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2017-02-12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在娶亲队伍到达之际,女家也便展开了一系列活动,诸如贴喜联、垛火笼、妆新娘等活动。因为是同一天的活动,故一并综述如下:


(2)开脸


“开脸”,又称“挽面”、“绞脸”,俗称“揪黄毛”。按照旧式风俗习惯,妇女在结婚之前,绝对不可以剃掉脸上的汗毛,因此,人称“黄毛丫头”或“黄毛女子”。只有在结婚前夕,才能开始人生第一次去除脸上的汗毛。意思是从此可以在人前露脸了。由于是第一次,所以显得非常慎重,或由母亲亲自为女儿开脸,或请一位全福女人代之。其方法是,先将脸上汗毛粗略的揪一遍,然后手拿一条坚韧的细线,用两手使线呈“又”字形叉状,贴近待嫁女人的脸部,然后用手一张一弛,便可以绞去脸部的茸毛,使脸部光彩明净,然后描眉画鬓、涂脂抹粉。越发显示出青年女性美来。开脸一是美容,二是显示已成长成人。


(3)上头



“上头”就是改变发型。旧时女子出嫁之前,头发都梳成辫子,并用红头绳扎住,出嫁时将头发梳成“元宝”形的髻,垂于脑后,并饰以笄及钗钿之类。上头之俗,始于宋初,但最初不是婚俗中的仪礼,而是一种生活礼仪,指女子年满十五岁,便可以把头发绾成髻,插上簪子(笄),称为“及笄”。后来逐渐演变为嫁前的“上头”。“上头”的内涵与开脸是一致的。


现在对上头更加讲究,多数新娘都要到理发店盘头造形,将生活发型变为时髦式样,打蜡上油,一派青春俏丽形象。


4)吃喜蛋


待嫁女子一般是不吃早餐的,而只吃四个煮鸡蛋,谓之“吃喜蛋”,其意有三:一是暗喻多生育。二是祝福婚后四喜发财。第三方面的意义更为现实,即为了避免途中大小便,因为乘轿或乘车,中途是不能随便下去的,还有一说新娘的鞋底上是不能沾土的。


(5)接娶家


女方家听到村口炮响,便知道迎亲队伍已到,随即把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各项事宜再检点一番,将火笼点燃,便由送戚出门迎接,娶家到来,作揖打拱相迎,互道辛苦之后,即将“大戚”迎入客厅,依次入座,而鼓乐则在女家火笼旁使劲儿吹奏。


入座后,首先是上茶、敬烟、娶戚将馈赠女家之物及新娘妆新衣服全部呈上,如果没有异议,则以酒饭招待。



(6)嫁女宴


嫁女饭食讲究茶饭三顿,即首先喝茶,茶即面茶,是炒熟的小米面糊糊,配茶食三样六碟,即醉枣、麻糖、油花或馓子各二碟。


茶罢即吃饭,饭是油糕粉汤。


饭罢即坐席,席面丰盛程度,视主家财力而定,一般以“顺六碗”为准,取其“六六大顺”之义。“六六”谐音“路路”。


因为娶送双方,一天之内要吃六七顿饭,所以只是举举形式,摆摆样子而已。现在人们更注重实在性,把三顿饭并成一顿吃。即先上几道冷、热菜,斟盅把盏,互相祝贺,之后主食吃油糕粉汤。


(7)上装



在饮宴期间,新娘要上妆,上妆也就是换衣服。一是将娘家的衣服全部脱下,从里至外全部换上夫家带来的妆新衣裳,唯有鞋是娘家做的上轿鞋。二是,旧时新娘出嫁要戴凤冠、着霞帔,用以象征吉祥、富贵。凤冠是古代后妃所戴的帽子,霞帔是古代贵族妇女的披肩。平时平民百姓是不能潜越穿戴的,只有在结婚时可假用一时,除即时风光外,还表示新娘是正妻,而不是小老婆。有文献资料说,“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新妇必有凤冠霞帔,以示其为妻而非妾也。”也曾有人写诗描绘民间女子出嫁时戴凤冠的情形:


自古凤冠皇妃戴,岂准民女沾边来。

今日我也戴凤冠,谁敢说咱低和矮。


结婚时戴凤冠,着霞帔,约定成俗,但也仅属道具而已。


风冠霞帔均由轿行预备,婚家租用,现在,这种打扮早己消失。而是一些西方文化逐渐融入中国的婚礼中,在县城的婚礼中,一些新娘也有披婚纱、穿拖地长裙者,但彩色仍以大红为主。


三是障面,俗称“苫盖头”。新娘障面,是我国的古老风俗,在六朝到隋唐时,新娘用扇子遮面,故而同牢合卺后,有“却扇”的仪俗,即新郎除去新娘的障面物,等同于后世的“揭盖头”。俗话说:“揭了盖头,露了馅头。”


盖头又叫“蒙头红”、“埋头红”、“遮脸红”等,是一块二尺见方的红布,上轿之前,盖在新娘头上,一直到洞房,“坐帐”后,才能由新郎用秤杆挑去。有诗曰:

一块红纱头上盖,遮丑遮羞避鬼怪。


切盼三更花烛爆,夫婿亲启荷莲开。


考其渊源,大致可知它残留有古代婚俗的遗迹。上古婚礼在傍晚举行,且有抢婚的习俗,盖头或许是抢婚时用以蒙面的。障面之俗,完全是出于遮丑、遮羞和避邪驱恶之目的,而且更注重后者。另外,旧时民间结婚,多受当地豪强严霸之欺辱,中途拦路劫婚者屡有发生。为此,以红布蒙头,使强霸不识其面,而保婚姻之顺当。


现时结婚,已不用障面之物了。


四是抱宝瓶。即新娘上轿时,怀中要抱一个宝瓶,内装五谷,取意有二,其一,祝愿“一路平安”。其二,暗祝“栽根立后”、“多子多福”。有的竟以鼻烟壶代替宝瓶。现在早已自动裁革了。


如果在饭毕,还没有穿戴好,娶戚便不断放炮,名为“催妆”,催促其抓紧时间穿戴。如果早已穿戴整齐可以出发了,女家便设“上马宴”款待娶、送戚,准备出发。


(8)上马宴(后坐)



上马宴只是个形式,只设小菜四碟,烧酒一壶,盅筷四付只款待娶送戚四人。娶戚居首席,送戚居陪位,送戚给娶戚满酒,表示招待不周。酒过一巡后,娶、送戚互换席位,娶戚给送戚满酒,感谢主家的热情款待。酒过三巡后,仪式结束。赴宴的人可将席间的酒盅堂而皇之“偷去”,俗称“偷儿女”,欲生男孩,则偷酒盅一个。欲生女孩则偷筷子一双。


此时,女家要给娶、送戚及新娘每人装一对花馍,名之为“揣儿女”。


(9)上轿


上轿,本是新娘从娘家进入轿内的一个简单的动作,可是围绕这个简单的举动,却派生出一整套极为复杂、极为繁冗的礼仪习俗。



一曰扫轿。新娘上轿之前,无论这轿如何干净、舒适,其母亲必须用笤帚把轿内扫一扫。意思是不把娘家的土带到婆家。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土地是人的生命依靠,所以绝不能轻易失去自己的土地。


二曰照轿。扫轿既毕,女家便着人手持镜子,将太阳之光,反射到轿内,谓之“照轿”,俗信以为,这样可以祛不祥,辟邪恶。


三曰铺轿。是由新娘的母亲,将娶亲者带来的棉被,铺在喜轿的座位上,作为坐垫,候女上轿。


四曰上轿。即由送戚将新娘抱入花轿。


五曰哭嫁。离别之际,新娘哭哭啼啼,以示惜别之情,俗称“哭嫁”。哭嫁的原因,是表示不愿离开亲生父母,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同时也含有惜别亲友的心情。哭嫁多为假哭应景,也有真哭者,则是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俗信认为哭嫁不仅不犯讳,而是大吉大利,新娘哭得越响,婆家越有好运。


六曰起轿。一切安排停当之后,三声炮响,鼓乐骤起,迎亲队伍前导,轿子当中,送亲队伍断后,排排场场从来路返回。回门时也要走这条路,取意为“三回九转”,遇事从多方面考虑,不能莽撞行事。俗言“不走的路也走三回”,指的就是这件事。


现在,轿车代替了花轿,一切上轿礼仪随之而消失了,只是在喜车启动之前父母亲及亲友出门送一送,祝赞些“一路平安”的话而已。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