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咔说 | 专访杨树鹏:《少年》在犯罪类型片中前进了一小步(第1期)

2016-12-20 枫火 导演帮


听听这个为爱复仇的少年,唱了什么?


杀人、埋尸、绑架、强奸、幻觉……最近有部电影将此等重口味犯罪元素统统集于片中,这部电影的导演正是杨树鹏。

 

 杨树鹏2006年开始拍电影,只用了三部长片作品就建立了他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先后执导的《我的唐朝兄弟》《匹夫》等作品,虽然电影票房未获得相应的回报,但他在电影中体现出的强烈的个人创作风格依然受到了不少人的注意。《匹夫》之后空窗5年,电影《少年》正是他的回归大银幕之作。



 

韩国拍片经历刺激出了一部电影

 

《少年》是一部青春犯罪悬疑片,讲述了一个经历残酷青春的黑客少年,精心设计,让每个成年人“帮助”自己完成复仇计划的故事。电影中导演杨树鹏透过少年的视角,揭露了诸多真实的成人世界,极具现实意义,不少观众在看完影片后都表示“触动很大”、“故事很惊艳”。

 

杨树鹏透露接到拍摄《少年》的邀请也是机缘巧合,《少年》是腾讯剧本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原本的名字也比较文艺叫《梅雨时节》,制片人莎日娜最初想找杨树鹏做监制,不过聊完之后他就被“勾搭”来做导演了。



 

杨树鹏美术专业出身,主攻油画,画面经常成为他创作电影故事的来源,比如处女作《烽火》,就是一张老照片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杨树鹏拿到剧本之后,他脑子里想到的是,“一个衣冠楚楚的中年男人开着车,突然响起一首咏叹调,他调转车头,决定回去杀一个人……”接着他的团队就开始着手对剧本进行改编。对故事结构做了一些商业化、类型化的处理,让他更丰富、更复杂、更黑暗一些。

 

杨树鹏本身也对犯罪悬疑片也很感兴趣,今年上映的《火锅英雄》《追凶者也》《盲证》等电影的高口碑,显示了观众对犯罪题材片的需求在慢慢加大。“悬疑犯罪类型是类型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可是偏偏国内还比较少见,一直是爱情片、喜剧片是比较多,我觉得拍悬疑犯罪片时机成熟了。”他补充到。



 

之所以想在类型片上做尝试,杨树鹏也是受到了韩国犯罪悬疑题材作品的刺激和触动。他曾在韩国拍过戏,韩国团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让他沮丧,国内还没有哪一个团队像韩国团队一样这么敬业。“如果能做到韩国比较好的犯罪片的程度,我们就可以在韩国同行面前比较自然一点了。我们不但犯罪片拍得不够好,社会批判题材也拍得不够好。”现实也确实如此,近两年爱情片和喜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大行其道,悬疑片却相当匮乏,今年上映的悬疑片像《捉迷藏》《盲证》也都是改编自韩国电影作品。



 

采访中,他表示“我从前的电影都是反类型,《我的唐朝兄弟》和《匹夫》讲的都是两个混蛋被迫变成了英雄。这种荒诞不羁的想象是很文学的,既然不遵守类型规律,只能是被极少数人喜爱,大多数观众感到困惑和不满。总是反类型,你就小众化了。如果想获得较大面积认可,还是要按照类型规律来办。”杨树鹏这样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3579qy7g6


严格按照类型片来创作的《少年》

 

采访中,杨树鹏说《少年》“在犯罪片的类型中往前走了一点点。”相对于之前《匹夫》在剧作人物和影像风格化上的缺陷,《少年》的人物和故事确实比之前进步了。



 

杨树鹏曾表示一直想拍一部类型片,这次他在《少年》中严格按照类型片创作规律进行主线创作,“男一有明确任务,反一就是明确的坏蛋。而从前我的作品里,好人不像好人,坏人也不像坏人”。像少年欧豪、警察张译、医生余男、音乐教授郭晓冬、屠夫申哥、以及丧妻的酒鬼崔大力,每一个人物身后都有一条单独的与主线情节相连的叙事线,碎片化的叙事除了增加复杂程度外,人物的行为动机也呈现为一种交错、暧昧的状态。



 

他在采访中透露,在创作这些人物角色时,都会把自身投射在角色身上,并为角色加入很多他看到的、经历的事,竭力将每一个人物刻画饱满,“不然很难产生真实的情感依据”,他这样说。《少年》里的欧豪身上有他的年轻、勇猛、纯真的一面;郭晓冬身上投射了黑暗、复杂的一面;张译的身上影射了他比较纠结、伤感的一面;“创作中,需要不断的把性格的一部分放逐在演员身上,这样才能建一个可信的人物。”他这样补充到。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也是他的作品风格化显现的过程。像《少年》里的李志民,他在两次决定杀人时,开车离开,然后停下想一会儿,倒车回来,然后去杀人,过程中有很明显的人性变化;像影片中崔大力这个角色,在试图去杀掉一个他误以为背叛了他的女人时,后面跟着很多看热闹的群众,电影中这样的片段很多,一些暴力、动作戏里,无疑都带着很强烈的杨树鹏的风格印记。

 

他曾在采访中说到,“电影要尽可能多的去面对观众,对一部电影来说,太强烈的个人风格会让观众无所适从,而且风格不能造作,造作的就不是风格。”他坦言,在《少年》中试图协商好“类型和风格”之间的关系,“优秀的悬疑犯罪类型要让人有非常愉悦的观影过程,而且既能够保有完整的类型化趋势,又能够体现作者风格,还能寻找人性的幽暗之处,拍摄过瘾,看着也过瘾”他这样说到。


 

“接下来还会在犯罪悬疑题材上深入的挖掘吗?”

 

“如果《少年》的结果不是那么坏的话。”虽然是玩笑之一,但还是能从他的字里行间听得出他的跃跃欲试。

 

在电影创作上,他一直坚持自我,不断的完善创作风格,5年的空窗期是他的自我沉淀。无论下一部想拍什么,他都不会抛弃电影的本真,就像他说的一样,“电影首先是视听的,它是感官的结果,你不能在感官上就先往后退,退到没有感官了,那看它干什么呢?”



拓展阅读


王家卫岩井俊二张艺谋张一白

莫   言 冯小刚 姜  文许鞍华

李安 |  罗伯特·麦基陆川  | 王一淳

周申、刘露 | 刘杰朱员成 | 王学博

张 大 磊 | 张   涛 | 刘 雨 霖 | 关   晶

曾国祥大卫·林奇新海诚 | 杨德昌

郑晓龙 | 林岭东罗伯特·泽米吉斯

奥利弗·斯通 | 是枝裕和 | 梅尔·吉普森

蒂姆·伯顿 | 董亚春 | 伊斯特伍德

刘畅 梁秦勇 | 王久良 | 范俭 | 张末 

严歌苓 | 尔冬升 | 芦苇 | 万玛才旦

| 程耳 | 陈为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