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妇女节,一起来聊聊我们这代的女性主义

爱与生命管理 爱与生命 2020-08-31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祝所有女性节日快乐!

 

国际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我们强调女性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我们珍视女性解放与平权事业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我们为每一个女性个体的“她力量”欢呼。

 

但是在节日的祝福之余,我们不能忘记:这个社会依然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污名和伤害。无论在近处还是远方,我们依然能听到她们无奈的叹息。

 

这些声音提醒着我们为何出发——为女性,也为每一种性别,每一个个人的平等和自由。




平等一代的觉醒:

女性主义成为时代显学


这是一个值得赞许和批评,告别和出发的日子。

 

2020年已经过去的2个月,我们目睹了疫情中女性的高光时刻,也为强权下的“身体挪用”而痛心;2月末,“227事件”让两个以女性为主体的亚文化圈子进入了公众视野,而《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关于“联姻”与“保护”的争议,也再次卷入女性议题的漩涡……

 

在当下的时代,女性主义似乎成为了显学。人人皆知,事事相关。


疫情让我们看见了许多女性的勇气和奉献,但也暴露了一些伤害。

图源:新浪微博@梁群医生


回首过去不久的2019,家暴、PUA到“metoo运动”,话题指向对女性的情感剥夺和生活伤害;“春蕾计划”遭质疑,揭示出乡村女童上学难的成长性问题;“怀孕女性遭辞退”、性别配额制的讨论,聚焦职场女性的“玻璃天花板”问题。

 

这些热点话题都表明,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女性主义议题正与其他社会议题高度嵌合。它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何时,都被认为有讨论的必要。也进一步说明,女性觉醒正逐渐成为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一次次争议和讨论,是未来的哨声,也是阶段性成果的旗帜。


性别平等是一个全球议题,尽管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前路漫漫。

图源:联合国—国际妇女节介绍


联合国提出,2020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的主题是“我是平等一代:实现妇女权利”

 

今年也正是作为女权事业重要纲领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5周年纪念。对全球而言,实现所有妇女权利的路,还没走完。



女性主义思潮:

源起、蓬勃与争鸣


什么是妇女的权利?什么是女性主义思潮?

 

根据《北京宣言》:

妇女的权利就是人权;赋予妇女权力,和让她们在平等基础上充分参加社会所有领域,包括参加决策进程和掌握权力的机会,是实现社会平等、发展和平的基础;

 

平等,代表平等权利、机会和取得资源的能力。男女平等分担家庭责任和建立和谐伙伴关系,对他们自身的福祉、巩固民主至关重要。

 

女性主义思潮,具体而言,反映的就是“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这一目标。从历史角度来看,女性主义运动经过了19世纪下半叶的第一次思潮和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浪潮,争取了女性的工作权、教育权、选举权和投票权等,也对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力提出了批判。如今,女性主义的讨论范畴已经延伸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


女性主义的理论经典和实证研究不断涌现。

图源:豆瓣读书


然而,在“不平等从何而来”、“该如何打破现况的不平等”话题上,女性主义内部也存在不同的理论,乃至不同的流派。

 

在男性和女性的同与异上,传统父权制强调的是男女相异、男尊女卑。在女性主义中,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两性在本质上没有不同,是由于社会训诫等后天原因才创造了差异,相似点远远超过了相异点;而文化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等认为,在主张男女平等的前提下也要强调两性的差异,不能丢掉女性的特征、气质,而是也去尊重和赞美这些特质;而在后现代女性主义中,性别界限本身是模糊不清的,不用简单的两极分化来对立两种性别。


性别远不止生理因素,社会性别与每一个人的表现息息相关。

图源:跨儿说


具体反映在社会议题上,女性主义范畴内的讨论,也会有争论。例如,在选美问题上,反对“选美”者认为选美是服务于男性的审美和霸权,是将女性矮化为“三围尺寸”的物化;而接受“选美”者提出,大可接纳社会上已经形成的主流审美观点,可以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这并不妨害于女性追求自身不被物化。

 

或者,在以女性穿着暴露为卖点的广告上,有的女性主义者容忍或接受各种形式的性表达,认为应该让女性也能像男性一样,以各种方式获取性的快乐,进行“男色消费”;有的女性主义者则认为这是一种男权的“凝视”,反映的是性关系中的男性统治和女性客体化,应当予以抵制。


2016年,伦敦公共交通刊登比基尼女郎减肥药广告,引发女权主义者抗议。

图源:知乎问题—如何看待伦敦市长Sadiq Khan因女权主义者的抗议禁止伦敦公共交通刊登比基尼女郎减肥药广告?


具体在消除不平等的方式上,争鸣仍然存在。许多女性主义者认为要改变原有的性别角色分工。其中有一部分将分工归咎于生理结构,认为生理因素是造成不平等的基础,使得女性将生育、性交、带孩子等作为自身性别的义务而合理化。因此,只有通过避孕技术、试管婴儿、体外繁殖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把女性从生育等压迫她们的生理功能下解放出来。

 

这样的观点并不占多数。大多数女性主义者仍然认为,在这种分工的平衡中,“育儿”本身是比“生子”负担更大、影响更重的部分,也是许多女性诟病“丧偶式育儿”的问题所在,而它也是男性完全可以、也应当参与的部分。


“丧偶式育儿”的极端案例,母亲失手摔死次子,网友纷纷为其求情。

图源:知乎@两口育儿


因此,总体来看,像政治学、社会学的其他概念一样,女性主义是复杂的,其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是多元的。在女性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的视角去比较,形成独立的判断。我们不一味鼓吹某一流派,但也抵制无端的污名、举报和打压。我们欢迎争辩,鼓励公开的讨论去建立更完善的思想与观点。也欢迎更多研究者、写作者对当下的女性主义流派做更多全瞻性、深入性的研究与分析。



争取平等:

我们每个人能做的事


性别平等是追求各种角度上的平等,包括“对外”的经济方面和“对内”的家庭方面。许多针对女性主义的误解,来源于咪蒙式的,对性和生殖上的权力地位的要求,对关系内的经济利好的要求。同时,并且,许多隐性的劳动付出、原本“羞于启齿”的伤害,也亟待两性对彼此的理解。

 

在今天,女性主义指向的是每一种性别在获得权利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责任。它不仅是对女性的解放,也是对男性从社会对他们的传统要求和压制下的解放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女性主义能做的事情包括:

1.积极的关注,公开的讨论,表达与理解;

2.反对性别关系中的暴力和侵害;

3.重新思考两极对立的表述;

4.创造一个性别平等的工作环境;

5.采取生态友好的生活方式;

6.改变对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

7.思考“美”的标准;

8.尊重他人的选择。

 

女性主义的崛起指向的是所有性别人群的自我觉醒。它应当成为永恒的话题,因为女性主义不仅关注女性,更加关注人、爱与生命。



 关于妇女节与女性主义,你有什么想说的?

 今天,你是怎么过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


参考文献:

联合国国际妇女节介绍:

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womens-day

联合国性别平等行为介绍:

https://www.unwomen.org/en/news/stories/2020/2/compilation-small-actions-big-impact-for-generation-equality

李银河《女性主义》

玛格丽塔·沃斯特《女权主义简史》

波伏瓦《第二性》

米利特《性政治》


作者丨phimos

编辑丨罗方丹 刘文利

排版丨Tenlossiby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 出品



 往期文章 

(点击图片或蓝字查看)

生理

生命诞生生殖器官/抠肚脐/月经

自慰/憋尿/勃起性行为

关系

分床/恋母/隐私爱情婚姻与生育

安全

隐私部位丨性游戏父女/母子相处

非意愿性关注儿童性侵害

绘本中的性媒体的性

儿童权利平等

性发展

0-6岁婴幼儿性发展婴幼儿性兴趣

小学生性发展(一)/(二)/(三)


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幼儿园性教育中小学性教育

全面性教育儿童性教育及课程建设

性教育九大误区

读本课程

读本动态“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在线课程


性别

刻板印象生育与性别平等男性气质

摇滚乐队与女性职场性骚扰

LGBTQIA+

拒绝恐同校园暴力与性少数Les超话

出柜报告彩色的幸福与真实职场上的同性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