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学习,你可能会误了孩子

2017-11-15 李晶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李晶专栏】

不学习,你可能会误了孩子

原创作者|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64ecgua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图片来自网络


当孩子站在他喜欢的小食品货架前,眼泪汪汪地看着你,或者拽着你的衣服,又或者大声哭闹喊叫,都只是为了想让你给他买下来时,你会怎么办呢?

会不会想着孩子怪可怜的,或是怕耽误自己的事,又或是想让他安静下来,只好满足了他的要求呢?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小食品里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无益的添加剂,多年后,可能会因此导致孩子肥胖、严重疾病、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或其他不良后果,你又会怎么做呢?

是不是想到为了孩子未来的健康,不管他怎样央求和哭闹,都要让他远离那些小食品呢?

孩子高考报志愿时,你是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帮他分析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薪资收入、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然后引导他报考你所钟情的专业呢?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假如他勉强报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未来四年他很可能会心情压抑、抑郁,甚至退学;未来十年,他很可能会转行,即使留在本行业,也很可能因为不喜欢或不擅长,而长期没有建树,并失去升迁的机会,整日郁郁寡欢,你又会怎么做呢?

是不是想到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幸福,一定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呢?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最大的帮助。但怎样才是好的做法,怎样做才是帮助而不是添乱,不同的人看法可能截然相反。

所谓不同,有些是在生育孩子之前就存在的,比如先天个性与受教育程度;有些是在生孩子以后出现的,比如对养育知识的学习意识。

一般来讲,人的个性很难改变,受教育程度也很少发生根本变化。但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经济状况如何,只要坚持学习,一定能使自己变成更称职、更值得孩子信任的父母。

1、兼听则明

女儿出生前,我看到一本育儿书里写着:“孩子要定时喂奶,没到时间,哭也不要喂”。“孩子哭的时候,也不能马上抱起来,那样他会过分依赖父母。”

于是女儿在出生的前两个月里,经常饿得哇哇大哭。而心如刀绞的我,只是硬着心肠坚持。

直到看到另一本书里写:“孩子饿了就要喂,哭了也要抱起来。这都是孩子最真实的需求,如果总是不能及时满足,他就会留下心理阴影。”

于是,我如获至宝地坦然顺遂女儿的需要和我的心意,然后我们各自心满意足,相安无事。

今天,育儿观念比之前进步很多,但不同理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各种标题党,观点相互对立又都言之凿凿,让我们感到更加无所适从。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是: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否则就会辨不清真相。

就比如我们看到的教育文章,每个理论都自成体系,看起来天衣无缝,但其实每个理念也都有它的局限性。而且,所谓“有教无类”,一个理论再完美,也不可能适合所有孩子。

专家带来的是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开阔的思路,它可以让我们打开眼界,增长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分析、对比、尝试,然后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状况和孩子个性的最佳方案。

所以,学习越多,判断力越强。否则就会像我当年那样,对看到的第一本书里的内容奉若圣旨、盲目跟从,反而伤害了孩子。

2、避免偏激

有些父母总是怕孩子的学习落后,想方设法地给他报各种补习班,或者到处找课外题让他做。孩子刚有点时间想玩一会儿,就斥责他没有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也有些父母认为应该让孩子的童年更加快乐,不让他参加任何课外班,甚至对他的学习采取放任的态度。老师反映孩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的问题,父母也从不重视。

用功学习,不意味着学习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快乐教育,也不意味着放任和纵容。

如果概念化地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存在偏激。那种抵触一切课外学习,和视一切素质教育为异类的想法,都会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

因此,要么因各种声音的干扰使得教育素质不能坚持到底,要么发现孩子综合竞争力过低时已然无能为力的现象都很普遍。

要想减少因认识偏差导致孩子方向性失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更加开放地学习更多理念,获取更多信息,同时兼顾课堂学习、综合素质和人格培养。这样,父母才更加坦然与坚定地走最适合孩子、也最有利于他长期发展的路。

所以,不预设任何前提,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以更宽容的胸怀接纳,我们对自己的选择就会更有信心,也更容易坚持。

3、 有预见性

如果知道吃多零食会生病,他再怎么求,父母也不会给他买;

如果知道学了不喜欢的专业,会让他退学,当时父母肯定不会逼他。

所谓后悔,并不是做了努力而没有达到目的,而是根本没有预料到事情发展,结果出乎意料。

培养孩子,父母最不能承担的就是“后悔”。因为自己知识和见识的欠缺导致孩子遇到大的坎坷,或者孩子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是之后再多的努力和付出都无法弥补的。

我一直主张,父母应该站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的未来,思考如何解决孩子今天的问题,这样所做的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谁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呢?所以作为父母,学习一切新鲜的、面向未来的知识,更是我们的必修课。

比如对互联网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未来对于知识的获取并不难,而一个人的最大价值是他的思想;比如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快速发展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当空间距离可以迅速缩短时,心与心的距离变得更加重要。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但可以影响他一辈子。父母的教育是否具有预见性,直接决定了他未来可以走多远。

所以,探索一切熟悉或陌生的领域,学习一切有用或无用的知识,让自己和时代走得更近,对孩子的教育就更有价值。

想教育更好的孩子,首先要做更好的父母。

而一旦停止学习,就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

本文语音版已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搜索“陪伴的力量”,欢迎收听!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爱心与责任心,无法速成

如果你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她的目标!她的坚持!

得的到,也要守得住——学霸的悲剧终结美丽童话

你真的准备好送孩子出国留学了么?

中国妈妈和德国爸爸在美国(二)走在文化的“三角洲”

中国妈妈和德国爸爸在美国(一)

孩子不让我管他交朋友

这三个家教传统过时了么?

“小绅士”和“小淑女”是怎样养成的

爸爸,我只想比工作重要一点点

最好的家训——林则徐的“十无益”

让孩子更积极的诀窍——从马未都减肥想到的

控制唠叨三原则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

中国妈妈与犹太爸爸的育子碰撞

犹太人的家教,惊醒世人

一管就烦 一放就松——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别毁了孩子的青春期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从一扇门的距离开始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课外辅导班,想说爱你不容易

孩子,给你三十年——我们的养老

家长聪明还是平庸,11张图告诉你差距在哪?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

当当网购书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