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讲授法的64条准则(上)
【杨德发专栏】
《用好讲授法的64条准则》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二五”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系课题组主研人员。原文于2012年4月28日获得重庆市“第八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壹等奖,并发表于《大观周刊》(核心期刊)2012年第12期220页。2015年12月16日在重庆市第六届优秀基础教育著述评奖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单行本增补了三条准则。
用好讲授法的64条准则
杨德发 著
目 录
前言----------------------------------------(1)
一、“讲”字的本义考证------------(1)
二、“讲授法”的分类--------------(15)
三、怎样用好讲授法----------------(24)
四、讲授法掌握程度测试量表---(87)
五、常用教学方法简介------------ (95)
六、常用教学方法掌握程度测试量表------(109)
参考文献------------------------------(112)
作者简介------------------------------(118)
前 言
你知道这样一个公式吗?
名师=会读+会思+会做+做讲+会写+会合作。
会读:就是会阅读,即知识的输入。
会思:就是会思考,即知识的加工。
会做:就是会做实验,会做研究,会做事等。
做讲:就是会用讲课,讲课水平高。
会写:就是会写文章。
会做、做讲、做写是输出。
会合作:就是会处理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会带团队。
要想讲课水平高,就要把讲授法练得炉火纯青!
无论是教师,还是培训师,甚至领导干部、传教士,都在大量使用讲授法。他们的讲授法用得地道吗?
讲授法是教师(或培训师)通过口头语言(有声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或培训师)使用最多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因此,有的教师(或培训师)甚至一辈子只用讲授法上课。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不能简单地把两者等同看待。讲授法的最大缺点是结果的得出没有经过学生的暝思苦想,没有经过学生的深入思考,虽然听得懂,但仍然做不来题。讲授法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有时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7条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我的理解就是要少用讲授法(如果用,一定要用好),多用发现法(自主学习指导法)、分组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头脑风暴)、探究法(探究学习)、案例分析法、示范操作法(包括实验法)、角色扮演法、结构练习法、游戏法、欣赏法、复习法、发明法等教学方法。本书考证了“讲”字的本义,发现了“中小学各科教学法、学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大学师范专业必修课程)中讲的“讲授法”存在片面性,得出了真正的“讲授法”的内核。提出了处理讲授法与其它教学方法关系的建议,总结了用好讲授法的六十四条准则(以下简称讲规)。这六十四条准则就像交通法规一样,开车要遵守交通法规,驾驭课堂要遵守讲规。所以本书是全球3亿教师和培训师人人必读之“法律书”!为了不冲淡主题,用好讲授法的六十四条准则也像交通法规的书写一样,写成一条一条的,且不附案例。读者每读一条,都可结合自己的工作仔细地反思,看做到了哪一条,哪一条还没有做到!学习的重点是还没有做到的哪些条款,在以后的工作勤加练习,假以时日,尽快达到把讲授法练得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然,本书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希读者不吝指正!反馈电话:18996329345, 反馈QQ:529334038,反馈电邮:529334038@qq.com。无论以什么方式反馈,作者均表示真诚的感谢!你的反馈意见会在再版修订时得到重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疑难者可联系作者,或对疑难点百度一下。
感谢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的厚爱!感谢西南大学物理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熊中碧老师审阅初稿并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重庆七中郑平春老师、王湘渝老师通读了文稿并提出部分宝贵的修改意见!
感谢爱人刘美的大力支持!感谢儿子杨馥荣作为我作教育实验的对象给予的配合!
杨德发
2016年12月28日
撰写于科学的教育实验室
一、“讲”字的本义考证
“讲”字的繁体字是“講”,“講”字是由“言”字和“冓”字组合而成。“冓”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像两条鱼嘴对嘴(如下图所示)。
两条鱼嘴对嘴在做什么呢?在相互交换意见(用口语商量、商讨),在亲吻!在互动(彼此相倚)!两条鱼嘴对嘴不容易做到,需要演习、练习。两条鱼嘴对嘴是上下结构,注意结构才可能嘴对嘴。两条鱼嘴对嘴在做游戏。
“冓”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是ɡòu,是“构”(繁体为構)字的本义,表示架木建屋(即建构主义所说的“建构”);也指宫室的深密处,引申为疑难点。另一个读音是ɡōu,是数目字,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姊,十姊为冓。
凡是含有“冓”的字,都有“相互、对等、互动”等义,如講(讲)、遘、媾、構(构)、溝(沟)、購(购)、耩、傋、顜、鞲、觏、篝、傋、搆、煹、褠、覯、韝、簼等(读者如果信不过的话,可以查一查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云:“讲,和解也。”
左传:“凡物不足以讲大事”。这里的讲指“商量”。
所以,“讲”的古代意义是:1研究;商讨,商量。2演习、练习。3讲(研究)难点(非难点不必讲啊)。
仔细观察“講”字,会发现里面有七个“口”,说明要讲清楚疑难点是相当费口舌的。仔细观察“講”字,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再”字,说明要多次重复讲,学生才能领悟难点。
“讲”由言和冓构成,为了准确表达意图,必须注意语言的构成和被讲知识的结构。然而,最精妙的地方往往是讲不清楚的,需要听者(如学生)自己去领悟,去建构。如《诗经·鄘风·墙有茨》有:“中冓之言,不可道也”。直译为:“宫中深密处之构造,是不能用语言说清楚的呀。”(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引申、意译为“各科知识宫殿疑难处之构造,是不能用语言说清楚的呀。”需要听者自己去观察、去领悟、去建构啊!这也跟中国古代水墨画、现代西方的抽象画相通啊!(需要看画者自己去观察、去领悟。)推而广之,任何学问的最精妙处,都是老师讲不清楚的,需要听者自己去领悟。孔子也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正是要增加“领悟”的时间、空间(减少讲授的时间、空间),教会学生去学习,教会学生去领悟。新课改在课堂教学变革中可以概括为“少讲多悟,精讲泛悟”。即教师(或培训师)少讲,学生多悟;教师(或培训师)精讲难点,学生广泛领悟非难点。教师(或培训师)只讲学生无论如何钻研也解决不了的难点,教师(或培训师)讲突破难点的妙招。)
讲=语言+结构。你看,这不是与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联系起来了吗?结构主义、建构主义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
“讲”是简化字,意为“半读半耕”。或者说是人在“井”边讲话,当然能听到回音哦。换句话说,在讲课的时候,要听到回音(学生的反馈信息)后再讲。“读”就是卖言子,“耕”就是舌耕。所以有两种诙谐的说法:教师(或培训师)的工作是“卖声”(卖声音,讲授法主要用口语,要靠声音来传播信息。美国人更绝,称教师、培训师从事的是嘴产业。);教师(或培训师)的工作是“舌耕”(用舌头耕耘)。卖声也好,舌耕也好,要把课讲好,都得花功夫,既要注意“讲”的科学性,又要注意“讲”的艺术性。一个教师(或培训师)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首先要在“讲授法”下功夫,把讲授法练得炉火纯青。
“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义有:1说:讲故事。2解释;说明;论述:这个字有几个讲法。3商量;商议:讲价儿。4就某方面说;论:讲技术他不如你,讲干劲儿他比你足。5讲求:讲团结。6(Jiǎng)姓。现代汉语仍保留了“商量;商议”之意。“商量;商议”当然要平等、要互动、要双方都有话说,不是强买强卖(包括读言子也不要强买强卖)。现代汉语的“讲”字没有讲难点之意了,但在组词时仍有“讲解”,这里的“解”就是解疑难。
“讲授”一词,最先出自《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始,胜(夏侯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授”字的右边是“受”,“受”字中间“冖”像器物,上面的“ ”代表给东西人的一只手(掌心向下抓着东西),下面的“又”代表接东西的人的一只手(右手)。所以“受”像两只手之间传递一个器物,表示从别人手里接过东西,或将东西递给别人。现在,我们把从别人手里接过东西称为“受”,将东西传给别人称为“授”。这个“授”字里面有三只手,给东西的人还用“扌”(提手)。在古代给东西的人要双手送出,接东西的人用右手把东西接稳之后给东西的人才能放手。“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有:1交付;给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授旗;授奖;授权。2传授;教(jiāo,笔者注音):讲授;授课;函授。(教师、培训师的授课也是正式的,不是休闲的)由此可见,讲授法的本义应当理解为“是师生一起商量、商议某节课中的难题如何解决;(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转,教师(或培训师)主动,学生主动,参见杨德发提出的双主动教学法。)是师生互动;是老师教(jiāo)学生学习。”但是一般的教师(或培训师)对这层意思并没有引起注意,尤其是在使用“讲授法”时,往往忘了要与学生互动,要与学生“商量;商议”,要教(jiāo)学。
笔者认为,新课改就是要把“教(jiào)学”改为“教(jiāo)学”,进一步改为“学教(jiāo)”。先学后教(jiāo)——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或培训师)后教(jiāo);学生学会之后教(jiāo)其他同学,体现合作学习;教师(或培训师)学新的教(jiāo)学方法、教(jiāo)学模式;教师(或培训师)为探究学习创造条件;教师(或培训师)只教(jiāo)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之后不懂不会的东西(这时候学生要模仿学习),教师(或培训师)教(jiāo)的时候要待学生接稳之后才放手。
讲授法,英语单词是Presentation(不是lecture method)。在英语中Presentation有三层意思:1the act or action of PRESETing something表演;演出。(作者评点:西方人认为讲课就是表演,就是演出。不是单纯的“说”。与古汉语中的“讲”的“演习、练习”之意暗合。看来,人心是相通的,无论中国古人,还是西方古人,都认为讲的时候要“演”,不是单纯的凭口空说。要成功表演、演出,当然要导演。)2the way in which something issaid,offered,shown,explained,etc.,to others 表现形式;外表。(作者点评:讲授的东西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注意呈现的结构;讲课者要注意外表。两条鱼在水中嘴对嘴,多美啊!是十分罕见的优美姿势。)3med the position in which a baby is lying in the mother’sbody just before birth (医)胎位。(作者点评:此意思对应于古汉语中的“宫室的深密处”,胎位在子宫的深密处。讲课的人要把难点讲清楚,像把胎位讲清楚一样难。)
Presenter的意思是a person who PRESENTS atelevision or radio show(电视或广播节目的)主持人。(作者点评:近年来,我多次宣讲“教师(或培训师)是节目主持人”的观点,穿衣裳要像电视台上节目主持人一样穿得正规、端庄、美丽、大方,说话要像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激情,也是要给观众(学生)很多讲话、表演的机会。)
小结:教师(或培训师)与学生的关系本质是一种互动关系,即相倚关系(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国古人与西方古人关于“讲授法”的定义、理解是基本一致的,而中国现阶段大多数教师(或培训师)对讲授法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学教学法、学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解释)许多教师(或培训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恰当地运用讲授法,形成了满堂灌的僵化局面,教师(或培训师)与学生的关系出现了“假相倚”的情境:教师(或培训师)主要是对自己的计划作出反应;他的反应很少取决于学生的反应。即教师(或培训师)只注意自己讲,没有注意讲的互动性,让学生也讲。今天,在新课改时代,有必要还原“讲授法”的本来面目,让教师(或培训师)掌握好真正的讲授法。变“专制型教学”为“民主型教学”,赋予学生更大的权利。教师(或培训师)既是教师(或培训师),又是学生(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的讲话);学生既是学生,又是教师(或培训师)[要讲出自己的心得、教(jiāo)其它不会的学生,甚至老师]。新课改特别强调教师(或培训师)要善于做一个“学生”,以学生为师;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说会道的“老师”。作家贾平凹写了一篇《我的老师》的文章,他以三岁半的小孩子为“老师”,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我们做教师(或培训师)的不要怕在学生面前暴露“无知”,而要虚心向学生学习,以学生为师。
二、“讲授法”的分类
讲授法可以分为满堂灌式讲授法、启发式讲授法、反问式讲授法。
1.满堂灌式讲授法,也叫填鸭式讲授法、注入式讲授法。很多教师(或培训师)采用满堂灌式讲授法,不管教科书上的内容难不难,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一堂课40分钟,他就讲40分钟,甚至于争分夺秒地讲,有时下课铃响了之后还要讲几分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讲授的知识和解题经验密集,在单位时间内传授的知识多,但是由于教师(或培训师)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基础、态度不尽相同。),又由于讲与听是一对矛盾,讲得好的教师(或培训师)能吸引学生听,很凶的教师(或培训师)管得住学生能强迫学生听,这两类教师(或培训师)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法也能取得较好的分数(不是教学效果),一些性格温和的教师(或培训师),以及不善讲的教师(或培训师)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差,因为学生反感听,学生会在下面小声议论产生噪声或在下面打瞌睡。最严重的是,满堂灌式讲授法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被动。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满堂灌式讲授法教师(或培训师)讲话的总句数远多于学生讲话的总句数。
2.启发式讲授法:这种方法是教育家孔子首创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教师(或培训师)提出一系列启发思维的问题,前一个问题的求解可以为后一个问题的求解作好铺垫,循循善诱,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问题的彼岸。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学生没有进行独立的、深入的思考,虽然懂得很快,一旦遇实际问题尤其是未见过的陌生问题时,往往还是束手无策,更不会独立地、首创地解决新问题,不可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启发式讲授法培养的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因为它对学生的提示太多了,而真正解决一个“前无古人”的难题是没有人来给你提示的。孔子之后有谁超过孔子呢?没有。
启发式讲授法教师(或培训师)讲话的总句数与学生讲话的总句数差不多。
钱学森之问,即针对这两种讲授法提出的。
3.反问式讲授法:这种方法是教育家苏格拉底首创的教学方法。(也叫反诘式讲授法、追问式讲授法、发现式讲授法,苏格拉底称之为“助产术”。)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或培训师)抛出现象或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教师(或培训师)也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解答,引导学生自己更深入地去排除错误答案,寻找正确答案。这种反问式讲授法教师(或培训师)讲得很少,主要通过“反问”引导学生自己去得出答案。西方国家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用讲授法的时间不到一半,即使用讲授法,也主要是采用苏格拉底提出的反问式讲授法,所以培养的人才一代比一代强。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杰出人才辈出。
反问式讲授法,教师(或培训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创造能力的主要特征)。诺贝尔奖得主奥·圣捷尔吉医生对创造力的主要特征解释得很明白,他说:“所谓发现,就是见人之所皆见,而思人之所未思。”(诺贝尔奖只颁发给第一个作出重大发现的人)
启发式讲授法和反问式讲授法都是对话式的,但前者教师(或培训师)搭的梯坎较多,讲得较多,学生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后者教师(或培训师)讲得很少,问得很巧,逼学生深入思考后自己发现真理、得出结论。后者棋高一着,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
反问式教学法教师(或培训师)讲话的总句数远少于学生讲话的总句数。
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或培训师)中心论(相当于“地心说”)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或培训师)主动,学生被动(神堂上供着“天地君亲师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建构主义、实用主义的儿童(学生)中心论(相当于“日心说”),学生主动,教师(或培训师)被动(教师、或培训师的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动。学生是上帝,教师(或培训师)是服务员,按照WTO,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美国教育家杜威(陶行知的老师)说过:“……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转绕着他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而组织起来。”新课改要求由教师(或培训师)中心论变革为学生中心论。
笔者提出问题中心论(相当于“双星说”)教师(或培训师)主动,学生主动,教师(或培训师)和学生共同围绕问题(中心)转,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是问题主义哲学在教育中的体现。与毛泽东在延安练兵时的“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相似。
中国课改前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满堂灌式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改就是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少用讲授法,多用其它教学方法;教师(或培训师)少讲,学生多悟;教师(或培训师)精讲,学生泛悟。
根据讲的侧重点不同,讲授法又可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讲读法、讲唱法等。(详见下文)
三、怎样用好“讲授法”(上)
一般认为,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但据语言学家的分析,人在交往中,语言传递的信息只是一小部分,非语言因素传达信息则占65%——93%。所以要当好教师(或培训师),仅用讲授法是不够的,讲授法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要用好讲授法,一定注意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备课时,要把每节课每个环节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备好。建议一节课至少使用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不要只用讲授法。几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可以消除学习的疲劳现象,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知识分子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本人不胜冒昧,抱着为“为往圣继绝学”的思想来总结前人关于“讲授法”的论述(也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前人关于“讲授法”研究也类似于盲人摸象,各有发现,但不完整,本文把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建构“讲授法”的完整图景,有利于使用“讲授法”的人全面把握“讲授法”。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发现,“讲授法”涉及的内涵很丰富,要透彻掌握“讲授法”,就不能片面地看待“讲授法”,而应当从“讲授法”的六十四维空间立体地、全面体透视“讲授法”。
要使用好讲授法,必须要注意下面六十四个维度,即必须要遵守这六十四条准则(开车要遵守交规,讲课要不要遵守讲规呢?):
1.讲的互动:讲的本义是商量。教师(或培训师)讲课就是与学生商量,平等对话,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或者说带领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形成学习共同体或解决问题的共同体)。教师(或培训师)不要高高在上,拔高自己,贬低学生。教师(或培训师)要走下讲台,学生要走上讲台。要多给学生讲的机会,要大力培养学生讲的能力。教师(或培训师)讲一会儿,学生讲一会儿;教师(或培训师)再讲一会儿,学生再讲一会儿,……。讲是互动的,相互的,双向的。教师(或培训师)不要独霸话语权,不给学生任何讲的机会。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哪些内容教师(或培训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由哪几个学生来讲?(对学生“讲”技巧可用本文所述的精神在课前给学生作必须的培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教学过程”写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纲要”首先强调的也是“互动”,与本文揭示的“讲”的本书惊人的一致。(注:笔者写完本书再去查阅的上述引文)
2.讲的乐音:讲课的声音悦耳动听,就像音乐中的“乐音”,深度吸引学生。吸引学生愿意听,乐于听。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多夸奖学生。
3.讲的噪声:物理噪声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有的教师(或培训师)讲话的声音多是指责性语言,动不动就批评学生,其讲课的语言似“噪声”,学生非常反感,不愿意听,甚至拒绝听课。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是夸奖人的语言,学生是夸成功的。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说:“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或者反对整个世界。”有的教师(或培训师)课讲得不好,学生就在下面小声议论,这些议论声又会影响他人的学习和教师(或培训师)教学,也是噪声。除讨论活动外,课堂教学中只允许一个人讲话,其它声音都是噪声,应当禁止。安静环境中,约30分贝的声音就是噪声。
4.讲的响度:讲课的音量要足够大,否则由于能量的衰减,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楚。有经验的教师(或培训师)讲课时总是把前、后门关上,利用口腔共鸣或颅腔共鸣来增大音量或者带上音量放大器讲课。宏亮的声音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据研究教学语言的声音强度在65——72分贝教学效果最佳。有的教师(或培训师)不懂得正确运用发音的底气,因此在讲课时要么声音微弱,学生听不见,要么扯着嗓子喊,一堂课下来筋疲力尽,嗓音沙哑。
5.讲的语速:讲课的语速不可太快,尤其是讲一些重要的内容,应当一字一词一句吐词清楚,让学生听得清清楚楚,记得下来。也不可太慢,慢条斯理地,听起来打瞌睡。一般语速在每分钟100——200字之间为宜。
6.讲的音频:男教师(或培训师)的音频为60——200赫兹,女教师(或培训师)的音频为150——300赫兹。同一个内容,男教师(或培训师)与女教师(或培训师)讲的教学效果不同。我国中小学教师(或培训师)中女教师(或培训师)比例过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据研究,变化的音频有利于吸引学生听讲。
7.讲的音色:泛音的多少以及泛音的频率和振幅决定乐音的音色。泛音丰富,男教师(或培训师)的声音听起来有磁性,女教师(或培训师)的声音听起来甜美。
8.讲的音调:课堂应当一会儿升调,一儿降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不可平铺直叙。
9.讲的音准:普通话达到标准,流畅,字正腔圆。我高中的生物老师有严重的口吃(俗话说的“大舌头”),几乎听不清他在讲什么,哪里能学好生物呢。
10.讲的重音:语句重音,是指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需要着意强调的词或词组。在口语(有声语言)的表达中,“重音”这种技巧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可以使语句的目的更加突出,使逻辑关系更严密,使感情色彩更鲜明。重音可分为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逻辑重音:为了突出句子中某些特殊含义而把某个词加以重读就叫逻辑重音。它是点明语义,突出重点,揭示主题和内涵的有力手段。同时又使语言的目的性能清晰、明确。感情重音:是表达强烈爱憎的情感的手法,这种重音应该在逻辑重音的基础上来确定,绝不能乱用。例: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可见,感情重音的特点是几乎字字重读,表达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11.讲的节奏:以一节课为单位,一般说由事件所激起的内心情感的强弱叫节奏。说话的快慢缓急叫速度。速度是由内心节奏所决定的,一般统称为语言节奏。语言节奏一定要以感情为依据,随着内心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内心节奏强话就快,内心节奏弱说话就慢。速度时而快,时而慢。说到激动时滔滔不绝,说到关键点一字一停。把握好说话的节奏,可以减弱听课者的疲劳感。节奏运用的方法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快先慢、欲慢先快;欲重先轻、欲轻先重、欲高先低、欲低先高;声音对比、收纵自如。“文似看山不喜平”。讲课说话也一样,要做到有起有伏、有快有慢。
12.讲的停连:是指停顿和连接。在有声语言的语流中,那些为表情达意所需要的声音的中断和休止就是停顿;那些声音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就是连接。讲课要“抑扬顿挫”,“顿”就是指停顿。有经验的教师(或培训师)会边讲边问边写边画。有经验的学生会边听边思边应边记。有经验的教师(或培训师)会善待学生,也善待自己,在该停顿的地方停顿,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记录等,自己也在这个缓冲时间内喝一小口水润润喉。
13.讲的干涉:如果你的讲课不够精彩,学生就会在下面小声议论,产生的声音就会干涉你讲课。所以讲课者一定要讲出彩,吸引学生听,这样学生就不再讲废话。
14.讲的衍射:闭好门窗(尤其是前门),可以减弱声音的衍射(绕射),增强声音的反射,讲课效果更好。教师(或培训师)绝不可以背后议论学生的不是,小心隔壁有耳。相反,要在背后多说赞扬话。如学生甲来问题,教师(或培训师)不经意地说赞扬学生乙的话,让学生甲传给学生乙,这样学生乙会对教师(或培训师)更尊重,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15.讲的多普勒效应:讲课者边讲边走近听课者,听课者的听到的频率会变高,(有利于醒瞌睡)讲课者边讲边远离听课者,听课者听到的频率会变低。有经验的教师(或培训师)会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地讲,绝不只在讲台上讲。
16.讲的共振:物理共振,发生共振时,振幅最大。心理共振,有经验的讲课者,总是讲到学生的心坎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迎得学生的掌声。
17.讲的回音:物理回音指声音在室内的反射和全反射,教室的装修要考虑回音对讲话者原声的影响。心理回音指学生听教师(或培训师)讲课之后心灵的反应。教师(或培训师)一定要听到学生的心理回音后再讲。行为主义认为“反馈造就完美”。的确,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教师(或培训师)决策下一步教学措施的依据。有经验的教师(或培训师)在使用讲授法时也是教师(或培训师)讲一会儿,学生讲一会儿,而不是独霸话语权,剥夺学生的话语权。学生的听课活动包括:听讲———思考——反馈——笔记等环节。有经验的教师(或培训师)会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完成听课活动。
18.讲的用词:用词要贴切。表扬学生可用夸奖的词。成语、典故、歇后语、谚语、格言、名人名言的引用要恰当。会用时髦语言,如PK、DIY、粉丝、给力等。
19.讲的语气:少用命令语气,多用商量语气,多用感谢语气。
20.讲的修辞:善于使用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比拟、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对比、反复等交替使用。
21.讲的表情:表情丰富,面带微笑。有的教师(或培训师)很吝啬对学生微笑,这是不对的。微笑是最美的表情,人人喜爱。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别恩发现: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或培训师)在课堂上的表情何等重要。教师(或培训师)在使用讲授法时就是一个演员,要靠丰富的面部表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人几千年的历名造成为人比较内敛,面部肌肉不发达,面部表情不够丰富。这方面中国教师(或培训师)要向美国人学习。对于悲伤的事,表情要契合内容。
22.讲的手势:讲话配合手势,会省力不少。也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增加其肢体语言。美国教师(或培训师)讲课,手势不停,手势配合语言,绘声绘色,声情并茂,非常吸引学生。读者可上网易(www.163.com)去看一看美国各大学名师的“公开课”。(在网页右边中上部有“爱上公开课”栏目,不需要花几十万元去美国留学,就可以学到美国教师原汁源味的教学方法。)
23.讲的眼神:眼神应扫视全班学生,不要只盯着一个学生看,除非那个学生严重违犯课规。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反应,善于用眼神与学生沟通。
24.讲的姿势:除非生病,一般情况都应站着讲。国外总统的讲话也是站着讲,为我们的领导干部老是坐着讲?站着讲神、气、神充足,气场更足,听众听得更专注。你在哪儿看到过坐着讲的演讲家?
25.讲的着装:中国有13亿人,有多少人会穿衣裳呢?中国有3000万教师和培训师,有多少教师(或培训师)会着装呢?服装分为工作服、运动服(含泳装)、休闲服、时装(流行服)、睡服等。教师(或培训师)在工作时(周一至周五)应当着工作服——标准西装(教师(或培训师)按国家课程标准施教,国家课程标准未规定的,则按国际标准办);在运动时应当着运动装——比较宽松、结实而有弹性;在休闲时(每天下班后、周末两天)——应当着休闲装(如夹克);在社交场合应当作时装——光彩照人;在睡觉时应当着睡服——舒适(可也裸睡)。男教师(或培训师)穿西服一定要打领带,最好五套西服,五件衬衫,五条领带搭配好,轮流穿。(雅戈尔比较好)我天天就是这么做的。女教师(或培训师)穿西服也最好准备五套,轮流穿。(女装晶娜或PRICH比较好)(体育教师(或培训师)宜着运动装)教师(或培训师)一定要注意讲仪。
26.讲的对象:即对谁讲?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天赋、年龄、基础、学习心态等。(杨德发、刘美共同设计的《学习诊断与学习指导量表2.0版》揭示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41个因素有关,有兴趣的读者,可到wlxxzt@163.com去下载,密码:60525958)我们经常讲,备课要备学生。但是,我们常常对学生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对学生的了解远未达到我们对所教知识的了解程度。所以我们的教学不是有的放矢,而是对牛弹琴。深入研究你的学生,是你改变学生、教好学生的前提,不看对象、不加分析的教,效果怎么会好呢?
27.讲的时候:学生不愿听的时候不讲,先吊学生的胃口,待到学生愿意听进再讲。
28.讲的地方:在教室讲?还是在办室讲?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在教室讲,是在讲台上讲,还是在教室边走边讲,效果也是大不一样的。在讲台上讲,在黄金分割点讲,和在其它点讲效果也是大不一样的。要做一名好教师(或培训师)不可不察啊!
29.讲的内容:要研究哪些内容非教师(或培训师)讲不可。哪些内容教师(或培训师)不必讲,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比如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拼音,教师(或培训师)非讲不可。而拼音教会之后,每个生字的读音教师(或培训师)就不必讲了,让学生自己去拼读。美国著名创造家托兰斯曾经提出“内容不完全讲授法”,即教师(或培训师)在讲授过程中不应将内容毫无保留地讲给学生,而应该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创造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30.讲的问题:讲的内容确定之后,要将讲的内容问题化。即针对讲的内容,设计对听课学生的提问。学生听到的不是现存的知识,而是鲜活的问题。问题是思考的源头,学生思考问题,就达到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任何时候都应当牢记:“学生的学习是脑力劳动。”“教师(或培训师)的工作也是脑力劳动。”在思考上下的功夫越深、越广,取得的效果越好。以“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想(问题主义哲学)不是惧怕问题,而是喜欢问题;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勇敢面对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问题——总结问题——面对新问题,循环往复,和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善于解决问题的动物。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尤其是陌生问题、新问题、复杂问题、疑难问题等),不正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吗?
31.讲的猜想:问题提出之后,教师(或培训师)不要马上讲答案,不要自问自答。先让学生猜想!先让学生探究!学生自己去猜想、反驳、验证之后会得出答案(正确的或者错误的)。教师(或培训师)只需要追问学生是“怎么思考的”,点化学生,就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真正答案。所以,教师(或培训师)提出任何问题,都要让学生先猜想、尝试、试错,不可一下就抛出答案。
32.讲的感情:讲课要有激情。有激情才能感染人,才能感动人。激情哪里来,来源于你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感情。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乐意把它做好,就会激情四射。要体会到工作的快乐!要让你教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本身的快乐!渗透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经常问同事:工作与娱乐有什么不同?他们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是工作可以赚钱,娱乐则要费钱。有的人从工作中不能得到快乐,下班之后还要去娱乐,支出一大笔钱。有的人在工作中就能得到快乐,下班之后继续“工作”(如写文章、思考)几个小时,乐在其中,其乐无穷,下班后工作的这几小时还会赚更多的钱,取得更大的成就,历史上那些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大教育家无不是以工作为乐的人。还是爱因斯坦说得好:“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33.讲的趣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住:无论你讲得多好,你都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你在讲课时要把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你的讲课应当是有趣味的,在各门学科中,都有许多有趣的素材,勤收集、巧运用。
34.讲的简明:孟子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旋博者,善道也。”《学记》也有专门的论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臂而喻,可谓继志矣。”这就是说,教学的语言要令人易解明白,做到虽精少而能表达深奥的义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或培训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或培训师)讲课要注意语言的清晰度、严密度、动听度,切忌啰嗦、言不达意。据统计,在传统的、比较正规的课堂中,平均有70%的时间是教师(或培训师)在讲话。在新课改中,要把这一比例下降,据我的研究,最多不超过50%,或者教师(或培训师)说话的总句数比学生说话的总句数少。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教师(或培训师)做得到,我们大家都应当做得到。关键看你愿不愿意“改革教学方法”(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7条)。只有这样,才能让讲授法得到限制,让教师(或培训师)交替使用除讲授法外的其它教学方法。(参见本文附录)
35.讲的沉默:“沉默是金”在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师(或培训师)对学生施加喋喋不休、狂轰滥炸的语言影响,并不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或培训师)在与学生的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要有“语言的沉默”。可讲可不讲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不讲学生也懂的不讲,自己讲不好的坚决不讲(研究清楚之后再找机会给学生讲——研究性教学)。舍得“不讲”,就是少讲。少讲才能讲好。不要什么东西都讲一遍,这样既浪费自己的口水,也浪费学生的时间,适得其反,教学效果一点也不好。有位专家说得好:“教育应当是留白的艺术:教育,30%是启发;70%是等待。对儿童如此,对成人亦如此。”(《读者》2009年第19期第21页)
36.讲的倾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或培训师)与学生嘴对嘴。教师(或培训师)讲的时候,学生要倾听;学生讲的时候,教师(或培训师)同样要倾听。对教师(或培训师)而言,多倾听不同学生的心声,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基本条件。唯有学会倾听学生,教师(或培训师)才能教好学生。传统的教师(或培训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好,新课改之后,我们教师(或培训师)首先要做一个倾听者,与学生平等交流。
教师(或培训师)要能讲好课,还要善于倾听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或培训师)上课,广吸博纳。听名师的课,取其所长。听劣师(讲课讲得不好者)的课,体会讲得不好需要听者的忍耐、体验听者的难受,千方百计改进自己的讲课,不让自己的学生忍耐、难受。听常规课,体会短时间如何把课备好、上好。听赛课课,体会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把课磨成精品。善于听,善于学习,善于超越,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高效的授课风格。
37.讲的情境:善讲者,总是能创设讲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听讲,让学生喜闻乐见。
38.讲的纵横:纵向讲、横向讲,善于比较,建构知识结构,让学生脑海中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
39.讲的视角:站在教科书编写者的角度看,这节课该讲什么、怎么讲。站在考试命题者的角度看,这节课该讲什么、怎么讲。站在学生(初学者)的角度看,这节课该讲什么、怎么讲。站在竞争对手(如赛课的对手)的角度看,这节课该讲什么、怎么讲。然后综合这四个角度的构思来设计讲的思路。我经常以中国高中物理教得最好的张大同老师为竞争对手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张大同,华东师大二附中副校长、高中物理特级教师)还经常以香港、美国等地的物理教师(或培训师)为竞争对手来设计教学。要苦练讲授法,讲得比发达国家、地区的教师(或培训师)还好!
40.讲的真假:教师(或培训师)是宣讲真理的,但允许教师(或培训师)说假话。如学生不怎么聪明,绝不能说他不聪明,要说“你使用的方法不恰当。”如学生不勤奋,不能说他懒,要说“你下的功夫不够。”即使学生很笨,也要说“你是最聪明的傻儿。”总之,教师(或培训师)是真理的传播者,也是讲假话的高手,要善于夸奖“学生的不足”,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期望。教师(或培训师)要有意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最佳化。何珅对乾隆皇帝说话的方式,最值得教师(或培训师)对学生说,让学生听得舒舒服服的,乖乖地学习。
41.讲的次数:讲的繁体字“講”中有个“再”字。不要以为讲一次学生就百分之百地懂了,就百分之分地记住了,就百分之百地会做了,就百分之百的能举一反三了。很多内容要多次讲学生才能领会。特别是对“学科智力”低的、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更要反复讲,直到学生真懂为止。这也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42.讲的目的:讲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或培训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43.讲的感知:讲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平衡觉(又叫静觉)、运动觉(又叫动觉)、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它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直觉。笔者发明的“实验识字法”就是充分运用小孩子的九大感觉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可以让3——6岁的小孩子轻松识别2500个常用字(阅读中98%的汉字就认识)。经比较,“实验识字法”比古今中外任何识字法识字效果都好。
44.讲的逻辑: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辩证推理,讲的逻辑要严密,经得起推敲。教师(或培训师)是脑力劳动者,第一要善于动脑;第二要善于动口(口头表达能力、会说);第三要善于动手。学生也是脑力劳动者,第一要动脑学习(学会独立思考);第二要动口学习(教育实验表明:自己讲过的知识经久难忘。语文、外语等学科的学习更应大量动口。);第三要动手学习(技能训练)。如果教师(或培训师)在动脑上下的功夫不足,教师(或培训师)的劳动就会变成手工业式的劳动,就会变成费力不讨好的事。学生如果在独立思考上下的功夫不足,就会变成“重复的机器”。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在笔者看来:“思考是学习之父。”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只有靠不断地思考,才能达到发现的彼岸”。爱因斯坦取得了很多重要发现,如果有诺贝尔奖来衡量,他应该得五次诺贝尔奖(实际上只给他发了一次),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还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不论是教师(或培训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只有围绕问题在思考上下功夫才是最正确的做法。笔者经常思考一道题的解法达几十个小时,直到找出最简捷的解法才罢休。
45.讲的关键点:怎样突破难点正是讲课的关键点。或者用实验,或者用推理,或者用作图,或者用动画,或者用视频,等等,不一而足,只要能突破难点,各种手段都可用。我常教学生用“实验法”突破习题中的难点。难点一定要突破,一定要巧破,一定要讲透。俗话说“苦练三年,不如名师一点。”名师这一点,就是点在关键点。亲爱的读者,你是这样的“名师”吗?讲课不在于讲得多,而在于突破难点。所以一定要讲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技巧。突破难点,势如破竹,学生接受起来易如反掌。反之,没有突破难点,讲的话再多,只能增加学生的反感。近年来听了数百节课,发现很多老师一节课几乎全部用讲授法,讲得太多,而真正的难点,又没讲破讲透,把自己讲得汗流浃背,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根据帕累托法则,20%的难点要用80%的精力去讲,80%的非难点仅需要用20%的精力去讲。所以使用讲授法不可平均用力,而应当把力用在刃上。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或培训师)要讲“规律”发现的过程,讲“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笛卡尔说得好:“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各学科的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小结、钻研、应试、反思等学习的八个环节都有效率较高的方法;让学生在各学科的了解、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等学习的八个层次上都有较好的方法。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技巧,学习也不例外。教师(或培训师)要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的解题技巧讲给学生听。
46.讲的板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85%以上的知识是经过视觉形象为人所摄取的,所以讲课应配合板书、板画、必要的课件、操作(实验)。板书一定要写楷书,字稍写大点。教师(或培训师)写的速度慢,清晰,让后排的学生也看得清楚,抄得下来。初、高中学生一定要学会写行书,抄笔记用行书,很快抄完,不至于因为抄笔记影响听课的效果。
47.讲的板画:要口讲指画。学生最差的是抽象思维能力。板画可以让抽象的变形象。现在是读图时代,更要多板画,画好板画。教师(或培训师)一定要用尺规作图,给学生留下好的楷模。教师(或培训师)不可在学生面前卖弄手艺高,随手就可把图画好,这样会给学生作了不好的榜样。讲课时,语言、文字、图画、公式、数据结合,求得最佳效果。
48.讲的操作(实验):边讲边操作,边讲边实验,对突破难点、引起兴趣作用颇大。即讲授法与示范操作法配合使用。我提倡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各学科应当大量地做实验。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都可以做实验。很多成语词典解释“冰山一角”解释不清楚,语文教师(或培训师)如果做一个实验,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49.讲的课件:一些在中小学实验做不出来的实验,用课件展示出来就非常形象。如高中物理“回旋加速度器”用课件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看清粒子在电场中加速(改变速度的大小)和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改变速度的方向),比教师(或培训师)声嘶力竭地干讲效果好得多。
50.讲的数据:讲课时,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最有说服力。
51.讲的环境:教室布置得有吸引力,学生座位舒适,环境宜人。
52.讲的愿景:讲本门学科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及应用。讲本门学科在未来的发展愿景,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作为应试,要对学生有高的期望值,有满分意识。作为杰出人才的培养,要有发现意识、发明意识。唤醒学生的梦想,培养学生的使命感!(紧转下篇)
(本文为杨德发老师原创投稿)
延伸阅读:
怎样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8)——杨德发的答案:突破难点、攻克难题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