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能抵挡“双十一”的消费魔咒?

晨宁 群学书院 2020-02-02



又是一年“双十一”大幕落下,你又剁手了吗?“双十一”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购物欲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我们的焦虑感由何而来?
一些敏感的人开始想要看清身处的现状,正如50年代的美国、80年代的日本,经历着同样巨变的国外学者们曾经思考过的那样。


11月9日群学书院携手南京大学出版社、先锋书店、邀请《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译者周晓虹《景观社会》译者张新木《消费社会》译者刘成富,由青年学者蓝江主持,一起谈谈当代的消费社会、景观崇拜与“白领”。
本文系论坛纪要。未经发言人审阅。

论坛吸引了大批读者


论坛回顾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  对话

文字整理 | 晨宁

现场图片 | 刘青




活动现场


蓝江:各位听众,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先锋书店参加我们这次为双十一举办的活动。我今天压力很大,因为主讲嘉宾是我在读书时就高山仰止的几位老师,他们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第一位是南京大学资深学者周晓虹教授,周老师在社会学界可谓中流砥柱。


第二位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资深法语翻译专家张新木教授,翻译了大量的法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史著作,把很多精彩的法国思想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位是外国语学院的刘成富教授,他翻译的《消费社会》非常畅销。


左起: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


这三位学者不仅学养深厚,今天还为大家带来了三本与消费主题相关的著作:刘成富老师翻译的《消费社会》已经印了十万册,周晓虹老师译的《白领》和张新木老师译的《景观社会》印数也达到了三到五万册。我们今天赶在双十一之前来分享三位左翼思想家对消费的思考和分析是非常值得的。


三本著作中译本


最早一本是美国社会学家赖特 · 米尔斯在五十年代写的《白领》,为我们呈现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型社会形态。大量从业于官僚系统的白领开始出现,消费则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法国纪实片导演、思想家居伊 · 德波《景观社会》稍晚,这本书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著作,其中所描绘的虚假景观恰恰是消费繁荣的产物。


再晚一点是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这本书里提出的消费符号化可以说是对消费最深刻的分析。



现场读者


这些书分析的是五十到七十年代西欧和美国的社会状况,但今天的中国也经历着类似的过程,我们正在享用消费的盛宴,也目睹着白领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也在寻求和欣赏形形色色的景观。因此,这三本书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中国社会也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我们先请周晓虹老师分享《白领》这本书。


周晓虹


周晓虹:谢谢蓝江博士,也谢谢各位读者和听众朋友。我和先锋书店颇有渊源,我要是一段时间没买书,就会觉得“诶,该去一趟先锋了”。


刚才蓝江提到米尔斯是一位左翼思想家。我觉得人很有意思,在观念和思想上喜欢向左翼学习,但在生活上又喜欢向右翼行动。学习左翼,无非是表达自己对普通民众、政治问题、公平正义的关切;向右翼行动,无非是想保持财务自由、过得舒适一些。所以我觉得人都有两面性。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


就我个人来说,我在读硕士时是米尔斯的粉丝,比较幸运的是我比他活得久一点。米尔斯1916年出生,1962年去世,只活了46岁,但还是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著作。除了《白领》还有一本很著名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在影响最大的100种社会学著作中排名第二。米尔斯早期的学术生涯不是很得志,曾经在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研究局打工,工作内容是分析定量数据。但是米尔斯不是很擅长数据分析,工作也比较糟糕,经常被拉扎斯菲尔德批评。后来米尔斯也在《社会学的想象力》里面批评了拉扎斯菲尔德,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米尔斯1951年出版了《白领》,副标题是“美国的中产阶级”。美国的老中产阶级以蓝领为主,蓝和白的区分就在于蓝领阶级是体力劳动者,白领阶级是脑力劳动者。因为不做体力劳动,所以白领可以穿西装、打领带,在第二国际那里德国人称之为立领阶级。产业工人穿的一般是小翻领的蓝色制服。老中产阶级除了蓝领工人,还包括小土地所有者、小商人、小工厂主。这三类人虽然有产业,但自己也会参加劳动。到了二战以后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大大增加,改变了中产阶级的构成。


《白领》英文版


《白领》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老中产阶级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讲新式中产阶级的构成,包括形形色色的脑力劳动者,从普通文员,到金融和保险业者,再到经理人员;第三部分研究了白领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最后一部分分析了白领的政治立场。


米尔斯对资本主义的猛烈抨击是出了名的,他在46岁的时候生命终结,其实也与他的立场有关。米尔斯非常支持古巴革命,约定和右翼学者加尔布雷斯进行一场辩论,讨论古巴革命的性质。米尔斯为此夜以继日地准备辩论文稿,最终因为心脏病复发,在电视辩论的前几天去世了。非常遗憾,没有留下当年辩论的影像资料。站在这种立场上,米尔斯认为美国的中产阶级是一群只关心升迁、消费和个人享受的宵小之徒,在政治上是非常“后卫”的。2000年左右我开始研究中国的白领,2005年在《读书》杂志上发过一篇文章,提出中国的白领是“政治后卫加消费前卫”。因为另外两位老师要专门讨论消费问题,我先谈到这里,把话筒递给张新木老师。


为什么与大资产阶级和彻头彻尾的劳动者相比,甚至与老中产阶级相比,白领群体和消费行为的关联格外紧密?这是白领群体“高不成低不就”的身份焦虑使然。出于身份焦虑,白领群体需要一系列行动来完成身份的建构、锁闭和防御,而消费正是一种唾手可得且行之有效的策略。

老中产阶级的“家产”,除了提供经济收益外,也为小农场主、小店主们提供了归属和相互区分的标识——某一片富庶农庄的主人、某某老店铺的继承人,本身就是明确且可资自豪的身份。与此不同,白领群体的职业文化中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和好远求迁的生涯剧本,故而家族、公司并不能为之提供类似老中产阶级般的明确身份,也不能提供他们彼此区分的标识,千百万衣冠楚楚、谨慎行事的文员、中学教师和保险员就好比“白领工厂”的批量产品。白领群体转而通过消费来建构身份和自我形象:“歌剧爱好者”、“一幢大宅的主人”、“手表收藏家”就成了新的身份标识。文化批评家福塞尔所著的《格调》、《恶俗》两书,对该主题也有生动辛辣的讨论。
此外,白领群体虽然比体力劳动者的收入略高,但在“资产者-无产者”的光谱上同属于不能依靠财产性收入(利润、利息、租金)维持生活的一端。但白领群体仍希望将自己与体力劳动者区分开来。于是,消费和“政治上的故作冷漠”就成了白领群体进行身份防御,将体力劳动者锁闭在外的重要策略——“虽然我也依靠劳动为生,但我有高雅的品味,而且我不是喜欢跟着工会闹事的幼稚鬼”。
——评论员晨宁



张新木


张新木说到双十一,我完全out了。商家不要指望从我这里赚走一分钱,但我对买书还是赞同的。做翻译非常枯燥,但是今天能见到这么多书友我很开心。做翻译非常出力不讨好,我来算一笔账。八十年代的稿费是千字4块,我一天翻译五千字可以赚20块,差不多是小半个月的工资。现在千字100块,一天可以赚500块,但比起工资来已经很少了。所以今天做翻译更是一件苦力活。所以,如果不是出于对这些世界级思想家的崇敬,打死我也不会做翻译的事。我们翻译这些书真的是为了读者,也为了社会的未来。

 

《景观社会》的风格和《白领》不太一样。虽然也分了章节,但结构并不严密。作者写下了很多有感而发的文字,读者看不出它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但是如果费一番功夫把它看懂了,一定会有助于分析今天的社会现象,也能帮助自己生活得更有理智、更有逻辑和人文精神。


法国思想家居伊 · 德波


“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德波在《景观社会》中作出的精辟论断。景观首先是影像的聚积,它依赖于大众传媒和图像复制技术,将“如洪水般倾泻的图像”编织为笼罩在日常生活之上的无孔不入的网络,从而具备了远超影像聚积的重要性。

景观将具有暗示、启发、引诱和强制企图的神话般的理想生活的图景,伪装成对日常生活的复刻或客观记录——例如,电影、杂志、明星画报不厌其烦地展演着精致的美食、壮观的住宅、华丽的服装、由珠宝和鲜花装点的浪漫爱情,这使得受众将之视为生活本来的、正常的图景,如果自己没有过上这种生活,就落入了值得怜悯的可悲境地。景观和现实生活之间隐形的分离成为生产欲望的重要机制,进而催促人们去消费在景观中看到的一切。 景观还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人们不再通过交往来认识他人,而是通过景观来想象他人与他人的生活。人-人之间的分散的直接关系,转变为人-景观-人的、以景观为中心辐射而出的间接关系。这种分离加剧了欲望的焦虑。譬如假期朋友圈里海量的旅游照片,很容易让我们产生“所有人都有钱外出旅游,而我没有”的感受——这正是景观系统生产出来的想象,在我们心中不断催生出悔恨、焦虑,以及最终的消费欲望:我“也”要消费!我“也”要买!
——评论员晨宁

是做法国语言文学的,对哲学和社会科学了解不多。翻译这类书是打酱油。要讨论书的思想和背景,可能周老师更权威。我说的太多就露馅了。我今天更多想从语言角度谈谈。

 

在拿到一本书之前,我会想想翻出来能不能对得起作者和读者。做翻译的过程中,我自己不知不觉也被作者影响了。我翻译过《景观社会》,也翻译过鲍德里亚的五本《冷记忆》。我觉得基内亚尔和鲍德里亚他们都是真正的人。2012年的时候哲学系牵头在南大办了鲍德里亚大会,我以译者的身份谈了三点。第一,跟鲍德里亚的精神相遇是我的幸福;第二,要理解这位作家不是易事;第三,希望通过译者和研究者的努力,能让思想家的文字继续发光。


鲍德里亚《冷记忆》系列之一

 

翻译一本书,对我来说是个重担,一定要认真负责。翻译讲求信达雅,这个“信”不仅是内容的忠实,而且也是形式的忠实。落实到我的文本,形式的忠实在哪里?有时候我故意使用幼稚的、感性的语言,保持原有的语序、节奏和标点符号。这些都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格。我一直相信语言是一种思维模式,以法语为例,“我喜欢这本书”的讲法可以是“这本书让我开心”。如果在翻译法国思想家著作的时候把语言风格也保留下来,我相信国内的读者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相反,如果在翻译的时候归化过度,就会丢失很多信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一模一样就没意思了。

 

另外我再谈谈读书,读书也是在培养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说一件衣服两百块就能搞定,我就没必要为一个商标花更多钱。就像罗兰 · 巴特在《神话学》最后所讲的,你了解了神话学、学会了观察社会,你就掌握了自身自由的钥匙。

 

蓝江


蓝江:作为一个晚辈,我贸然对两位老师的分享做一点总结。周老师谈白领,实际上是在谈消费活动的主体。新中产阶级的出现,为消费提供了主体基础。景观社会则为消费做好了客观上的准备,一个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去买它?就是因为它在闪闪发光。现在有了人也有了物,自然也就产生了人与物之间的行为,这个行为就是消费。最后我们再请刘成富老师谈谈主体和客体相遇之后产生的消费社会。


刘成富

 

刘成富:去年我见到我的学生全志钢,《消费社会》就是我们两个一起译的。我们当时都没想到这本书的思想这么有震撼力,能再版这么多次。志钢也和我说能翻译这本书真的很幸运。

 

鲍德里亚和德波这些作家,其实是站在中产阶级立场上,有很强的精英意识,这在美式快餐文化横行的西方非常特立独行。另外,西方进入消费社会比中国早了几十年。我1990年到法国去,走进家乐福、大地、欧尚这些大超市,感到非常震撼。中国当时只有一些小商店,再大一点就是二三十平方米的自选商店,但是跟法国的超市没法比。法国的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中产阶级们推着购物车,一次买用一两个星期的东西,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大型超市最能让你感受的商品的巨大丰盛。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里有几个关键词:生产、增长、丰盛、异化。我们现在或多或少都被异化了,尤其是许多年轻人,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其实是在购买符号和概念。我们以前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道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是鲍德里亚非常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比如在购买路易威登包包的时候,我们看的不是包的质量和性价比,而是看包上的两个字母:LV。一个包包可能值一千元,加上这两个字母就变成五六万,要工薪者花费多半年的心血才能买到。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哪个社会阶段最幸福呢?他说是原始社会。因为在原始社会,我们靠打猎捕鱼为生,食物也不能积累和储存,大家的分配很平等。不平等就来自积累,物的积累、商品的积累,不平等就会让我们生活得非常不幸福。我们有意无意被卷入消费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被异化的过程。我在翻译法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也经常有这个感受。

 

我在翻译时认真读了勒克莱齐奥的《非洲人》。勒克莱齐奥开篇就说,我不喜欢照镜子,也不喜欢拍照片,因为镜子和照片会欺骗我。这是在说一种文化身份造成的人的变异。勒克莱齐奥是一个白人,但在内心深处是一个黑人。他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和妈妈来到非洲,非洲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刚下船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年纪很大的妇女上身没有穿衣服,因为在尼日利亚,女性的装扮就是在下身包一圈布。勒克莱齐奥看到这位老妇皮肤干瘪,两只乳房耷拉在胸前,看上去无精打采,于是就问他妈妈老妇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回答说“她老了”。


若干年后,这个问题依然萦绕在勒克莱齐奥的心头——“这个女人是不是生病了?”他忽然想到,生病的是这个崇拜年轻美丽的肉体的社会。在法国,每个人都会打扮得油头粉面,每个女人都有胸衣和紧身衣——再低垂的乳房用胸衣一托,都像少女的样子。而非洲人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非洲女人不会使用欺骗性的胸衣。这样就可以比较出我们在消费社会中,究竟是为了自己生活,还是为了自欺生活?是为了需求生活,还是为了虚荣生活?在消费社会中,异化一定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异化是鲍德里亚与马克思、欧洲马克思主义进行对话的重要论域。在鲍德里亚看来,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逻辑发生了改变,异化的方式和程度也相应地有所改变。马克思对异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对应的是不断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向全球市场疯狂输出商品的(欧洲)资本主义;而在鲍德里亚生活的年代,全球市场相对饱和,资本主义系统无法仅通过以往生产-输出的方式完成自身的再生产,因而消费对于资本主义系统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人们被诱导进行无穷无尽的消费,毋宁说是资本需要人们的需要。这样一来,在生产和消费两端之间形成了异化的闭环——这是一种逃无可逃的、全面系统的异化。
 如果说在有限异化的情景下虚假需求会遮蔽真实需求;那么在全面异化的情景下,人们将面临更为恐怖(或者身处其中可以完全忘却恐怖)的状况:虚假需求和真实需求的区别消失了。例如,在匮乏时期吃饱肚子固然是真实的需求;但在食物充裕的今日,我们更多思考“吃什么”,此时就很难分清“我想吃烤山药”究竟是因为我想吃,还是因为美食vlog/软文/魔音灌耳/偶然看到的某个广告了。此时就是健康、美味、有格调等符号价值在左右我们的消费行为。鲍德里亚似乎给出了一个可喜可悲的处境:一方面我们再难摒除虚假需求的强制和操纵,一方面我们也不再有摒除或逃离的必要了。
——评论员晨宁

我们有时候非常困顿和无奈,巨量的商品就像海浪推搡着我们。工业社会不仅能生产大量的商品,还能对广告进行很多投入,所以很多你自以为想买的东西,是广告狂轰滥炸灌输给你的欲望。iphone为什么经常换代?生产者就是要在你把商品消费完之前把它变成垃圾,把你的财富归零,这样你就会被卷进新的消费。

 

在右翼力量把持政策和传媒的时代,许多法国的左翼作者依然在关注普通大众的情况,我认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我再次邀请大家读一读我年轻时翻译的这本《消费社会》。里面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论坛现场




群学书院书评写作计划(第三期)


一、基本要求以上三种著作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撰写书评,群学书院将择优在公众号刊登,并支付稿费和相应礼品图书。

二、稿件要求
1、3000-5000字。2、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特别欢迎明白晓畅又言之有物、例证生动的文章。过于艰深的理论思考,可考虑改投专业学术期刊。
3、征稿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11月30日24:00。4、投稿邮箱:luyuan@nju.edu.cn(邮件标题注明:《***》书评)。5、收稿72小时内,我们会邮件告知作者是否录用及可能的修改意见。
三、稿酬及奖励1、一经录用,即支付稿酬(稿酬金额¥1000元起2、一经录用,即可获赠所评图书的译者签名本一册南大出版社在售“学术棱镜丛书”任意三册3、群学书院享有录用文章的互联网首发权,纸媒投稿敬请自便。
四、群学书院保留本次书评写作计划所有解释权。


梁漱溟纪念特别讲演 《金陵刻经处》新书分享会 | 《谢辰生口述》新书分享会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千古聚讼《兰亭序》| 对话舒国治 | 对话叶兆言 | 周文重大使讲演 | 五作家文学冷餐会 博物馆史对话 | 晚年柳诒徵 | 程章灿谈胡小石 | 民国知识人 王笛《袍哥》新书分享会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婚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叶圣陶孙女回忆姑苏叶氏文学世家 | 孙中兴谈爱情 | 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高峰论坛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社会心理学会云南暑期班 杨国枢先生追思会 | 郑小悠:年羹尧之死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高欢藏品展特别活动 | 魏定熙《权力源自地位》新书对话会 | 2018共读南京之《南京城市史》中国首部书店话剧 | 四姝昆曲雅集 | 徐新对话刘成 |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琦教授品读百年越南 | 福克《两性》新书分享会 | 社会学十位长江学者聚首贵阳 | 你所不知道的金庸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之美系列讲演 | 谷岳南京分享会 | 谢宇教授系列讲演 | 对话: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精神 | 周志文《论语讲析》新书分享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