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原来和传教士那么有缘
庐山的名气,自小就听说了。一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们都学过,二来童年看的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中,紫龙的老家就在庐山的五老峰。
路过九江市,庐山就在边上,不过没上庐山。现在是旅游旺季,门票和食宿费用都趋高。而且,最近气温直逼40摄氏度,爬山想必更热。虽然庐山上的牯岭镇应该还是清凉,但到牯岭镇也买庐山门票。索性在高铁上看一本方方写的《到庐山看老别墅》。
九江的历史中有一段英租界的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九江成为了通商口岸。我们现在在长江边上还能看到美孚洋行、亚细亚火油公司、日本台湾银行的旧址。法国传教士在1862年建立的天主教堂至今仍在开放。教堂附近的修道院虽然早已经不运营,但屋顶的十字架还在。
亚细亚火油公司成为租界旧址博物馆/无畏
美孚洋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没有开放/无畏
九江天主堂/无畏
从九江开埠的那一刻开始,传教士们就开始建立学校,先后建立了18所小学、5所中学和1所大学。在1949年以前,教会学校是九江教育的中坚力量。南伟烈大学是当时美国基督教会在华建立的第一批教会学校中的一员,变成了现在的同文中学。翘树、翘秀、翘德几个教会小学成为现在的第三小学、滨兴小学、龙山小学。
除了建学校,教会还建了5间西式医院。其中美国基督徒办的生命活水医院现在成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来的名字也被医院继承,成为“生命活水医疗集团”。
同文中学内的旧南伟烈大学建筑/无畏
正因为有这段租界的历史,九江才能成为当时长江沿岸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在教堂之外,设立学校、医院、育婴堂等机构,收养弃婴、让女孩上学、普及教育、治病救人,这些是当时传教士在世界各地活动的普遍模式,结果则是将现代的社会福利模式带进了中国社会。不过,对于这段历史的介绍和研究太少了,在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
即便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从英国人手中将九江租界收回之后,这段租界的历史也给九江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其中包括庐山的牯岭镇。
按现在流行的话来说,牯岭镇是英国传教士兼商人的李德立(Edward Selby Little)的房地产开发作品。李德立在1886年就到中国传教,在中国政经界纵横捭阖。1911年孙中山和袁世凯南北合议中都有他的身影。在珠海博物馆还藏有一张有他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合影。
中间就是李德立
凭借李德立的人脉和广告能力,他成功地将原来的小山村变成了中国最著名的避暑胜地,变成那个时代的“网红”景点。
中国的夏天对于这些西方过来的传教士和商人来说太热了,而热也使得疾病蔓延。许多西方人看上了李德立开发的这个房地产项目。不过他们不管是租是买,确实是拿来住的,拿来避暑和修养。
1920年代的牯岭镇避暑广告
翻开方方的这本书, 本以为能看多些传教士的故事。可是,书中大部分还是讲在1920年代后到牯岭镇避暑的国民党高官的历史故事。熟悉的国共人物和斗争,对于自小从书本上和影视剧上都不断记忆这段历史的我们来说,确实显得老生常谈了。
不过,她在书中也提到一些传教士的踪迹。
中国文学界津津乐道的诺奖得主美国人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其父就是来华传教士美国人赛兆祥(Absalom Sydenstricker)。赛兆祥在牯岭镇买下别墅, 赛珍珠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1901年的全家福,左一为赛珍珠
那篇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别了,司徒雷登》中讽刺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先生(John Leighton Stuart)也是传教士。和赛珍珠一样,司徒雷登的父亲约翰•林顿•斯图尔特(John Linton Stuart)也是传教士。司徒雷登则出生在杭州,小时候讲的是杭州话,后来还出任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也到庐山住过,住的是另外一位美国传教士朋友文怀恩(John Elias Williams)的家。
司徒雷登在未名湖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也是传教士。他是中国人,但服务于美国的美南监理会。1905年,宋耀如和其他外国传教士一样,从李德立手里买来庐山的别墅。后来宋氏三姐妹,在庐山上也都各有自己的别墅。蒋介石为娶宋美龄,转而信基督教。他娶的自然不仅仅是宋美龄,更是宋美龄代表的几大家族势力,以及宋美龄与美国和基督教世界的联系。
中国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传教士是绕不开的,他们甚至能左右着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他们不仅仅是传教,他们之中还有医生、商人、文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给这个社会留下许多有形的、无形的财产。
胡适说庐山的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趋势”。不知道胡适所说的“侵入”是否带有贬义,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传教士是殖民者的帮凶”,”进行文化渗透“之类的敌意的话语。实际上,不管是传教士带来的这些现代文化,还是源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都是根植西方社会,或者说是欧洲社会的现代文化。所谓的“西方文化”不仅仅影响中国,而且也影响着全世界。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且从来都是互相借鉴、互相影响的。正如当今的中国,“西化”的程度可能要甚于周边的许多国家。
走在九江街头,我们看到的真正的古建筑似乎许多都是租界时代传教士们遗留下来的,更不要说牯岭镇上的别墅。追寻历史记忆,许多在近代曾成为通商口岸的城市,也在维护和保留那个时代的欧式建筑。而且,建造欧美风情的建筑和街道,似乎也是许多中国城市的偏好。只是,那个时代的老外们的故事,我们写的还太少,知道的还太少。
看完书后,我在想,下次找个不太热、人不太多的时节,我也上庐山去住住。
参考资料
1. 方方. 到庐山看老别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2. 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九江县志[Z]. 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6.
3. 许晓云,温乐平,刘秀君. 施善与传教:西方教会在九江的慈善公益事业.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4(06)
作者 | 无畏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更 多 语 言 和 旅 行 的 文 章
点 击 标 题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