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嗯?1961年的中国是这个样子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1961年,一个28岁的瑞典姑娘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向往,经过复杂的手续终于获得许可,坐火车穿越欧亚大陆,来到北京。那时,常住北京的外国人只有几百个,包括外交官。
当时正值大饥荒,她在北京大学校园里看到学生们爬到树上摘榆钱,为了把它们抓到手,很多嫩绿的枝杈被折断。“怎么会没有人管?他们在毁坏树木。”她在她的老师面前说。老师解释说,国家在闹饥荒,“从去年秋天到现在,我们谁也没有吃到任何新鲜蔬菜。”
所有的一切都很新鲜。这位瑞典姑娘塞西莉亚·林德奎斯特(Cecilia Lindqvist)——后来她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叫林西莉——借了一台相机,希望留下一些对中国真实生活的记忆。而当时,照相还被很多中国人认为是一件危险的事。
到北京大学,她遇到很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对中国以外的世界很有知识的人,但是也有教条主义十足的官僚主义者和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时事政治宣传照本宣科的教员。她到那里的时候,有一个建筑物上仍然还有欢呼1958年“大跃进”的装饰物。
课文中没有多少日常用语。在留学生当中流传这样一个笑话:“我现在可以指挥一个军团,但我却不会在食堂订一个煮鸡蛋。”
1961年的国庆节,北大学生参加庆祝活动。当天早晨3点30分,大家乘郊区火车到达西直门火车站,然后步行一个小时,到达能通向长安街的一条小街,等候10点钟才开始的游行。一小时一小时过去,等得有些不耐烦。
这位瑞典姑娘,当时是一个没有什么阅历的青涩的西方年轻人,她刚到中国时,把中国视为洪水猛兽、在很多方面都厌恶它。
但后来,她在北京的古琴研究会学习古琴,成为那里有幸被接收学习演奏的唯一学生。她被古琴研究会学者和音乐家的敬业、激情、友善深深感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深的崇尚之情。
两年之后,她离开了中国。
这两年的故事和细节当然不止这么多。但今天书评君决定先把之后的故事讲完——
之后的几十年里,林西莉致力于中国文化的讲授和著述。她用15年时间完成的《汉字王国》,一出版即在西方引起注意,获得瑞典文学图书最高奖——奥古斯特奖,并被陆续翻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西方人学习汉语的必备书。她又写了《古琴》一书,再次获得奥古斯特奖。她把中文作为第三种语言引入瑞典的中学课程。从1973年开始,她每年都要来中国一两次。如今已84岁的她,还在准备写一本《中国剪纸》。
在新书《另一个世界》里,她对1961-1962中国经历的记述和拍摄,充满现场感和生活气息,又带着探求和疑问的色彩,迷人,而且珍贵。
半个世纪前的中国,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啻为“另一个世界”。
作者:[瑞典]林西莉
版本:活字文化·中华书局 2016年9月
本文文字和图片整合自《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由活字文化授权发布。编辑:小盐。未经授权其它公众号、平台皆不得转载。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奥运 | 洗稿 | 郝景芳 | 严耕望 | 加缪 | 巴西 | 抑郁症 | 阿城 | 朋友圈 | 汤显祖 | 葛优躺 | 安妮宝贝 | 心灵鸡汤 | 赵薇 | 脱欧 | 帕慕克 | 龙榆生 | 逃离北上广 | 精英教育 | 一流大学 | 冰与火之歌 | 奥兹 | 狗肉节 | 奥威尔 | 文艺青年 | 黄永玉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米有故事 | 高考 | 国学 | 民国试卷 | 2015年度好书 | 史铁生 | 《斯通纳》| 性解放 | 《我的奋斗》| 钱穆 | 孔飞力 | 剩女 | 弟子规 | 小王子 | 《红楼梦》| 阿加莎·克里斯蒂 | 大凉山
点击图片
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特别定制版《阿城文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