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围观《方方日记》:一部现实剧情的荒诞剧

崔新生 CCVI数据微观点 2022-07-09

逻辑是常识的最高依据。

常识因内心极致的诚实而平易近人。


一部剧,成功之处最重要的就是剧情冲突程度,有高潮有低谷,跌宕起伏,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嬉笑怒骂或者下作恶心,都将剧情推向一波一波高潮。

在一个充满荒诞素材的群族日常里,人们需要有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所有荒诞不经,那些荒诞不经的行为和举止,以极其荒谬的姿态,向人们展示自己在其中的表演功夫,有的拙劣、有的精于世故,时代就是大幕,徐徐开启之后,幕布已成碎片:人们再也无处遁形,台前幕后一片狼藉。

当剧情一旦接近现实,所有人都自动成为事实的掩饰者,因为这样可以钝化对事实可能残酷性的刺激。一些人假装旁观、置身事外,其已经没有资格去褒贬对错,所谓正义或邪恶,本身都是恶心。

围观方方日记,然后指指点点,大多人身攻击而不会想到方方仅仅是一个符号:我对方方是男是女无感,而只看文字内容——依法不依人,就因为这一点,我从来就直指真实,即使不能到达但方向不会有错。

不妨有一个浅显的逻辑推演:

方方日记的背景,是因为当时有关武汉的信息几近封闭,且所披露的信息,一再被质疑并证明是错误甚至罪恶。而此时方方日记的持续发表,成了所有急于了解武汉真实境况者的一个难得的窗口。之所以难得,是因为如果当时有多几个“方方”,那今日的方方就不会成了热词,起码不会现在这么热。
还有就方方日记所记的真实性。日记本身只代表记日记的本人所知所感,不是专业论文。至于个人日记私藏还是公开,那是写日记的个人选择,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的个体自主行为,除非这一个体行为伤及了他人,那也应有被伤及的他人举证、追责,比如方方日记里的“医生朋友”,就是举证和追责方。
至于方方日记应该不应该在国外出版,或者起码在国内出版后再决定是否在国外出版,此就太过霸道和荒谬:一个人出门是先遇到人,还是撞了鬼,事先自己都不知道,方方日记的文字早就在互联网上被几千万甚至上亿人看到过,看到的人里有不尽然全是国人,中国至今国际化通晓中文的外国人不计其数,其中哪一个想翻译成别的语种,是基于已经有数千万甚至上亿人看到这一事实。方方自己想挡也挡不住,何况发表的是已经在中国“发表”过的文字,又是方方的个人版权行为,此时论及隐私,谁的隐私?发生在一个城市蔓延至整个国家被禁足,这难道是隐私?这个城市自己的隐私?还是一个国家的隐私?你怎么就不问问自己为什么现在还不能正常上班或自由聚会?

还有,方方日记事后如此喧嚣,方方本人应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在一个虚拟世界,即使再强大的势力,也很难深度并真正持久地左右舆情。这一点,可以从一个划时代的一位医生“老子到处说”的几十上百个版本持续“发表”,就可有所体会。

我对方方所谓的常识颇不以为然,常识只有基于内心极致的诚实,经得起基于事实或实事求是的逻辑始终轨迹的推演,方可予以敬意;而人云亦云不是“常识”。

当然,荒诞的世界滋生荒谬,对逻辑敬而远之甚至仇视的,比比皆是:因为逻辑就极致的实事求是,如同常识的逻辑,就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因为逻辑可以推翻人云亦云的“常识”,所以一门心思想左右或主宰他人意志的人,惧怕逻辑的锋刃。

因为,为了保持“我永远过的比你好!”、“我的国永远比其他国家厉害!”,此本身就不实事求是,经不起基本常识的推演。

至于从特权着手,谴责厅级方方,更是小丑所为:小丑者,仇视特权,而往往是特权的向往者。因为向而往之而不得,所以就视一切比自己境遇好一些的一切仇敌,似乎是对方占据特权而导致自己得不到。之所以谴责方方这一厅级,就是因为那个作协没有实权,是可以欺负欺负的,如果是医院蔡书记那样的正处或者副厅,你还敢欺负欺负么?更何况即使是所谓特权,也是组织给的,而是不是通过腐败买官卖官弄来的,这个大可彻查,但那是另一当事了。假如我是方方,我住几千万的别墅,根本不屑于辩白,那是老子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

至于因为出版日记,给什么敌国递刀,递刀这样的事儿还少么?此类文字可做凶器,这点儿杀伤力,是不是太看不起本国的强大?!

在一个心里住着一个自己就是帝王的族群,已经习惯于左右和主宰他人的命运,以此当成自己成为家长的机会以及成就感。

本来,人性丑恶与人性美好,有如白天与黑夜,都可以成剧。之所以丑恶和苦难,更能成就不朽,是因为其更具有激发人们向往光明和美好的动力,同时使人们对自身可能丑恶的警戒。

病毒也是生命。这一次就是给骄傲无知到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类一个下马威:你们不是已经牛逼到人定胜天么?怎么我已经弄死了你们成千上万,我是谁你们都弄不清楚?!还没完事呢,怎么这么快就打算忘了?!

这部荒诞剧无幕可落。我只看剧情台词,而对谁参演、谁是主角配角毫无兴趣。至于什么左右,我自己的经历就是,所谓左派也曾经将我的文字置顶、右派也传阅过我的章节:我谁也不认。


我正在写一个基于符号的虚拟交易章节:所有的符号,都等同于特权的特别级差。不仅仅的行政官员,甚至于研究员、教授、博士等等,都是特权等级符号而不是学问高低深浅的标识。所以,只要是特权符号,就可以交易,因为能带来现实好处。

这是题外,一个疯狂追逐虚拟交易的族群,最终获得的只能是虚荣、虚伪的果实,哪怕露着腚,也要把上面那张小脸涂抹的五颜六色。




END-



近文闲阅: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真实关系

是谁说“我觉得今天北京有点热”?

大多数人,只要面子不要脸

自性、空性的逻辑认知和推演

那个骂驴的人最后自杀了

以甩锅引发的世界大战第一回合正在开启

当死亡都可以变现,已经挡不住人们发财的步伐

国学即锅学:造锅、分食权以及厨子的厨艺

“美国人民”都哪儿去了?

哀悼多么具有仪式感,也不抵冤魂一叹

一个“无心”之举,不仅毁灭“中国口罩”,还有“中国制造”的沦陷

从方方的“家丑不可外扬”到“中国口罩”

大国或正在失去的机会:灾后重建和秩序重构

黄奇帆的“三点思考”有点儿一厢情愿

打“封关闭锁”的算盘非常危险!

那种深刻到骨子里的自私和无情无义

全球化只有波折没有终结:谁被抛到波峰谁就会跌落低谷

工信部部署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 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有人想害朕”以及阴谋论的起源

不能出离,何以一览众山小?

一地的山大王在疯言妄语

三省吾身的传统文化哪儿去了

有关佛法或鸡汤

“怒怼”和“可能”,除了没教养就是没事惹事儿

世界本可以是君子,你何以要当小人?

“失控的世界”以及她的救赎

张文宏医生:嘲笑别国疫情蔓延,猛夸自己国家棒,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

有关世界、有关病毒:只有挫折没有胜负

每一个谎言都有愧于真相!

吹哨的走了,吹箫的来了

一只哨子和她的100个版本,都是同一首曲谱------

建议编制《敏感词词典》,别让“老子到处说”

被背叛的遗嘱 | 汉字流亡之勾陈

一只口哨的荒诞之旅

这场行为艺术不完全纪录

宇宙与世界的交界处——《山海经》的秘密!

从家长所有制规律兼论传统医学之传承应用

经理人的传奇:杰克·韦尔奇以及GE时代

8000万人口/2300多个世界名牌,如何做到?

中国市场需要重新定位和估值

“专利第一”、“论文第一”,何以从鼓励到抵制?

论生存危机

PPT分享:看5G如何改变生活

决胜「未来工业」:操作系统生态战争

Creative Championship创锦赛:鬼才设计师们的经典巨作!

300多个核心专利?比亚迪的弥天大谎让股票市值狂增100多亿

媒体 l 华为指数Cui Huawei Index编制人:华为指数定义华为具战略工具价值

中国工业网:CHIII崔氏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力推“榫卯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