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协和神外 | IDH野生型胶母细胞瘤发现超突变新亚型 预后显著较好 免疫治疗适用潜能高

协和神经肿瘤周刊 神外前沿 2022-04-17

协和神经肿瘤周刊

第21期 

神外前沿-协和神经肿瘤周刊讯,2019年8月,Cancers杂志(IF=6.162)发表了来自意大利维罗纳大学Valeria Barresi教授团队的一篇临床研究。题为Ultra-Mutationin IDH Wild-Type Glioblastomas of Patients Younger than 55 Years is Associatedwith 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nd Giant CellEnrichment


这一试验共纳入108名年龄在18-55岁之间的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进行基因及组织学检测,从而分离出具有超突变的肿瘤亚型。


该亚型患者的总生存期及预后显著优于其他IDH野生型的GBM患者,且免疫疗法可能对该超突变亚型的患者产生更有效的作用。

  

编译者按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将GBM细分为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体和IDH野生型(IDH-wt)。与IDH突变型的GBM患者相比,IDH野生型GBM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原文:recurrence-freesurvival)显著较低。


这两种类型的GBM具有不同的年龄分布及发病机制:IDH突变型GBM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55岁,中位数:45岁)并且被认为是继发性的,即源自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而IDH野生型GBM则主要见于老年人(> 55岁,中位数:62岁)并且被认为是原发性的。


由于IDH野生型GBM发病率在18至55岁之间最低,因此之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儿童或55岁以上的患者中。而其突变谱尚未在18至54岁的成年人中得到过特异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明确患者年龄在18-54岁、IDH为野生型的GBM肿瘤的突变情况。研究纳入了16位年龄小于55岁、患有IDH野生型GBM的患者,通过对其肿瘤进行拷贝数变异、肿瘤突变负荷(TML)、肿瘤突变谱等检测,分离出一个超突变亚组,该亚组具有较好的预后。对其中两个超突变的病例研究发现,该亚组的特征在于存在至少25%的巨细胞、DNA错配修复系统突变(MMRd)、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由于高肿瘤突变负荷往往与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较好反应相关,因此超突变IDH野生型GBM亚型的鉴定可能更有利于免疫疗法的有效实施。

 

研究方法及结果:

本研究纳入了108例在2011年至2018年间意大利Azienda Ospedaliera Universitaria神经外科进行过手术切除、且年龄在18-54岁之间的GBM患者,其中有16例(14.8%)为IDH野生型。对于这16例患者,通过使用免疫组化检测DNA错配修复蛋白(MMR,共四种蛋白:MS2,MLH1, MSH2, MSH6),使用二代测序检测突变负荷(TML,使用含有409个基因的TML检测模块)、基因及拷贝数变异,荧光多重PCR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共5个位点:BAT25, BAT26, NR21, NR22, NR24),并在组织学上观测巨细胞的出现情况。


在这16名IDH野生型的患者中,有8名检测出超突变(hyper-mutational, TML> 9个突变/ Mb)、2名检测出超高突变(ultra-mutational, TML> 100个突变/ Mb)。其中1名超突变患者具有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体细胞MSH6突变和生殖系POLE突变。另一名超突变患者则具有MSI及2个MSH2突变。这两个超突变肿瘤中均具有至少25%的巨细胞。


图1.16位IDH野生型患者的基因组突变谱。本图显示了二代测序中检测到变异的36个基因座,各图形代表的含义在图例中给出解释。

 

16位患者的总生存期为3至79个月(中位数:19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8名TML>9 个突变/Mb的患者的总生存期显着长于非超突变的GBM患者(p=0.04)。其中TML>200个突变/Mb的 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p=0.036)


在肿瘤相关的单因素生存分析中,本研究检测了TP53突变、PTEN突变、EGFR扩增、CDKN2A纯合缺失、MMR基因MSH2和MSH6突变、TML>9个突变/Mb等因素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与患者存活相关的唯一显著的因素是TML> 9个突变/ Mb。


图2. 肿瘤突变负荷相关生存曲线。总体生存率(OS)显示TML> 9个突变/ Mb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更长

 

结论:

本研究对小于55岁成人GBM的研究结果可归纳如下:

1.IDH野生型GBM占所有GBM的14.8%(16/108)

2.IDH野生型肿瘤中每MB碱基检测到5.66-219.79个突变(即肿瘤突变负荷TML),其中8例(50%)为超突变(TML> 9个突变 / MB),2例超高突变(TML> 100个突变/ Mb)

3.此2例超高突变GBM具有MMR基因的失活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以及巨细胞富集。

4.其中1例超突变患者还具有先前并未描述为致病性的生殖系POLE突变

5.超突变的GBM患者具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讨论:

根据Campbell团队2017年在Cell上发表的针对大量肿瘤突变负荷的研究,本文将TML> 9个突变/ Mb的肿瘤划分为超突变,将TML> 100个突变/ Mb的肿瘤划分为超高突变。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者采用TML>20个突变/1.4Mb作为高突变的划分标准(如Tiffany R. Hodges团队),或者根据TML>20个突变/Mb进行划分(如Johnson A团队)。因此在分析研究结果时应关注到分类标准的一致性。


肿瘤超突变与MMR和/或POLE功能缺陷有关。MMR缺陷和MSI主要限于TML介于10和100 个突变/ Mb之间的肿瘤,而TML>100个突变/ Mb的超突变肿瘤具有POLE突变但无MSI。这说明基因组超突变并不标志着MMR缺陷(如本队列中的6个和TGCA数据库中的8例肿瘤中虽然TML属于超突变,但并无MMR缺陷)。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大约25%的GBM(主要是IDH野生型)具有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由于病例数量较少,本研究无法分析超突变(TML> 9个突变/ Mb)和超高突变(TML> 100个突变/ Mb)GBM之间的存活长度是否存在差异。虽然研究结果由于患者数量较少而无法进行多变量生存分析,但队列中的超突变(包括超高突变)患者比非超突变患者具有明显更好的预后。因此,尽管IDH野生型 GBM通常被认为预后不良,但本研究表明,其中具有超突变的GBM可能代表一个侵袭性较低、预后较好的亚组。


除预后意义外,GBM中的超突变也可能具有治疗意义。实际上,Bouffet, E团队已表明,遗传性MMR缺陷的超突变儿童GBM对免疫疗法有着良好的反应。虽然有关GBM免疫治疗潜在临床益处的数据有限,但本研究所阐明的55岁以下成人IDH野生型GBM中有12.5%(2/16)具有超高突变的结论可能可以为这一年龄段患者的替代治疗策略提供有效证据。

  

cancers期刊全文链接:

https://www.mdpi.com/2072-6694/11/9/1279/htm


长按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阅


本期作者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15级博士生 阳天睿


本期编审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裕 副教授,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


联系我们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恶性肿瘤专家出诊时间:

马文斌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王裕副主任医师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

(建议想进行治疗方案咨询或参加临床试验咨询的患者选择上述门诊时间进行面诊。)


患者加入微信群,扫描二维码加好友。


协和神经肿瘤周刊 往期
协和神外第20期|洛莫司汀加替莫唑胺方案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不影响长期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
协和神外第19期|解读《中国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前评估专家共识(2019)》
协和神外第18期|复发胶质母细胞瘤联合用药重大进展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或剂量密集替莫唑胺的临床试验积极有效
协和神外第17期|GBM化疗放疗还是联合治疗  美发现预测疗效的分子标志物协和神外第16期|司美替尼对部分儿童胶质瘤疗效积极  美国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协和神外第15期|阿西替尼对比既往最优替代治疗方案在复发胶母细胞瘤中的疗效  一项Ⅱ期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协和神外第14期|来那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TBCRC 022):Ⅱ期临床临床试验结果协和神外第13期|尼妥珠单抗与放疗联合治疗新诊断的弥漫性内生性脑桥胶质瘤(DIPG):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协和神外第12期|哪类胶质瘤母细胞瘤能明显获益于PD-1免疫治疗  美国研究者通过基因测序找到答案协和神外第11期|缓和医疗来了- EANO成人胶质瘤缓和医疗指南全文与导读协和神外第10期|老药洛莫司汀“助力” 替莫唑胺可能提高部分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 柳叶刀杂志最新文章协和神外第9期| PD-1治疗胶质瘤“剧情反转”   新辅助治疗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   部分患者明显获益协和神外第8期| 重新发现二甲双胍   III级胶质瘤获益明显且与IDH突变相关协和神外第7期| 发现两个MGMT甲基化新指标  能筛选出胶质母细胞瘤非替莫唑胺化疗的适用人群
协和神外第6期| 专访北京协和医院马文斌: 脑胶质瘤临床试验快速增长 脑转移瘤推进多学科协作协和神外第5期| 胶质瘤潜在明星靶向药瑞戈非尼 可显著延长复发胶母细胞瘤总生存期协和神外第4期| 专访北京协和医院马文斌: 大型综合医院神经外科的发展、定位和思路
协和神外第3期| 胶质瘤老药新用再显生机  美国一项替莫唑胺联合美金刚 甲氟喹及二甲双胍的I-II期研究结果积极协和神外第2期| “Ⅲ期魔咒”再来  日本最新一项个体化疫苗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III期试验宣告失败

协和神外第1期| 专访杜克大学Desjardins:美国胶质瘤免疫治疗最新进展解读  DC疫苗和多肽疫苗等前景如何


协和神经肿瘤周刊

 

《协和神经肿瘤周刊》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共同采写制作,报道本领域最新前沿进展,学术主编马文斌教授,欢迎业界专家供稿与支持;转载需注明出处并保障文章的完整性,联系邮箱5388094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