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建事务||本科生党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



本科生党支部开展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主题活动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用红色文化凝心聚力,2021年4月27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万朝春和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刘志东带领学生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前往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六烈士墓参观学习。

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简称广州文总)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它是由左翼作家联盟、社会科学家联盟、社会科学研究会、新闻记者联盟、世界语联盟、电影演员联盟、话剧演员及美术工作人员等联盟组成的。其成立对当时团结教育进步青年,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治主张,唤起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为1936年共产党组织在广州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广州文总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宣传爱国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反蒋抗日主张,向青年学生做启蒙工作。广州文总的活动却遭到陈济棠军阀政府镇压。

1934年1月28日晚,广州文总为纪念上海淞沪抗战两周年暨福建人民政府事件,在中大附小礼堂开纪念会,中大抗日剧社在会上演出抗日剧目。演至中途,社联的同志遭到早已埋伏的国民党侦探逮捕,数日内被捕的广州文总成员和进步群众60多人。在狱中,尽管敌人百般拷打,严刑逼供,温盛刚等人依旧守口如瓶,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934年8月1日下午3时许,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赖寅倣、郑挺秀、何仁棠六位同志毫不畏惧,拉紧着手高声唱着国际歌走上囚车。他们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兴亡,在广州东郊红花岗英勇就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上述6位同志为革命烈士,即史称广州“文总”六烈士。广州市银河公墓中有一块刻着“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牺牲六烈士墓”的石碑,上面写着这6位烈士的名字。



 

在讲解员王菁菁的引导下,党员同志和党员发展对象有序进行参观学习,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将大家重新带回那个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深刻体会革命先烈为解救民族危亡而不屈抗争的精神。

参观结束后,党员同志们互相分享本次活动的感受,将写有自己所感所悟的便利贴,粘到留言板上。

 


有党员同志感慨,“英雄的永垂不朽,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他们所为所行给后世人所带来的激励和成功。每一块烈士碑上都是血泪和成长的写照,是我们该了解的。青年人当不忘归途,展望未来!”。

最后,万朝春副书记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倾听历史的回响,回望奋斗的历程,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热爱祖国,珍惜生活,延续革命先辈的精神血脉,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党史课堂党史课堂||党史学习:读什么?怎么读?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由数字看“关键点”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100个党史知识点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19-1949)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49-1978)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 (1978-2020)

党史课堂||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党史课堂||石仲泉:从百年党史看自我革命

党史课堂||谢春涛:百年大党何以永远年轻

党史课堂||中国共产党在广东100年的光辉实践

党史课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广州大学在行动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发展对象培训开班

党史课堂||学百年党史,育世纪新人:GUPA在行动

党建事务||样板支部结对建,凝聚合力共提升

党建事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党建事务||样板支部结对建,凝聚合力共提升

党建事务||政府管理系党支部赴荔湾博物馆参观学习

党建事务||社会学系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主题活动
党建事务||学院行政党支部赴两塘公祠参观学习

视点2021
董石桃:监察下乡:监察职能基层延伸的国家治理逻辑董石桃:新时代科学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五个维度
董石桃:嵌入性视角下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
丁魁礼:科研不端行为的惩罚强度研究
陈潭:数字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与新路径
周利敏:大数据时代的社交媒体与自然灾害治理周利敏: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谢俊贵: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谢建社:在《环境智能与人性化计算杂志》发表论文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