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個人事須乘勢待時,家庭事、社會事、國家事、天下事莫不如此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青年同學們,現在讀《孟子》,對於這句話最好能夠牢牢記住。我們幼年時讀書,讀到這一類美而又有至理的名句,便立刻熟讀、立刻背誦,到老還是牢記不忘的。
這句成語是說,雖然你有聰明絕頂的智慧,但是客觀環境還沒有構成有利的形勢,所以你還是沒有辦法成功的。也就是說,一個聰明人,因客觀的形勢不利,也是沒有辦法成功的。比如騎上摩托車,不能在刹那間就到達目的地,一定要車輪轉動的那一股勢,發生動力,才能到達。如果沒有這個“勢”,而空想到達,那只有進精神病院了。
你雖然有了無比堅固的基礎,還是要等待時機,才能發生功用。所謂時機,也就是現代所講的“命運”、“機會”。機會不來,你縱然有天大的本領,也是枉然。我們現在看電視蠻舒服的,可是電視機由發明而到成為全人類的需要品,就要一段時間和機運了。所以發明電視的人並沒有發財,後來的人撿現成而做電視生意的,反而發財致富,這就是時機的關係。在他來說,雖有發明的能力,但運氣未到。歷史上很多發明家常有潦倒而死的結果,皆時運未通。可是後人利用他的發明,卻大發其財。
乘勢與待時,確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不但個人事須乘勢待時,家庭事、社會事、國家事、天下事莫不如此。即使有了智慧,有了基礎,還是要乘勢,還是要待時。
——《孟子與公孫丑》
一個真大糊塗的人同一個悟道境界的人,幾乎是相同的。得了道的人並不是不敢做事哦,“隨時動”,注意這個“時”,時節因緣不來就不動。
我也告訴過你們同學,百丈禪師告訴溈山禪師一句重要的話,一切聖人教主都懂這個,“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這個時非常重要。時是什麼?就是我們普通講運氣,命跟運。所以你們有許多會算八字的,要學中醫針灸看病,也要懂得八字。哪個時候得的病,哪一種年齡,哪一種人,必須要到哪一天才會好,講命的話是呆定的。有人八字非常好,命真好,但一輩子倒楣,因為不得其時嘛,不走運。
所以命跟運是兩回事,運就是時。譬如這個茶杯,工廠一次做出來一萬個,茶杯的命好,但運各個不同。有個茶杯被買來給大法師泡茶,他不在我們都不敢動啊!同樣一個茶杯買去給一個生病在床的人,接小便用的,它兩個運就不同,命是一樣,懂了嗎?運就是時。所以算命的道理,“命好不如運好”,不得其時就不行。
《易經》的學問講了半天,孔子就講一個字——“時”,隨時而動。佛家也講一個時,在每一本佛經開始,“一時,佛在舍衛國……”,這裡告訴你,就是這個時,所以隨時而動。孟子也告訴我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也就是列子這個意思。連孔子、孟子碰到那個時候都沒有辦法,你本事再大,那個時代不屬於你的,就沒有法子。
所以我常常給老朋友們說笑話,“隨時動”,不是隨時都要動,應該是“隨、時、動”,那個時到了你就動,時不到你不能動。比如說現在還沒有下課,你一個人在課堂動,走出去,大家都要看你,這就不是“隨時動”。等到下課大家都走,你也就一起走了,這就是時的重要。但是也要知道“隨時止”,動止之間,一進一退,對於這個時間的把握,“智不能知也”。
得了道的人,他能夠把握這個時,該動的時候動,該止的時候止,不會勉強,勉強是沒有用的。為什麼?佛都不能轉定業,在定業這一段時間內你絕不能碰,碰了也沒有用,也過不了。等這個業一消,輕輕一招手就過來了,就得度了。所以縱然你有智慧,這個動止的機關在哪裡,你還不能瞭解,瞭解以後,就可以瞭解天下事了。
——《列子臆說》
、
南懷瑾先生講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