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三十三):愚人食盐 ·水滴石穿
愚人食盐
一、文言文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苌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标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
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惨败(口快败坏),反为其患(害)。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不仅)无益,反害之。(据有关材料编写)
二、注释
适。"适"是个多义词,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
上文"适友人家",意为到友人家去。
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
"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
三、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天下的事情都是一样的,过了度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被其所害
四、启示
凡事都要适度,过了度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被其所害。
霜月
一、文言文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作者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二、注释
(1)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
(2)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
(3)楼南:一作"楼台"。
(4)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样明亮。
(5)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
(6)素娥:即嫦娥。
(7)斗:比赛的意思。
(8)婵娟:美好,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三、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四、启示
据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
意思是说:曾经跟你一起喝酒聊天,一起看寒冬里绕着台阶生长的白菊。你已经去世多年,没有了你的消息,我独自一人对着酒杯陷入回忆。我不愿意和当年的汉朝的人一样去种植苜蓿,可怜的楚国人只能望江兴叹。有人官至郎君,我却无缘再看到。
这首诗委婉地讽刺令狐绹忘记旧日的友情。令狐绹回来看到这首诗,既惭愧又惆怅,于是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后来又有人说,这首诗使令狐绹恼羞成怒,很想铲除题诗的墙壁,但由于这首诗里有出现了他父亲名字令狐楚的"楚"字,按照当时的习俗,他不能毁掉,就只好锁上门不看,也因此更加嫉(jí)恨李商隐。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这样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
水滴石穿
一、文言文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选自《鹤林玉露》)
二、注释
诘。"诘"指"问"或"责问"。
上文"诘之",既可理解为"问他",也可理解为"责问他"。
又,"父诘之曰:尔何学?",意为父亲问他说"你学什么?"
又,"父怒,诘之曰:“”何不勤学?”,意为父亲发怒了,责问他说“”为什么不勤奋学习?“”
三、译文
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一个低级官员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说你身上藏着的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伺候,那个官员大为生气说:“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
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天一文钱,一千日就是一千钱了.用绳子不断去锯木头,木头终究要断,小水滴不断去滴石头,石头也会穿.”(他)自己拿着剑跑下台阶,将那个官员斩首了。
四、启示
那吏是否该杀,张乖崖是否判得过重,这问题姑且不论,但张乖崖说的日积月累、小事能变大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确是事实,发人深省。
我是梅子老师,我专注于小学教育!
近期热点分享: