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白瑞:疫情危机后社区人际裂痕需要重视和弥合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着重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而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既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又是微观家庭的放大,其治理的成效,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肆虐期,中国疫情尚处可控期。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不仅为世界疫情防控赢得“机会窗口”,更为中国疫情中后期的社区重建赢得“思考空间”。在这场疫情大考中,不仅社区多元协同治理面临新考验,社区人际缝隙的愈合同样也面临新挑战。在疫情危机后的社区重建中如何正视社区矛盾,进而弥合社区人际裂痕,和谐社区人际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充分肯定社区在社会动员方面发挥的联动协调作用,让社区全体人员在总的防控指挥上能够勠力同心,共同防控,才使得社区守住了抗“疫”的“最后一公里”阵地,确保了辖区内居民的健康安全。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疫情防控中,此两者存在的“小摩擦”,比如,个别居民防控意识薄弱,觉悟不高,在面对繁琐的防控管制措施时,不积极主动配合,甚至辱骂、推搡、诋毁社区工作人员;而社区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拦截病毒,却不被尊重和理解,自然满腹牢骚,多有委屈与郁结。双方情绪上的不满无法有效疏通,言语或肢体上的“摩擦”便产生。
“疫”霾终将散去,但社区人际关系中的嫌隙不应就此扩大,疏离感不应就此增加。在今后社区工作中,应完善处理社区矛盾的有效机制,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有效沟通,在宣传或落实社区政策时,不仅要摆事实、讲道理,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社区居民合理表达情感诉求,合理关切他人感受。由此,增强邻里互助互信,才能促进社区互融互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和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口流动加剧的现象。在这些流动人口中,有外来务工的农民,有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有收入较低的低学历者,也有随同务工者来城的妇女儿童,还有收入中等但仍无房的城市白领。他们虽力量单薄,却在各行各业奋斗着,努力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这些流动人员,身处繁华都市,却难享城市的繁华。他们因收入较低,为降低城市生活成本,只能寻找社区群租房,“蜗居”在狭小的空间;又因工作的频繁换动,不得不辗转更换多个社区。疫情期间,由于对疫情传播的恐慌,导致常住居民对这类人员存在身份歧视,甚至谈“租”色变,使得城市流动人员“有房难返”,“有家难回”。因此,人口流动现象,增加了社区异质化程度,提高了社区管理的复杂度,也加剧了社区内部的人际矛盾。
鉴于此,在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中,应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并创新适合将流动人员也容纳其中的公共服务项目,让公共服务真正惠及社区的每一个人,引导有能力的流动人员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其共享社区建设的成果。总之,此类举措对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疫情打乱了居民正常的生活节奏,让家庭成员比平时更紧密地生活在社区单元格中。基于疫情扩散导致的家庭内部隔阂,也在此次考验中滋生。一方面,由疫情导致的家庭成员中个人防护意识强弱不同、卫生习惯认知不同、恐慌程度不同,引起家庭摩擦;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在复工还是居家、居家上网课的孩子谁来照顾等实际问题上的分歧,造成了情感隔阂。这些矛盾影响着家庭团结,并由此衍生的社群矛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邻里和谐。
因此,家庭成员需当矛盾的“解铃人”,在困难时期学会换位思考,协商解决家庭矛盾,疏导个人负面情绪,防止情绪的恶意发泄,用心经营家庭人际关系,创造和谐家庭氛围;而社区需担当化解矛盾的“调解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化解社区矛盾,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防止矛盾升级、事态扩大,衍生更大的社群或社区公共危机。
疫情防控,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假、空”式的物业管理已不再适应新型社区需要。较于以往,物业于业主而言,不仅仅是清扫者、收费者、巡逻者,更是专业管理者、贴心守护者。此种观念的转变,催生了社区居民对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团队的新希冀。根据疫情期间物业发挥作用的启示,今后社区居民必然会增加对物业管理的关注度,强化对物业服务水平的考核。简而言之,加强物业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物业服务的专业化、个性化,关乎社区基层自治的活力度,关乎社区居民感受的满意度,也是整个社区民众的共同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国家治理方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将其治理思路推及社区,故此,社区治理也应坚持“全社区一盘棋”。弥合社区人际裂痕正当时,提升社区共情能力待行动。我们应借疫情建立起来的人际联系,提升社区内部凝聚力,塑造社区内在认同感,凝聚社区共同意识,营造健康、包容、和谐的邻里关系,进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俞祖成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执行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白瑞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 | 中国社会报
相关阅读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陈壮鹰:瑞士成欧洲“孤岛”,严重疫情下孤军奋战
□ 光明日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 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首次大规模疫情,欧盟协调受考验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全球“因病相依”,狭隘自保观要不得
□ 上外学者章玉贵参加凤凰卫视“万众一心 抗疫阻击战”特别节目,分析疫情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影响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章玉贵:非常时期,美欧再启“国有化”药方
□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广大 王玲宁:守望相助 打造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
□ 环球网 | 上外学者马丽蓉:“种族歧视病毒”是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最大路障
□ 光明网 | 上外学者张鹏:防控疫情亟需各国将主权级资源转化为直接行动力
□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 战疫@慕安会丨上外学者汤蓓: “上医医国”,经济链条畅通才能保障全球抗疫
□ 上外学者汤蓓@文汇讲堂:新冠肺炎的PHEIC警报4月底能否解除?中国带头支持世卫,全球抗疫会否减少弯路?
□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汤蓓:若对新冠病毒认知不充分,“群体免疫”就无从谈起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汤蓓:甩锅疫情恶化之责、掩盖党争——特朗普污名化疾病的政治私利
□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汪段泳:我们为什么因为“扑朔迷离”的非洲担忧?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汪段泳 王玲宁:新冠疫情非洲蔓延 国际社会担忧为哪般?
□ 新民晚报 | 上外学者陈越洋:阿拉伯国家智库为中国抗疫点赞
□ 人民网 | 上外学者范鸿达:面对不安的世界,中国更要定力与担当
□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会花 王玲宁:共同抗击疫情,推动中国—中东欧17+1卫生合作更上层楼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新冠疫情——英国“心理脱欧”的“助力”还是“阻力”?
□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赵璧:12周扭转英国疫情?——政治家约翰逊可没这么说!
□ 新民周刊 | 上外学者赵璧:身在英国的我,看清了首相约翰逊的防疫“真面目”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英国真的放弃“群体免疫”了吗?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英国抗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约翰逊因病“缺席”,拉布能抵挡多久?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弘源:疫情影响下,英国能否顺利“协议脱欧”?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沈赟璐:“三不”消极抗疫 或置瑞典于险地
□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毛蕊 王玲宁:波兰暂禁外国人入境,全国停课关闭文娱场所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付博锐:“新冠民族主义”抬头,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瀚浥:疫情当前,印度面临哪些挑战?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金钰:日本为什么坚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陈艺心:疫情发酵,党内初选占优的拜登会赢吗?
□ 环球网 | 上外学者马路遥 郭可:新冠疫情对国际传播格局的五大影响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高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 光明网 | 上外学者王玲宁 邓惟佳:警惕全球传播时代“信息疫情”的危害
□ 中国青年报 | 上外学者王玲宁:战“疫”,公众沟通不可或缺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子:数据解读中国的输入型病例都来自哪里
□ 上外学者俞祖成:尽快构建城乡基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
□ 社会科学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林光志:面对疫情,日本应急管理如何实践“人文关怀”?
□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关怀疫情下的脆弱群体,社区在行动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王敏:台湾地区的早期反应与中期措施,当前局势可控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王金钰:日本疫情期间,志愿者活动为何陷入低迷状态
□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脆弱群体关怀机制
□ 文汇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白瑞: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再认识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王金钰 俞祖成:如何理解日本针对疫情危机的“紧急事态宣言”
□ 联合时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构建社区公共危机管理长效机制
□ 上观新闻 | 上外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赵婧:阿拉伯兄弟这样诠释“患难见真情”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我知道你“在看”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