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讲经视频】怎样才能求得吉祥?——《大吉祥经》讲记第2课
前言
2016年9月,传喜法师第十次朝礼五台山,期间应住持上妙下生大和尚之邀,在普化寺宣讲《大吉祥经》。虽然经文简短扼要,佛陀却叙述了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如何获得安定团结、清净祥和、无烦恼的方法,开示了贤者日常生活的吉祥之道,乃至证得涅槃的修学法要。
怎样才能求得吉祥?
——《大吉祥经》讲记第2课视频
《大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
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
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
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
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
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
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
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
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天神身口意都恭敬,然后以偈来白佛,“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什么才是生命最吉祥的呢?按照佛教《经集》的浅释,“吉祥”就是“至福”——最大的一种福报,这讲的是一个果。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一个吉祥的人,要享受吉祥幸福的生活,这里面是有因有果的。
要想做一个吉祥人,那你要不要说吉祥话?要不要做吉祥事?你的心要不要吉祥?身口意都吉祥,然后才得出吉祥的果报,“吉祥”是有因有果的。
所以天神问佛陀的重点是:我们怎么样才能求得吉祥,才能修得吉祥的因?
“世尊如是答言: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佛陀回答的第一个偈颂是什么?不要跟愚痴的人在一起。那反过来说,最不吉祥的是什么?就是愚痴、贪嗔痴。
所以我们人要有选择,佛教讲要有“择法眼“。首先要远离愚痴的人,要跟智慧的人在一起。《阿含经》中佛陀也说:“世人本不善,亲近于善人,后必成善人,善名遍天下。”
“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这个“有德者”是通世出世间的,世间一些人有学问、有技术,我们也应当恭敬他、向他学习。
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总纲: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所皈依,有所不依。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身体要居住在一个适宜的地方,像我们在座的住在五台山,虽然还没去极乐世界,但是你已经在文殊净土里了。
“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我们的祖辈有德,我们自己现在也能从业正道,这样的人家就很吉祥。这里实际上是指身的安止。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不论世间或出世间法,多闻都很重要。我们出世间的修行者要多闻,多闻才生信心。闻思修是修行的正道,闻思修的第一位就是“闻”。
“严持诸禁戒”,禁戒就是有所不为,我们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心,要有自我保护的心。
戒是不去扰乱、损害别人,定是不要被别人打扰到、有定力,慧是看清一切事物的真相,这就是“三无漏学”。
这一句从意要吉祥、身要吉祥,到下面语要吉祥,“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一个人的身口意都能安住吉祥,他就变成了一个正能量的生命,他就会“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不仅要滋养孩子的肉身,还要用正确的知识文化、思想道德去熏陶、培养他。
然后你自己从事的业也不要害社会、害大众,“从业要无害”,这样的人、家庭就是和和美美、最吉祥的。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暇疵,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不仅孝养父母、爱护妻子,还要把我们吉祥的身口意展现出来、布施出去。
佛陀告诉佛弟子,要布施我们的好品德,要把内在优秀的东西分享、展露出来,去“帮助众亲眷”,这个“众”是一个更大的范围。
“行为无瑕疵”,中国人崇拜玉,玉是石头中的精华,我们做人就要像美玉一样无瑕疵。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里面,尤其讲到不饮酒。在家人如果一喝酒,吉祥就摧毁掉了,一喝酒自己就变成愚痴人了。所以“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这样我们内在的品德意志就不会退转,“是为最吉祥”。
这每一句里都有着佛陀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护佑,都是佛陀悲心的流露,不忍众生苦,遮止众生苦的因。
从看似简单的话中,你有没有见到佛陀的慈悲?你如果能感应到佛陀的悲怀,就不会放弃自己。我们有时候忽忽悠悠、因循度日、虚度光阴,就是因为没有感受到佛陀的悲怀。所以佛陀制戒来遮止我们堕落,实际上这是佛陀彻底的大悲。
佛的悲心是大乘还是小乘?大乘啊!所以,虽然《吉祥经》来自于阿含部、经集部,但以佛陀的本怀来解读,以大乘心来看,这就是一部大乘经。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从内心上说,我们要有一种恭敬来庄严;对于他人,我们要有一种谦让;从物质来说,我们要知足。“知足并感恩”,还要“及时闻教法”。
当烦恼来的时候,我们就四大不调,心也不顺了。实际上烦恼的因是“我”,那个贼就是你自己,所以要“及时闻教法”,降服其心。你降服其心了,才能安住其心。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我们要想亲近善知识,就要具足这两种德。佛教丛林里有一句话叫“竹密不妨流水过”,一个心调柔的人,水就水过,风就风过。
不调柔是什么相?心特别刚强,像一块石头一样,风也过不了,水也过不了。这是不是我们修行的敌人?一个人像这种状态,是不能亲近善知识的。如果亲近善知识,你刚强得像石头一样,“嘣”撞过去,就把善知识给撞伤了。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福利)上传下喜法师讲经专辑震撼来袭||在云端,聆听妙法金言
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 ——文殊菩萨圣诞日,慧日禅寺双色莲花盛开
修行要不怕修改,三宝地里的一切都是你修改、进步、最终圆满的助缘
传喜法师《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合集全11集 {精美版}
超越时间之流 创造有序生命 ——慧看电影之《宇宙的构造·时间假象》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
如果一千年后,我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回头看现在的自己......?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