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四节气 | 秋分——其奈江南夜 绵绵自此长

灵隐寺 2024-03-19


暑退秋澄转爽凉 日光夜色两均长
秋分之“分”是“半”的含义
一半温暖,一半清凉
一半夜暗,一半昼光
如《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
秋分者 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欲寻秋色净无尘 踏遍千峰幸有新


昼夜均: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阴气越来越占上风,雷收声,燕飞走。

寒暑平:秋季处于暑热之夏与寒凉之冬的中间,自立秋开始,至霜降结束,整整九十天,秋分又恰好是秋日九十天的一半。

▲秋风承珠撑伞盖 吐蕊莲蓉送暗香


▲薄露初零长霄共 花柔秋荷昼夜均


秋分,平分了秋色,如清代紫静仪《秋分日忆用济》写道: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翘梢秤今秋 眺叶知性海


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
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暑气之终,寒意之始

二候蛰虫坯户

天气渐冷,蛰居小虫躲进穴中
用细土封住洞口,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秋天气候干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
一些沼泽、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

▲风清露冷 秋光几增

春生春种,秋收秋敛。秋分时节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却各有不同,如北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南谚则是:“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因此,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秋分之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最忆云林一轮月 逾寂凝然万虑忘


祭秋月


“春祭日,秋祭月”
自周朝起就有秋分祭月的习俗
最初“祭月节”便定在“秋分”
后来才调至中秋
祭月之时,红烛高燃,贡品齐备
阖家朝着月亮的方向拜祭
许下虔诚的心愿



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

秋分“竖蛋”

是此时最有趣的习俗之一

选一枚新鲜鸡蛋

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成功者便为胜利



吃秋菜


秋菜就是野苋菜,采买回家滚烫食用

鲜美可口,老少咸宜,有民谚道:

秋汤灌肠,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入寺闻香看似我 归来思忖我非君


点绛唇·金气秋分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悄然洒脱问道 纷纷争先入寂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秋分至,树叶变黄

天气转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颐和娴静,从容舒缓,淡然平和

是秋分节气最佳的养生


▲灵灵何人能解 处处是端是祥


溽暑太燥热,白昼却拉得那么漫长

连蝉儿都啁啾着无助的煎熬

严冬太凛冽,寒夜却漫长着冰冷的刺骨

好像风儿都在瑟瑟颤抖中呜咽着酷寒

秋分却刚刚好,温婉着自然与人事的和谐

致中和,合内外


春分与秋分,是一种轮回

春分时万物都在生发,都踏上了征程

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秋分时则在告别、在收养

在告别的迁谢中体察诸法无常

在收养的内敛中觉照自性慧光



秋分前三日偶成

【宋】 释文珦

秋光几一增,在候已无雷。
显气凝为露,嘉禾秀出胎。
燕衔余暑去,虫唤嫩寒来。
泡影非能久,流光又苦催。




线上随喜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供佛斋僧,广种福田!




往期回顾

二十四节气



立春——拥抱春天 走向希望

雨水——春风化雨 疫疠消除

惊蛰——雷惊万物 荡涤瘟邪

春分——万物生长 刚健大吉

清明——天地清 春光明

谷雨——雨生百谷 万物洁净

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小满——小得盈满 自在欢喜

芒种——收获幸福 播种希望

夏至——心有宁静 清凉一夏

小暑——心中安然 便是清凉

大暑——万物荣华 清风徐来

立秋——凉风有信 一叶知秋

处暑——暑去天渐凉 清秋印禅心

白露——西风飘一叶 庭前飒已凉


☀云林藏识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天王殿  楹柱联——愿下心低首 普度众生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天王殿  楹柱联——金刚一杵 扫荡群魔天王殿  楹柱联——峰从天外飞来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菩萨微笑的魅力和功德
☀云林学处学处 | 读《地藏十轮经》(上)学处 | 读《地藏十轮经》(下)学处 | 蕅益大师誓皈地藏菩萨 发愿回向偈

学处 | 诵读地藏经 发地藏大愿

学处 | 盂兰盆会比一般世间孝行殊胜在哪里学处 | 盂兰盆节的由来和意义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学处 | 弘一大师总结《地藏经》的三个要点学处 | 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合集)学处 | 阅读体会佛教尊师传统学处 | 《地藏赞》(梵呗唱诵)

☀常识系列常识 | 为什么汉传佛教寺院大都被称为“丛林”
常识 | 你听说过出家人的“身份证”吗——僧籍 度牒与戒牒常识 | 僧人袈裟为何那么殊胜常识 | 出家师父们还有哪些日常服饰常识 |  寺院的中轴线上都有哪些殿堂?

常识 | 人为什么会走霉运

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 可称为“经”
常识 | 《华严经》妙觉法门的三大菩萨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常识 | 佛教的家庭观

常识 | 地藏菩萨的通灵神兽——谛听

常识 | 为什么要做佛事?

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

撰稿 | 妙声摄影 | 王华等责编 | 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