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惟微】事事差不多,人生差很多
细
致
专
注
我爷爷出生于19世纪末,活到一百岁去世。在百年的日常生活中,他始终守持着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
我们小时候在爷爷面前吃饭,规矩都是很重的:碗筷之间不能碰出声音;吃面条、喝稀饭不能有吸溜声;夹菜时,筷子不能伸出很远,就夹你面前的菜,还不能夹太多,更不能在里面挑三拣四。
实际上,老祖宗的这些规矩,我爷爷对我们实施的这些训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后辈子孙做事的细心、细致、谨慎、专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一惟精,允执厥中”,这是中国文化里非常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在欲望驱使下,人心是很危险的,因此人生在世,要有向道之心。而道又是微妙不可思议的,需要很宁静很细心地去感受和体会。所以学道、行道,心性要专一,行为要精到,知道自己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上,秉持怎样的原则。
好比一辆车驶进车流,原本是很危险的,但只要司机能很细致地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就能有效地远离危险。所以“允执厥中”,就是既要能掌握尺度,保持灵敏性,同时不放松、不放逸。就像我爷爷教的,碗怎么捧,筷子怎么拿,恰如其分,这其实就是中道。
古时候,人们在确定每年立春的时辰时,会到郊外挖一个深坑,请有道者往里面放一片羽毛。等到某一时刻,地底阳气博动,羽毛从坑中飘出,这便是立春的时辰。从书中的这些记载我们也可以知道,体会天地之道,人真的要很细心,粗心大意,你的敏感度可能还比不过动物,诗里就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们在法堂里看的片子,每一部里面的镜头都很多,剪辑的时候每一个镜头都要推敲,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也不行。一帧一帧地剪,一帧一帧地挑,仔细地处理,专注地把握,最终才有一个满意的成品出来。
我们修行更是这样,经典里说“菩萨畏因”,就是菩萨特别重缘起,对因把握得非常细致。而“众生畏果”,苦现前了才知道害怕。
举个例子,像我们供水时,就是有讲究的,水盏之间的间隔要保持在一到两毫米,倒水的时候不能太浅也不能溢出。为什么要这么做?能做到这样代表你心很细,很专一,细心专一你的心就很清净,而以清净心面对佛陀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功德。
反过来说,杯子乱摆,水随意倒,这是不是怠慢佛?就像你家里来了客人,杯子要轻轻放,倒水要不多不少刚刚好,连手势都要做到位,这代表你有待客之道。
修行就要细心、恭谨,在这个过程中,以三宝为对境,降伏自己的身口意,在体悟佛的智慧的同时增长自我的智慧。但这种消化和成长又是很微细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好比春雨之于草木,是“润物细无声”的。
像我师父悟公上人,身材那么魁梧,头也大,耳朵也大,但我师父做事却非常细致。这一点从我师父的外貌上就能看出,你看他的眼神,清澈安定,他的鼻子又特别秀挺,说明他老人家如如不动中的周致细腻。那时候在普陀山,别人都怕他,这种怕不是说他怎么去对付别人,而是他一身的正气和光明的见地,是他的戒定慧的功德力的彰显。我们有一句话叫“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上去威严肃穆,接触时方觉柔和慈悲。这就是化物之功,润物细无声。
修行就是这样,要很细致,修到后来你自然就会具备一种超然物外的品行,心胸越来越博大,灵性价值越来越丰富。这其实就是福慧,福报和智慧,智慧是一种空性的光,福报是一种快乐的受用。这种福慧之力在自利的同时又可以利人。
所以,学习佛法真的要真实,不能自欺欺人,不能轻易随便,知道什么是对的,那就跟住,融进入,细心地体验,细心地回光返照,慢慢地,你就会转凡成圣。
这个过程中没有“差不多”,一旦认为差不多,就会差很多。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
如果一千年后,我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回头看现在的自己......?
【祈愿国泰民安】见佛足印,如同见佛(见者增福增慧,转发功德无量)
“八段锦”被央视官宣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宅家也能强身健体(内有视频)
我也曾被隔离……新年超度祖先】心灵是一个“隧道”,能让祖先得到解脱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佛教有这些殊胜的预防方法!(转发功德无量)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