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i年度榜」2017年的1000个展览里,哪个值得被铭记?

刘霞 Hi艺术 2021-01-17



作为一枚职业“看展人”,我在过去2017年的生活,就像那只肉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的绿蛙,我不是在看展览,就是在看展览的路上。有点搞不懂你们养个青蛙都能养这么嗨的我,决定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思路,不如搜索微信号hiartmimi,包养“Hi小秘,她每天都在看展览,每天都会向你汇报好看的展览照片和展览介绍,还时不时的给你几张免费的展览门票,带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艺术之旅。明明有趣多了!如果你还犹豫不定,那我只能先请她介绍一下2017年她都看了哪些展览,以及她和她的小伙伴们一同邀请业界KOL(Key Opinion Leader),在2017年的1000多个展览里,选出来了哪些惊艳四射、美好了时光的好展览。


Hi小秘本人



1179个展览

这个数字是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Hi小秘关注到的展览总数(而真实存在的展览数量远大于这个,但你们要相信,Hi小秘11年的从业经验选出来的展览才是好展览)。

这些展览平均到每个月大概有近100个,Hi小秘跑断腿的日常你们可以随意想象,但也并不是每个月都这么繁忙。甩掉了1、2月份坐吃等死的过大年气息,艺术圈很快就在3月份憋了一个大招,放出了174个展览开幕。当然在天气还未回暖的3月份就如此躁动的主要原因,还是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举行。借着这个一年一度全球从业者都会来到亚洲的机会,从北京到上海再到香港的艺术同行们都卯足了劲儿,招待客人。从9月份开始,艺术领域进入博览会扎堆的“下半场”,展览数量也有所增加。

2017年,我们关注到的当代艺术领域的展览数量



画依然是主力

在这些展览中,有398场是绘画类展览虽然“绘画已死”已经被说了几十年,但到今天依然当代领域展览数量最多的一个门类,并且在对绘画的质疑声中,有策展人和艺术家反其道而行,通过一系列主题性展览来讨论绘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在绘画的框架下,另外还有62场抽象绘画展览。其次有250场展览是综合了多种媒介的多元化展览,这也代表了当下艺术家创作的基本面貌,艺术家们不再拘泥于一种创作手法,而在观念的指引下借助任何利于表达自身想法的媒介进行创作。包括高科技在内的新媒体类展览以139场的数量成为2017年展览数量排名第三的展览门类,也证实了新媒体是未来趋势无疑。另外还有68场水墨类展览,有68场雕塑类展览,55场摄影类展览。

2017年展览中,七个不同门类所占比重



北京还是艺术之都

如果将这些展览按照城市排布,北京依然是占比重最多的城市。这主要归功于北京依然是全国画廊最多的城市,虽然上海以艺博会和美术馆带动的艺术气氛,在2017年完全压倒了北京,但回归到展览日常,北京依然是当代艺术之都。

2017年当代艺术类展览主要活跃城市和地区



广州和深圳共同构成的广东同样进入当代艺术一线城市,相较于广州的温吞,深圳在政府和资金的支持下,从2017年后半年呈现强势直逼上海的气势,就像很多人说的, 未来的深圳潜力无限。成都和重庆所在的西南地区已经同北、上、广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而武汉作为曾经的当代艺术重镇,2017年也一鼓作气举办了多个重量级艺术家个展以及重量级群展,有重新崛起之势。西安和银川因为有OCAT西安馆和银川当代美术馆这样持续举办优质展览的美术馆的存在,也频繁进入Hi小秘的关注范围。

当代艺术展览不同城市比重



665位艺术家 & 45场艺术派对

在过去的2017年中,有665位艺术家举办了个展,其中包括91位国外艺术家在中国的个展。整个一年中,同时举办了469场主题性展览。同时还有45场国际性的、嘉年华式的艺术节和双年展相继举行。比较有趣的是,这些“艺术派对”多于9月后举行,或许双年展和冬天更配。另外这些双年展的举办地区多位于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也可见优越的经济环境是艺术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或许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也应该向南方城市学习,用艺术助推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



Hi小秘介绍完了2017年展览概况,下面将奉上Hi艺术编辑部以及当代艺术领域各生态链条的不同嘉宾投票推选出的年度个展、年度主题展、年度艺术派对TOP10。(排行榜以投票结果得出,票数相同将名次并列。比如以下年度个展TOP7由四位艺术家并列。)




年度个展TOP10

(点击标题获取更多内容)


NO.1

詹姆斯·特瑞尔 James Turrell 回顾展

龙美术馆(西岸馆)



这个在2017年1月份就已经开幕的展览被大家回忆了整整一年,或者现在翻翻朋友圈,还有人的头像是出自此展。主办方龙美术馆花千万元打造的展览,用心程度自不必多少,老爷爷用极简的灯光在美术馆为观众营造的浸入式浪漫氛围着实也是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而如何巧妙的将科技转化为能够带来心灵触动的艺术形式,也成为新的科技艺术的绝佳案例。



NO.2

宋冬:不知天命

上海外滩美术馆



非常巧合的是,宋冬“不知天命”的展览同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是同一天开幕的。同样在一年结束的时候依然能够被大家记着。这两个展览分别列为榜首和第二,正是要告诉我们好的艺术最关键的,依然是如何打动人。在宋冬的作品中,时光在日常中留下的痕迹从不掩藏,正如他说他是一个可以从过去中获得力量的人,观众亦可以从宋冬的作品中获得力量。



NO.3

赵半狄的中国Party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这是一场以赵半狄近三十年创作为主角的“中国Party”,更是艺术圈“游子”赵半狄的回归party。赵半狄曾凭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外在秩序,三十年来,他逆潮流而行直指时代的症候,留下了诸多赞叹、不解、争议。但从这场展览我们也看到了,一路走来,赵半狄的号召力的影响力从来没有减弱。



NO.4

彼得·多伊格:小屋与独木舟 世界不可理喻之静

北京林冠艺术基金会



同样贵为英国当代艺术界耀眼的巨星,但在外人看来,彼得·多伊格比不上赫斯特名噪世界,作品看起来也不如马琳·杜马斯灵动,在哈德·里希特的老辣前,色彩也显得过于朴素。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位绘画语言看上去并不那么锋芒毕露的艺术家,不仅成功问鼎了英国在世最贵的艺术家,也成功捕获了中国观众的心。



NO.5

徐冰大型个展

武汉创意天地合美术馆



这是一个必须要上榜的展览。直到今天,几乎每一年我们都可以见到这位出生于1955年的艺术家的新作。但也是直到今天,徐冰从美国归国整十年。我们才在武汉的合美术馆,第一次见到徐冰在国内举办的具有回顾性与专题性的最大规模个展,看到他创作中鲜为人知的一面。而艺术家徐冰和策展人冯博一、王晓松的组合,又几乎构成了展览无需多言的品质和水准。



NO.6

被遗忘的典范: 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虽然是艺术家梁铨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每两年一次的常规个展,但画廊将1000根竹子和太湖石搬到展厅营造出的空间感,同作品相互呼应,还是惊艳了北京3月份,依然属于冬天的时光。不由自主的将作品中潇湘八景往江南春色的美景和诗意里想象,可以算得上是画廊布展的典范。



NO.7

KAWS:始于终点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粉丝经济的光芒照耀艺术领域的一次展览。从排队看展览,到排队“抢”衍生品。这个是风靡潮流世界的偶像级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流行的力量。他曾纵横街头文化、流行时尚、当代艺术殿堂20年,将原本泾渭分明的涂鸦、设计与艺术领域进行融合,建立起自己强大的艺术王国,并且与多个时尚品牌合作设计的作品引发全球消费世界与艺术市场的追捧,就问你想不想要KAWS那个标志性的小玩偶。



NO.7(排名并列)

王礼军个人项目:502

后沙峪某小区502室



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次展览,但它的意义却比一次展览更大。展览的标题:502,是这个人项目的展出空间北京,是顺义后沙峪某小区某幢楼的502号,也是艺术家即将搬迁入住的新家。而将过往生活和未来想联系起来的作品,以及饱含着自己家庭三代人温情的作品,所承载的情感已经超出了“作品” 的范畴:生活空间变换时留下的线索,有家人彼此之间无法计量的付出......



NO.7 (排名并列)

尹朝阳 在嵩山

苏州博物馆



作为70后最重要的艺术家中的一员,尹朝阳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作品的不断变化,从《青春远去》,到《失乐园》,从人物到风景,他完成的是自我不断向内的挖掘和生长。而在苏州博物馆的展览“在嵩山”是他新作最集中的一次展出。再50多次的出入嵩山之后,艺术家能够自如出入的已经不止是画面。



NO.7(排名并列)

宣言:朱利安·罗斯菲德

昊美术馆



这次展览是德国艺术家朱利安•罗斯菲德自2012年以来在中国的第一次大型美术馆级别个展,展出了罗斯菲德过去12年里的重要作品,包括5件电影装置和21张摄影作品中,而其最热点的作品,由凯特·布兰切特演出的《宣言》更是为其加分不少。但展览背后,昊美术馆(上海)的开馆展同样是其上榜的重要原因之一。筹备多年,加上对温州馆几年经营的经验,以及主人郑好对品质的要求,让昊美术馆的未来颇令人期待。



NO.7 (排名并列)

向京 没有人可以替我看

龙美术馆(西岸馆)



向京的真诚和勤奋,总是能频频打动人。2016年在北京民生美术馆的展览“唯不安者得安宁”,她对自己创作生涯的一次较为清晰的整理,同时展出了新作《S》。2017便在上海龙美术馆的展览将时间界限划在了“1999-2016”,从初到上海,到再离开上海,3600余平方的空间里,一个21年的回顾展。






年度主题展TOP10

(点击标题获取更多信息)


NO.1

相思巴黎—馆藏常玉展

台北历史博物馆



这是一场迟到了多年的展览。1964年,常玉应教育部邀请到台湾教书并在史博举办个展,却因故未能成行,1966年,常玉在巴黎因瓦斯中毒过世,此前运抵台北展览的几十幅画作,便遗留在台湾教育局的仓库里,后由台北历史博物馆保管。早在2016年底,常玉逝世五十周年之际,便有消息称台北历史博物馆将于2017年3月举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常玉个展。后来因故放弃与私人合作,展览改为“馆藏常玉展”,共展出常玉作品52件。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特意为常玉飞去台湾,位居榜首也是理所因当。



NO.2

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 2017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例外状态”中的UCCA带来的一次“例外状态”。四年一回的大规模群展,5位年轻策展人的参与,23位国内外艺术才俊,UCCA在10年里的心路历程……都是构成这个展览上榜的理由,但最重要的理由依然是UCCA展览的实验性。延续过往的展览理念,试图在2017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性时刻将艺术实践置于切近的社会现实中进行审视。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均获得一个独立的空间,在相互区隔的同时,彼此之间又形成某种呼应关系与清晰的节奏,从而以“星丛”的模式建构具有整体性的“例外状态”。



NO.3

zip未来的狂想

今日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2015年推出的“今日未来馆”概念再度落地,在这场与“为发烧而生”的小米联名、以“狂想”为注脚的展览中,今日美术馆打包了今时今日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新鲜的新媒介艺术,并试图以此为引子,“解压”可见或未知的未来。



NO.4

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就在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开幕之前的几个月,这个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共同策划的“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展出了卡塞尔文献展60年发展历程中作品和文献三百组,提前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真正触摸“文献展”这个陌生的概念。



NO.5

潘玉良:沉默的旅程

广东时代美术馆



这并不是一次关于潘玉良的文献展,而是策展人蔡影茜邀请于渺、王之博、胡昀、黄静远、44剧场、方璐、秦晋、宋拓等艺术家针对展览主题创作的新作展。用一次展览来研究一个人带出的一段艺术史,展览成型的过程,也是策展人和艺术家不断迈出自己的熟悉领域,走向更远的一次尝试。是一场无论是对美术史学还是对策展都足够不同的一次展览。



NO.6

德国8系列展览



博伊斯、基弗、里希特、巴塞利兹、伊门多夫、劳赫、基彭博格、西格玛·波尔克、吕佩尔茨……德国艺术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这份“德国8”系列德国当代艺术展览,55位艺术家,近320组作品,是迄今在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展示。北京当代艺术领域倾巢而出的观摩,也着实是对德国当代艺术的一次朝拜。



NO.7

高压-杜尚奖·法国当代艺术现场

红砖美术馆



马赛尔·杜尚奖是法国国家意志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投射。与印象派等现代主义的辉煌时期相比,战后法国当代艺术逐渐式微,这个曾经无比重要的艺术帝国在当代甚至很难找出世界级的大师和艺术流派。正因如此,自2000年设立的杜尚奖成为法国重归艺术中心道路上重要的选择。而这个夏天在北京、广州两地的两场与杜尚奖相关的展览,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该奖项管窥一斑的机会。



NO.8

锡人的心脏——木木馆藏中的后网络艺术

M WOODS木木美术馆



木木美术馆90后合伙人首次以策展人身份亮相,展示了其收藏的艺术品。展览主题同样是时下最热门的对于科技与艺术的思考。在将国际当红艺术家的最热门作品带来国内打开大伙脑洞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媒体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可行性。



NO.9

上海星空II

余德耀美术馆



“上海星空II”大概是上海艺术周期间开幕的最大体量的群展了,共展出来自国内外22位/组艺术家的近50件/组作品,但又并非简单的地域样本考察,而是从四条线索延伸出艺术家或其作品与上海的关系。这个展览大概也是在上海艺术周期间最接底气的一个展览。 



NO.10

透明的声音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7年大概可以算作科技艺术年,各大美术馆都纷纷列队高科技媒介艺术的行列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年的“透明的声音”是其中尤为吸引人的一场。由法国知名音乐家詹姆斯·吉鲁东(James Giroudon)主导策划,携手来自全球各地的26位艺术家,用45件集光、电、声音、程序编程及人工智能的空间装置和行为影像,在4800多平米的递进空间里所打造的一个场域、听觉&视觉音效相结合的声音体验场。





年度艺术派对TOP10

(点击标题获取更多信息)


NO.1

2017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你的自拍杆





当我们听到连州国际摄影展已经在连州,这个估计一辈子都不会想起来要去的岭南小县城举办了第五届,扎根了十三年的时候,已经足够震惊。在众多的摄影活动中,它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以摄影为主,包含当代艺术、录像、装置等不同形式的展览,为中国摄影界、艺术界、文化界整合出一个更具开放视野的摄影年展,引发人们对于影像艺术的关注。而摄影节之外,这样的模式是否也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标杆?



NO.2

设计互联




深圳蛇口湾,占地2.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1万余平方米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馆展。不论是艺术中心的出身,还是其巨无霸的体量,亦或者是与其合作的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的展品来源,它都有足够的话题成为年度展览。



NO.3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广州影像三年展对于广州以及广东美术馆的意义可能大于展览本身的影响力。正如赵趄说的那样,“大家见识过广东美术馆的影响力,就知道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广州影像三年展无疑是一个意味着广东美术馆“回来了”的展览。已经停摆8年的“广东影像双年展”在馆长王绍强的筹划下重启,并更名为“影像三年展”,将继续以三年的节奏同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交错举行下去。并且一系列扶持广州当代艺术的项目也陆续开展起来,这个展览似乎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NO.4

2017艺术长沙



2007年至今,十年过去,谭国斌一手创办的“艺术长沙”平稳步入第六届。它曾凭 “走红毯” 成功抢占头条,再加上“明星主持”和“明星艺术家”以及电视媒体的强力造势,“艺术长沙”被塑造为像嘎纳电影节一样的城市文化名片。坚持十年不易,但当“艺术长沙”的“娱乐化”外衣正退去之后,却依然是成名艺术家们嘉年华式的秀场也还值得思考。



NO.5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



2007年第二届美术文献展是湖北美术馆建成之后的第一个向公众展示的展览;而2017年在美术馆建成10周年之际,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再次落地。尤其是在经历了《美术文献》的剧变之后,“应力场”的成功举办亦让人心生感慨的同时,似乎也证明武汉这座城市在当代艺术第三四城之争甚嚣尘上的今天没算掉队。



NO.6

2017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城市/建筑”双年展,2017年的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也是其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次。城市主题是其一贯的焦点,当比往届更加吸引艺术领域关注的还是深圳提供给珠三角的大量的艺术机会。比如其中的罗湖分展场大型群展“深圳工业站”提供的从厂房到经费上的支持。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深圳仍然在路上,但是曾经创造过发展奇迹的深圳,拥有无限种可能令人期待。



NO.7

三亚艺术季




三亚艺术季也已经不知不觉走过了六届,华宇青年奖也已经颁了五年。尽管我们一直在追问如何继续下去,但能不断的拿出资本来投入其中已经足够值得我们为之鼓掌。毕竟华宇艺术中心的亮相成为大家对三亚艺术季今后的新期待。



NO.8

今日之往昔:首届安仁国际双年展



没有最偏僻,只有更偏僻,大概是艺术小镇的宗旨。在距离成都双流机场1小时车程、距离成都市区大概要2小时车程的安仁小镇,所有的酒店和客栈都挂出了客满的牌子,大量国内外艺术家在今天从天南海北赶到这里。安仁双年展为当代艺术制造了又一场狂欢节,从展览本身的质量来看,足够有分量也足够新鲜,同在地性的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了成都当代艺术领域对待艺术这件事情较真的态度。



NO.9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




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影像并没有迎来它的高潮,甚至愈加边缘化。吊诡的是,影像作品又常以前卫的姿态在大型双年展中频频亮相。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将摄影与录像相结合的双年展,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拿出了一笔换算丰厚的奖金,落到实处来推动影像艺术收藏与研究,实属难得。



NO.10

@武汉 2017系列展览



从9月份的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到12月份湖北美术馆推出岳敏君个展“再偶像中的原型”、合美术馆徐冰同名个展、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馆开幕展“再聚焦”聚焦当地艺术家、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年末推出“湖北当代艺术样本”……这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艺术事件,而是以@武汉为集结的艺术展览的集体发力,甚至在诸多意义上与武昌划江而治的汉口区域,武汉美术馆亦在此前推出周韶华文献展“大河寻源”。2017年,武汉当代艺术正以某种势头重新崛起。






点击查看更多相关链接



「Hi年度榜」错过这十个关键词,你就错过了2017年





「Hi年度榜」年度艺术家TOP10,谁是2017最耀眼的星?


鸣谢2017年《Hi艺术》年度榜参与投票的嘉宾:王晓松,黄笃,冯博一,朱朱,陈海涛,刘钢,李苏桥,陈飞,黄予,李艳锋,夏季风,张如怡,谢晓冬,楠楠,包一峰,李大钧,凯伦.史密斯,田霏宇,王薇,汪海涛,郭成


如果你喜欢微信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你喜欢Hi艺术,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关注

官方微信ID:hiart30830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