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夕是怎么变成“本土情人节”的

畸笔叟 畸笔叟 2022-01-11

  

很久很久以前,操心的老母亲王母娘娘为了避免一朵“织女”插在“牛郎”上的悲剧发生,果断地从头发中拔下一根簪来,顺手那么一划,划出了一条Milky way(“牛奶路”,即“银河”也),生生姓董的小鲜肉”挡在了对岸。偏偏有一群多事的喜鹊甘愿“以身作桥”,让银河“天堑变通途”。于是,王母娘娘不再坚持,只是“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当然不可能是“一万年”,而是每年一次。

这,就是七夕的故事。

 

所以,今天,就成了王母娘娘“惊天一划”为银河通航剪彩仪式N万周年的纪念日。这本来已经够无聊的了,官媒自媒偏偏还要来大肆炒作,继续硬把它说成是我们自己的“本土情人节”。

牛郎织女,是苦恼人啊,一年才见一次,作孽罢啦,算什么哩咯情人节啊。

 

从小就经常听自家的和别人家的“老母亲”说,“我搭你爷是牛郎织女啦”。

这绝不是在炫耀他们的爱情,而是在抱怨。

由于长年运动而造成的大量的发配,以及莫名其妙的大规模的内迁与下乡,当年上海乃至全国有多少夫妻是徒唤无奈的两地分居的牛郎织女!

 

老一辈如此,新一辈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是为了生计,几千万人甚至上亿的人外出求学打工,寄居都市,再次产生出无数对牛郎织女来。那么多“小船说翻就翻”的异地恋,哭也来不及呢。万万没想到,牛郎织女倒反而突然吃香起来,七夕也成了我们自己的“本土情人节”了。笑,侬笑得出来否啊?

 

我稍微查了一下,这个“本土情人节”的出现还不到20年。

初倡于网络,成形于官媒。本世纪初,正是“洋情人节”最风光的时候。听到烛光晚餐四个字,心里就会快乐地哆嗦。因此有些人不乐意了,想满足一下内心的民族主义情绪就弄出这么一个“土情人节”,来对抗一下日益红火的“洋情人节”。还有人大声疾呼,作为本土人,就应该只过七月初七,不过二月十四。

 

一开始,就是大家讲讲而已,无足轻重。而且,传统官媒基本上一如既往地不予理睬,还有少数几家发文批判过几句。

到了2008年前后,事情有了反转。连国家级官媒也主动来推波助澜宣传“本土情人节”了。就像一个无奈而又心痒地干熬了好多年的寡妇,终于改嫁了。而且惊喜地发现,原来“二婚头”,没有爱情,照样可以嫁入豪门的。因为,他们和无良商人一起,从中发现了商机。

 

有钱进账,那还了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载歌载舞不算,还要直播呢,隆重纪念王母娘娘公开“拆散人家”N万周年。官媒毕竟强大啊,才十几年,居然已经积非成是,很多人都已默认。昨晚刷朋友圈,好几个人都在写:“明天是浪漫的一天,甜蜜的一天。”唉,拆散人家,何浪漫之有啊!


拆了人家,再拆自家。各地开始激烈争抢“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先后有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各种“撕”,闹猛之极。

争抢发源地,自然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旅游的进账。我就弄不懂了,年轻的朋友们去了他们那里,是要干什么?是要向牛郎织女塑像表决心么?怎么表?为了资本家马爸爸们的996,我们甘愿一年只见一次?吤热的天,这么励志,真的好吗?

 

将农历七月初七硬改为“本土情人节”自然恶俗之极,充满铜臭味。但这一天是个老早传下来的节日,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两个“七”齐巧碰在一起,所以叫做“七巧节”,又谐音成“乞巧节”。

 

“乞巧”讲的是这个节日本来的功能。传说中的织女心灵手巧,织出了很多人间不曾有的锦缎来为董郎还债赎身,遂传为佳话。

中国人向来讲实惠,织女之所以好,漂亮还在其次,主要好在有“帮夫命”也。所以,到了“乞巧节”,姑娘们就要遥望银河,向织女姑娘乞讨些“帮夫”的智慧,好尽早嫁出去“帮夫”。

遥望银河的同时,也穿穿针,走走线,无非是让织女姑娘看看,吾家孺女可教也。这样的传统一直到1980年代前,还一直是有迹可寻的。

 

以前在上海弄堂里,要赞美一个姑娘或女人,就两条。

第一条是“jia(左身右建,电脑里打不出)。比如:哦唷,张家小姑娘jiajia得来,小菜烧得好,还会结绒线,还会踏缝纫机。”第二条则是“会做人家”。即有当好一个家(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的本领。量入为出,安排有序,哪怕不多的收入也能让全家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而这两条,恰恰是“帮夫命”的必备素质呢。

 

现在世道变了,心灵手巧算个屁,那个什么“情商”顶重要了呀。

女人不再宅在家里做针线了,学会主动出击了,纷纷出门“傍夫”(傍大款傍大腕)去了。一旦“傍夫”到手,女人立即在家里实行严格的“绑夫”(死死管住)、还不间断的“谤夫”(不断指责)乃至于随心所欲的“棒夫”(家庭暴力)了。

织女姑娘终于变成了“野蛮女友”。再想让她们在七月初七拿绣花针,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话已至此,我突然想到要将中外节日来作一个粗浅的比较,看看节日文化中的东西方差异。于是,我很快发现,由于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设立节日的初衷也完全不同。

好比两棵大树,土壤、气候、光照、水分都不同,结出的果子也不同。

我发现,我们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与某种食物有关,而西洋的节日都与某个人有关。

 

先拿我们的节日来说吧。

民间有“四时八节”的说法。比如,“平常你没空就算了,四时八节总归要买点啥给爷娘去吃吃。”

其实,这已经一语道破中国人过节的两个特点:团聚和美食。

 

所谓“四时八节”,立春、立夏、立秋、冬至,是为四时;而元宵清明、端午、乞巧、中秋、重阳、腊八、除夕,是为八节。

 

试以江南为例。立春吃春卷,立夏吃咸蛋,立秋抢秋膘,冬至大进补。

而元宵吃汤圆,清明吃青糰,端午吃粽子,乞巧吃巧果,中秋吃月饼,重阳吃重糕,腊八吃香粥,除夕吃年糕。

北方简单,都吃饺子。

 

七巧节的巧果,以糖油粉蜜为原料,捏成鸡狗花果以及玩物(“白相官”)等形状,起油锅炸而成之。

顺便说一说“抢秋膘”。明天就是立秋,好抢起来了。民间一直有“疰夏”的讲法,意为天热容易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胃不好,一个热天下来,人往往偏消瘦。一旦立秋,溽暑既过,则人清气爽,豪稍吃顿大肥肉补它一补。

“抢”者,“早就等着这一天”之谓也。

 

所以说,我们过节的理念大致是“民以食为天”,全村同乐。而且,诸多美食均需现做现烧,于是三亲六戚、四邻八舍做一堆,说说笑笑,忙中有乐。

现在吃现成了,点外卖了,逐步异化了。所以大家讲,节日气氛没了,连年味也淡了。

 

有人说,设计传统节日的老祖宗很聪明,晓得什么爱啊,亲啊,信仰啊那些概念化的东西根本吸引不了平头百姓,便只拿一个“吃”字来维系,也符合中国人喜欢“轧闹猛”的心理。君不见,老底子到年底,过本土圣诞,也要吃碗排骨面才行,而且一定要是免费的


所以我一直弄不懂,“本土情人节”是要怎么过。如果也像214号“洋情人节”那样,两个两个地迓在幺二贼角,鸡鸡狗狗,也实在是一点也不像我们本土的节日呢。但若要好几对一起迓在幺二贼角“轧闹猛”,恐怕去之前先要读一读我们的《刑法》了吧。

 

再来看西方的节日,大致有:元旦节、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基本上都是因人而立的。

To be exact,则是神、鬼、人。也对,神鬼以前都是人嘛,而且人的“神鬼情未了”呢。元旦可以看作是Christmas  season(圣诞季)的结束,也是关于耶稣的。

 

如此看来,西方人过节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且他们的方式主要是party和狂欢,吃什么似乎在其次。可以说,西方人的过节文化是他们派对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的派对文化很强大。哪里有派对,认识不认识的都去轧闹猛;而我们的交际则没那么随便。所以他们是聚了再讲,我们是讲好再聚。

 

曾几何时,诸多洋节,在上海红火之极。但从本世纪初以来,已经是一个逐渐冷清的过程。到如今,只剩吃饭了。母亲节请母亲吃饭,父亲节请父亲吃饭,情人节请情人吃饭,愚人节请愚人吃饭。至于那些神鬼,实在请不来,我们就自己大嚼一通,然后K歌。

不过,有时会有一个念头闪过:哎,平常也好吃也好唱的呀!这么一想,兴味全无。

 

洋节如此,我们自己的四时八节也如此,也只剩下吃饭K歌了。因此,也基本上已经堕落成为春饭节、春歌节、夏饭节、夏歌节、秋饭节、秋歌节、冬饭节、冬歌节了。再弄出一个“本土情人节”来又有什么意思,专门会会“土情人”?村里的小芳?讲讲“土味情话”?

“亲爱的,过节很boring么?不要抱怨,抱我。”

 

当然了,过不过节,过什么节,都是个人选择,有些人很适应并喜欢西方派对文化,也没毛病。只是官媒就不要再添什么乱,提什么倡了。

你们有广告费赚,我们就不请王母娘娘吃饭了,没空。

 

(完)

 

我最近还写过:


漫说南草坪和叉袋角——上海曾经的繁华地

晒霉,旧日热天上海弄堂一景

人家离婚,侬起劲点啥?

你们在酒桌上谈点啥?处处是地雷啊!

满大街追着叫美女,那上海话哪能叫法?

外卖得来太容易,寻寻觅觅才是美

老上海热天价的16种正确打开方式

上海话里濒危的99种对人的贬称

万体馆——请别动她,那是我的城市记忆

“开年礼拜九”——上海俚语的夸张与极致

“上海塑料普通话”,弄弄就闹笑话

上海人家早饭鄙视链指南

上海人的做人窍坎:“九个要”与“一个覅”

五原路:上只角的市井气

那些年,我们是怎样回上海的

1978年,南京路的“小新雅”来了这样一帮人

50年了,总有人陪不了我们走这么远

50年前的今天,我们就这样被你“欢送”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上只角”,“上”在哪里?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如果用手机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