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喧嚣浮躁的时代,到哪里找文化人的真正榜样?

群学君 群学书院 2020-02-02




什么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尤其在我们的时代。他必须认真地选择自己的价值,选定后就朝着这个方向走,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个有完美人格的人,可能与时多迕,他与别人甚至自己都有无数的冲突与矛盾的可能,但当他选择一个道德为信念、为依归时,那些冲突与矛盾都自然化解,冲突反而使他的道德实践充满悬荡的力量。一个以选择浩荡的死来明志的人,即使平生有些小埋怨,也早已放掉了。 而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对当今中国的忧虑不是传统消亡,而是扭曲。扭曲有时是无意,有时是有意。扭曲的祸害,比一点不剩的消亡更甚。完全消亡了传统的人成了另一种人,也可以简单地活着,而扭曲的人就成了不断自毁自残的人,结局可能就更为可惧了。 重读孔子,重读《论语》,也许能为有心的中国人找出更多历史的真相,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些既有的传统,我相信,当我们不再扭曲我们的祖先与我们自己,我们便能更自信而且毫无愧怍地面对当今的世界。 ——周志文 


2019年11月6日(本周三)晚19:00,应群学书院邀请,台湾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周志文先生,携三十年《论语》阅读心得《论语讲析》莅临南京奇点书集,分享他心中的中国文化人精神的榜样,同时对话《论语》研究学者、南京大学客座教授卞朝宁。欢迎莅临。


分享会详细信息请见文末



喧嚣浮躁的时代

哪里找文化人的真正榜样?

文字整理 | 群学君

图片 | 活字文化




1《论语》究竟该怎么读?


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稍有文化的中国人都不会没有读过;但通读全书的现代人却不会很多。从西汉起,就已经有了专门研究它的博士,解读《论语》的书不在少数。《论语》言简意赅,句短情长,在民众中口头流传也很广泛。在古代典籍里,论普及度之高、影响力之大,《论语》当居榜首。假如在中国的历史上,要找一本与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同样地位的书,《论语》可当之无愧。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说,《论语》绝对是一本极重要的书。


一个人、一本书有那么深远的影响,也就涂上许多不同的色彩,对孔子和《论语》的看法和阅读的动机很不一样:

古时候在位的人读《论语》,是要拿他治天下,据说只要“半本”就够了;
干禄的人读《论语》,是要拿他当应试资料或敲门砖,背书待用,并不想从中学到什么;
一般人读《论语》,多是因为对孔子的崇敬和信任,“至圣先师”的称号,是从人们心里发出的,不是过诩之词

历史证明,不管是因为什么,把孔子当成一个“负面”形象,高呼批判,一般都会失效,因为一个代表着中华文化高峰的形象,是不容易从人们心中抹去的。


孔子值不值得崇敬?《论语》应不应当阅读?这是无需讨论的问题。但是怎么解读《论语》这本书,却实在非常重要。


周志文教授的《论语讲析》采用按原书通读的办法加以注释、翻译和讲析。他古文根柢深厚,又是文学家,在他解读的《论语》里,我们读到的不是那些供人们引用来说教的格言警语,而是一个老师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学生所说的话。在《讲析》中,有老师,有学生,还有作者自己。不是用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进行说教,也不是对一个空灵的神人顶礼膜拜,是理解,是抒发,构思可谓别开生面。





2周志文是谁?


对许多大陆读者来说,“周志文”这个名字,似乎并不那么耳熟能详。他是那种“具有丰厚而开阔的人文视野而又为人低调不太为读者所知的学者”,就像书评人罗不特说的那样:“或许是因为个性孤凉,不善交际,写了多本书,而且都很不错,却没有什么名气。我说的这个人是台大中文系退休教授周志文先生”。



不过,前两年,有一篇题为《守着我的“笨”女儿,直至她花开烂漫》的文章,曾一度在大陆自媒体被争相传诵,创造了成百上千万的阅读量。文章描写了作者的女儿球球缓慢生长的成长故事,充满了来自学校、社会和教师的比较晦暗的生命记忆,以及作为父母是如何细心等待其长成的心路历程,对照大陆愈演愈烈的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只承认强者、胜利者而漠视失败者的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和价值观念,培养出来的个体大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人格往往只会将同学、同事和同辈当作竞争者必欲取而代之而后快,而没有将同龄人当作陪伴者和分享者的人类意识),自然让读者深有共鸣。


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周志文先生。在这篇二十多年前的原题为《躲藏起来的孩子》的旧作中,周志文写道:

我常常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教育应给受教育者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是教导孩子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教育应该想办法造就一个人,而不是摧毁一个人,至少使他自得、使他快乐,而不是使他迷失、使他悲伤。
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朝这方面进行呢?答案是正反都有,我们的教育,让“正常的”、成绩好的学生得到鼓舞,使他们自信饱满,却使一些被视为“不正常的”、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屈辱,让他们的自信荡然。凭良心讲,那些被轻视的“不正常的”、成绩差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是更需要教导,更需要关心的,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往往把这群更需要教育的孩子狠心的抛弃、不加任何眷顾。
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这一点家长和孩子都要记得,在教育的历程中,没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是该被放弃的。父母放弃子女是错的,教师放弃学生是错的,而孩子本人,更没有理由放弃自己。


在给友人的信中,周志文先生也曾这样写道:

我们爱一个人,是爱他整个,不是单爱他的优点,当然有些缺点要改正,可是研究遗传学的人都知道,要改的如是天性,便会很慢。
我觉得大都市里的好学校,都太重视效率了,对孩子造成压力,有时没有激发孩子潜能,反而害了他。举车子为例,有的车子开的慢,因为要负重,有的开的快,设计为跑车,但不能用来负重,各有特色,我们世界多元,其实是这个原因。我觉得慢车比较更有用些,尤其路况不很好的地方。
用欣赏的方式看周围的人吧,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有时要伸出援手,是给他信心,慢一点走,走得稳是好事。我是个个性急切的人,我对子女也有过苛的地方,一次我做梦责罚我的小女儿,她顶嘴我打了她一记耳光,想不到出力太大,我把她打死了,我大声呼叫号啕,被睡在旁的内人摇醒,啊,多幸福呀只是个噩梦,我便不再打骂孩子了。

这种对“有教无类”精神的推崇,可见孔子以来一代代教育家仁者爱人的遗风。


周志文1942年生于湖南辰溪,就是沈从文笔下那个山明水秀的湘西,乱离岁月,他不到四岁就失去了父亲。1949年,周志文和母亲随姐姐一家到达台湾,住在宜兰乡下,姐夫是军人,但他和母亲却没有得到应得的配给,在“军建”只能算是“黑户”,日子过得很苦。


周先生的少年时期经历了家庭的暴力、学校的暴力、留级的屈辱、教官的羞辱等各种难以言述的苦闷,稍有差池就几乎陷溺在难以自拔的沉沦之中,但幸亏一些偶然的机缘与自我的韧性,终于从偏离的轨道中又慢慢走回来。一路相继考上东吴大学、台湾大学,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又先后在淡江大学、台湾大学任教。



周志文教授说他这辈子也走了很多弯路,在世人的眼里,弯路和错误都是不必要的对生命的浪费,成长就应该是奔着一个高大上的目标经过精心计算的理性和有效的工具努力抵达的过程,这中间不能容许任何的差池和失误,更不允许一丝一毫的分心。而在周先生的生命经验中,这种价值观显然是大有问题的,而那些黑暗的体验经过适当转化也可以成为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换言之,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失败,关键是如何去理解失败与人生意义之开扩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周志文习惯于疏离和孤独,他可以,也习惯在幽暗的角落,以卑微的身份,在众声喧哗中静静观察、默默体悟。文字不咸不淡,神情亦庄亦谐,周志文还是那个周志文,坚持他的独孤美学,坚守他的边缘逻辑,坚定地同情幽微角落的弱者。




3听周志文讲《论语》


《论语讲析》听起来是一本厚重、艰涩,且有些老旧的书,这样的书出版常会引起人们的质疑:“它出版价值在哪里?”可现实的情况是,似乎没有人能不被《论语》浸染,没有谁不会对孔子产生点儿情绪,无论是好还是坏。

 

周志文先生也不例外,他在《论语讲析》的后记中坦言自己曾受“五四”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轻视的态度,常驰骋外国小说,对《论语》自然也提不起兴致。然而书读多了,眼界渐渐打开,懂得自我辨别的时候,便能平心静气的看待《论语》。

 

“我逐渐觉察出《论语》是一本非常亲和的书,里面所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平常话,所记的孔子跟弟子的生活,也是很平常的生活,所以说《论语》是本很亲和的书,但里面含有不少大道理。原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生活是可以寓有大道理的。”


 

《论语讲析》从起意写到完成前后花费了四十年的时光。四十年,作者从中学老师成为了台大退休教授,从单身变为父亲,对《论语》常读常新,用它指导自己教学、教育儿女、交友,乃至立命安身,并把对《论语》的阅读体悟慢慢积攒编撰成书。

 

所以,《论语讲析》不仅是一本积累多家观点、义理详实、考据充分的专业书,同时是一本具有个人气质的人生故事书。在它的编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不同点和阅读价值在于书中流淌着一股气韵,一股一往无前的广阔之气,阅读中你会被这股气韵带动,饱灌勇气,乘风破浪向前。

 

而有什么能比一本给人以勇气的书更有出版价值?





人间的孔子

——周志文《论语讲析》新书分享会


主讲嘉宾

周志文

台湾大学文学博士,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学术著作有《晚明学术与知识分子论丛》《汲泉室论学集》《阳明学十讲》等,另有散文随笔《同学少年》《时光倒影》《家族合照》等。


对话嘉宾朝宁
文化学者,南京大学客座教授,师从著名先秦思想史学者刘毓璜先生,著有《〈论语〉人物评传》《论语〉事件评述》等书。


主持嘉宾

燕舞

资深媒体人,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著有深度访谈、长篇述评合集《见解》,第二部海外学人访谈录即将出版。


时间2019年11月6日(周三)19:00


地点

奇点书集

南京市玄武区中山路286号羲和商业广场奇点书集


主办

活字文化 | 群学书院 | 奇点书集


报名方式

扫码即可报名,免费参加







作者以自身数十年阅读《论语》的工夫为根基,以多年讲学积累为基础,完成此书。每章包括四部分:《论语》本文、注释、语译和讲析。注释部分,注重会通,以简驭繁,解释清晰而明确;翻译部分,尽量切合古人语言特点,十分注意气氛与语言力度,力争兼顾达意与传神;这部书稿中,作者用力最深也最有特色的,是讲析部分,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阅历,断以己意,多有新见,更为难得的是,讲解接近日常,更宜让读者产生共鸣。


点击即可购买



梁漱溟纪念特别讲演 《金陵刻经处》新书分享会 | 《谢辰生口述》新书分享会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千古聚讼《兰亭序》| 对话舒国治 | 对话叶兆言 | 周文重大使讲演 | 五作家文学冷餐会 博物馆史对话 | 晚年柳诒徵 | 程章灿谈胡小石 | 民国知识人 王笛《袍哥》新书分享会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婚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叶圣陶孙女回忆姑苏叶氏文学世家 | 孙中兴谈爱情 | 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高峰论坛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社会心理学会云南暑期班 杨国枢先生追思会 | 郑小悠:年羹尧之死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高欢藏品展特别活动 | 魏定熙《权力源自地位》新书对话会 | 2018共读南京之《南京城市史》中国首部书店话剧 | 四姝昆曲雅集 | 徐新对话刘成 |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琦教授品读百年越南 | 福克《两性》新书分享会 | 社会学十位长江学者聚首贵阳 | 你所不知道的金庸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之美系列讲演 | 谷岳南京分享会 | 谢宇教授系列讲演 | 对话: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精神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