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谢师娘、发表散文,核心期刊如何成了“腐败重灾区”?

刘晨 南都观察家 2020-08-20

刘晨,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社会学博士

全文2500余字,读完约需5分钟


除了破坏学术公平,学术腐败还有“最坏的结果”。在“不发表,就出局”的情况下,既得利益者会采取同法戕害后人。一代代传下去,学术界成了“大染缸”,谁进来谁被染色,不希望被染色的,就只好离开。风气不纯的高校,如何培育出合格的学生、公民?


近期,在“感谢师娘”之后,一本核心期刊的主编发表自己10岁孩子的散文被扒出,瞬间引爆舆论。“为何有如此之学术腐败?”“学术期刊怎么就成了获利的工具?”其实,网友们发出这样的声音,并非第一次。此前,核心学术期刊《求索》原主编因受贿数额巨大被“双开”的事件就是一例。

▲ 王青石发表于《银行家》的作品《四季之歌》。© 新京报


学术期刊的腐败,既与论文刊发供需不对等下的利益输送(论文写作者和发刊单位的勾连)有关系,与学术评价体系的错乱有关系,还与刊物主编的权力过大有关系。


▌核心学术期刊何以成为“香饽饽”?

事实上,核心期刊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每几年都会轮换,而且,能否成为核心期刊,除了期刊本身质量过硬之外,也要有利益输送,还要“跑路”(包括送钱、请吃饭、喝酒等)

在国内,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实力,就看他/她的论文发表刊物的等级。刊物等级的确定也有统一的标准。制定标准的主体既管理着期刊的流动,也有监督期刊内容的责任。

一旦某期刊被纳入核心期刊之后,其主编、编辑甚至比教授都“牛”。因为,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评价一个学者的“生死”,就看这些期刊的编辑,尤其是主编有权力决定是否针对某篇文章召开组稿会、评审会等。

核心期刊的主编、编辑之所以受到热捧,和学术界内部的评价体系也不无关系,例如高校教师的晋升,普遍有发表核心期刊数量的指标,发表篇数越多(尤其是第一作者或独立写作),则意味着被评上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一些学者摸准这个门道,经常邀请期刊的主编去做客,顺便输送利益,从而“没有关系创造关系”,甚至花费几十万元“包刊”(每年给某期刊一定金额,期刊定期发表该单位的文章)这样的“买卖”在学术界不是什么新闻。

而且,“根据相关规定,我国只要参评职称的,可能都得要发论文,这导致医生、护士、记者、中小学教师,甚至国有煤矿工作人员都要发论文。”因此,核心学术期刊除了垄断资源外,其权力被需求“放大化”。

我国的职称评价体系常被诟病,但始终难以更改,核心期刊依然是香饽饽。原因在于,发表期刊可以被量化,而其它方式往往操作较难。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趋势下,发表期刊论文代表着一个学者的科研能力(其所在高校还会给予物质奖励),我们不得不以此去衡量一个人的水平。因此,优化评价体系是打破核心期刊成为香饽饽的关键。

浙江大学之前将学者发表“10万+”阅读量的网络文章纳入评价体系,还有一些高校试水“不发表科研论文也可以评职称”,但这些都是个别,难以撼动长期形成的游戏规则。在我看来,核心期刊作为香饽饽的时间还要延长,某些期刊还会继续担任“腐败的重灾区”。我们要注意,在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维度下,破解学术期刊的腐败如何成为可能。


▌不受监督的权力是腐败的直接原因吗?

《求索》原主编被双开,是在于其权力过大,内部没有制衡(甚至共谋),且外部监督缺位。权力的内驱集中与滥用是学术腐败的重要原因,阅读学术论文的人毕竟是少数。在学术界,谁乐意去得罪人呢,谁又愿意当那个揭穿皇帝新装的小孩呢?

揭穿,就意味着风险。比如,北京某大学教授因指出教材有错误而被辞退。因为他戳中了其中的利益输送,伤害了既得利益者,因此必须被残酷打击。

总的来说,当某些人权力过大,又缺乏监督时,腐败就顺理成章地沿着私心发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装糊涂,甚至同流合污,逼迫自己学会那套玩法。

我们的社会太缺乏敢于监督腐败的人,而且这种人往往又会落入到更不堪的现实中。心灰意冷之时,只好放弃对既得利益者的叩问,因为“双拳难敌四手”。因此,反腐重在结构与制度上变革,而不能推给个体。


▌学术期刊的腐败除了伤害公平,还有什么?

有关系,就可以让一个10岁的孩子的散文上核心期刊;有权力,就可以让阿谀奉承的、与期刊毫无关联的文章上核心期刊,这就是“套路”,共同点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实现利益交换。

这样的套路会带来不良后果。学术期刊应该是把人类的知识结晶贡献给学术界,推动某个学科,某个问题的解决。但现实是,期刊成了一些人的“自家菜园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毫无章法可言。一些好好做学问的学者,文章不得发表。相反,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凭借“学术垃圾”却可以登上“庙堂之高”。这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不公平的现实当然会腐化那些认真做学术的人,甚至可以对他们逆向淘汰。因此,他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只好被迫同流合污。

除了破坏学术公平,学术腐败还有“最坏的结果”。在“不发表,就出局”的情况下,既得利益者会采取同法戕害后人。一代代传下去,学术界成了“大染缸”,谁进来谁被染色,不希望被染色的,就只好离开。风气不纯的高校,如何培育出合格的学生、公民?


▌怎么把学术期刊的这股歪风邪气杀下去?

当人无法改变的时候,制度与文化要保障人的公平感。

首先,优化相关的评价机制和体系。比如“不以学术论文为唯一评价标准”,此外,学校、科研院所,或其他单位,还要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评价标准,从顶层到基层都有合适的环境,这个评价体系才是健康的。

其次,有效监督学术期刊。在期刊评定者内部,举报受理腐败的学术期刊;在外部,有关部门需强化社会舆论,建立打假体系,不能把这样的难题推给个人或社会。

再次,“穷”是一些学术期刊腐败的理由。的确,期刊编辑“付出多、得到少”,但穷就可以干坏事么?国家有关部门亟需考虑,如何资助、管理期刊,“净化学术空气、维护学术尊严”。

从次,市场化运作是学术期刊的病毒之源。给钱就发表,不给钱就不发表,这伤害的肯定是学术质量。正如周孝正所说:“治理学术腐败的根本方法,还是在体制改革上,改变学术生产和管理体制,约束权力在学术中的作用。期刊只是一个环节,解决了根本,期刊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最后,学者与学术期刊都要自律。现在,学术期刊“朝钱看”,理事单位满天飞。一旦学术风气坏掉,就很难再复原。在道德层面,学者要自决于这种歪风邪气。士者,厚德载物。

总之,缓解“学术期刊腐败”,既要加强监督,又要脱离市场化,还要自我道德约束,这些因素合起来可能挽救一部分公平感。在我看来,不仅是政治反腐,学术反腐也应成为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先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再建构出合理的评价体系,也不失为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办法。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追问人工智能》(科学出版社)图书一本。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文章


 公共理性:水滴筹事件“学术垃圾”“超载”入刑政治异议论文产业链防性侵法律解读《权力的游戏》网络求助政治模式谣言网络回声室人文教育培育现代性“抗HIV”婴儿“404学者”学术造假权力迷信徐贲论说理
 现代生活:“加速社会”中医药消费文化摄像头人脸识别扫地出门社会拟剧工作和生活“流量圣战”对话金观涛郭美美出狱催债乐队的夏天美国社畜商业培训四种消费观独立婚姻观应对虚无个人信息保护被误解的95后商品信息告知人口负增长死亡教育高收入月光族啃老创业乱象青年派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