不是要更多出去走一走?要不这个阳光灿不灿烂,跟你又没啥关系了。”让带着层层“枷锁”的“使命感”见鬼去吧!生而为人,我们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参考文献[1]吴永源、周垚、沈红.读博动机对博士生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及机制探讨——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22,10(4):10-19.[2]鲍威、杜嫱、麻嘉玲.是否以学术为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职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J].高等教育研究.2017,7(2):42-47.[3]罗兴奇.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警惕中国下一代反常的“集体沉默”

【导读】近期,“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等话题陆续引发热议,而《2023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指出,初中生抑郁检出率高达50%,成为众多家长的心头病。有评论指出,在指责孩子“心灵脆弱”之前,应反思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基本告别匮乏时代后,我们的孩子到底在遭遇什么?又会产生何种社会影响?本文指出,近年来一些孩子表现出沉默、可怜、撕裂、孤立等特征。具体而言,孩子的内心世界对父母、老师封闭,缺乏与人沟通的欲望与需求,“我们进不去,他们却不屑走出来”,以至于日益沉默;当所有的时间管理都围绕“学习”,孩子们处于内卷竞争的高压逻辑之下,乖巧得让人心疼——尤其女孩子,“知道为什么女生的成绩越来越比男生好吗?因为女孩子比男孩子更耐‘卷’更抗‘鸡’(娃)。”这是女孩子的幸运还是悲哀?囿于学校的评价体系,“好孩子”与“坏孩子”彼此缺乏认同,撕裂的氛围压抑孩子天性;孩子们的成长被孤立地瞄向“成绩”,缺乏足够的时空条件和心理能量去同亲人及外界产生联结。处于这种境况下的孩子们实际上被限制住了心力,无法生长出负面情绪的缓冲带、积极情绪的扩大器、与自己以及外在世界和解的调节域,他们的情绪没有一个缓冲带,容易出现情感单一、偏执等现象。作者指出,荒芜的童年可能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随着中小学生长大,他们面临的问题不会消失,而是会演变成另一种社会问题。美国就已出现这种趋势,中国也应高度注意。本文转自“新乡土”,原标题为《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01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这是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在追问的一个问题。越来越“轻易”犯重罪的青少年,越来越“轻易”自杀的青少年,越来越普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出问题了吗?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心理诊疗室,试图通过心理治疗和干预来“拯救”我们的孩子。但我们要先了解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02脆弱的孩子脆弱,是媒体话语中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特征。2020年,武汉一名14岁男生因被母亲当众扇耳光而跳楼。而青少年因为不让玩手机,或者被老师批评而自杀的新闻比比皆是。看到这些新闻,听到这些事,80后以及更老一代的人会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打不得、骂不得,想我们当年被家长和老师打骂是常事,也没听说谁自杀啊。”内心脆弱已是老师、家长以及心理治疗机构对现在孩子特征的一个总结,在家庭育儿、学校教育以及心理治理机构中,对孩子的挫折教育、抗逆教育已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变得“脆弱”了?是因为他们遇到的挫折太少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挫折”,每个孩子也有每个孩子的“挫折”,生活的挫折不会少,只是可能类型变了。对于80年代的孩子来说,也许吃不上自己想吃的东西是挫折,不能按时交给老师学费是挫折,而对于现在的孩子,父母没给买想要的玩具、不让玩手机就是挫折。其实不是遭受的挫折少了,而是孩子面对挫折时的接受能力变弱了,可为什么孩子变得脆弱了?(震惊社会的天津七连跳事件)03沉默的孩子沉默,是孩子们让老师感到既恐慌又无奈的另一重要特征。一个有30年从教经验的乡镇中学校长曾这样跟我们描述现在的状况:现在最让我们老师感到无力的,不是他们(学生)调皮捣蛋不好管教,调皮捣蛋的反而好管教,而是他们的沉默。以前学校是因打架的多难管理,现在同学间都不打架了,都闷头谈恋爱、玩游戏。尤其是男生,没有了豁达和朝气,都提不起精气神,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不打架,也不说话,你说什么他们都没有回应和反应,父母、老师都走不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也没有与别人沟通的欲望与需求。并且他们并没有挫败感和压力感,成绩只考了几分也完全不在乎,很安于现状,没有动力。这样的学生在他们学校占1/4的比例。他们就像被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就是手机的世界、游戏的世界。老师和家长都无法将他们拉回,在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之间,有一层透明的壁,阻隔了两边的信息交流,这边的声音传不过去,那边的声音传不过来,任我们在这边呐喊和呼唤,孩子们只是背着身、低着头、看他们的手机,听不见,也看不见,他们也不想听见、不想看见。我们绝望,他们却冷漠而淡定。我们进不去,他们却不屑走出来。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沉默,但他们在那个世界也许是愉快的、活跃的,只是大人们无从得知、一无所知。沉默,也许意味着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孩子。04可怜的孩子可怜,这却是与沉默的孩子相对的另一群孩子的特征,也就是校长所说的被家长特别重视、学习态度特别好的那部分学生。与没人管、管不了的孩子相反,这些孩子所有的时间都被管理得很好,甚至被管理得太好。从星期一到星期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所有的时间都是有规划的,有安排的,甚至从晚上9点到早上7点的睡觉时间也在“睡眠管理”的范畴内,不能不睡,不能晚睡,也早睡不了。时间管理本没有错,但问题是这所有的时间管理都是围绕着“学习”,见过太多的孩子所有课外时间都被“学习班”填满,太多的家长给孩子报了所有市面上能有的学习班。普遍的状况是,低年级的孩子被学习班所困,高年级的孩子被作业所困,初中学生做作业到12点以后是常态,不是孩子做得慢,而是作业就有那么多。当然也听到很多的家长抱怨孩子没时间玩、没时间睡觉,只是家长在抱怨的时候,似乎也并没有停止给孩子报班、督促孩子写作业。家长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能怎么办?大家都这么卷,我们不卷就是害了孩子。”我观察过这些孩子,也与他们对过话。他们普遍身体不是很强壮,很多甚至很瘦弱。他们真的算得上“很乖”,尤其女孩子,乖巧得让人心疼。安静地接受着家长的安排,也许最开始时有过不情愿和反抗的,但慢慢就习惯了,甚至内化了,将大量的学习班和作业的完成内化成“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是份内的事”,“其他同学不都这样吗?”甚至,一些孩子还会主动要求上,甚至强烈要求上学习班,因为别的孩子都在上。他们内心也有很多瞬间的“崩溃”和“哀嚎”,但崩溃、哀嚎很快就会被压制下去,快速“回归正轨”,甚至在崩溃、哀嚎的同时都还在完成学习任务,毕竟没有太多多余的时间让他们去浪费。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知道为什么女生的成绩越来越比男生好吗?因为女孩子比男孩子更耐‘卷’更抗‘鸡’(娃)。”这是女孩子的幸运还是悲哀?05撕裂的孩子撕裂首先发生的“好孩子”和“坏孩子”之间。即使是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好孩子”和“坏孩子”之间却是界限分明,隔离严重。对于“坏孩子”来说,“好孩子”“没意思”也“惹不起”。没意思是因为“他们只会搞学习,我们说的东西他们都不懂,说不到一块去,他们和我们就像两个世界的人”。惹不起是因为“无论是谁的错,到了老师那,千错万错都是我们的错,谁让我们是差生呢,他们可是被老师重点保护的对象”。对于“好孩子”来说,“坏孩子”让他们既羡慕又不屑,羡慕他们的“恣意”,因为那是他们想做却做不了的,又不屑他们的“恣意”,因为那是被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所“唾弃”的。就这样,同在一片天空下,同在一个教室内,同在一个童年中,“好孩子”和“坏孩子”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少有交流,难有理解,甚至会有对立,这种不交流、不理解、不包容何尝不会延伸到他们长大之后,进而成为他们阶层之间的鸿沟。撕裂还发生在孩子的内在。即使是“坏孩子”,也会渴望被看见、被认同、被称赞,他们也会在“堕落”和“向好”中挣扎,“沉默”是这种挣扎的结果之一,且是最坏的结果。即使是“好孩子”,也会渴望玩耍、“放纵”,他们也会在“放纵”和“克制”间挣扎,完全被规训是这种挣扎的结果之一,且也是最坏的结果。本来,以上所有都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的本性,但我们(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并没有给予充分释放、协调、平衡这些天性的空间,让孩子独自在这些撕裂中轻易地滑向一种极端。06孤立的孩子孤立,这是我从以上各个角度看见的“孩子”的一个群体的自画像。在或冷漠或亲密的家庭中,他们是孤立的;在坐满学生的教室、挤满学生的学校里,他们是孤立的;在熙熙攘攘、热闹喧嚣的人世间,他们是孤立的。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和条件、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和父母亲戚、同龄小伙伴以及这个社会交流、沟通以及产生联结。他们看似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包围中、关注和关爱中,却又与谁都没有过多地、深入的联系。家庭、学校和社会所有的关注都围绕“成绩”,成绩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而不是孩子本身,而孩子所有的时间、精力和心理能量也都被用在“成绩”这一个目标上。就像,被家庭、学校和社会所紧紧围绕的每个孩子,头顶都有一束单独照向他的“光”,“光束”之外皆是黑暗和虚无,而这唯一的“光束”却是谓之“成绩”的东西,每个“光束”都是独立的,引导着孩子拼命奔向“它”的同时,也让孩子孤立于其周围的世界。光束无法连成片,黑暗却融为了一体。孩子需要足够的无目的的时间和无限的想象空间才能感受到自由,其在自由中才能感受到父母对其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才能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孩子需要与其他同龄群体的持久的、足够多的交往,才能产生“爱恨”的情感唤起,也只有在与同龄群体的游戏,甚至吵架打架中,才能学会妥协、谦让、尊重,也才能理解规范并学会遵守规范;孩子也只有在了解、倾听了大人世界的故事、成人的情感世界,才能慢慢了解和理解这个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在这些与他人的持久、深入的交往和联结中,他们才能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才能产生同理心;而同理心是孩子包容他人、接纳这个世界的起点和基础。当孩子的校外时间不仅被学习填满,还被各种学习班打碎,当孩子的心灵都被学习任务和成绩追求所累,又如何能与家人亲戚、同龄群体形成持久的交往、产生深度的联结?而校内时间,本身就是为学习而设,并且现在学校都秉持安全第一原则,课间都不会让孩子出教室,更别说嬉戏打闹和游戏,上课时间更是“不许讲话”。在寄宿制学校,为了好管理,更是要求除了吃饭时间,其他时间都最好呆在教室里,最忌“打闹”,晚上休息第一条就是“不许讲话”。甚至在幼儿园,小朋友首先被要求遵守的就是“不许讲话”,其次是“坐好不要动”。而以前最重要的作为孩子自己组织聚集、玩耍、游戏、打闹的场所即熟人社区早已不存在,甚至很多家庭都只生育一个孩子。无论是从上下看,还是从左右看,我们的孩子,都是孤立的,孤立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自我过剩”,即太自我,只顾自己,不想别人,说得难听点就是自私、狭隘。我觉得不是“自我过剩”,而是未能形成“自我”的后果。无论是在心理学还是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中,都认为“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儿童本应该通过各种交往和互动,在认识他人中认识自我,通过互动习得规范,但因在家庭、同龄群体和学校三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中,他们都是孤立的,缺乏互动和深入交流,也就难以完成社会化,并形成成熟、完整的“自我”。自私和狭隘是人在充分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算计,但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的“自我”并不是这个意义上的自私和狭隘,而是一种社会化未完成、“自我”未完整的表现,即是一种“幼稚”或“幼态”。07无法生长出心灵之域的孩子孤立的另一后果是,在孩子内心无法生长出心灵之域,什么是心灵之域,简单地说就是孩子心里的“秘密花园”。那里有神奇的自然,善懂人意的动物,贴心的小伙伴,心爱的玩具,喜爱的游戏,喜欢的人,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也有可以自己一个人呆着的城堡或小木屋,在那里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让人想不到的神奇事件,那是他自己的世界。开心时他会进入这个秘密花园,受伤时他也会进入,他会躲进城堡独自开心或疗伤,也会通过与动物的沟通或与小伙伴的陪伴来分享快乐或分担痛苦。这里是负面情绪的缓冲带、是积极情绪的扩大器、是与自己以及外在世界和解的调节域。我小时候,我妈和我爸经常吵架,有时还打架,我妈几乎天天打我,有时一天还不止打一顿,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没有给我产生多大心理创伤。因为我的心里“管理”着我们全村的果树和河沟里的鱼,以及我们家所有的动物,太忙了。谁家种了几棵什么果树,山上什么地方长了几颗野山楂、野山枣等,哪条田埂上长了棵大桑树;哪条水沟的水深水浅,哪条水沟多鳝鱼,哪条水沟多螃蟹虾米;哪个山坳多蜈蚣,哪个山坡多草药,哪个地方多毒蛇;什么果子该什么时候熟,什么时候该抓什么鱼,什么时候该去抓蜈蚣采草药;这所有的所有,我都了然于胸,且都认为它们都是我的。然后哪个朋友适合一起抓蜈蚣,哪个小伙伴适合一起摘果子,我也都清楚;还有家里,有和我最亲的小狗,有我捡回来的小猫,有我必须要负责一日三餐的猪以及鸡鸭,以及和我感情最好全靠我放养的老牛。整个村就是我的“秘密花园”,一年四季甚至一个季节的不同月份,我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我在我的秘密花园里自在又快乐。爸妈的吵架、妈妈的巴掌、学校同学的欺负……便只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时极度伤心痛苦的情绪会在骑在牛背上看到落日余晖的那一瞬间消散无踪。当你的生活和你的心灵有很多面向的时候,你就很难执着于一件事或一个人放不开,就很难把一个事尤其是一个困难看得很大很严重。亦即,人的内心世界也是相对的,“事情”的大小取决于你内心的宽广度。而孩子心灵之域的宽度和广度,影响着孩子心灵的容度、想象力和丰富度。当他们没有时间接触自然、结交朋友、发展爱好时,当他们的目标只有单一的分数和学业表现时,就很难发展出丰富且宽广的心灵之域,要么荒芜如枯原,让游戏和手机迅速占领;要么只有父母和老师,然后父母和老师的情绪甚至替代了自己的情绪。这让他们的情绪没有一个缓冲带,这让他们的情感单一而偏执。可以想象那个因母亲当众一个耳光而跳楼的14岁少年,也许他14年的生命时光里,在他的心灵之野,只有他的母亲和母亲的期望,当母亲失望的言语和巴掌席卷而来时,逼仄的心理空间便再也装不下那积累的情绪。也可以想象,当这些孩子心里的父母和老师的角色被某个明星替代后,其追星的狂热度。我外甥是“资深”网瘾少年,典型的不抬头、不说话、不吃饭,眼睛永远都在手机游戏里。有一次,趁着一个空当,我赶紧试图就他感兴趣的话题和他聊聊天,我问他游戏怎么那么好玩?我是想让他给我描述一下游戏到底有趣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吸引他的元素。结果他回答“卧槽,太刺激了!”再问到底怎么个刺激法?回答:“就是太刺激了,太太刺激了!”再问,还是这个答案。我明白了,在他荒芜的只有游戏的心灵里,就没有存储丰富的“形容词”,只有一个“太刺激”能形容他最爱的游戏,甚至连“卧槽,太刺激了!”都是从游戏中学习的词吧。不仅是我外甥,还有我访谈过的一些青少年,他们无法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难用丰富的词汇来描述一些事情,无论是形容事件还是心情,无论是描述美好还是丑陋,都只会使劲用“非常”“很”“太”这几个副词。不会表达和描述的一个可能原因是长期的手机视频或游戏让他们缺乏对词语的掌握,另一可能的原因则是,他们已经失去了感受能力,内心本就没有想法。逼仄荒芜的心灵无法滋养出丰富多感的心灵,这导致很难产生自己的喜怒哀乐的同时,也很难感受他人的艰难和痛苦,很难理解这个世界的多元和丰富,也就难以包容这个世界中的异质性。网络评论里的各种对立,何尝不是无法包容多元性、异质性的表现。而逼仄荒芜的心灵来源于一个逼仄荒芜的童年,而孩子们童年的苍白荒芜,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的错。08孩子之于社会孩子之于社会的重要性不用说,这里只是想通过一些事情谈谈,荒芜的童年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一是,这些年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很多90后的父母都选择放弃在外务工回村陪小孩、管小孩,其中很多人给出的理由是“自己作为留守儿童长大,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做留守儿童”。而在学校,的确是难管教的孩子、沉默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也普遍差一些。但是,这些90后、曾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们面临的一大困境是,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管小孩,要么仍管不住、管不好,要么给孩子报很多学习班。换个角度,他们只知道不能让孩子再当留守儿童,却并不知道孩子应该有个怎样的童年。二是,在和中学校长谈到青少年心理问题时,我顺口说了一句,现在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成了一个问题。校长很自然地接了一句:“因为他们也是从我们这上去的啊!”我愣了一瞬才回过神。是啊!校长的意思是,今天的中小学生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小学生的问题,他们会长大,会变成大学生,会变成社会中的青少年,但问题并不会随着他们的长大而消失,而是会演变成另一种社会问题。三是,美国学者格雷格·卢金诺夫和乔纳森·海特认为,当代美国大学生偏执易感、见火就着、动辄得咎,以及缺乏包容性等等特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其在教育竞争中所缺失的童年,而大学生们的这种特性成为产生当今美国大学一些问题的直接原因,甚至一些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本文出处:听哲学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波伏娃:爱情对男人只是一种消遣,对女人却是生活本身

同样的矛盾也表现在,人们把她封闭在她的自我或家务活动的有限范围里,却又由于她的自恋。她的自私,以及它们所引起的后果,加虚荣、冲动、恶意等,而去指责她。17.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萨义德:我和萨特&波伏娃聊了聊巴以问题,结果令人失望 | 硬核哲人03

艾略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邀请我去《对话》的办公室度过一个下午。我花了大约两天时间才从纽约和巴黎的朋友那里确定邀请函的真实性,并在更短的时间内寄出了我无条件接受的邀请函(在此之前,我了解到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哲历活动|海德格尔的故事

青年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一旦一个人找到了他存在的界限,这个界限将他从无尽的可能性中拉回来,这些可能性最接近的一个可能是安逸、偷懒和放松,让存在者(这里大体上是指“人性”)的命运变得简单。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如果哲学系翻拍《花束般的恋爱》,剧情大概是这样的

<u>@思庐哲学</u>制片国家/地区:
2023年11月6日
其他

当哲学教授的摇滚乐队在著名音乐节上演唱论文…… | 硬核哲人 02

Brown)的心血结晶。早在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同事的地下室与一些学者共同玩起了音乐。这些即兴演奏后来演变成了“纽约意识集体”乐队(New
2023年11月2日
其他

展览征稿|世界哲学日,我们把思想写成诗

柏拉图曾用《理想国》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把诗人驱逐出属于善和正义的城邦。数千年后,我们从柏拉图的梦中醒来,发现被驱逐的不仅仅有诗人,也有那些一心追寻真理的哲人。此时的城邦,也并非论证中的“完美之城”,恰恰相反,仍充满了着虚伪和非正义。这足以说明,诗人与哲人并非截然并立的、水火不容的两端,而是站在同一边,为某项更广博、也更神圣的事业作斗争。诗与哲学的亲缘关系,甚至从柏拉图自己的著作中即可得见:那些伟大的对话,不正好能被视作戏剧诗人的杰作吗?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也曾在死前吐露心迹:“或许,我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音乐和诗歌”。​进入现代,这种亲缘关系被表达得更为根本:海德格尔在著作中对荷尔德林无限称赞(“但诗人,创建那持存的东西/充满劳绩,然后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德里达则是一再引用对策兰、勒内·夏尔和兰波等人;像尼采这样的哲人也乐于自己写诗,而如T.S.艾略特这样的大诗人也在哲学问题上颇有见地,这些事实都将我们引向一个论点:那些最精确的、最重要的思想都凝结为诗,像全世界被倒映在一滴水中。为此,在世界哲学日,我们打算把思想写成诗——2023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哲学史上最默契的二人组是如何炼成的? | 硬核哲人 01

我们不像两个彼此不同的人那样合作。我们更像是两条溪流汇聚成第三条溪流。通过这种工作方式,他们试图从实践和理论的意义上,与无趣、死气沉沉的个体主义倾向作斗争。《千高原》包含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米歇尔·福柯与禅:留宿禅寺记

そうげん]),日本当代临济宗高僧,直心影流剑道大师。^[译者注]即临济,中国唐代的高僧,佛教临济宗创始人。^[译者注]戴密微(Demiéville),即保罗·戴密微(Paul
2023年10月22日
其他

这部小众恐怖游戏,才是福柯哲学的精神续作 | 《愚人船》游戏测评

上下载/在线试玩第一章,也可移步Steam搜索“愚人船”免费试玩。游戏类型:剧情/科幻/惊悚/心理恐怖/解谜坦白说,这篇文章有点“标题党”的嫌疑。就像《愚人船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尼采诞辰|尼采论十二星座的人生捷径

我们都知道,数学上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但现实中的事情并不会完全按照我们计划的那样笔直地去发展。一些无法预测的意外随时会改变我们原来的计划,一切笔直的都是骗人的,我们以为的捷径并不存在。对多数人而言,处理好人生阴暗面即是人生最大捷径,对此,尼采早已有了建议——别奇怪,哲学和占星学本就一步之遥。上帝已死,尼采在《快乐的科学》里写下了他最出名的一句话。在他的世界里,信仰神不再合理,人的思想才可以左右世界。人能创造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生活方式,最终成为超越一切的超人。尼采哲学的主题是探索生命的意义,他最出名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喜欢库布里克的人会知道,《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的部分灵感就是来自这部书,而电影里的配乐就是理查·施特劳斯之前创作的交响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首乐曲因此举世闻名。尼采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简短、精炼、吉光片羽似的格言、警句和散文诗并没有建立起一个井井有条的哲学体系,但其开天辟地的原创性思想却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冲击力,他的字里行间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阶梯,后来人拾阶而上,无不满载而归。20
2023年10月15日
其他

这十个哲学笑话,没点文化还真看不懂

在《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一书中,作者曾经写道,“哲学概念和笑话同根同源:都是为了混淆我们对事物的感知,颠覆我们的世界,从而找出生命隐藏的真相,而这些真相时常会让人感到不快。哲学家所谓的洞见,对讲笑话的人来说就是包袱。”事实也的确如此。做哲学如果一直板着脸孔,那该有多无聊,最好的学问里也该有点幽默。小编特此整理、搜集和编写了以下与哲学相关的笑话,它们有的是对哲学概念或哲学方法的调侃,有的是对现状辛辣的讽刺,总有一款适合你。希望我们能在对上暗号的时候,发出(阴暗的)会心一笑。01泰勒斯:“世界的本源是水”泰勒斯走进一家咖啡店,点了一杯咖啡。他喝了一口,立刻厌恶地吐了出来,朝着咖啡师喊道:“这是什么玩意,水吗?”02康德:物自体和现象界秘书:医生,有个物自体在候诊室里候诊。泌尿科医生:又来了个物自体!今天要是再让我碰见物自体,我就要大声尖叫了!物自体是个什么人?秘书:我怎么知道?泌尿科医生:好吧,描述一下他的样子。秘书:您在逗我吧!03海德格尔:“向死而生”一位罹患癌症的男子去看肿瘤科医生,医生说:“好吧,你的病恐怕已经无力回天了。你只剩8个小时可活了。回家去好好珍惜这段时间吧。”男子回家后和妻子讲了这件事,他说:“亲爱的,让我们缠绵一整晚吧。”妻子说:“你知道一个人有的时候有性趣,有的时候没有,对吧?我今晚没心情。”丈夫请求道:“拜托了,亲爱的,这是我的最后一个愿望。”妻子说:“今晚真的不行,我不在状态。”“求你了,亲爱的!”妻子说:“喂,这事儿对你来说当然是小事一桩了。反正你明天早上不用起床上班。”(打工人扎心了,太扎心了)04萨特:“存在先于本质”两头牛站在田里。其中一头对另一头说:“你对现在流行的疯牛病怎么看?”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诺奖得主: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

作者简介:中村修二,日裔美籍科学家,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因研发蓝光LED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他抨击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中村修二是个非典型的日本科学家:出身普通渔民家庭,考试能力也平平,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他动手能力非常强:上午调仪器,下午做实验;自学能力非常强:中村对物理学具有深刻的理解,但他完全是靠自学而来的。他读的德岛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这样的人在日本饱受压制,他对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批评,也是言出有因。01如今的东亚教育,每个家庭都深受其苦东亚的教育体制是比较特异的,经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赞赏和局内人的诟病。日本的教育体制已经相对算这三国里比较宽松的了,有些国家就别提了,老师、学生、家长所有人都深受其苦。至于韩国也是以极端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闻名的。首尔大学(Seoul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纽约客专访:哲学系走出的诺奖得主约恩·福瑟,以写作寻求和平

Fosse)。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揭晓获奖者时说,福瑟获奖是“因为他具有创新性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之物发声”。(“for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特种兵旅游后,她患上“酒店忧郁症”

编者按: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想必有许多读者朋友是在回家的火车/地铁/出租/公交上刷到这条推送的。你们或许刚刚经历了一场或兴奋、或满足或失望的旅行。随着疫情管制的放开,从今年上半年起,“特种兵式旅游”就成为了出行旅游的重要样态:三天去五个城市,一周内速通五岳,大家背起行囊不断地奔波,试图在可供喘息的每一个假日里用不间断的疯狂旅行找回丢失的三年,丰富自己的人生。然而,旅行这回事却并非多多益善。你是否在长途旅行后感到疲惫、不适,甚至在酒店中感到局促不安?这让我想到诸如《闪灵》这样的著名恐怖电影,其开头也是失意的男主人公为了平复内心的煎熬,决定去乡下的旅店写作并修复自己的人生,结果去陷入了终极的疯狂。而即将要呈现的文章也旨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旅行本应让我们感觉更有活力,为什么酒店房间会让人感到如此孤独和绝望?”特种兵旅游后,你也患上“酒店忧郁症了吗?”作者简介:苏珊娜-琼森(Suzanne
2023年10月6日
其他

福柯对谈寺山修司 | 革命需要新的想象力

43-50.);这次访谈是福柯同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先锋戏剧大师寺山修司在巴黎进行的,由中村翻译成法语;后被收录为《言与文(Dits
2023年10月4日
其他

量子诗学:博尔赫斯与海森堡在哲学上的世纪相遇

本,几乎没有获得任何评论界的关注,在这本书的巨大失败之后,博尔赫斯陷入了抑郁的泥沼。不过,书中所提到的哲学主题仍在继续酝酿,并最终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名为《杜撰集》(Artifices,1944
2023年10月3日
其他

假期玩什么:《极乐迪斯科》的哲学,不只有马列和存在主义

编者按:假期到了,玩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哲学人,假期我会选择重新玩一遍《极乐迪斯科》。这款2019年的CRPG几乎满足了我对游戏叙事的全部幻想,而其中丰富到足以溢出的政治、文化、哲学、艺术表达也总能引来各方文化批评学者的研究。然而,在当前互联网场域中,大多数人谈到这款游戏,都只是泛泛地去谈ZA/UM作为一家爱沙尼亚的工作室是如何书写前苏联的伤痕故事的,并引用点缀在其中的康米主义发言为之背书;要么,就是从存在主义入手,非常浅层地去谈人物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但实际上,《极乐迪斯科》中的哲学元素,远不止有马列和存在主义,下文便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明了《极乐迪斯科》真正的叙事驱力:难以回避的、令人恐惧的创伤。Disco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中秋|假期吃什么:哲学家的长假美食指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庆-中秋长假,这是疫情封控结束以来的第一个国庆长假,又正好遇上连放9天,想必各位小伙伴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享受假期了吧!(确实,根本无心工作)无论你是在外旅游纵览美景,还是安稳宅家偷得几日清闲,都不要忘了好好吃饭,犒劳一下自己辛苦的肠胃哦!小编特此整理了一份大哲学家们的美食清单,快来看看你们的思想偶像平时都吃什么吧!在这个长假,像哲学家一样吃饭。你即是你所食。You
2023年9月29日
其他

今天是海德格尔诞辰,我们做了一款存在主义日历。

传说,女神Cura过河时看到一抔土,就用土造了个东西,她请求朱庇特神赐予泥土精灵。然而究竟用谁的名字命名泥土,两人就此产生了纠纷(都认为应该以自己名字),争执之中,土地神也来了,说应该以她名字命名,因为从她身上取的原料。三人争论不休。后来,请农神过来裁决。农神很公正(总算来一个不推销自己名字的了),说朱庇特提供了精灵,那它死时将得到它的精灵;土地提供了身躯,就应该得到它的身体;而女神Cura创造了它,只要它活着,Cura就可以占有它。最后,他的名称,就叫homo「人」,因为它是humus「泥」做的。这个故事出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只要人活着,就被Cura所占有。”海德格尔从《浮士德》中挖出这个神话可不是为了装学问,他想借以表明,人生在世,无所不“烦”(Sorge),而“烦”的词源就是Cura。生而为人,就摆脱不了“烦”。01“人生在世,总是很烦呐”——每个人都是海德格尔主义者“人生在世,总是很烦呐。”(烦学代表人孙大圣)这或许是挂在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嘴边的一句话。如果你也常常觉察到“烦”,并且认为“烦”是与生俱来,相伴终生的情态,无论是处理具体事务的“烦忙”,还是与人打交道的“烦神”,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实质的“海德格尔主义者”。海德格尔用“此在”来描述人类的基本生存状况,以此和世界中其他事物的存在区分开来。如果说其他事物仅仅是存在而已,那么独属于人类的“此在”就不仅仅是存在着,还能在存在之中领会和把握自己的存在。而我们对自身存在的领会和把握,也就被海德格尔称之为“烦”(Sorge,也译为操心/牵挂)。在海德格尔那里,“烦”不是诸如焦虑、忧心这样的简单情绪,而是一种恒久的状态,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从具体世俗的意义上,我们此时此刻总牵挂着眼前的事业、黄金周的天气或爱人的心情;从价值和意义的角度,我们也总是关注着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生境界的圆满。可以说,烦是此在的基本规定,它让我们回忆过往、紧握当下、徐图未来,我们在烦忙和烦神中逐渐认识自己、展开自己、实现自己。(Martin
2023年9月26日
科技与未来

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没有隐私的未来

。该公司与英国和美国的公共机构存在合作关系。情报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辩称,他们需要足够多的数据来保证公众的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对于现代科技巨头的抵制潮——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海德格尔,你为什么不忏悔? | 一段公案

海德格尔,你为什么不忏悔?
2023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