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者评刊|我与《十月》(②)

《十月》读者 十月杂志 2023-03-14

读者评刊

Ⅰ 评刊范围:《十月》2023年新刊当期的任何作品。以《十月·长篇小说》2023年第1期为评刊对象的收稿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1日。此外,一份杂志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读者的支持,您也可以写下您和《十月》的故事或是对《十月》未来的展望,我们也将选稿录用。

Ⅱ 投稿方式:以word文档的形式发送至邮箱:shiyueduzhe@163.com(该邮箱仅接受“读者评刊”稿件),并请一并注明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如您方便,也可以在投稿完成后,在本条推送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将优先审稿录用。

Ⅲ 奖励方式:征文采取择优录用的原则。为响应读者号召,从本轮“读者评刊”栏目起,如果您的来信/留言被采用,我们将在公众号上择期发表,并为您提供200元/篇的稿酬和两本当期刊物。

Ⅳ 我们鼓励来自《十月》普通读者的、形式多样的、不拘一格的投稿。既可以是针对《十月》新刊作品的短评或是对整期作品的综论,也可以用自己的“微创作”(诗歌、散文、微小说…)来进行回应,甚至可以是漫画、视频…言有未尽之处,欢迎各位读者大开脑洞。无论您的立意是肯定还是批评不论篇幅大小、作品体裁,只要言之有理、有据,我们尽皆欢迎。

Ⅴ 此项征文启事长期有效,后续的《十月》新刊推出之后亦在评刊范围之内。通过各种途径与读者对话是我们《十月》杂志社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做的事情,我们将根据读者来信的内容不断创新“读者评刊”栏目的开展形式,以期更好地传递读者声音。


《十月》给我的文学梦插上了翅膀


安徽农民工读者 黄廷付

我是一名农民工,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十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乡中学读初一,住在当教师的舅舅的单身宿舍里。有一天,我趁舅舅不在家,翻看他的抽屉,找到了那本《十月》。时隔三十年了,我对看过的那篇小说的一些场景还有记忆。那篇小说的标题是《河魂》,讲述的是农村里的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争斗,期间穿插着两个爱情故事。这两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都是老支书的女儿,大女儿的爱情故事有些悲剧。小女儿是新任支书“小磕巴”的未婚妻,如果不是地质学院的勘察队出现,她应该会嫁给“小磕巴”,但是勘察队的队长王维力让读过高中的老支书的小女儿眼前一亮,她在心里把王维力和“小磕巴”做了对比,慢慢地,她的心里的爱情天平向王维力倾斜了。另一方面,“小磕巴”作为新任村支书,他是改革派,他希望王维力能给他们找到墨矿,他想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所以他在用心向地质勘察队的人学习。

"小磕巴"一直没有发现未婚妻的变化。直到地质勘察队的人回城了,他的未婚妻找他了,姑娘说:“咱们结婚吧!”“小磕巴”说:“好。”姑娘接下来一句话对“小磕巴”是晴天霹雳,她说:“我已经不是姑娘了。”“小磕巴”愣住了,过了一会,他才说:“没关系。”但是姑娘从他的反应中看到了痛苦的挣扎,她终于下定决心进城去找王维力了。

这篇小说是我最先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所以我对《十月》特有好感,虽然我一直在外地打工,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但我一直念念不忘。

我上班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所以经常趁着上夜班的时候,白天去图书馆翻看我最喜爱的杂志。这几年,我还在旧书网上买了一些过期的《十月》杂志,我也是在那些过期杂志上读完《北上》,以及其他的作品。

《十月》是我学习路上的“导师”,我一边向她学习,一边自己开始写作,这些年,我也在一些报刊发过作文,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我写的只能算作文,而《十月》杂志上发的都是作品。要不是之前在《十月》公众号上看到老师给我鼓励,我还真不敢把自己的文字投稿到《十月》杂志的邮箱。但我会努力学习,今后继续关注《十月》杂志上的作品,努力写好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争取和《十月》杂志上的作品缩小差距,哪怕自己能再进步一点点,也不枉老师们对我的鼓励了。


庄重厚实·创新求变

——2023年第一期《十月》印象


湖南读者 祖德初子


年初岁末,新冠肆虐,“阳”声四起,2023年的第一期《十月》比往年来得晚些。当我拿到这一期散着油墨清香的杂志时,如老友重逢,止不住的有几分激动。我再一次强烈地感觉到,《十月》又为文学树起了新的标高。

今年的杂志封面又有新的创意,采用文字重叠、辅之淡雅色调,给了我以太多的庄重和寓意——文学不老,山水长碧,未来可期。

这一期让我有特别感觉的是《十月》新辟的栏目“全球首发”,这四个字意味着一种份量,一种前卫,一种领异标新,一种全球眼光。《十月》立志要从译作的“二手货”中走出来,要把世界上富于代表性的顶尖作家的最新作品在中国的刊物上实现首发,抹平原作和译作之间的时间差,增加中国期刊与外国当代作家的直接互动,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和中国期刊走向世界架设新的桥梁,打造中外文学融合新的平台。我认为这是一大创举,具有开拓意义。

这一期选取了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短篇小说《护身符》,讲述的是毛里求斯一个名叫毛丽斯的非洲黑人歌女的故事。这位今年恰好85岁的勒克莱齐奥,用他特有的发现眼光、沉静的现实笔调,为我们提供了吹拂着海风、掺杂着童话色彩的叙述文本,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以其纯真的眼光和沉醉的心灵探索,为法国现当代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维度(董强语)”的老勒克莱齐奥的雄健笔力。

中篇小说是《十月》一以贯之的主打文学样式,这一期的头题是京派代表作家石一枫的《逍遥仙儿》,还配发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的《北京的“新世情”和作家的“主义”》的评论文章。在头题中篇小说中同时配发评介文字,在我的印象中在《十月》是首次出现,类似于这样的同时出现只在“小说新干线”中。是新意?还是深意?用不着我等过度解读,可以有多种理解。石一枫的京味小说越写越漂亮,越写越耐读,越写越个性鲜明。从获鲁迅文学奖的《世间已无陈金芳》到长篇小说《漂洋过海来送你》《入魂枪》,逐渐的显示他的智性和个性,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的娴熟,把当代京味小说推向到了老舍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维度和新的高峰。这篇中篇小说有点长,占据了《十月》78个页面,属于大中篇的范畴了。但这种长不显得累赘和拖沓,倒有几分细致和精到。

当我一走进《逍遥仙儿》,就立马沉浸于其中,不忍释卷,直读到“空境无人,时间好像静止了,凝滞成不变的画面”,有一种自己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石一枫的这部中篇小说通过对北京郊区拆迁户王大莲、外地入京的高学历家庭苏雅纹、北京土著小康户庄博益等三个代表性家庭的典型叙述,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孩子的教育问题。作者不是概念化地肢解教培的相关政策,也不是故作高深的抢人眼球;石一枫关注的是在时间的大浪淘沙、时代的急剧变迁中的人性回归和角色定位,在越来越复杂化和世俗化的当今,如何把握自我。石一枫善于用他绵密而富有张力的个性化语言描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身份角色,使人物更加鲜活饱满而富有真实质感,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正是石一枫独特的地方。

这一期李铁的《沟叉》和郭爽的《烧画皮》两部中篇小说也是值得一读,一个写农村,写得鲜活很接地气;一个写作家,写得通灵很有人气。

这一期的《十月》还有一个新栏目开张,就是“美丽中国·田野志”,每期将邀请一名主持人,选取主题和同行者,让文学的目光再次投向广义的田野,用美丽抒写中国。这一期“美丽中国·田野志”的主题是——中国器物,选取了李锐的《火镰》、徐风的《假如我是一枚壶手》、邹汉明的《铜锣》、周婉京的《东方故事的物与藏》等四篇文章,这些田野上的平常物件,经这些大手笔声情款款,娓娓道来,在平实朴素的语言中,陡添我们对器物的认知。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当下,读一些可能即将消失的物志之类,对我们认读多样化文化基因、拓展我们的乡村视野不无裨益。

《十月》对于诗的坚持坚守是最值得我敬佩的,我可以这么说,每一首诗都是压卷之作。时下诗坛萧条冷落已经是不争事实,常常为学者或读者所垢病,赞扬声几乎绝迹,为一首好诗竞相传诵已是昨日光景。通俗易懂的诗被斥之为“口水诗”,艰涩难懂、不知所云的诗倒大行其道。在写诗的比读诗的还多的当下,诗歌不再是广受欢迎的文学样式,报刊都在挤兑诗歌的版面,让诗的生存空间变得日益狭小。可《十月》从她创刊之日起,始终保持了8页以上的诗歌阵地,每期发6至7位诗人的作品。在我读过的《十月》所发的诗中,我觉得都属上乘之作,给当代诗坛吹进了一股股清新之风。《十月》总在坚守自己的诗歌阵地,总在坚持自己的诗歌风格,总在摈弃诗的晦涩难懂和诗的浅显平直。这一期发表了汤养宗、臧棣等七位诗人的诗作,有的大气磅礴,纵横捭阖;有的婉约曲折,绵密柔软;有的意象奇特,辞简意丰;有的音韵铿锵,回味悠长……正是这些诗,组成了今年《十月》第一期的华彩乐段,奏出了今年迎春的第一交响。这种几十年的纯诗歌坚守,那所蕴含的倡议应该是不言而喻。但《十月》只做不说,让读者的眼光去触摸,让读者的心灵去体验,去触摸诗的光华,去体验诗的熨贴。

散文成为《十月》的又一支撑,每期两到三篇,可谓是字字珠玑,篇篇精彩。这一期有刘汉俊的《楚式剑是怎样炼成的》、梁衡的《土炕》、草白的《流水今日》等三篇散文。刘汉俊的散文上上下下几千年,洋洋洒洒几万字,在历史的深处掏挖,在铸造技术上说事,让我们今人理会“道义之剑,是打开人类大门的钥匙”。梁衡是散文大家名家,信手拈来,出手不凡,让我们体会“炕上冷暖”,感受“炕上烟火”,知晓“炕上家国”,欢呼“炕之消失”,好个炕之四章。草白善写家长里短,总在不经意给我们留下人生箴言。

万玛才旦的《松木的清香》和黎晗的《枞味》,这两篇短篇小说各臻其妙,读来让人感慨。

老牌“小说新干线”栏目发表了周于旸的中篇小说《雪泥鸿爪》和《自动感应门》创作谈以及钱墨痕的《隐匿与逃逸的艺术》的评介文字。这是《十月》“小说新干线”栏目的三样标配,从小说的情节一下跳到理论的抽象,让我们一同感受文学的情趣和理趣。

岁月长河奔流不息,1978年10月创刊的《十月》一晃眼不觉就快45岁了。那一套为《十月》35周年制作的丛书《典藏时光》(分为中篇小说六卷、散文两卷、短篇小说、诗歌各一卷)也快十年了,我把这套丛书经常翻一翻,看一看,仿佛感觉到时光在我的翻看中一点点地倒流。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因在地质勘探队工作,野外作业,居无定所,订阅和购买《十月》已属不可能。2017年底我结束了这种野外生活,一回到城里,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到邮局订阅《十月》,续上多年的情缘。当2018年第一期《十月》到我手中时,如同睽违已久的老友重逢,竟让我的眼睛发潮。她的综合性纯文学的定位未变,好作品主义的追求未变,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类型化的主打产品未变,沉静稳健、创新求变的风格未变,变的是她总能把握时代的大势,总能寻求一种适合的方式顺应时代之变,总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回答时代之问,总能在文学和现实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让我等读者感觉到一种融合亲和的力量。

岁月不老,文学常新,《十月》出彩!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新刊


目  录

2023-1


中篇小说

逍遥仙儿/005  石一枫北京的“新世情”和作家的“主义”(评介)/083  孟繁华沟 叉/129  李 铁烧画皮/174  郭 爽
全球首发护身符(短篇)/087  [法]勒克莱齐奥  董  强 译
短篇小说松木的清香/103  万玛才旦
枞 味/193  黎 晗
散  文楚式剑是怎样炼成的/111  刘汉俊土 炕/165  梁 衡流水今日/200  草 白
小说新干线雪泥鸿爪(中篇)/207  周于旸自动感应门(创作谈)/221  周于旸隐匿与逃逸的艺术(评介)/222  钱墨痕
美丽中国 · 田野志中国器物/149  何平  李锐  徐风  邹汉明  周婉京  等
诗  歌
伟大的蓝色/224  汤养宗夏日方法论/227  臧 棣布卡多山羊/230  南 音和雪山一起长大/232  刘 宁在时间的边缘/234  叶德庆糖 衣/236  敬丹樱落叶与毛井/238  郭晓琦
艺  术封面设计                            赵平宇封   底 鲁迅先生                 王西京封   二 青山图                    李 庚封   三 春  讯                     乔宜男彩   页  学板桥                     苏高宇           河北苍岩山               李仕明           春  曲                     罗 翔           留在春天里               王 然篇名题字                             朱秀海

悦-读

2023-1《十月·长篇小说》目录及内容提要

读者评刊 | 《十月》公众号征文启事

读者评刊 | 我与《十月》

读者评刊·2023-1《十月》|《伟大的蓝色》专辑:海洋,以其诗之伟力击中我

读者评刊·2023-1《十月》|小说专辑:成长的血泪与未来的星光

读者评刊·2023-1《十月》|《土炕》专辑:乡愁、血脉、命运

2022-6《十月·长篇小说》|王海雪:无敌之年(选读①)

微信·专稿|杨毅:时间、记忆与自我——王海雪《无敌之年》

文学好书榜·2022年度好书揭晓!《十月》作品入选

2022-6《十月》·中篇小说|郑小驴:南方巴赫(选读②)

微信·专稿|徐兆正:少年雪夜奔逃——郑小驴《南方巴赫》读札

2022-6《十月》·中篇小说|郑小驴:南方巴赫(选读①)

微信·专稿|徐兆正:少年雪夜奔逃——郑小驴《南方巴赫》读札

2023-1《十月》·诗歌|《布卡多山羊》:它,将死于一场山崩

2023-1《十月》·诗歌|臧棣:夏日方法论

2023-1《十月》·诗歌|汤养宗:伟大的蓝色

2023-1《十月》·全球首发|勒克莱齐奥:护身符(董强 译)

2023-1《十月》·中篇小说 | 石一枫:逍遥仙儿(选读④)

微信·专稿|石一枫:“我是谁”(创作谈)

2023-1《十月》·中篇小说 | 石一枫:逍遥仙儿(选读③)

微信·专稿|石一枫:是人就分你我他(创作谈)

2023-1《十月》·中篇小说 | 石一枫:逍遥仙儿(选读②)

青年读书会 | 石一枫:对道德困境的正面突围

2023-1《十月》·中篇小说 | 石一枫:逍遥仙儿(选读①)

2023-1《十月》·评介 | 孟繁华:北京的“新世情”和作家的“主义”

2022-5《十月·长篇小说》|阎真:如何是好(选读③)

微信·专稿·创作谈|贴地而行:直面生活痛感(阎真)

2022-5《十月·长篇小说》|阎真:如何是好(选读②)

微信·专稿|晏杰雄 孙艺珑:“畏”之追逼下的个人决断——评阎真长篇小说《如何是好》

2022-5《十月·长篇小说》|阎真:如何是好(选读①)

微信·专稿|刘诗宇:二十年后,沧浪仍然奔流吗——评阎真《如何是好》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十月》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